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1例十二指肠套叠的报道

丁雪勇;龙平华;杨鸣

关键词:十二指肠, 韧带, 剖腹探查, 肠梗阻, 腹部绞痛, 钡餐检查, 胆汁性, 肠套叠, 肠腔内, 诊断, 粘膜, 阴影, 呕吐, 农民, 患者, 环状, 管套, 构成, 恶心, 端部
摘要:患者,男,48岁,农民,因上腹部绞痛,伴恶心,胆汁性呕吐4d入院.X线钡餐检查,屈氏韧带部位有环状粘膜突出的阴影.诊断:高位肠梗阻.紧急剖腹探查见:梗阻系十二指肠与空肠套叠所致,屈氏韧带近端部位十二指肠连同系膜突入远侧空肠腔内,构成肠管套叠.
重庆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肺泡上皮钠水主动转运功能的分子基础研究

    肺泡上皮由Ⅰ型细胞和Ⅱ型细胞组成.Ⅰ型细胞构成肺泡壁,数量较少只有Ⅱ型细胞的一半,但却覆盖着肺泡总面积的95%.肺泡上皮细胞除了参与气体交换外,还具有主动转运钠水的能力.

    作者:陶军;杨天德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目的基因的转导策略与方法

    基因疗法是随着分子生物学进展而出现的一种全新治疗方法.任何基因疗法需采用安全、方便、无毒的措施将目的基因传递至靶细胞或靶器官[1].围绕着目的基因的转移和操作,国内外学者提出了多种策略.具体方法包含两部分内容.(1)选择高效转导途径将目的基因转入靶细胞并有效表达;(2)选择合理的治疗策略对机体实施基因治疗.本综述将对这方面的研究作一简要介绍.

    作者:叶钢;金锡御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模拟定位导向Max-Core活检针经皮肺活检临床评价

    目的探讨模拟定位机下经皮穿刺肺活检对周围性肿块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采用模拟定位机导向对47例肺周围性肿块进行模拟定位导向,经皮肺活检后作病理诊断.结果肺癌43例,结核2例,炎性假瘤2例,阳性率93%,且并发症少,操作简便、快捷、安全.结论模拟定位导向经皮穿刺肺活检对肺部周围性肿块是一种较为安全有效的诊断技术.

    作者:崔社怀;洪新;王耀丽;吴奎;黄勇;曹国强;毕玉田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后发性白内障的防治进展

    后发性白内障是目前白内障术后主要的并发症.其主要原因之一是术后残留及脱落在晶体后囊上的上皮细胞增殖和移行,并转化为成肌纤维细胞,而导致晶状体后囊混浊[1].其发病率可达20%~50%,多数患者需再次手术或行激光后囊切开术.以致增加了视网膜脱离、黄斑囊样水肿、继发性青光眼及人工晶体激光损伤等并发症的危险.近年来国内外学者不断从手术技术的改进、人工晶体的设计、处理和药理学方面来防治后发性白内障.

    作者:冉萍;李祥福;李琦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乳腺癌抑癌基因研究近况

    对乳腺癌抑癌基因的研究,有助于推动乳腺癌病因、发生、发展及预后的研究,从而使乳腺癌的发病机理更加明确.现将近几年乳腺癌几个新的抑癌基因概述如下.

    作者:马银斌;吴诚义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脑外伤致外地口音综合征1例报道

    患者,男,32岁,重庆本地人,17岁开始从农村外出打工,一直用本地方言讲话.到过重庆、成都和西宁等地.近2年接触广东、广西建筑老板,勉强能说普通话.患者为建筑装修工,因从6m高处跌下(脚着地)30min入院.患者伤后立即出现呼之不应,持续约11min.醒后能用本地方言自言自语讲受伤前的工作情况,较烦躁,呼唤能睁眼,四肢活动.

    作者:杨刚;唐文渊;晏怡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化疗耐受性研究

    目的评价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对联合化疗方案的疗效、毒副反应及其耐受性.方法以健择联合顺铂、盖诺联合顺铂、紫杉醇联合顺铂三方案治疗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22例,观察其化疗效果和不良反应.结果全组共完成86个周期,中位周期数4.总有效率45.45%,中位生存期14.5个月,1年生存率60.4%.常见的毒副反应为骨髓抑制,发生率95.47%,其中Ⅰ度22.74%,Ⅱ度45.45%,Ⅲ度22.74%,Ⅳ度4.54%.结论老年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对于偏小剂量的联合化疗耐受良好,毒副反应较轻,初步疗效令人满意.

