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电解治疗前列腺增生及慢性前列腺炎50例报道

甘立德

关键词:电解治疗, 前列腺增生, 前列腺良性增生, 慢性前列腺炎, 现报道如下, 疗效满意, 经尿道, 电解法
摘要:本院从2002年4月以来,采用经尿道电解法(TEP)治疗前列腺良性增生(BPH)30例,慢性前列腺炎20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重庆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2型糖尿病手术治疗的展望

    2 型糖尿病是危及健康的常见病,全世界的病人已达1.5亿,到2010年,还要增加1倍.近有证据表明,由于严格控制高血糖,2型糖尿病的并发病已明显减少,但现代治疗措施,包括饮食、运动、行为方式的改善、口服降糖药和胰岛素甚少能使病人血糖恢复正常.

    作者:何振平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32例外伤性迟发性脑挫裂伤的CT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外伤性迟发性脑挫裂伤的发生机理、CT特点及复查时间.方法收集32例外伤性迟发性脑挫裂伤,主要对迟发性脑挫裂伤的CT发现时间、部位、大小等进行分析.结果迟发性脑挫裂伤的CT发现时间多在伤后12~24h之后,血肿一般不大,多居脑外围,额叶居多.结论发现外伤性迟发性脑挫裂伤佳CT检查时间为伤后12~48h.对临床症状持续或加重的患者,应及时进行CT复查.

    作者:鲁家贤;鲁君敏;娄纪祥;屠传建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替硝唑在急性根尖周炎治疗中的临床应用

    根尖周炎是以厌氧菌为主兼有需氧菌的混合感染[1].传统的根管杀菌是用甲醛甲酚.本实验中作者用替硝唑进行根管杀菌,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刘国庆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中性粒细胞与支气管哮喘的研究进展

    1 PMN参与支气管哮喘发病的一些有关证据及可能机制20余年前已经发现,抗原激发的支气管哮喘(哮喘)患者PMN呈活化状态[1].以后的时间里,也有一些关于PMN与哮喘的关系研究,Diaz等[2]给哮喘患者吸入变应原后,发现支气管粘膜和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PMN数量显著升高.Sur[3]等发现突发致命性哮喘表现为以PMN浸润为主的气道炎症,而嗜酸性粒细胞(Eos)不增多.稍后的研究证实哮喘患者气道内PMN的数量和活性不论是在稳定期还是急性发作期都会增加[4、5].

    作者:曹国强;钱桂生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OPUS5激光美牙机治疗四环素牙的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OPUS5激光美牙机治疗四环素牙(又称光子美牙)的临床应用,以期找到一种简便有效的方法来治疗四环素牙.方法将美牙剂A型和B型调拌至凝胶状,均匀涂于前牙的唇面和双尖牙的颊面上约2~3mm,然后用OPUS5激光美牙机照射涂有美牙剂的牙齿30s后,去掉凝胶,并反复4次或直到取得满意色度为止,整个过程约2~3h.结果自2002年6~9月,共治疗110例四环素牙,显效78例,占70.9%;有效29例,占26.4%;效差3例,占2.7%,总有效率达97.3%.结论光子美牙是一项高科技的技术,对四环素牙的治疗既无疼痛,也无需麻醉,又不损伤牙齿,是一种既有效、轻松、快捷,又安全的治疗四环素牙的手段.

    作者:周兵;陈素容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下呼吸道感染痰标本的细菌谱分析

    目的研究下呼吸道感染细菌谱的分布、变化,为临床诊疗提供依据.方法对1998~2002年呼吸道感染患者痰分离培养阳性标本305份与286份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年痰培养革兰氏阳性菌占25.2%与28.3%,其中表皮葡萄球菌由32.5%上升至35.8%,金黄色葡萄球菌由5.2%上升至14.8%,革兰氏阴性细菌感染分别为71.5%与57.3%,细菌排例由1998年的假单胞菌属40.4%,克雷伯菌属26.2%,肠杆菌属20.6%转变为2002年不动杆菌属21.3%,肠杆菌属21.3%,克雷伯菌属17.7%.霉菌感染由3.3%上升至14.4%.结论正常菌群,条件致病菌是感染菌谱中的主要病原菌,合理使用抗菌药物为当务之急.

    作者:胡智慧;张仕富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电解治疗前列腺增生及慢性前列腺炎50例报道

    本院从2002年4月以来,采用经尿道电解法(TEP)治疗前列腺良性增生(BPH)30例,慢性前列腺炎20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甘立德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植入物感染的研究进展

    各种医用材料的植入已成为临床常用的救治手段,但植入物感染问题一直是困扰医务人员的一个棘手问题.目前,植入物感染约占医院感染的45%[1].长期观察研究表明,只有近1/3的植入物感染可通过感染控制措施得以预防,而大多数则难以通过无菌技术及环境控制降低感染发生率.植入物感染对抗生素和宿主防御功能有极强的抵抗力,往往终不得不取出植入物.随着人们对植入物感染机制认识加深,应用抗生素控释系统,开发符合生理特性,防止激发炎症反应的生物材料工程及生物模拟杂交材料成为近年研究热点.

