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小琼
电子医嘱是医院提升整体业务水平的基础,是医院管理数据的基础,是卫生部三级甲等医院水平标准中很多A 类要求的基础.电子医嘱流程走不通,全院的医嘱基础信息就无法提取,电子病历和HIS 系统就无法联系起来,整个信息系统的基础数据提取链断裂,临床路径、合理用药、单病种控制、医院院感、经营管理、成本核算就没有基础数据,也就无从谈起实施.电子医嘱在医院信息化发展中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我从本院电子医嘱与HIS系统的实施以及自身实际操作为出发点,浅议实施电子医嘱的注意事项,借此推动医院电子医嘱的应用,以及在各个医院能顺利实施.
作者:徐贇 刊期: 2013年第01期
手足口病(HFMD)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常见传染病,是以手掌、足跖及口腔内发生小水疱为特征的种病毒性传染病.病原体主要是柯萨奇A16 病毒,通过飞沫由呼吸道直接传播,以婴幼儿发病为主.多发生于学龄儿童,尤以1~2 岁婴幼儿多,成人发病少见.大多数患者症状轻微,以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的斑丘疹,疱疹为主要特征.部分病例可发生心、肺、脑等多处损伤多在夏秋季流行,潜伏期4~7d.全身症状轻微,发疹前可有低热、头痛、食欲不振等症状.主要表现为疼痛性口腔炎,即在口腔的硬腭、颊部、齿龈及舌部出现疼痛性小水疱,很快破溃形成溃疡,四周绕以红晕.此外,在手、足可发生米粒至豌豆小的水疱.整病程约1w,很少复发.少数患者可并发无菌性脑膜炎、脑炎、急性弛缓性麻痹、呼吸道感染和心肌炎等,个别重症患儿病情进展快,易发生死亡.
作者:张荣枝 刊期: 2013年第01期
创伤性失血性休克是由于机体大血管破裂,有效循环血量锐减所造成的,是急诊科常见的急症之一.稍有延误即可危及生命.因此在抢救的过程中,要有高度的责任心,分秒必争,迅速实施抢救措施,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全力以赴的进行抢救.我科在2009年1月~2012年12月成功地抢救创伤性失血性休克患者共23 例, 现将抢救过程中的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邵香香;吐尔逊汗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康复护理.方法 心理康复护理、观察病情变化、保证正确的体位、功能锻炼、出院健康宣.结果 术后患者疗效的优良率明显提高,并发症减少,平均住院日缩短.结论 正确系统的术后康复护理,对于提高患者的手术疗效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有利于患者康复.
作者:王丹;刘丽敏;王艳;田宁宁 刊期: 2013年第01期
探讨互联网通信平台在糖尿病患者随访和自我管理中的作用.由经过互联网专业培训的内分泌科专科护士通过电子邮件、QQ或MSN聊天软件、博客或微博、论坛社区等方式进行随访和自我管理对50 例糖尿病患者.结果 显示通过互联网通信平台对糖尿病患者进行自我管理后,患者的糖尿病相关知识知晓率、饮食和运动指导、血糖控制情况均明显提高.结论 互联网通信平台在糖尿病患者的自我管理中发挥很好的作用,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蔡平 刊期: 2013年第01期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数据库技术应用不断深入,数据挖掘技术应运而生.本文阐述了数据挖掘的概念、类型及特点,对其近年来在临床医学中的应用进展进行了综述并对其在输血医学中的应用进行了思考和展望.
作者:张洪为;李代渝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关于小儿呼吸衰竭相应临床护理措施的探究.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于2010 年3 月~2012 年4 月收治的24例罹患呼吸衰竭的患儿,在给予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总结并且分析高效的护理措施,并对比患儿在治疗护理前后的病情变化,包括观察小儿的呼吸衰竭症状、面色变化、瞳孔大小改变、精神萎靡情况、呼吸节律等.结果 收治的24 例患儿中,治愈18 例,好转4 例,无效2例,经治疗护理后的病情状况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小儿呼吸衰竭病情重、发展快,起病迅速,所以护理人员应强化自身专业素质修养,预见性发现问题,并给予策略性解决方案,提供合理、有效、科学的护理措施,有效地降低小儿的发病率及改善呼吸衰竭的症状,促进病情康复.
作者:钟丽华 刊期: 2013年第01期
本文从学科前沿的特征分析入手,提出将热点问题与前沿问题区别对待,应在信息分析与预测理论与方法的指导下探索学科前沿分析与预测的理论和方法,准确把握学科前沿,将其与国家战略相结合,培养创新型人才,实现创新为民.
作者:易中梅;曹洪欣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产后出血的护理策略及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 年9 月~2008 年12 月收治的5 例产后出血达600ml以上的产妇临床资料.结果 4 例治愈,1 例转院.结论 宫缩乏力是引起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与产妇的全身及局部因素有关.所以做好产后出血的预防、监测、急救、护理工作至关重要.
作者:任玉萍 刊期: 2013年第01期
前列腺癌行去势术患者心理需要复杂,对其术后康复影响较大.术前术后的系统的心理护理与疏导是稳定患者情绪,使患者在心理及生理上接受和配合治疗的重要手段.
