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贝那普利联合血塞通片治疗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的效果观察

邹艳

关键词:贝那普利, 血塞通片, 氨氯地平, 老年原发性高血压
摘要:目的 探讨贝那普利联合血塞通片治疗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方法 将本院收治的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98例.对照组采用贝那普利联合氨氯地平治疗,观察组采用贝那普利联合血塞通片治疗,比较两组间疗效差异及治疗疗前、治疗疗后24h动态收缩压和舒张压差异.结果 治疗3个月后,两种方案的总有效率均在90%以上,观察组略优于对照组;与疗前相比,两组患者的24h动态收缩压和舒张压均显著下降,其中疗后观察组24h动态收缩压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 贝那普利联合血塞通片治疗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疗效优越,能有效降低血压并维持血压的稳定.
医学信息杂志相关文献
  • 全麻后留置导尿管男性患者苏醒期引起躁动的原因分析

    目的 探讨全麻后留置导尿管男性患者在苏醒期引起躁动的原因分析与护理体会.方法 将10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在全麻下采用常规方法留置导尿管,实验组在留置尿管的过程中实施心理、生理等预防性护理,减少导尿管对尿道的刺激和损伤,比较两组患者苏醒时躁动反应的差异.结果 两组患者苏醒时躁动反应比较,P<0.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患者躁动反应轻于对照组.结论 对全麻下留置导尿管的患者做好术前心理护理,帮助患者建立正确的心理防御机制,有利于加强对患者的人性化护理,使患者安全度过全麻苏醒期.

    作者:张晓菁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扩张型心肌病患者NT-ProBNP、血小板P选择素和血小板参数的相关性关系研究

    目的 探讨扩张型心肌病患者(DCM)血清中N末端B型脑钠肽(NT- ProBNP)、血小板P选择素(P-Selection)和血小板参数与患者心功能分级的相关性.方法检测56例扩张型心肌病患者血清中NT- ProBNP和P- Selection的水平含量,同时检测外周血中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PDW)和大血小板比率(P-LCR),依心功能分级进行分组比较.另设正常对照组50例.结果 DCM组NT-ProBNP、P-Selection水平和MPV、PDW、P-LCR随心功能分级的增加而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NT- ProBNP与P-Selection呈正相关(r=0.183,P<0.01);二者与MPV(r=0.198,r=0.343;P<0.01,P<0.01),与PDW (r=0.308,r=0.212;P<0.01,P<0.01);与P-LCR( r=0.296,r=0.364;P<0.01,P<0.01)均呈正相关.结论 扩张型心肌病患者NT- ProBNP、P- Selection和血小板参数与病情的分级密切相关,检测这些指标有助于病情评估和疗效监测.

    作者:杨同宏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超声引导射频治疗子宫肌瘤130例临床分析

    目的 应用射频技术治疗子宫肌瘤,保全女性生殖器官的完整性.方法 将射频治疗源通过热凝固器传导,在B超介导下,将热凝固器的头端经子宫颈、宫腔定点介入到子宫肌瘤体内,在病变组织局部产生60~85℃高热效应后,发生不可逆的凝固、变性坏死,后被机体吸收和排出.共治疗子宫肌瘤130例,术后给予桂枝茯苓胶囊三粒tid3个月,并在3个月、6个月观察肌瘤的大小、形态变化.结果 3个月随访子宫肌瘤治愈80例,显效10例,有效l8例,无效22例,总有效率83.08% ;6个月随访子宫肌瘤治愈86例,显效9例,有效23例,无效12例,总有效率90.77%.结论 超声引导射频治疗子宫肌瘤安全有效、操作简单、经济,是一种能保全子宫的微创技术.

    作者:张芹芹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子宫肌瘤腹腔镜剔除术临床治疗探析

    目的 本文主要探讨了子宫肌瘤腹腔镜剔除术的临床治疗疗效情况.方法 通过治疗组采用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对照组采用传统开腹方式行肌瘤剔除术.观察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及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通气时间、起床活动时间、术后住院天数情况.结果 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3.3%,明显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7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通气时间、起床活动时间、术后住院天数与对照组相比明显缩短,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疗效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王鑫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异位妊娠的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引起异位妊娠发病的相关因素.方法 对我院2009年01月~2011年05月期间诊治的74例异位妊娠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盆腔炎病史、流产史、宫内节育器史、异位妊娠史、盆腔及腹腔手术史均是导致异位妊娠发病的相关因素.结论 异位妊娠的致病因素复杂,盆腔炎性病变、流产史、宫内节育器史、异位妊娠史及手术史是异位妊娠发生的相关因素,应预防异位妊娠的发生及治疗盆腔炎是关键.

    作者:周月芬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探析医院药学中的合理用药

    近些年来,医院和人们的日常生活关系越来越紧密,在我国医院药学合理用药以及服务等方面都有很好的现实意义,要求医院必须要通过用药咨询、用药交待以及用药审查等等方面来展开医院的药学服务,提升医院患者满意的程度,塑造医院自身的形象,同时确保医院患者能够合理用药,从本质上维护医院患者切身利益,促进医院和患者之间的关系能够得到健康和稳定的发展,就当前我国医院药学服务来看,仍然存在着很多缺点和不足,要求必须要引起我国医院等等相关部门关注和高度重视,将医院的业务水平提升,规范医院的处方程序,使其能够更好的为临床服务.因此,本文针对当前我国医院药学服务以及合理用药等方面来开展探讨,提出一些具有意见性的措施,探析医院药学中的合理用药.