    作者:杨燕妮;伍素华;邹英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慢阻肺并自发性气胸的观察与体会

    自发性气胸不难观察,但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并发气胸时,由于肺部基础疾病表现较为明显,往往掩盖气胸的症状与体征,给诊断带来一定困难.本文将本院1999年1月~2002年12月收治的COPD并自发性气胸32例的有关诊治问题报道如下.

    作者:黄润佳;陈晓琴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护理记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02年8月,卫生部护理中心在<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学习班中,对规范护理文书书写进行了专题讲座,特别讲解了护理记录在法律举证中的重要性,将护理记录分为一般患者护理记录和危重患者护理记录.危重患者护理记录只是针对危重和抢救病人,它只涉及少数患者.而新增的一般患者护理纪录指护士根据医嘱和病情对一般患者住院期间护理过程的客观记录.其对象是除危重和抢救以外所有的一般住院病人.危重患者护理记录多年来长期应用于临床,每个护理人员都熟知它的重要性及书写方法,而一般患者护理记录是针对<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中的反举证而新增的一个项目,需要通过临床的实践与求证,方能得到可靠的依据.本院护理部从2002年9月开始试行实施一般患者护理记录.现将实施4个月以来存在的问题及相应的对策介绍如下.

    作者:李保兰;张秀兰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不同院校3年级大学生人格比较

    目的探讨不同院校在校大学生人格特征的差异与心理健康因素的关系.方法用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测试量表(16PF),艾森克成人个性问卷(EPQ)对3所大学的3年级学生各97名同期进行测评.结果发现16PF量表中E、N、O因子分,EPQ量表中N和L量表3所院校学生间存在显著性差异.经SNK两两比较法比较,发现后勤工程学院学生具忧虑性人格特征,心理健康因素也低于重庆医科大学和重庆邮电学院学生.邮电学院学生具低恃强性人格特征.重庆医科大学和重庆邮电学院的男生均比女生聪慧,更具创造能力和新环境中成长能力.结论部分院校学生间个性的差异,及对心理健康等因素的影响,提醒高校教育工作者应加强大学生个性的培养.

    作者:况利;兰长安;李进;张琪;杨德兰;汪仲春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静脉注射胺碘酮治疗顽固性室速疗效及安全性

    胺碘酮是一种广谱抗心律失常药,口服起效慢,静脉应用可缩短起效时间,本文对23例顽固性室速(VT)病人静脉注射胺碘酮治疗,结合文献报道如下.

    作者:倪卫;林德智;张晓东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某钴源室周围环境辐射剂量测定

    目的研究某钴源室周围环境的辐射剂量变化,为个人剂量监测提供依据.方法用瞬时法和累积法对钴源工作室及周围环境进行测量.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均稍高于四川省室内、外空气吸收剂量率.累积法测得的结果稍小于瞬时法.结论某钴源室内外的空气吸收剂量率,仍在我国天然辐射正常范围之内,钴源运行状态下的工作人员是安全的.

    作者:魏永江;李蓉;罗成基;高京生;郭勇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持续静脉滴注垂体后叶素治疗门脉高压上消化道出血疗效观察

    上消化道出血是门脉高压常见的并发症及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如能及时判断出血部位及性质,并采取积极有效的止血措施,可使大部分患者获得缓解,本文用垂体后叶素持续静脉滴注治疗42例门脉高压上消化道出血,并以三腔管气囊压迫治疗本病39例作对照观察,垂体后叶素组疗效尚属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魏洪兵;宋庆发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COPD合并肺间质纤维化的特点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COPD合并肺间质纤维化的特点及临床意义.方法对近5年来本院收治的经临床确诊的COPD合并肺间质纤维化患者36例的病史、临床表现、胸部体征、胸片、CT片及部分高分辨CT、肺功能及血气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COPD合并肺间质纤维化的临床表现介于两种疾病之间,肺功能检查为混合性通气功能障碍或先为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之后逐渐演变成混合性通气功能障碍.胸片及CT则兼有两种疾病的特点.结论 COPD合并肺间质纤维化临床的确存在,且使原来单一的疾病表现不典型而有其独特的临床表现.肺功能、胸片、CT、尤其是高分辨CT对COPD合并肺纤维化的诊断有重要价值.

