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朝军;罗云生;葛海燕;王立明
患者,男,32岁,重庆本地人,17岁开始从农村外出打工,一直用本地方言讲话.到过重庆、成都和西宁等地.近2年接触广东、广西建筑老板,勉强能说普通话.患者为建筑装修工,因从6m高处跌下(脚着地)30min入院.患者伤后立即出现呼之不应,持续约11min.醒后能用本地方言自言自语讲受伤前的工作情况,较烦躁,呼唤能睁眼,四肢活动.
作者:杨刚;唐文渊;晏怡 刊期: 2003年第07期
对乳腺癌抑癌基因的研究,有助于推动乳腺癌病因、发生、发展及预后的研究,从而使乳腺癌的发病机理更加明确.现将近几年乳腺癌几个新的抑癌基因概述如下.
作者:马银斌;吴诚义 刊期: 2003年第07期
肺泡上皮由Ⅰ型细胞和Ⅱ型细胞组成.Ⅰ型细胞构成肺泡壁,数量较少只有Ⅱ型细胞的一半,但却覆盖着肺泡总面积的95%.肺泡上皮细胞除了参与气体交换外,还具有主动转运钠水的能力.
作者:陶军;杨天德 刊期: 2003年第07期
目的探讨非特异性间质性肺炎的诱发因素、症状、体征、治疗及预后.方法对16例符合NSIP诊断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有吸烟、养宠物和基础疾病三因素之一NSIP者占患NSIP总人数94%,无此三因素之一者占6%.用皮质激素组(简称皮组)治愈率62%(5例),非皮质激素组(简称非皮组)治愈率37%(3例),P<0.05有显著性差异;临床治愈81%(13/16),皮组87%(7/8例),非皮组75%(6/8例),P>0.05两组无显著性差异.Velcro罗音的消散:皮组有效率71%;非皮组有效率33%,P<0.01两组有显著性差异;HRCT磨玻璃样改变消退 :皮组有效率87%(7/8);非皮组有效率60%(5/8),P<0.05有显著性差异;伴条索网格影消除率,皮组75%;非皮组0, P<0.01有显著性差异;阻塞性通气障碍恢复正常率:皮组71%;非皮组10% ,P<0.01有显著性差异.疗程:激素组,平均治疗(21±9)d,非激素组平均治疗(38±11)d.两组治疗时间t检验P<0.01,显著性差异.结论抽烟,养猫狗等宠物以及一些如陈旧性肺结核、慢性胃炎胃溃疡、肝囊肿等慢性基础疾病者是NSIP的易感诱发因素,治疗NSIP要加用糖皮质激素.
作者:林海龙;崔社怀 刊期: 2003年第07期
目的分析切割伤临床处置及其受伤部位.方法依照上下肢和躯干部位对切割伤进行分析;切割伤伴有多种组织损伤时,其修复顺序为由深至浅,即骨、肌腱、血管、神经.骨折时,复位后用克氏钢针等内固定物进行固定;血管损伤时,采用对端吻合;肌腱损伤时采用Kessler法和Materess suture缝合;神经损伤时,采用神经外膜缝合.结果本组病例的受伤部位遍及全身,但仍以手腕部多见,约占39%,其顺序依次为腕掌部、手指部、前臂、肩胛部、肘部、肩部、上臂、臀部等;随访61例患者中,骨折14例,其中骨性愈合13例,1例为延迟愈合;血管损伤23例32条中,26条Allens试验阴性,其余的6条为阳性;肌腱损伤26例66根,其中优18例,良3例,可5例,优良率为81%;神经损伤21例37条,其中优12例,良7例,可2例,优良率为86%.结论对切割伤的受伤部位进行了分析,结果提示切割伤不仅仅发生于上肢,而且全身各部均可发生.采用上述方法收到了较为满意的临床疗效.
作者:刘远禄;苟景跃;成天军;晏伟;胡建华;李帮春 刊期: 2003年第07期
本院从2002年4月以来,采用经尿道电解法(TEP)治疗前列腺良性增生(BPH)30例,慢性前列腺炎20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甘立德 刊期: 2003年第07期
安体舒通是传统的保钾利尿剂,近年来其作为神经激素阻滞剂在治疗重度心衰中的作用正日益受到广泛的重视.2001年6月~2002年8月间,作者在常规抗心衰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安体舒通治疗,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余红 刊期: 2003年第07期
为纠正心力衰竭,又尽可能少用或不用正性肌力药物,本院选用辅酶Q10、复方丹参及卡托普利联合治疗慢性肺心病伴严重心衰,获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唐依明 刊期: 2003年第07期
由于联合化疗方案的应用,白血病的缓解率近年来有较大幅度提高,但临床上仍存在一部分病人由于白血病细胞耐药,导致白血病难以缓解,以至于缓解后很快复发,成为临床上的一大难题.逆转白血病细胞耐药也成为一个热门话题,基于国内外文献[1、2]报道干扰素在体外和动物试验中有确切逆转白血病多药耐药的作用,本科应用α-2b干扰素联合化疗成功逆转原发耐药急性白血病2例,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薇娜;王丽;施秀荣;张田 刊期: 2003年第07期
患者,男,26岁,农民,1991年8月2日因左腰剧疼5d,无尿,全身水肿2d入院.患者5d前劳动中急起左腰剧疼,到某区卫生院确诊为输尿管结石,以至用解痉剂及排石冲剂治疗无效.