作者:杨文春;唐正巧;安扬欣;钟萃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急性有机磷杀虫剂中毒临床教学中PBL 教学法的应用.方法 选择我院2010年规范化培训住院医师,随机分成实验组(PBL教学法)和对照组(LBL 教学法),利用试卷考核和问卷调查的形式评估教学效果.结果 试卷考核中,实验组考核成绩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1);问卷调查中,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在总分上占显著优势(P 0.01).结论 PBL教学法为急诊临床教学提供了一条新思路.
作者:黄杨;尹文;王肖;余厚友;王玉同;刘健;郝璐 刊期: 2013年第01期
酚妥拉明及多巴胺治疗顽固性的心衰,由于酚妥拉明具有扩张动脉,降低外周血管阻力,减轻心脏后负荷,改善右心功能,增加新输血量,而多巴胺属非洋地黄正性肌力药物,能增加心肌收缩力,且能避免酚妥拉明导致血压过低.两者结合,在心力衰竭的治疗中,疗效快,时间短,并取得良好的效果,这与临床护理的细心观察有直接的关系.笔者根据之间在心血管对患者的护理中,将遇到150 例心力衰竭患者用酚妥拉明针剂、多巴胺治疗的护理观察,进行了回顾性总结,浅谈如下.
作者:关快活 刊期: 2013年第01期
银屑病是由环境和遗传因素长期相互作用所共同引起的慢性、复发性、免疫系统疾病.银屑病按临床表现的不同可分为寻常型、脓疱型、红皮病型、关节炎型四种,临床上又以寻常型多见.寻常型银屑病初起皮损为绿豆大小红色丘疹,逐渐扩展融合成为境界清楚的红色斑块,上覆厚层鳞屑,并可见蜡滴现象,薄膜现象和点状出血现象,病程长,易反复发作,按其病情发展的不同阶段可分为进行期,静止期,退行期;笔者从外用药治疗、系统用药治疗、免疫生物学治疗、物理疗法这四方面就银屑病的治疗作一个简单的综述.
作者:李如觐 刊期: 2013年第01期
泌尿外科手术操作近年日益向小创伤性发展,随着微创泌尿外科学的发展,针对医学生教育的改革也不断提出新的要求,微创技术在医学教学中的应用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更加直观地显示解剖结构,教学资料容易保存及推广,扩大教学范围,提高手术安全性,营造融洽的手术环境,同时,模拟操作系统的出现可进一步提高教学效果.
作者:武国军;高磊 刊期: 2013年第01期
膀胱灌注thp是膀胱肿瘤进行化疗的一种重要方法.膀胱肿瘤是泌尿系统常见的肿瘤,70%~80%为浅表性肿瘤.经尿路膀胱肿物电切术后3a内复发率为50%~70%,其中10%~30%复发伴恶性程度增高或侵润力增强.THP 是新一代蒽环类广谱抗肿瘤药物,经膀胱灌注后,能迅速进入癌细胞,充分发挥抗癌药的细胞毒性作用,杀死术后残留的肿瘤细胞微小病灶或原位癌, 从而减少膀胱癌的复发,是目前公认的效果好的化疗药物之一[1].现将我科进行THP灌注患者的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曹金红 刊期: 2013年第01期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和肺结核(PTB)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慢性传染病,已成为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本文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结核(COPD-PTB)的病理基础、病理学及免疫功能的变化以及临床治疗现状进行总结和阐述,为COPD-PTB的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翟豫疆;李风森 刊期: 2013年第01期
面对新医改,医院图书馆需要服务创新.只有不断的服务创新才能体现出图书馆的核心价值,图书馆才能不断发展.基于此,本文主要对医院图书馆服务创新的有效方法进行了探讨.
作者:臧世波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口腔颌面部的恶性肿瘤手术后放射治疗致口腔黏膜反应的护理措施及效果.方法 对50例行放疗的口腔颌面部的恶性肿瘤手术后患者进行放疗前、中、后的心理、饮食、口腔等综合护理.结果 在50例口腔颌面部的恶性肿瘤患者中,口腔溃疡的发生率仅为29%,经护理治疗后全部达到痊愈.结论 在放疗阶段对口腔颌面部肿瘤患者实行全方位的精心护理,可降低其口腔溃疡的发生率及严重程度,促进溃疡早期愈合.
作者:胡洋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对老年人患支气管哮喘疾病的临床特征进行分析,总结有利于患者恢复健康的护理措施.方法 以2011 年10月~2012年10月到我院就诊的36 例支气管哮喘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整合性分析其临床特征,并从一般护理、环境护理、饮食、心理等方面进行综合性护理.结果 36 例研究对象中,31 例治疗与护理效果明显,占86.11%;3 例临床症状得到有效控制,占8.33%;2例因年老体质薄弱,经治疗无效后死亡,占5.56%.结论 综合护理的有效实施可以促使患者增加对疾病的了解与认知,提高患者的临床疗效,减少其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恢复健康,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张琳娜 刊期: 2013年第01期
医德培养是医学生成才的重要渠道和载体.面对形势和发展的需要,医学院校必须大力摒弃重实用、轻医德的培养思路,不断加大对医学生医德培养的力度.
作者:王建琨 刊期: 2013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