崔社怀
目前,对于献血者的护理主要着重于献血后的护理.笔者从2001年3月~2002年2月将心理护理应用于1 534名无偿献血者的整个献血过程之中,取得了满意的结果.
作者:文定碧;韩弋戟 刊期: 2003年第07期
梅毒是由梅毒螺旋体引起的慢性传染病,属性传播疾病的一种,但也可以通过胎盘传播和输血传播,我国近年来梅毒发生率在逐渐上升,笔者对2000年1月~2002年12月3年期间共11 454名无偿献血者的血液进行了梅毒抗体检测,并对其年龄、性别进行了初步调查.
作者:王沛忠 刊期: 2003年第07期
患者,女,56岁,因阵发性心悸1年余,加重伴晕厥2次于2000年9月16日入院.入院时查体:T36.5℃,P51次/min,R20次/min,BP120/58mm Hg,HR51次/min,节律不齐,心尖区可闻及Ⅱ/6级收缩期杂音;辅助检查:肝功及肾功、生化、血糖正常.
作者:郭雅娟 刊期: 2003年第07期
目的探讨脑梗死与继发性癫痫的关系.方法对52例脑梗死继发癫痫的病人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脑梗死后癫痫发作的发生率为8.8%,早期癫痫为42.3%,迟发癫痫为57.7%.癫痫发作以单纯部分性发作多28例(53.8%).脑梗死后癫痫发作在脑叶者43例,占82.7%,以额、颞叶多;其它部位9例,占17.3%.17例额叶梗死中单纯部分性发作14例(82.4%);12例颞叶梗死中全面性强直-阵挛发作6例(50.0%);10例顶叶梗死中全面性强直-阵挛发作8例(80.0%).结论脑梗死后癫痫发作主要表现为迟发性癫痫,发作类型以单纯部分性发作为主,且与梗死部位有关.额叶梗死多表现为单纯部分性发作,颞叶和顶叶梗死多表现为全面性强直-阵挛发作.皮层梗死较皮层下梗死更易继发癫痫.
作者:李志伟;马正芳;周开秀;赵纯雁 刊期: 2003年第07期
患者,女,40岁.发现左中上腹包块伴疼痛,进行性长大6个月入院.查体:慢性痛苦病容,左中上腹扪及10cm×20cm大小包块,上至左肋弓下缘,下平左髂前上棘,质硬,压痛,表面光滑,边界不清楚,不能推动.心肺膈未见异常,实验室检查:WBC11.7×109/L,RBC3.24×1012/L,Hb75g/L,大便干燥,球形团状.
作者:谢汉彬;樊华;余开生 刊期: 2003年第07期
各种医用材料的植入已成为临床常用的救治手段,但植入物感染问题一直是困扰医务人员的一个棘手问题.目前,植入物感染约占医院感染的45%[1].长期观察研究表明,只有近1/3的植入物感染可通过感染控制措施得以预防,而大多数则难以通过无菌技术及环境控制降低感染发生率.植入物感染对抗生素和宿主防御功能有极强的抵抗力,往往终不得不取出植入物.随着人们对植入物感染机制认识加深,应用抗生素控释系统,开发符合生理特性,防止激发炎症反应的生物材料工程及生物模拟杂交材料成为近年研究热点.
作者:杨燕妮;伍素华;邹英 刊期: 2003年第07期
目的探讨主动脉瘤的发生情况及早期诊治的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990~2002年9例主动脉瘤的诊断、治疗及预后.结果 9例主动脉瘤中:胸主动脉夹层瘤1例,主动脉夹层瘤1例,腹主动脉瘤7例.4例经手术治疗后预后良好,未手术者3年内死亡率100%.结论主动脉瘤早期诊断、早期手术治疗,是提高本病生存率,降低死亡率的关键.