    作者:王春桂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分离、体外培养、成骨诱导与鉴定

    目的 建立一种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MSC)体外分离培养、扩增及鉴定的方法.方法 采用全骨髓贴壁培养法分离rBMSCs并进行体外扩增及纯化,倒置显微镜下观察原代及传代细胞的形态、生长情况,绘制细胞生长曲线,取第3代细胞分别向成骨细胞和成脂肪细胞定向诱导,通过染色和电镜检测成骨成脂诱导后变化情况.结果 采用全骨髓贴壁培养法可获得纯度较高的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原代和传代培养的rBMSCs具有活跃的增殖能力,成骨成脂诱导后,碱性磷酸酶染色、茜素红染色、von Kossa法染色、Ⅰ型胶原免疫细胞化学检测和油红 O染色均呈阳性.成骨诱导电镜检测呈阳性.结论 全骨髓贴壁培养法操作相对简单,可大量分离、纯化、扩增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所获细胞具有间充质干细胞的一般生物学特性,经诱导培养后具有多向分化潜能.本实验通过全骨髓贴壁法可以为组织工程提供充足的种子细胞来源.

    作者:李伟岸;韦庆军;肖仕辉;韦积华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浅谈门诊输液室的安全隐患及防范措施

    目的 加强输液室的护理安全管理,防止护理差错事故的发生.方法 分析输液室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并制定行之有效的防范措施.结果 护理防范措施的实施,减少输液室的纠纷,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结论 输液室护理人员了解掌握门诊输液室存在的护理安全隐患,严格执行护理操作规程及查对制度,掌握防范措施,才能确保护理安全,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杨书霞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舒适护理对老年骨折患者骨折愈合及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

    目的 探讨舒适护理对老年骨折患者骨折愈合及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随机选取2008年10月~2011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20例老年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参照组.其中对参照组老年骨折患者采用常规护理的方法,而治疗组则在参照组基础上进行舒适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骨折愈合以及肢体功能恢复方面的情况.结果 通过对比结果显示,对老年骨折患者进行舒适护理后,患者的骨折愈合以及肢体功能恢复方面的情况较参照组患者具有明显改善,愈合率明显提高而且并发症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舒适护理能够在老年骨折患者的骨折愈合以及肢体功能恢复方面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作者:陈杏;林静娥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氧自由基与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大量的研究证明氧自由基(oxygen free radical,OFR)与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这一心外科在心内直视手术中不可避免的损伤的发生,发展有密切关系.对OFR及其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之间的关系,以及现今心肌停搏液在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抗氧化作用进行综述.

    作者:赵冠聪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把握读者阅读心理做好高校文献采访工作

    分析高校各读者群的特点,探索其阅读需求、阅读规律,努力把握读者的阅读心理,并采取有效措施加强与读者的沟通和交流,使读者有其书,图书有其读者,做好高校文献采访工作.

    作者:赵世芳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探讨门诊护理干预在预防小儿热性惊厥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在门诊诊治过程中预防小儿热性惊厥(FS)的应用效果.方法 采取回顾性与前瞻性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将2006年1月~2008年12月在我科发热门诊诊治、年龄在6月~5岁的患儿5561例作为对照组;将2009年1月~2012年5月同等条件下的发热患儿共8816例作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的门诊诊治流程;观察组在诊治的过程中门诊护士向家长发放自行设计的简易问卷调查表,有针对性地对家长进行相关的健康教育并细致地观察病情,早期发现FS征兆,及时处理.比较两组FS发生率.结果 对照组FS发生率为0.20%;观察组FS发生率为0%,两组FS发生例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早期有针对性的门诊护理干预,能及时有效地预防FS发生.

    作者:石玉兢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1例牙周病致下前牙III度松动的保牙治疗

    1病例介绍患者刘某,男性,37岁,就诊时主诉下前牙松动6个月.口内检查见牙结石III度,牙龈红肿,探针出血.龈下结石可探.C1 III度松动,余牙无明显龋坏,C2C3D2D3略有松动,未及I度.X线示龈下结石明显,牙槽骨部分吸收.C1牙槽骨仅在根尖1/3处.患者强烈要求保留松动牙.

    作者:李灵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梗阻性黄疸的多层螺旋CT诊断价值探讨

    目的 通过分析梗阻性黄疸的多层螺旋CT表现,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在梗阻性黄疸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本组病例均采用飞利浦Brilliance 16层螺旋CT扫描,患者扫前6~8h禁食,扫描前30min口服1%碘水充盈胃肠道,扫描范围从膈顶至两侧髂嵴水平,层厚及间隔2mm,随后以3ml/s的速度用高压注射器经患者肘静脉注射造影剂75ml(25s)后对肝胰区进行扫描.60s后对肝胰区再次进行扫描.原始数据传入工作站后进行MPR、SCTC处理,对胆道梗阻进行定位及定性评价,并与手术病理对照.结果 多层螺旋CT对梗阻性黄疸定位和定性准确率分别为100%和90%.结论 多层螺旋CT具有强大的后处理功能,对梗阻性黄疸定位和定性准确率高,是一种很好的无创性检查方法.

