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神经内科护理指引体系在神经内科中的应用价值研究

武静

关键词:神经内科, 护理指引体系
摘要:目的探讨神经内科护理指引体系,在神经内科的应用价值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3年1月神经内科收治的患者103例,将其分为观察组52例和对照组51例,分别采用神经内科护理指引体系,指导的护理措施和常规护理措施,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跃0.05)。结果对照组患者护理质量为优秀的患者32例,占62.75%,一般15例,占29.41%,较差4例,占7.84%,患者护理总满意度为86.27;观察组患者护理质量为优秀的患者43例,占82.69%,一般为8例,占15.38%,较差1例,占1.92%,患者护理总满意度为100%,两组患者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神经内科护理指引体系指导下的护理具有良好的效果,极大的提高了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具有一定的推广意义。
医学信息杂志相关文献
  • 科学化护理干预在产后出血产妇中的应用体会

    目的探讨科学化护理干预在产后出血产妇中的应用体会。方法选取我院接收60例产后出血产妇,将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产妇30例。针对对照组产妇进行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以科学化的护理干预措施,观察两组产妇的临床疗效和并发症情况。结果经对比分析可知,观察组产妇的产后出血治疗总有效率为96.7%,显著高于对照组产妇的80.0%,组间比较具有显著差异,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观察组产妇中仅1例发生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总并发症发生率为3.3%;对照组产妇中弥散性血管内凝血4例,垂体前《功能减退3例,子宫切除1例,总并发症发生率为26.6%。组间比较具有显著差异,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科学化护理干预在产后出血产妇中具显著的运用效果,可有效提高产妇的临床治疗效率,减少产妇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简火英 刊期: 2014年第39期

  • 体外膜肺氧合的重症监护病房护理

    目的总结体外膜肺氧合(Extracorporeal Memberane Oxygenation,ECMO)的重症监护病房的护理经验。方法对28例患者采用VA模式或VV模式进行ECMO技术救治,探讨重症监护病房的护理方法。结果28例患者成活12例,死亡16例,死亡原因主要为原发病(6例)、脑死亡(5例)和并发症(5例)。由此得出重症监护病房护理应注重监测血气、血液动力学、活化凝血时间等指标;观察和调整血流速、呼吸机参数;做好氧合器及管道的管理;同时预防并发症发生。结论 ECMO是救治严重呼吸、循环衰竭的终治疗手段,重症监护病房严密的监护和有效的护理是保证ECMO成功的重要环节。

    作者:胡少构 刊期: 2014年第39期

  • 浅谈人文关怀在临床中的作用

    阐述了人文护理的内涵、在护理工作中的重要性和应用现状,指出了人文关怀的意义,为将其应用于临床护理提供依据。

    作者:张艳平;于影 刊期: 2014年第39期

  • 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剥除术的围手术期的护理

    目的探讨两种护理干预方法在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剥除术围手术期应用的临床效果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3月~12月妇产科因需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剥除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分别予以综合护理干预(观察组)和传统护理法(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后临床恢复情况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下床活动时间平均24 h明显少于对照组48 h,术后平均住院时间4.5d明显少于对照组14.5 d,无效率0明显低于对照组20%,术后出血3.3%明显低于对照组16.7%,肩背酸痛0明显低于对照组10%,总不良反应发生10%明显低于对照组73.3%,总发生率10.8%明显低于传统护理组53.5%,结果均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我院综合护理干预对于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剥除术患者临床应用效果较好,不良反应发生率低,适合应用推广。

    作者:吴杰 刊期: 2014年第39期

  • 探讨重症颅脑损伤气管切开肺部感染的相关因素与护理干预对策

    目的观察重症颅脑损伤的患者在行气管切开术术后,肺部感染的相关因素,并实施护理干预措施。方法选取2013年5月~2014年4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重症颅脑损伤行气管切开术并发肺部感染的患者54例,随机分为护理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均为27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护理组根据其临床表现分析其发病原因,并在采取治疗措施的同时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观察临床预后。结果护理组在重度颅脑损伤的康复率、致残率以及死亡率等数据均优于对照组。结论引起重度颅脑损伤患者肺部感染的原因较多,积极有效的采取针对性护理措施有助于提高临床治疗的质量。

    作者:王利;唐雪 刊期: 2014年第39期

  •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中医治疗进展

    从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关节炎的流行病学调查,病因病机研究,中医内外治法方面介绍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的中医治疗进展。