作者:刘慧 刊期: 2003年第07期
油漆中主要含苯、甲苯、二甲苯、苯酚、甲醛、丙烯腈、丁二烯及汽油等成分,这些成分对人体都有很大的毒性作用,其中对造血功能的影响为明显.本中心于2001年9月对某油漆厂的工人进行了体检,并着重对血常规结果进行了调查分析.现将资料整理分析,为防治工作提供参考.
作者:樊建红;段绪伟;李凤 刊期: 2003年第07期
目的探讨COPD合并肺间质纤维化的特点及临床意义.方法对近5年来本院收治的经临床确诊的COPD合并肺间质纤维化患者36例的病史、临床表现、胸部体征、胸片、CT片及部分高分辨CT、肺功能及血气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COPD合并肺间质纤维化的临床表现介于两种疾病之间,肺功能检查为混合性通气功能障碍或先为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之后逐渐演变成混合性通气功能障碍.胸片及CT则兼有两种疾病的特点.结论 COPD合并肺间质纤维化临床的确存在,且使原来单一的疾病表现不典型而有其独特的临床表现.肺功能、胸片、CT、尤其是高分辨CT对COPD合并肺纤维化的诊断有重要价值.
作者:梁先万;王兴胜;毕玉田;王耀丽;唐肇普 刊期: 2003年第07期
患者,女,44岁,发现左乳包块1d来本院门诊乳腺科就诊.体检:左乳外上象限包块约2.5cm×2.5cm×2cm大小,质中,活动,边界不清,未见乳头凹陷及皮肤桔皮样变.
作者:何长青;李进;张代奎 刊期: 2003年第07期
目的通过总结特发性肺纤维化(IPF)患者的临床特点,提高对IPF诊断、治疗及管理的认识.方法对48例符合ATS/ERS提出的特发性肺纤维化诊断标准IPF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48例IPF患者(男∶女=40∶8),均有咳嗽,伴进行性呼吸困难和Velcro罗音.X线表现为磨玻璃样、网状、结节状、条索状及蜂窝状阴影.肺功能检查示38例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10例混合性通气功能障碍,均有弥散功能障碍.动脉血气分析示低氧血症、呼吸性碱中毒.经过综合治疗IPF患者短期内临床与肺功能大多有所改善,而远期疗效差,病死率高.结论对长期咳嗽伴有呼吸困难的患者,及时行胸部X线、肺功能、动脉血气分析及肺活检,能对本病做出正确的诊断.对IPF患者实施全程的治疗观察,可能对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后有帮助.
作者:毕玉田;王耀丽;洪新;吴奎;曹国强;崔社怀 刊期: 2003年第07期
间质性肺疾病(interstitial lung disease,ILD)包含100多种疾病,从80年代以来国外把以肺间质为主要病变部位的不同本质的疾病聚集在一起研究.我国呼吸病学界学者也接受了这一概念.但正因为ILD并非一独立的疾病,对于它的分类、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尤其是对其中一些具体疾病的认识并未完全一致.近年在病因研究、诊断方法、以及治疗措施方面均有许多新的认识.
作者:崔社怀 刊期: 2003年第07期
患者,男,20岁.左前下胸部疼痛伴胸闷气短1个月.胸片及CT示:左后上纵隔5cm×5cm块影,外缘与脊柱及胸主动脉紧贴,无骨质破坏,肺门及纵隔淋巴结不肿大,以后纵隔肿瘤收入院.
作者:薛志强;王如文;周景海;蒋耀光 刊期: 2003年第07期
患者,女,56岁,因阵发性心悸1年余,加重伴晕厥2次于2000年9月16日入院.入院时查体:T36.5℃,P51次/min,R20次/min,BP120/58mm Hg,HR51次/min,节律不齐,心尖区可闻及Ⅱ/6级收缩期杂音;辅助检查:肝功及肾功、生化、血糖正常.
作者:郭雅娟 刊期: 2003年第07期
目的分析肺纤维化住院患者睡眠呼吸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多导睡眠图监测肺纤维化住院患者睡眠呼吸情况及觉醒时对患者行血气分析、肺功能检查,并分析其相互关系.结果肺纤维化住院患者睡眠事件虽无明显增加,但深睡和快眼动期减少、睡眠碎片增多,心率增快;均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夜间睡眠低氧血症,其大多与觉醒时血氧饱和度、入睡前静息时动脉血氧分压及氧饱和度正相关,而与其他血气指标及肺功能无关.结论肺纤维化住院患者睡眠呼吸情况均有异常,加以关注将有利于治疗和预后分析,夜间氧疗有一定价值.
作者:黄勇;崔社怀;黄润佳;周蒙丽 刊期: 2003年第07期
患者,男,58岁,因进行性双下肢麻木,疼痛10+d到本院查腰椎CT示:L5-S1椎间盘外侧型突出,L3~4、L3~5椎间盘膨出.2002年2月4日以腰椎间盘突出收入中医科.
作者:赵妍丽;谭榜宪 刊期: 2003年第07期
细胞粘附分子(cell adhesion molecules, CAMs)在细胞与细胞、细胞与血管、细胞与细胞外基质之间的粘附及相互间的信号转导中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进而调节细胞的趋化迁移、定殖、增殖和分化.整合素(Integrin)是一种重要的CAMs,与其他CAMs和细胞外基质发生相互作用,调节细胞的粘附功能.近年的研究表明,多种整合素家族的成员在造血干细胞跨骨髓微血窦血管内皮和细胞外基质的整个归巢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重点讨论整合素对造血干细胞在骨髓微环境中迁徙行为的作用.
作者:李忠俊;陈幸华 刊期: 2003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