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替硝唑在急性根尖周炎治疗中的临床应用

刘国庆

关键词:替硝唑, 急性根尖周炎, 治疗, 现报道如下, 杀菌, 临床效果, 甲醛甲酚, 混合感染, 根管, 厌氧菌, 需氧菌, 实验
摘要:根尖周炎是以厌氧菌为主兼有需氧菌的混合感染[1].传统的根管杀菌是用甲醛甲酚.本实验中作者用替硝唑进行根管杀菌,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重庆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宫颈癌误诊为宫颈糜烂2例报道

    例1:患者,39岁,宫颈糜烂波姆光治疗后40d,阴道流血淋漓不尽,下腹胀痛不适,入院前2h无诱因突然阴道无痛性出血,如流尿样,急诊入院.患者1年多前因同房出血,门诊妇检发现宫颈重度糜烂伴肥大,触血严重,给予外用药物抗宫炎栓治疗,效果不佳.

    作者:陈文灿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切割伤的临床分析及其治疗

    目的分析切割伤临床处置及其受伤部位.方法依照上下肢和躯干部位对切割伤进行分析;切割伤伴有多种组织损伤时,其修复顺序为由深至浅,即骨、肌腱、血管、神经.骨折时,复位后用克氏钢针等内固定物进行固定;血管损伤时,采用对端吻合;肌腱损伤时采用Kessler法和Materess suture缝合;神经损伤时,采用神经外膜缝合.结果本组病例的受伤部位遍及全身,但仍以手腕部多见,约占39%,其顺序依次为腕掌部、手指部、前臂、肩胛部、肘部、肩部、上臂、臀部等;随访61例患者中,骨折14例,其中骨性愈合13例,1例为延迟愈合;血管损伤23例32条中,26条Allens试验阴性,其余的6条为阳性;肌腱损伤26例66根,其中优18例,良3例,可5例,优良率为81%;神经损伤21例37条,其中优12例,良7例,可2例,优良率为86%.结论对切割伤的受伤部位进行了分析,结果提示切割伤不仅仅发生于上肢,而且全身各部均可发生.采用上述方法收到了较为满意的临床疗效.

    作者:刘远禄;苟景跃;成天军;晏伟;胡建华;李帮春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不同院校3年级大学生人格比较

    目的探讨不同院校在校大学生人格特征的差异与心理健康因素的关系.方法用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测试量表(16PF),艾森克成人个性问卷(EPQ)对3所大学的3年级学生各97名同期进行测评.结果发现16PF量表中E、N、O因子分,EPQ量表中N和L量表3所院校学生间存在显著性差异.经SNK两两比较法比较,发现后勤工程学院学生具忧虑性人格特征,心理健康因素也低于重庆医科大学和重庆邮电学院学生.邮电学院学生具低恃强性人格特征.重庆医科大学和重庆邮电学院的男生均比女生聪慧,更具创造能力和新环境中成长能力.结论部分院校学生间个性的差异,及对心理健康等因素的影响,提醒高校教育工作者应加强大学生个性的培养.

    作者:况利;兰长安;李进;张琪;杨德兰;汪仲春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1例十二指肠套叠的报道

    患者,男,48岁,农民,因上腹部绞痛,伴恶心,胆汁性呕吐4d入院.X线钡餐检查,屈氏韧带部位有环状粘膜突出的阴影.诊断:高位肠梗阻.紧急剖腹探查见:梗阻系十二指肠与空肠套叠所致,屈氏韧带近端部位十二指肠连同系膜突入远侧空肠腔内,构成肠管套叠.

    作者:丁雪勇;龙平华;杨鸣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左乳原发性非何杰金氏淋巴瘤1例

    患者,女,44岁,发现左乳包块1d来本院门诊乳腺科就诊.体检:左乳外上象限包块约2.5cm×2.5cm×2cm大小,质中,活动,边界不清,未见乳头凹陷及皮肤桔皮样变.

    作者:何长青;李进;张代奎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肺泡Ⅱ型上皮细胞在肺移植中的作用及其进展

    随着医学的迅速发展,大器官的移植(如肺移植等)已成为世界医学研究的热点.到90年代末,全世界已进行肺移植的患者达3 500多人,1年存活率为93%,5年存活率为40%,长存活时间为10年,显示了肺移植的诱人前景.但是,与其它器官移植一样,肺移植中同样存在移植肺的保存、缺血再灌注、术后感染、急慢性排斥反应等.

