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保兰;张秀兰
基因疗法是随着分子生物学进展而出现的一种全新治疗方法.任何基因疗法需采用安全、方便、无毒的措施将目的基因传递至靶细胞或靶器官[1].围绕着目的基因的转移和操作,国内外学者提出了多种策略.具体方法包含两部分内容.(1)选择高效转导途径将目的基因转入靶细胞并有效表达;(2)选择合理的治疗策略对机体实施基因治疗.本综述将对这方面的研究作一简要介绍.
作者:叶钢;金锡御 刊期: 2003年第07期
目的了解目前临床上使用的卡马西平片(0.1g×100)的质量情况,本文对国内6家药厂生产的卡马西平片进行了含量和溶出度考察.方法按<中国药典>2000年版规定[1、2]进行.结果该6家药厂生产的卡马西平片的含量均达到标示量的90%[2]以上,其溶出度均在60min内达到标示量的65%[2]以上.结论国内该6家药厂生产的卡马西平片(0.1g×100)的含量和溶出度均全部符合<中国药典>2000年版的规定.
作者:李万玉;徐富培;周远大;黄萍;蒙华 刊期: 2003年第07期
目的通过X线平片﹑CT平扫﹑CTM与MR扫描对比,探讨诊断原发性脊髓栓系综合征的佳影像学检查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33例原发性脊髓栓系综合征的影像学表现,其中33例全部做了MR扫描,12例做了X线平片,11例做了CT扫描,5例做了CTM检查.结果 33例MR检查全部阳性显示,12例X线平片仅发现4例阳性,11例CT检查发现7例阳性,5例CTM检查全部阳性显示.结论 MR检查是诊断原发性脊髓栓系综合征的佳影像学检查方法.
作者:黄显龙;杨华;郭幼文;梁平 刊期: 2003年第07期
癌症病人中15%~40%出现脑转移,并为主要致死原因;尸检发现癌症死亡病人脑转移率达10%~15%[1],且2/3为多发转移;据统计,美国每年脑转移瘤约15万人.近年来脑转移瘤在颅内肿瘤中所占比例已从5%递增至20%以上.脑转移瘤临床常见但疗效不满意,本院自1982年以来共收治70例脑转移瘤病人 .在护理中,针对患者病情发展的不同阶段采取相应护理措施,配合医生完成各项治疗,这对于延长患者生存时间,提高生活质量,有着与治疗本身同样重要意义.现将本组临床资料及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苗新英;鲜继淑;杜晓芹;李翠红 刊期: 2003年第07期
目的利用CT薄层扫描和HRCT技术,提高对胸部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00例胸部病变患者,用CT薄层扫描和HRCT(高分辨率)技术.结果经临床证实:炎症10例,肺结核18例,支气管扩张10例,肺癌33例,肺转移瘤4例,纵隔原发肿瘤7例,纵隔淋巴结转移病变5例,胸膜病变5例以及其它病变和创伤8例.结论对胸部病变的诊断,利用CT薄层扫描和HRCT技术,可提高其诊断价值.
作者:夏良;王文献;王玉锦 刊期: 2003年第07期
目的探讨COPD合并肺间质纤维化的特点及临床意义.方法对近5年来本院收治的经临床确诊的COPD合并肺间质纤维化患者36例的病史、临床表现、胸部体征、胸片、CT片及部分高分辨CT、肺功能及血气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COPD合并肺间质纤维化的临床表现介于两种疾病之间,肺功能检查为混合性通气功能障碍或先为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之后逐渐演变成混合性通气功能障碍.胸片及CT则兼有两种疾病的特点.结论 COPD合并肺间质纤维化临床的确存在,且使原来单一的疾病表现不典型而有其独特的临床表现.肺功能、胸片、CT、尤其是高分辨CT对COPD合并肺纤维化的诊断有重要价值.
作者:梁先万;王兴胜;毕玉田;王耀丽;唐肇普 刊期: 2003年第07期
近年来,随着现代手术显微镜的进展及供体来源增多,角膜移植手术已普遍开展,不少因角膜病盲的患者重获光明.但也有一些病人在角膜移植术后发生了严重的排斥反应,使治疗终归失败.自1948年Paufique、Sourdille 及 Offret首次报道了排斥反应以来,历经半个多世纪,直到今天,免疫排斥反应仍是角膜移植失败的主要原因.所以如何有效地预防和治疗角膜移植术后排斥反应是角膜病医生为关心、同时又感棘手的问题,本文从角膜移植排斥反应的基础和临床研究入手,按发生的机理、排斥反应预防的原则,以及药物治疗排斥反应几个方面进行综述和评价.