    作者:梁先万;王兴胜;毕玉田;王耀丽;唐肇普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特发性肺纤维化48例临床分析

    目的通过总结特发性肺纤维化(IPF)患者的临床特点,提高对IPF诊断、治疗及管理的认识.方法对48例符合ATS/ERS提出的特发性肺纤维化诊断标准IPF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48例IPF患者(男∶女=40∶8),均有咳嗽,伴进行性呼吸困难和Velcro罗音.X线表现为磨玻璃样、网状、结节状、条索状及蜂窝状阴影.肺功能检查示38例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10例混合性通气功能障碍,均有弥散功能障碍.动脉血气分析示低氧血症、呼吸性碱中毒.经过综合治疗IPF患者短期内临床与肺功能大多有所改善,而远期疗效差,病死率高.结论对长期咳嗽伴有呼吸困难的患者,及时行胸部X线、肺功能、动脉血气分析及肺活检,能对本病做出正确的诊断.对IPF患者实施全程的治疗观察,可能对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后有帮助.

    作者:毕玉田;王耀丽;洪新;吴奎;曹国强;崔社怀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原发性心脏肿瘤的外科治疗48例报道

    目的总结我科1980年以来心脏肿瘤的外科治疗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1980~2002年经手术切除的48例心脏肿瘤病例.其中男17例,女31例,年龄1~60岁;体重9~62kg.粘液瘤45例(93.8%),横纹肌瘤2例(4.17%),脂肪瘤1例(2.08%).术前均经超声明确诊断.术中采用了冷晶体停搏液、冷血停搏液及不停跳技术等多种心肌保护方法.所有切除的肿瘤均经病理检查证实.结果 47例患者顺利康复出院,1例死于严重的室性心律失常.随访3个月~5年,无复发者.结论心脏肿瘤的早期发现与积极的手术治疗,直接影响其愈后.选择合适的手术路径与心肌保护方法,是手术成功的重要保证.而浅低温不停跳是一种有效的心肌保护方法.

    作者:陈柏成;肖颖彬;陈林;钟前进;王学锋;陈劲进;曾祥君;郝嘉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原发性后纵隔恶性淋巴瘤椎管内侵犯1例报道

    患者,男,20岁.左前下胸部疼痛伴胸闷气短1个月.胸片及CT示:左后上纵隔5cm×5cm块影,外缘与脊柱及胸主动脉紧贴,无骨质破坏,肺门及纵隔淋巴结不肿大,以后纵隔肿瘤收入院.

    作者:薛志强;王如文;周景海;蒋耀光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肺纤维化并肺癌患者的临床特征及相关危险因素的分析

    目的熟悉肺纤维化并肺癌(IPF- Ca)患者的临床特征及相关危险因素,了解肺纤维化(IPF)与肺癌发病之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特征,以及胸部CT、肺活检的病理类型等表现.受实验者包括28例肺纤维化合并有肺癌的患者,48例仅有肺纤维化患者,570例仅有肺癌的患者,所有的患者均在同一时期符合中华结核与呼吸杂志制订的诊断标准.结果年龄、性别、吸烟等危险因素,在肺纤维化并肺癌组与单独的肺纤维化、肺癌组比较中明显增高;IPF- Ca的常见细胞类型为磷状细胞癌,与普通的肺癌细胞类型比较,没有明显不同.在一些情况下,肺纤维化区域可发展为肺癌,胸部CT上肺纤维化与肺癌的一致率有36%.结论本研究提示年龄、性别、吸烟等均为IPF- Ca的危险因素,与肺纤维化及肺癌的危险因素相关,在肺纤维化并肺癌的患者中与总的肺癌比较,肿瘤的细胞类型及特征没有不同,肺纤维化的发生可能与肺癌的早期活动有一定相关.

    作者:王耀丽;毕玉田;向光全;崔社怀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加替沙星随机对照双盲治疗急性细菌性感染

    目的评价国产加替沙星氯化钠注射液治疗急性细菌性感染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对照双盲试验设计,以盐酸左氧氟沙星注射液为对照药,试验组和对照组剂量均为每次200mg,每日2次,静脉滴注,疗程7~14d .结果治疗泌尿生殖系统及其他部位细菌性感染40例,其中试验组20例,对照组20例.两组的总有效率与痊愈率分别为94.74%、89.47%与90%、80%,细菌清除率分别为94.12%和89.47%,细菌转阴率分别为94.12%和89.47%,无显著性差异(P>0.05).纸片药敏结果表明临床分离菌对加替沙星敏感率明显高于环丙沙星、司帕沙星与头孢噻肟.MIC结果提示加替沙星对葡萄球菌属的MIC值较其他几种抗生素低,对大肠埃希菌的MIC值较其他3种氟喹诺酮类抗生素低,较头孢噻肟高;对伤寒沙门菌、其他肠杆菌均有较强的抗菌活性.试验组与对照组不良事件发生率分别为10%与20%,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试验中未见光敏反应及其他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国产加替沙星氯化钠注射液抗菌谱广、抗菌活性强,治疗各种敏感菌所致的急性感染安全、有效.

    作者:袁喆;肖永红;陈海;郑行萍 刊期: 2003年第07期

重庆医学杂志

重庆医学杂志

主管:重庆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重庆市卫生信息中心,重庆市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