    作者:王蓉;唐晴;蒋运兰;席凡捷;张亭亭;高茹 刊期: 2014年第39期

  • 社区糖尿病合并低血糖实施优质护理对预后影响分析

    目的研究实施优质护理对社区糖尿病合并低血糖患者的预后影响。方法利用回顾性分析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3年1月1日~2014年5月31日收治的168例社区糖尿病合并低血糖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所有患者按护理方式不同进行分组,每组各84例。实验组患者运用优质护理方案,而对照组运用常规护理方案。对比观察两组社区糖尿病合并低血糖患者的恢复情况。结果干预后实验组的遵医情况、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HbAlc、甘油三酯均显著好于对照组(<0.05)。结论社区糖尿病合并低血糖实施优质护理效果显著。

    作者:易曼珍 刊期: 2014年第39期

  • 健脾补肺化痰方防治儿童哮喘的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健脾补肺化痰方对支气管哮喘患儿的临床症状、体征及激素减量的变化情况。方法将60例BA缓解期患儿随机分两组,每组30例,即治疗组(健脾补肺化痰方加西药组)、对照组(常规西药组),各组给予不同药物治疗,观察哮喘患儿的临床症状、体征的变化,并比较治疗前后症状、体征积分及激素的减量情况。结果两组间症状、体征积分及激素用量治疗前无明显差异,而治疗后症状、体征积分及激素用量差异显著,<0.01或<0.05。结论在经方参苓白术散和三子养亲汤基础上研制出健脾补肺化痰方,具有健脾补肺,止咳化痰之功效,临床上能明显改善哮喘患儿临床症状、加快激素减量,减少哮喘发作次数,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余燕玲;边逊;尚莉丽 刊期: 2014年第39期

  • ICU护理安全用药的注意要点分析

    目的对ICU护理过程中安全用药的相关注意要点进行探讨和分析。方法选用了我院在2013年1月~2014年1月接收的120例ICU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了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正常的用药,而实验组患者加强了用药的管理和监督,并对用药过程中的注意要点进行分析。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而且实验组患者对用药的满意度也好于对照组,他们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加强ICU患者的护理工作,提高其用药安全不仅可以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而且还能避免相关医疗事故的发生。

    作者:俞志茹;刘秋华;徐桂芳 刊期: 2014年第39期

  • 优质护理服务在产科护理安全管理工作中的应用体会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在产科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方法通过优质的护理服务,落实治疗性护理和健康教育、心理护理、生活护理,实施整组包干全程全方位护理,找出产科的不安全因素,探讨防范措施。结果优质的护理服务能有效地避免不良护理缺陷的发生,降低医患纠纷的发生,提高了产科的护理质量。结论全程全方位的优质护理可减少和避免不良护理缺陷的发生,进一步提高产科的临床护理质量。

    作者:黄琼 刊期: 2014年第39期

  • 两种术式治疗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对比应用经皮撬拨复位克氏针固定术和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治疗SandersⅡ型、Sanders芋型跟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8例SandersⅡ型、Sanders芋型跟骨骨折患者,按手术方式,随机分组为经皮撬拨复位固定组(A组)和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组(B组),并从系统功能评分,跟骨Bohler角、Gis ane角、跟骨高度、宽度的变化,以及术后并发症等方面,观察并对比两种术式治疗SandersⅡ、Sanders芋型跟骨骨折的临床疗效。结果 A组与B组在术后1年Maryland评分、并发症发生率、X线相关指标比较上有显著性差异(<0.05),B组优于A组。结论在SandersⅡ型、Sanders芋型的跟骨骨折的治疗上,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能够更好的恢复跟骨的形态和功能,如果能更好的控制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后切口周围软组织并发症的发生,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不失为一种更好的选择。

    作者:陈志丰;陈伟峰 刊期: 2014年第39期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围手术期护理

    目的分析总结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对近3年来我科收治的835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术前做好生理护理,充分术前准备,术后监测生命体征、病情变化和各种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结果835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16例经腹腔镜探查因严重发生粘连或解剖变异,而中转开腹手术,其余手术顺利完成。术后发生腹腔内出血2例,胆漏3例,均再次手术后治愈;皮下气肿2例,自行吸收;切口感染2例,经换药及时治疗与护理治愈,所有患者均痊愈出院。结论周密细致的围手术期护理是减少术后并发症,提高手术成功率,促进患者早日康复的重要保证。