作者:夏玲;李增高 刊期: 2003年第07期
目的通过X线平片﹑CT平扫﹑CTM与MR扫描对比,探讨诊断原发性脊髓栓系综合征的佳影像学检查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33例原发性脊髓栓系综合征的影像学表现,其中33例全部做了MR扫描,12例做了X线平片,11例做了CT扫描,5例做了CTM检查.结果 33例MR检查全部阳性显示,12例X线平片仅发现4例阳性,11例CT检查发现7例阳性,5例CTM检查全部阳性显示.结论 MR检查是诊断原发性脊髓栓系综合征的佳影像学检查方法.
作者:黄显龙;杨华;郭幼文;梁平 刊期: 2003年第07期
由于联合化疗方案的应用,白血病的缓解率近年来有较大幅度提高,但临床上仍存在一部分病人由于白血病细胞耐药,导致白血病难以缓解,以至于缓解后很快复发,成为临床上的一大难题.逆转白血病细胞耐药也成为一个热门话题,基于国内外文献[1、2]报道干扰素在体外和动物试验中有确切逆转白血病多药耐药的作用,本科应用α-2b干扰素联合化疗成功逆转原发耐药急性白血病2例,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薇娜;王丽;施秀荣;张田 刊期: 2003年第07期
近,我国有不少地方发生传染性非典型肺炎(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医院在收治过程中,医护人员被传染的占1/5.可见,医护人员在救治这些患者的过程中,受非典型肺炎传染的人之多.如何减少医务人员在治疗患者过程中的传染问题,值得我们深思.
作者:方国新;杨天德 刊期: 2003年第07期
患者,男,20岁.左前下胸部疼痛伴胸闷气短1个月.胸片及CT示:左后上纵隔5cm×5cm块影,外缘与脊柱及胸主动脉紧贴,无骨质破坏,肺门及纵隔淋巴结不肿大,以后纵隔肿瘤收入院.
作者:薛志强;王如文;周景海;蒋耀光 刊期: 2003年第07期
根尖周炎是以厌氧菌为主兼有需氧菌的混合感染[1].传统的根管杀菌是用甲醛甲酚.本实验中作者用替硝唑进行根管杀菌,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刘国庆 刊期: 2003年第07期
近年来,随着现代手术显微镜的进展及供体来源增多,角膜移植手术已普遍开展,不少因角膜病盲的患者重获光明.但也有一些病人在角膜移植术后发生了严重的排斥反应,使治疗终归失败.自1948年Paufique、Sourdille 及 Offret首次报道了排斥反应以来,历经半个多世纪,直到今天,免疫排斥反应仍是角膜移植失败的主要原因.所以如何有效地预防和治疗角膜移植术后排斥反应是角膜病医生为关心、同时又感棘手的问题,本文从角膜移植排斥反应的基础和临床研究入手,按发生的机理、排斥反应预防的原则,以及药物治疗排斥反应几个方面进行综述和评价.
作者:李鸿;赵敏 刊期: 2003年第07期
目的研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继发肺间质纤维化的血气及肺功能特点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分析4年来本院发现的11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继发肺间质纤维化患者的症状、血气分析、肺功能结果.结果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继发肺间质纤维化患者的血气分析表现以低氧血症为主,部分可合并二氧化碳潴留,其肺功能测定结果不完全符合阻塞型或限制型通气功能障碍,介于两者之间.结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可继发肺间质纤维化,其具有一定的血气及肺功能表现,为进一步认识该类疾病提供重要的依据.
作者:王兴胜;崔社怀;林海龙 刊期: 2003年第07期
目的评价国产加替沙星氯化钠注射液治疗急性细菌性感染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对照双盲试验设计,以盐酸左氧氟沙星注射液为对照药,试验组和对照组剂量均为每次200mg,每日2次,静脉滴注,疗程7~14d .结果治疗泌尿生殖系统及其他部位细菌性感染40例,其中试验组20例,对照组20例.两组的总有效率与痊愈率分别为94.74%、89.47%与90%、80%,细菌清除率分别为94.12%和89.47%,细菌转阴率分别为94.12%和89.47%,无显著性差异(P>0.05).纸片药敏结果表明临床分离菌对加替沙星敏感率明显高于环丙沙星、司帕沙星与头孢噻肟.MIC结果提示加替沙星对葡萄球菌属的MIC值较其他几种抗生素低,对大肠埃希菌的MIC值较其他3种氟喹诺酮类抗生素低,较头孢噻肟高;对伤寒沙门菌、其他肠杆菌均有较强的抗菌活性.试验组与对照组不良事件发生率分别为10%与20%,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试验中未见光敏反应及其他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国产加替沙星氯化钠注射液抗菌谱广、抗菌活性强,治疗各种敏感菌所致的急性感染安全、有效.