作者:李鸿;赵敏 刊期: 2003年第07期
目的应用带锁髓内钉治疗下肢长骨骨折骨不连结,并观察其疗效.方法 1996年4月~2001年12月60例骨折不连结应用带锁髓内钉进行回顾性分析和探讨.结果随访时间6~42个月,60例骨折不连愈合,愈合率95%,愈合时间为:股骨20例(14~46周);胫骨24周(16~32周).功能评价:股骨骨折的优良率95.2%,差4.8%,胫骨骨折的优良率100%.结论带锁髓内钉适用于下肢长骨骨折,对原内固定失败的骨折不连也有良好疗效.
作者:李兴林 刊期: 2003年第07期
目的探讨胃底贲门癌患者的手术方式及行全胃切除术后消化道的重建方式.方法总结本院1999年3月~2002年7月间采用经腹全胃切除、保留幽门环间置空肠重建消化道手术的17例胃底贲门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无手术死亡,无吻合口瘘及狭窄.全组患者均治愈出院.术后半年每顿进食200~300g,每日进餐3~4次,餐后无胸骨后灼痛,无胆汁返流性食道炎,无排空障碍.全组患者均无贫血,体重恢复至正常水平.结论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行全胃切除、保留幽门环间置空肠重建消化道冶疗胃底贲门癌能起到较好的效果.
作者:张朝军;罗云生;葛海燕;王立明 刊期: 2003年第07期
例1:患者,39岁,宫颈糜烂波姆光治疗后40d,阴道流血淋漓不尽,下腹胀痛不适,入院前2h无诱因突然阴道无痛性出血,如流尿样,急诊入院.患者1年多前因同房出血,门诊妇检发现宫颈重度糜烂伴肥大,触血严重,给予外用药物抗宫炎栓治疗,效果不佳.
作者:陈文灿 刊期: 2003年第07期
目前,对于献血者的护理主要着重于献血后的护理.笔者从2001年3月~2002年2月将心理护理应用于1 534名无偿献血者的整个献血过程之中,取得了满意的结果.
作者:文定碧;韩弋戟 刊期: 2003年第07期
2 型糖尿病是危及健康的常见病,全世界的病人已达1.5亿,到2010年,还要增加1倍.近有证据表明,由于严格控制高血糖,2型糖尿病的并发病已明显减少,但现代治疗措施,包括饮食、运动、行为方式的改善、口服降糖药和胰岛素甚少能使病人血糖恢复正常.
作者:何振平 刊期: 2003年第07期
目的观察高原肺水肿治疗前后心脏结构的变化,探讨高原肺水肿的发生机制.方法 28例急性高原肺水肿患者,分为初次进入高原组(R组)和再次进入高原组(R组),分别观察治疗前后的生命体征、血常规,并采用彩色多谱勒超声心动图对心脏结构进行观察.结果两组的体温、心率、血压和白细胞总数治愈后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无论F组或R组,右房左右径、右室前后径、主肺动脉内径及肺动脉收缩压治愈后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但治愈后R组右室前后径和主肺动脉内径显著高于F组.结论再次进入高原人群发生高原肺水肿的原因可能与个体敏感性及慢性心功能损害有关.
作者:洪新;朱永胜;赵其军;张泽营;马劲松;谢建;赵汝频 刊期: 2003年第07期
目的探讨脑梗死与继发性癫痫的关系.方法对52例脑梗死继发癫痫的病人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脑梗死后癫痫发作的发生率为8.8%,早期癫痫为42.3%,迟发癫痫为57.7%.癫痫发作以单纯部分性发作多28例(53.8%).脑梗死后癫痫发作在脑叶者43例,占82.7%,以额、颞叶多;其它部位9例,占17.3%.17例额叶梗死中单纯部分性发作14例(82.4%);12例颞叶梗死中全面性强直-阵挛发作6例(50.0%);10例顶叶梗死中全面性强直-阵挛发作8例(80.0%).结论脑梗死后癫痫发作主要表现为迟发性癫痫,发作类型以单纯部分性发作为主,且与梗死部位有关.额叶梗死多表现为单纯部分性发作,颞叶和顶叶梗死多表现为全面性强直-阵挛发作.皮层梗死较皮层下梗死更易继发癫痫.