    作者:崔社怀;蒋耀光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非特异性间质性肺炎的诱发因素及预后

    目的探讨非特异性间质性肺炎的诱发因素、症状、体征、治疗及预后.方法对16例符合NSIP诊断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有吸烟、养宠物和基础疾病三因素之一NSIP者占患NSIP总人数94%,无此三因素之一者占6%.用皮质激素组(简称皮组)治愈率62%(5例),非皮质激素组(简称非皮组)治愈率37%(3例),P<0.05有显著性差异;临床治愈81%(13/16),皮组87%(7/8例),非皮组75%(6/8例),P>0.05两组无显著性差异.Velcro罗音的消散:皮组有效率71%;非皮组有效率33%,P<0.01两组有显著性差异;HRCT磨玻璃样改变消退 :皮组有效率87%(7/8);非皮组有效率60%(5/8),P<0.05有显著性差异;伴条索网格影消除率,皮组75%;非皮组0, P<0.01有显著性差异;阻塞性通气障碍恢复正常率:皮组71%;非皮组10% ,P<0.01有显著性差异.疗程:激素组,平均治疗(21±9)d,非激素组平均治疗(38±11)d.两组治疗时间t检验P<0.01,显著性差异.结论抽烟,养猫狗等宠物以及一些如陈旧性肺结核、慢性胃炎胃溃疡、肝囊肿等慢性基础疾病者是NSIP的易感诱发因素,治疗NSIP要加用糖皮质激素.

    作者:林海龙;崔社怀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CT薄层扫描和HRCT技术对胸部病变的应用价值

    目的利用CT薄层扫描和HRCT技术,提高对胸部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00例胸部病变患者,用CT薄层扫描和HRCT(高分辨率)技术.结果经临床证实:炎症10例,肺结核18例,支气管扩张10例,肺癌33例,肺转移瘤4例,纵隔原发肿瘤7例,纵隔淋巴结转移病变5例,胸膜病变5例以及其它病变和创伤8例.结论对胸部病变的诊断,利用CT薄层扫描和HRCT技术,可提高其诊断价值.

    作者:夏良;王文献;王玉锦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植入物感染的研究进展

    各种医用材料的植入已成为临床常用的救治手段,但植入物感染问题一直是困扰医务人员的一个棘手问题.目前,植入物感染约占医院感染的45%[1].长期观察研究表明,只有近1/3的植入物感染可通过感染控制措施得以预防,而大多数则难以通过无菌技术及环境控制降低感染发生率.植入物感染对抗生素和宿主防御功能有极强的抵抗力,往往终不得不取出植入物.随着人们对植入物感染机制认识加深,应用抗生素控释系统,开发符合生理特性,防止激发炎症反应的生物材料工程及生物模拟杂交材料成为近年研究热点.

    作者:杨燕妮;伍素华;邹英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以荨麻疹为皮疹表现川崎病1例

    患儿,男,2岁.因发热伴风团样皮疹5d入院.5d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T39~40℃,伴咳嗽.第2天出现全身皮肤风团样皮疹、搔痒,以躯干及四肢居多.在院外输注新青霉素Ⅱ、阿莫西林抗炎,推进地塞米松及非乃根后皮疹消退,但仍发热,第4天又出现类似皮疹而入本院.

    作者:勾洪波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特发性肺纤维化48例临床分析

    目的通过总结特发性肺纤维化(IPF)患者的临床特点,提高对IPF诊断、治疗及管理的认识.方法对48例符合ATS/ERS提出的特发性肺纤维化诊断标准IPF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48例IPF患者(男∶女=40∶8),均有咳嗽,伴进行性呼吸困难和Velcro罗音.X线表现为磨玻璃样、网状、结节状、条索状及蜂窝状阴影.肺功能检查示38例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10例混合性通气功能障碍,均有弥散功能障碍.动脉血气分析示低氧血症、呼吸性碱中毒.经过综合治疗IPF患者短期内临床与肺功能大多有所改善,而远期疗效差,病死率高.结论对长期咳嗽伴有呼吸困难的患者,及时行胸部X线、肺功能、动脉血气分析及肺活检,能对本病做出正确的诊断.对IPF患者实施全程的治疗观察,可能对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后有帮助.

    作者:毕玉田;王耀丽;洪新;吴奎;曹国强;崔社怀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脑梗死继发癫痫发作52例分析

    目的探讨脑梗死与继发性癫痫的关系.方法对52例脑梗死继发癫痫的病人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脑梗死后癫痫发作的发生率为8.8%,早期癫痫为42.3%,迟发癫痫为57.7%.癫痫发作以单纯部分性发作多28例(53.8%).脑梗死后癫痫发作在脑叶者43例,占82.7%,以额、颞叶多;其它部位9例,占17.3%.17例额叶梗死中单纯部分性发作14例(82.4%);12例颞叶梗死中全面性强直-阵挛发作6例(50.0%);10例顶叶梗死中全面性强直-阵挛发作8例(80.0%).结论脑梗死后癫痫发作主要表现为迟发性癫痫,发作类型以单纯部分性发作为主,且与梗死部位有关.额叶梗死多表现为单纯部分性发作,颞叶和顶叶梗死多表现为全面性强直-阵挛发作.皮层梗死较皮层下梗死更易继发癫痫.