    作者:廖娟;崔社怀;黄勇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

    间质性肺疾病(interstitial lung disease,ILD)包含100多种疾病,从80年代以来国外把以肺间质为主要病变部位的不同本质的疾病聚集在一起研究.我国呼吸病学界学者也接受了这一概念.但正因为ILD并非一独立的疾病,对于它的分类、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尤其是对其中一些具体疾病的认识并未完全一致.近年在病因研究、诊断方法、以及治疗措施方面均有许多新的认识.

    作者:崔社怀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特发性肺纤维化HRCT的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特发性肺纤维化HRCT的诊断价值.方法比较常规X线胸片、常规CT,结合肺功能和血气分析,进行HRCT扫描.结果 IPF患者的HRCT典型表现为:网状和蜂窝转改变、膈肌和纵隔面的毛发蓬松征、牵拉性支气管扩张和毛玻璃状改变和小结节.结论 HRCT是目前诊断IPF无创性检查中精确的方法之一,能显著提高IPF的正确诊断率和早期诊断率.

    作者:崔社怀;罗香国;曹国强;黄勇;王兴胜;毕玉田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角膜移植免疫排斥反应预防及治疗进展

    近年来,随着现代手术显微镜的进展及供体来源增多,角膜移植手术已普遍开展,不少因角膜病盲的患者重获光明.但也有一些病人在角膜移植术后发生了严重的排斥反应,使治疗终归失败.自1948年Paufique、Sourdille 及 Offret首次报道了排斥反应以来,历经半个多世纪,直到今天,免疫排斥反应仍是角膜移植失败的主要原因.所以如何有效地预防和治疗角膜移植术后排斥反应是角膜病医生为关心、同时又感棘手的问题,本文从角膜移植排斥反应的基础和临床研究入手,按发生的机理、排斥反应预防的原则,以及药物治疗排斥反应几个方面进行综述和评价.

    作者:李鸿;赵敏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脑转移瘤患者病情观察及护理

    癌症病人中15%~40%出现脑转移,并为主要致死原因;尸检发现癌症死亡病人脑转移率达10%~15%[1],且2/3为多发转移;据统计,美国每年脑转移瘤约15万人.近年来脑转移瘤在颅内肿瘤中所占比例已从5%递增至20%以上.脑转移瘤临床常见但疗效不满意,本院自1982年以来共收治70例脑转移瘤病人 .在护理中,针对患者病情发展的不同阶段采取相应护理措施,配合医生完成各项治疗,这对于延长患者生存时间,提高生活质量,有着与治疗本身同样重要意义.现将本组临床资料及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苗新英;鲜继淑;杜晓芹;李翠红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细胞粘附分子-CD44与胃癌的新进展

    肿瘤从分子病理学的角度来看是一类基因或DNA疾病,CD44是细胞粘附分子家族中的一员,它分布于细胞表面,是介导细胞与细胞间或细胞与基质间相互接触和结合的一类分子,存在于多种恶性肿瘤中.本文仅就CD44与胃癌的关系的新进展作一简要综述.

    作者:应红;周旭春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加替沙星随机对照双盲治疗急性细菌性感染

    目的评价国产加替沙星氯化钠注射液治疗急性细菌性感染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对照双盲试验设计,以盐酸左氧氟沙星注射液为对照药,试验组和对照组剂量均为每次200mg,每日2次,静脉滴注,疗程7~14d .结果治疗泌尿生殖系统及其他部位细菌性感染40例,其中试验组20例,对照组20例.两组的总有效率与痊愈率分别为94.74%、89.47%与90%、80%,细菌清除率分别为94.12%和89.47%,细菌转阴率分别为94.12%和89.47%,无显著性差异(P>0.05).纸片药敏结果表明临床分离菌对加替沙星敏感率明显高于环丙沙星、司帕沙星与头孢噻肟.MIC结果提示加替沙星对葡萄球菌属的MIC值较其他几种抗生素低,对大肠埃希菌的MIC值较其他3种氟喹诺酮类抗生素低,较头孢噻肟高;对伤寒沙门菌、其他肠杆菌均有较强的抗菌活性.试验组与对照组不良事件发生率分别为10%与20%,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试验中未见光敏反应及其他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国产加替沙星氯化钠注射液抗菌谱广、抗菌活性强,治疗各种敏感菌所致的急性感染安全、有效.