作者:李志伟;马正芳;周开秀;赵纯雁 刊期: 2003年第07期
患者,男,32岁,重庆本地人,17岁开始从农村外出打工,一直用本地方言讲话.到过重庆、成都和西宁等地.近2年接触广东、广西建筑老板,勉强能说普通话.患者为建筑装修工,因从6m高处跌下(脚着地)30min入院.患者伤后立即出现呼之不应,持续约11min.醒后能用本地方言自言自语讲受伤前的工作情况,较烦躁,呼唤能睁眼,四肢活动.
作者:杨刚;唐文渊;晏怡 刊期: 2003年第07期
目的探讨老年人急性胆囊炎的临床特点和手术方法.方法对我院1998~2001年经手术治疗的56例老年人急性胆囊炎的临床表现及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56例中治愈53例,好转3例,无死亡.术后切口感染、电解质紊乱、肺部感染等并发症3.5%~8.9%.结论老年人对急性胆囊炎手术一般都能耐受,早期手术及防治术后并发症可降低死亡率.
作者:李玉华;杨丽莉;张国云 刊期: 2003年第07期
目的探讨TNF-α、c-Jun、IL-10在急性肺损伤中的作用及糖皮质激素的抗炎作用机制.方法采用脂多糖注射大鼠模型,观察了血浆中TNF-α含量和肺组织中TNF-α、c-Jun、IL-10 mRNA的表达变化和地塞米松的影响.结果 LPS注射后1h血浆TNF-α水平显著增高,TNF-α、c-Jun表达显著增强;地塞米松治疗1h组,TNF-α的水平显著降低,TNF-α、c-Jun表达被显著抑制.LPS刺激12h后,TNF-α、c-Jun表达减弱,而IL-10表达显著增强.地塞米松对IL-10表达没有显著影响.结论 c-Jun与TNF-α在肺组织中的表达时相有相似之处,提示c-Jun的表达可能与促炎症介质TNF-α等的转录调控有关.TNF-α的表达与IL-10的表达呈反相改变,提示TNF-α表达的变化可能与IL-10等抗炎介质的表达增加有关.糖皮质激素的抗炎作用机制之一是在mRNA水平调控促炎和抗炎介质的表达.
作者:洪新;郭振辉;毛宝龄;钱桂生 刊期: 2003年第07期
肺是所有进展期恶性肿瘤现状常见的转移部位,据尸检报告,几乎1/3死于癌症的病人都有肺转移[1].15%~25%只有肺转移而无其它部位转移,肉瘤则更有先转移到肺的趋向.
作者:秦治明;李良彬 刊期: 2003年第07期
目的分析颅脑外伤伴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的机理及监护治疗特点,以期合理治疗,改善预后.方法分析我院近7年来ICU重型脑外伤伴MODS19例,GCS≤8分,APACHE-Ⅱ 20~36分.结果 19例中,好转治愈7例,死亡12例,死亡率高达63%.脑伤后出现MODS的机制有:脑组织严重损伤、全身低灌注状态、低氧血症及严重感染.结论本组病例均为严重多发创伤,伤情复杂,病情危重.强调早期加强监测,及时、积极有效的病因治疗,以避免多器官功能衰竭的连锁发生.
作者:印伟;徐昆 刊期: 2003年第07期
目的熟悉肺纤维化并肺癌(IPF- Ca)患者的临床特征及相关危险因素,了解肺纤维化(IPF)与肺癌发病之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特征,以及胸部CT、肺活检的病理类型等表现.受实验者包括28例肺纤维化合并有肺癌的患者,48例仅有肺纤维化患者,570例仅有肺癌的患者,所有的患者均在同一时期符合中华结核与呼吸杂志制订的诊断标准.结果年龄、性别、吸烟等危险因素,在肺纤维化并肺癌组与单独的肺纤维化、肺癌组比较中明显增高;IPF- Ca的常见细胞类型为磷状细胞癌,与普通的肺癌细胞类型比较,没有明显不同.在一些情况下,肺纤维化区域可发展为肺癌,胸部CT上肺纤维化与肺癌的一致率有36%.结论本研究提示年龄、性别、吸烟等均为IPF- Ca的危险因素,与肺纤维化及肺癌的危险因素相关,在肺纤维化并肺癌的患者中与总的肺癌比较,肿瘤的细胞类型及特征没有不同,肺纤维化的发生可能与肺癌的早期活动有一定相关.
作者:王耀丽;毕玉田;向光全;崔社怀 刊期: 2003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