    作者:韦铭斅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传染性疾病患者的家庭健康干预措施

    目的 提高传染性疾病患者以及家属对传染病相关知识以及防护措施的认知情况.方法 选取2009年4月~2012年3月收治的40例传染疾性病患者以及其家属进行健康干预,其主要干预方法为用药指导、心理护理、关于疾病知识的指导以及对患者以及其家属在日常生活中的消毒隔离措施等.结果 通过对传染性疾病患者及其家属进行健康干预,干预后,对于传染性疾病的相关知识以及自我防护能力,患者及其家属都比干预之前有了显著提高(P<0.05,P<0.01).结论 通过对传染性疾病患者以及其家属进行健康干预,患者及其家属对传染性疾病的相关知识以及预防措施,都有显著提高,对于传染性疾病的传播以及预防控制起到有效作用,从而降低传染病的发病率,并且能够有效控制传染病疫情管理.

    作者:马富生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现代根管治疗方法在塑化根管再治疗中的作用

    目的 探讨现代根管治疗方法在牙髓塑化后根管再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0年1月~2011年1月已行塑化根管治疗但因治疗失败需要再治疗的98例患者,114颗患牙,193个根管作为研究对象,应用显微超声技术进行再治疗.总结根管再治疗的临床效果.结果 114颗患牙中,92颗患牙根管再治疗后取得成功,其成功率为80.7%;165个根管疏通获得成功,其成功为46.9%;而塑化完全的上颌前磨牙的的根管再治疗成功率为100%.结论 在塑化根管治疗失败后需再治疗中,现代根管的治疗方法为其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颜小荣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腹腔镜治疗宫外孕50例疗效研究

    目的 探讨腹腔镜治疗宫外孕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本院在2010年1月~2011年1月期间收治的需要采取手术治疗的宫外孕患者100例,随机分成腹腔镜组50例,开腹组50例,开腹组给予常规开腹手术治疗,腹腔镜组给予腹腔镜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开腹组的手术时间为(43.12±16.32)min,出血量为(61.23±7.48)ml,肛门排气时间为(22.32±4.21)h,住院天数为(7.35±2.12)d;腹腔镜组手术时间为(63.21±18.51)min,出血量为(18.32±4.89)ml,肛门排气时间为(5.15±1.29)h,住院天数为(3.28±1.09)d.腹腔镜组除手术时间较长外,在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住院天数上均具有显著性优势,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腹腔镜治疗可显著提高临床疗效,具有恢复快、创伤小、并发症小的特点,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潘云华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健康体检中心护理难点剖析

    目的 分析健康体检中心护理难点,并提出应对措施.方法 针对健康体检中心护理难点进行剖析,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总结相应对策.结果 健康体检中心护理难点主要体现在体检高峰期间、护理技术操作、健康教育、体检流程和漏检情况等方面.结论 针对健康体检中心当前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采取对策,对于提高中心管理质量,降低护患纠纷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余琴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哮喘的规范治疗和管理在儿童哮喘中的应用指导

    目的 探讨哮喘的规范化治疗和管理在儿童哮喘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儿科2010年1月~2011年3月收治的符合哮喘诊断并采用哮喘的规范化治疗和管理的哮喘患儿60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比采用规范化治疗和管理前后哮喘控制评分改善情况.结果 治疗前轻度、中度、重度患儿ACT评分分别为(17.12±1.32)(16.17±1.42)(15.18±1.84),治疗后轻度、中度、重度患儿ACT评分分别为(21.02±2.34)(19.54±1.84)(18.86±2.24),患者治疗前后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规范化治疗和管理有助于控制患儿哮喘发作,促进病情康复,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孙泰;龚涛;张莉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多层螺旋CT尿路造影在上尿路梗阻性疾病的诊断应用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尿路造影(MSCTU)在上尿路梗阻性疾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经静脉肾盂造影( IVU)或其他影像学检查提示上尿路梗阻而原因不明的患者32例,均行MSCTU检查,在图像工作站对获得图像进行大密度投影(MIP)、多平面重建(MPR)及容积再现(VRT)等三维后处理,获得泌尿系立体图像.结果 32例中上尿路结石15例,肾囊肿1例,先天性畸形6例,输尿管肿瘤2例,输尿管炎性狭窄4例,外源性压迫2例,膀胱炎累及输尿管口狭窄2例,CT诊断均与手术结果相符.结论 MSCTU通过MPR、MIP、VRT技术多角度观察能够更加清晰地显示出导致上尿路梗阻的病变及其形态,在上尿路梗阻病变诊断方面有独特的优势.

    作者:江求海;梁显湛 刊期: 2013年第03期

医学信息杂志

医学信息杂志

主管: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

主办: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