    作者:袁喆;肖永红;陈海;郑行萍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OPUS5激光美牙机治疗四环素牙的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OPUS5激光美牙机治疗四环素牙(又称光子美牙)的临床应用,以期找到一种简便有效的方法来治疗四环素牙.方法将美牙剂A型和B型调拌至凝胶状,均匀涂于前牙的唇面和双尖牙的颊面上约2~3mm,然后用OPUS5激光美牙机照射涂有美牙剂的牙齿30s后,去掉凝胶,并反复4次或直到取得满意色度为止,整个过程约2~3h.结果自2002年6~9月,共治疗110例四环素牙,显效78例,占70.9%;有效29例,占26.4%;效差3例,占2.7%,总有效率达97.3%.结论光子美牙是一项高科技的技术,对四环素牙的治疗既无疼痛,也无需麻醉,又不损伤牙齿,是一种既有效、轻松、快捷,又安全的治疗四环素牙的手段.

    作者:周兵;陈素容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经尿道分步电汽化术治疗前列腺增生症

    目的探讨经尿道分步电切加汽化术治疗前列腺增生症的临床效果.方法经尿道对前列腺膀胱颈部、体部、尖部分别采用电切加汽化切除.结果 80例前列腺增生症(BPH)术中未发生膀胱穿孔、TURS,术后无膀胱颈挛缩、尿失禁等并发症,IPSS评分由28.2下降至6.1分,大尿流率由(6.2±0.6)ml/s升至(16.5±1.2)ml/s,残余尿由80ml降至8.5ml.结论分步电汽化治疗BPH效果满意,并发症少.

    作者:谭光忠;陈文锴;朱波;杨波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宫颈癌误诊为宫颈糜烂2例报道

    例1:患者,39岁,宫颈糜烂波姆光治疗后40d,阴道流血淋漓不尽,下腹胀痛不适,入院前2h无诱因突然阴道无痛性出血,如流尿样,急诊入院.患者1年多前因同房出血,门诊妇检发现宫颈重度糜烂伴肥大,触血严重,给予外用药物抗宫炎栓治疗,效果不佳.

    作者:陈文灿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特发性肺纤维化48例临床分析

    目的通过总结特发性肺纤维化(IPF)患者的临床特点,提高对IPF诊断、治疗及管理的认识.方法对48例符合ATS/ERS提出的特发性肺纤维化诊断标准IPF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48例IPF患者(男∶女=40∶8),均有咳嗽,伴进行性呼吸困难和Velcro罗音.X线表现为磨玻璃样、网状、结节状、条索状及蜂窝状阴影.肺功能检查示38例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10例混合性通气功能障碍,均有弥散功能障碍.动脉血气分析示低氧血症、呼吸性碱中毒.经过综合治疗IPF患者短期内临床与肺功能大多有所改善,而远期疗效差,病死率高.结论对长期咳嗽伴有呼吸困难的患者,及时行胸部X线、肺功能、动脉血气分析及肺活检,能对本病做出正确的诊断.对IPF患者实施全程的治疗观察,可能对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后有帮助.

    作者:毕玉田;王耀丽;洪新;吴奎;曹国强;崔社怀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原发性脊髓栓系综合征的影像学诊断的比较

    目的通过X线平片﹑CT平扫﹑CTM与MR扫描对比,探讨诊断原发性脊髓栓系综合征的佳影像学检查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33例原发性脊髓栓系综合征的影像学表现,其中33例全部做了MR扫描,12例做了X线平片,11例做了CT扫描,5例做了CTM检查.结果 33例MR检查全部阳性显示,12例X线平片仅发现4例阳性,11例CT检查发现7例阳性,5例CTM检查全部阳性显示.结论 MR检查是诊断原发性脊髓栓系综合征的佳影像学检查方法.

    作者:黄显龙;杨华;郭幼文;梁平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隔离治疗室的非典型肺炎传播的控制

    近,我国有不少地方发生传染性非典型肺炎(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医院在收治过程中,医护人员被传染的占1/5.可见,医护人员在救治这些患者的过程中,受非典型肺炎传染的人之多.如何减少医务人员在治疗患者过程中的传染问题,值得我们深思.

    作者:方国新;杨天德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32例外伤性迟发性脑挫裂伤的CT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外伤性迟发性脑挫裂伤的发生机理、CT特点及复查时间.方法收集32例外伤性迟发性脑挫裂伤,主要对迟发性脑挫裂伤的CT发现时间、部位、大小等进行分析.结果迟发性脑挫裂伤的CT发现时间多在伤后12~24h之后,血肿一般不大,多居脑外围,额叶居多.结论发现外伤性迟发性脑挫裂伤佳CT检查时间为伤后12~48h.对临床症状持续或加重的患者,应及时进行CT复查.

    作者:鲁家贤;鲁君敏;娄纪祥;屠传建 刊期: 2003年第07期

重庆医学杂志

重庆医学杂志

主管:重庆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重庆市卫生信息中心,重庆市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