    作者:袁菊;马嫣;王青年 刊期: 2014年第39期

  • 对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患者开展围手术期护理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针对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患者开展围术期护理干预的方法与效果。方法选取本院107例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患者,分别给予围术期护理干预措施,观察患者预后效果与并发症情况。结果仅3例出现切口感染,切口经换药愈合。术后随访平均(12.7±4.3)个月,2例肠粘连保守治疗而愈,余未出现其他手术并发症。结论良好的围术期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继行化脓性阑尾炎患者手术效果,降低不良反应事件。

    作者:万俊荣 刊期: 2014年第39期

  • 个体化护理干预对老年糖尿病患者治疗依从性及疗效的影响

    目的探讨个体化护理干预对老年糖尿病患者治疗依从性及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5月~2014年5月于我院治疗的30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5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个性化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依从性。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者在饮食、药物、运动依方面的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相比,HbAlc水平明显降低(<0.05)。结论对老年糖尿病患者采取个性化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的疗效和依从性,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费英 刊期: 2014年第39期

  • 青中年急性胰腺炎中血糖、甘油三酯、体重指数特征分析

    目的分析青中年急性胰腺炎(AP)患者中血糖(BG)、甘油三酯(TG)、体重指数(BMI)的临床特征。方法对187例AP患者资料分析。结果初发146例,复发AP(RAP)41例。轻度(MAP)、中度(MSAP)、重度(SAP)各133、40、14例。 BMI≥28.0 kg/m2在初发、RAP中各87、23例,MAP、MSAP、SAP中分别有89、18、3例。静脉空腹BG≥11.2 mmol/L在初发、RAP中各74、30例,MAP、MSAP、SAP中分别有39、26、10例。 TG≥5.65 mmol/L在初发、RAP中各45、34例,MAP、MSAP、SAP中分别有45、25、12例。结论青中年AP患者中,肥胖可能与AP初发或复发相关;高血糖、高TG可能是AP复发的一实验评估指标,也有助于评价AP病情的严重性。

    作者:陶文玉;杨莹;李奕平;王晓苓 刊期: 2014年第39期

  • 中药熏洗对后循环缺血患者睡眠的影响

    目的探讨中药熏洗对后循环缺血患者睡眠的影响。方法选择80例后循环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并将其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中药熏洗院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中药汤液足浴。比较两组匹兹堡睡眠指数量表评定睡眠质量的改善情况。结果应用10 d中药熏洗后,观察组睡眠质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中药熏洗对后循环缺血患者改善睡眠效果好,值得进一步探讨。

    作者:潘全慧;王玥 刊期: 2014年第39期

  • 对于小儿静脉输液渗漏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分析

    目的分析总结小儿输液渗漏的原因及护理对策。方法统计我院小儿科2013年发生小儿静脉输液渗漏病例114例,回顾性分析临床资料。结果114例患儿经2~6d的护理与治疗,均能吸收治愈,无发生局部组织坏死的情况。结论避免此现象发生的根本措施在于提高预防,护理人员在给小儿静脉输液过程中,应提高自身责任感,在易发生药液渗漏的部位要倍加小心,加强留意巡视,做到早发现,早治疗输液渗漏情况,能明显减少此类现象发生,提高患儿输液的安全性,保障小儿输液的护理质量。

    作者:段春兰 刊期: 2014年第39期

  • 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的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的护理方法,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方法对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44例,采用常规药物治疗的同时,采用综合护理措施,给予常规护理及护理干预相结合。结果用药物治疗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44例,常规护理及护理干预相结合后,40例临床症状缓解消失,总有效率为90.91%;临床症状无改善的4例,无效率为9.09%。结论给予常规护理及护理干预相结合护理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可有效提高治疗效果,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黄才英 刊期: 2014年第39期

  • 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常见问题及护理干预

    目的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常见问题及护理干预。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06年4月~2011年7月收治的2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系统性的分析。结果本文中26例患者经手术治疗后,23例患者临床症状及体征均完全消失,3例患者明显好转。结论腰椎间盘突出症采取临床积极有效的治疗与护理干预后,能显著提高患者的优良率,减少并发症,是临床应用前景治疗的首选。

    作者:章小蓉 刊期: 2014年第39期

  • 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护理观察

    目的观察不稳定型的心绞痛在临床上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3月~2014年5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2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将这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的41例患者予以常规护理,41例观察组的患者实行系统护理,观察这些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74%,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5%,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在对不稳定型心绞痛进行积极治疗的情况下,进行合理有效的护理,能够大大的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他们的生存质量。

    作者:王雨燕 刊期: 2014年第39期

医学信息杂志

医学信息杂志

主管: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

主办: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