    作者:李志伟;马正芳;周开秀;赵纯雁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慢阻肺并自发性气胸的观察与体会

    自发性气胸不难观察,但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并发气胸时,由于肺部基础疾病表现较为明显,往往掩盖气胸的症状与体征,给诊断带来一定困难.本文将本院1999年1月~2002年12月收治的COPD并自发性气胸32例的有关诊治问题报道如下.

    作者:黄润佳;陈晓琴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角膜移植免疫排斥反应预防及治疗进展

    近年来,随着现代手术显微镜的进展及供体来源增多,角膜移植手术已普遍开展,不少因角膜病盲的患者重获光明.但也有一些病人在角膜移植术后发生了严重的排斥反应,使治疗终归失败.自1948年Paufique、Sourdille 及 Offret首次报道了排斥反应以来,历经半个多世纪,直到今天,免疫排斥反应仍是角膜移植失败的主要原因.所以如何有效地预防和治疗角膜移植术后排斥反应是角膜病医生为关心、同时又感棘手的问题,本文从角膜移植排斥反应的基础和临床研究入手,按发生的机理、排斥反应预防的原则,以及药物治疗排斥反应几个方面进行综述和评价.

    作者:李鸿;赵敏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后发性白内障的防治进展

    后发性白内障是目前白内障术后主要的并发症.其主要原因之一是术后残留及脱落在晶体后囊上的上皮细胞增殖和移行,并转化为成肌纤维细胞,而导致晶状体后囊混浊[1].其发病率可达20%~50%,多数患者需再次手术或行激光后囊切开术.以致增加了视网膜脱离、黄斑囊样水肿、继发性青光眼及人工晶体激光损伤等并发症的危险.近年来国内外学者不断从手术技术的改进、人工晶体的设计、处理和药理学方面来防治后发性白内障.

    作者:冉萍;李祥福;李琦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静脉注射胺碘酮治疗顽固性室速疗效及安全性

    胺碘酮是一种广谱抗心律失常药,口服起效慢,静脉应用可缩短起效时间,本文对23例顽固性室速(VT)病人静脉注射胺碘酮治疗,结合文献报道如下.

    作者:倪卫;林德智;张晓东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重型乙型肝炎25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人工肝支持系统(ALSS)治疗重型乙型肝炎的疗效.方法 48例重型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均常规治疗外,治疗给予ALSS治疗.结果治疗1周后,治疗组临床症状及肝功能改善显著;6周后,治愈好转出院17例,死亡3例,自动出院5例,治疗1周后,对照组临床症状及肝功能无显著改善;6周后治愈好转出院3例,死亡13例,自动出院8例,两组治疗好转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 ALSS治疗重型乙型肝炎患者,疗效满意.

    作者:袁晓英;张培林;滕彩万;邓道伟;明媛英;张云霞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脂肪肝与血脂、血糖关系(附60例报道)

    目的脂肪肝临床上很常见,且发病率日渐增加.通过了解血脂、血糖的变化与脂肪肝的关系,达到临床监控与治疗的目的.方法不限年龄、性别,经B超检查确诊脂肪肝病人60例,抽取空腹静脉血液检测分析血糖、血脂.结果 60例脂肪肝病人甘油三酯增高37例,胆固醇增高13例,两者均增高10例.血糖增高19例.结论脂肪肝与高甘油三酯及胆固醇、血糖增高有密切的关系.脂肪肝病人中甘油三酯升高尤为显著(P<0.01),是较好的观察指标之一.控制体重、低脂低糖饮食是预防和治疗脂肪肝的关键.

    作者:王毅;宋民喜;郭广炎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开颅术后1~2周头颅CT观察

    目的分析开颅术后短期脑CT改变.方法 42例开颅术1周复查脑CT 1次,其中15例术后1~2周复查2次,并术前后CT片对比.结果颅骨缺损、术区出血、气颅、脑水肿为开颅术后主要脑CT表现.少见表现包括颅内积液、脑梗塞、脑积水和脑膨出等.术后1周内脑CT改变主要为气颅、出血、脑水肿和积液,而第2周则可出现脑梗塞、脑膨出等改变.结论认识开颅术后短期脑CT表现,有利于术后正确处理.

    作者:严敏;罗天友;史斌;吕发金;李咏梅;袁书伟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某钴源室周围环境辐射剂量测定

    目的研究某钴源室周围环境的辐射剂量变化,为个人剂量监测提供依据.方法用瞬时法和累积法对钴源工作室及周围环境进行测量.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均稍高于四川省室内、外空气吸收剂量率.累积法测得的结果稍小于瞬时法.结论某钴源室内外的空气吸收剂量率,仍在我国天然辐射正常范围之内,钴源运行状态下的工作人员是安全的.

    作者:魏永江;李蓉;罗成基;高京生;郭勇 刊期: 2003年第07期

重庆医学杂志

重庆医学杂志

主管:重庆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重庆市卫生信息中心,重庆市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