作者:袁喆;肖永红;陈海;郑行萍 刊期: 2003年第07期
细胞粘附分子(cell adhesion molecules, CAMs)在细胞与细胞、细胞与血管、细胞与细胞外基质之间的粘附及相互间的信号转导中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进而调节细胞的趋化迁移、定殖、增殖和分化.整合素(Integrin)是一种重要的CAMs,与其他CAMs和细胞外基质发生相互作用,调节细胞的粘附功能.近年的研究表明,多种整合素家族的成员在造血干细胞跨骨髓微血窦血管内皮和细胞外基质的整个归巢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重点讨论整合素对造血干细胞在骨髓微环境中迁徙行为的作用.
作者:李忠俊;陈幸华 刊期: 2003年第07期
目的加深对乳腺纤维腺瘤的认识,以提高X线诊断准确率.方法 81例105个乳腺纤维瘤均经手术病理证实,均摄双乳房轴、斜位片,分析其X线征象,并与临床、手术病理对照.结果 89个病灶边界清晰锐利,10个部分边界清晰,6个界限不清,均为中等密度,3个有钙化.圆形、类圆形95个,分叶状10个;大小界于1.0~10cm之间.结论大多数乳腺纤维腺瘤X线可做出明确诊断,不典型者需结合临床及手术病理确诊.
作者:陈留斌;龚水根;渝丽 刊期: 2003年第07期
患儿,男,2岁.因发热伴风团样皮疹5d入院.5d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T39~40℃,伴咳嗽.第2天出现全身皮肤风团样皮疹、搔痒,以躯干及四肢居多.在院外输注新青霉素Ⅱ、阿莫西林抗炎,推进地塞米松及非乃根后皮疹消退,但仍发热,第4天又出现类似皮疹而入本院.
作者:勾洪波 刊期: 2003年第07期
目的探讨经尿道分步电切加汽化术治疗前列腺增生症的临床效果.方法经尿道对前列腺膀胱颈部、体部、尖部分别采用电切加汽化切除.结果 80例前列腺增生症(BPH)术中未发生膀胱穿孔、TURS,术后无膀胱颈挛缩、尿失禁等并发症,IPSS评分由28.2下降至6.1分,大尿流率由(6.2±0.6)ml/s升至(16.5±1.2)ml/s,残余尿由80ml降至8.5ml.结论分步电汽化治疗BPH效果满意,并发症少.
作者:谭光忠;陈文锴;朱波;杨波 刊期: 2003年第07期
目的探讨TNF-α、c-Jun、IL-10在急性肺损伤中的作用及糖皮质激素的抗炎作用机制.方法采用脂多糖注射大鼠模型,观察了血浆中TNF-α含量和肺组织中TNF-α、c-Jun、IL-10 mRNA的表达变化和地塞米松的影响.结果 LPS注射后1h血浆TNF-α水平显著增高,TNF-α、c-Jun表达显著增强;地塞米松治疗1h组,TNF-α的水平显著降低,TNF-α、c-Jun表达被显著抑制.LPS刺激12h后,TNF-α、c-Jun表达减弱,而IL-10表达显著增强.地塞米松对IL-10表达没有显著影响.结论 c-Jun与TNF-α在肺组织中的表达时相有相似之处,提示c-Jun的表达可能与促炎症介质TNF-α等的转录调控有关.TNF-α的表达与IL-10的表达呈反相改变,提示TNF-α表达的变化可能与IL-10等抗炎介质的表达增加有关.糖皮质激素的抗炎作用机制之一是在mRNA水平调控促炎和抗炎介质的表达.
作者:洪新;郭振辉;毛宝龄;钱桂生 刊期: 2003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