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春兰
目的探讨中西药外敷治疗多发性乇-芋度褥疮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有Ⅱ-芋度褥疮的患者40例,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西药外敷,治疗组采用中西药外敷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中西药外敷与西药外敷的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性(<0.05),中西药外敷疗效明显好于西药外敷。结论中西药外敷是治疗多发性Ⅱ-Ⅲ度褥疮的好方法。
作者:成小燕 刊期: 2014年第39期
目的对微生物实验室进行质量控制和管理,探讨和分析其控制和管理效果,保证每个样品检测结果的真实可靠性。方法依据现行有效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及卫生行政部门颁布的检验方法进行。结果经过对微生物实验室的质量控制和管理,我中心自2008年以来,参加省市级下发的盲样考核和实验室间比对以及中心质量管理办公室组织的人员比对成绩均为优良。结论经过对微生物实验室进行有效地质量控制和科学化管理,提高了微生物实验室检验技术和管理水平,为卫生监督及疾病预防工作提供可靠依据。
作者:王立芸;邵世鹏;赵桂芬;李会灵 刊期: 2014年第39期
目的为了探讨急诊输液室护患双方纠纷的防范措施。方法分析产生护患纠纷的原因,总结护患纠纷的防范措施。结果护患纠纷发生率降低。结论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注重工作中易被忽略的细节,可避免护患纠纷的发生。
作者:陈渊;柯姗;杨焕 刊期: 2014年第39期
有机磷农药中毒常见,但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同时合并上消化道大出血并不多见。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同时合并上消化道大出血,使原本急危凶险病情临床处理变得更加棘手。近我们收治了一例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同时合并上消化道大出血的患者,结合个人的治疗体会,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满庭 刊期: 2014年第39期
目的探讨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围手术期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方法。方法对118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术前进行正确有效健康指导,针对性心理护理,术后严密观察病情变化,早期康复训练及积极预防并发症。结果本组患者手术效果满意,无1例护理并发症。结论围手术期并发症的预防对股骨粗隆间骨折治疗及预后起着关键作用。
作者:周维俊 刊期: 2014年第39期
人口老龄化已引起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老年患者由于特殊生理、心理及疾病特点,使老年患者的护理任务比治疗任务更繁重、更重要。因此,对老年患者的护理,应根据其病情、性格特征、家庭情况等,采取人性化服务,达到及时、安全、有效、全方位的护理服务,以满足患者的需要。人性化服务是人性化护理的中心主旨,它包括责任心、服务意识、爱心、护理技巧等多方面的内容,其目的就是让患者在较舒适的护理中顺利完成治疗,实现早日康复。
作者:姜艳 刊期: 2014年第39期
目的探讨心肌桥致急性冠脉综合征临床护理干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3年4月~2014年5月收治的心肌桥致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80例,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对照组36例患者行心内科常规护理,实验组44例患者行综合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疗效分别采用生活质量指数评定量表、抑郁自评量表以及焦虑自评量表进行评估。结果两组患者在住院后两天内的SDS及SAS评分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跃0.05。经过15d的治疗后,对照组SDS评分及SAS评分均显著低于实验组,两组间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0.05。两组患者在住院后2d内QOL评分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跃0.05;经过15d治疗后,对照组QOL各项指标评分均明显低于实验组,两组间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行综合护理干预可促进康复、有效改善患者情绪,在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同时,降低病死率及并发生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杜倩 刊期: 2014年第39期
目的对七《皂苷钠治疗急性轻症胰腺炎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分析。方法资料选自我院2012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急性轻症胰腺炎患者82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4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如抗炎、抗感染以及禁食、降低胰液分泌量等进行治疗,研究组则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再使用七《皂苷钠进行急性轻症胰腺炎的治疗,并对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研究组的总有效率为95.1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82.93%;研究组的临床表现、生命体征以及检查指标的恢复情况也明显优于对照组,比较均有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在治疗急性轻症胰腺炎的过程中,采用七《皂苷钠能够较好的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是治疗急性轻症胰腺炎的有效药物。
作者:卓武荣 刊期: 2014年第39期
目的研究舒适护理在儿童血液透析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抽取2012年9月~2013年9月在我院就诊的32例血液透析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以随机的方式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6例;对照组采取常规血液透析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上行舒适护理,发放调查问卷,对患儿透析并发症的发生情况进行观察。结果对于血液透析患儿,采取舒适护理明显优于常规护理,两组数据差异明显(<0.05)。结论将舒适护理充分应用在儿童血液透析中,能够缓解护患关系、降低医疗纠纷,并且能够使血液透析时间延长、减少并发症,让血液透析更具高效性与安全性。
作者:杨文静 刊期: 2014年第39期
目的探索品管圈在提升腔镜仪器设备完好率中的应用。方法由手术室护理人员自动自愿报名的原则组成品管圈,通过脑力激荡,讨论分析腔镜器械容易缺失的原因,制订相应的整改措施并组织实施。结果腔镜器械不完善率由5.31%下降至2.13%(<0.05)。结论将品管圈的方法应用到提升腔镜器械不完善率中取得了满意效果,提高了科室人员的团队精神,充分的发挥出护理人员的积极性、创造性、主动性。
作者:贺玉琴;何红霞 刊期: 2014年第39期
目的观察健脾补肺化痰方对支气管哮喘患儿的临床症状、体征及激素减量的变化情况。方法将60例BA缓解期患儿随机分两组,每组30例,即治疗组(健脾补肺化痰方加西药组)、对照组(常规西药组),各组给予不同药物治疗,观察哮喘患儿的临床症状、体征的变化,并比较治疗前后症状、体征积分及激素的减量情况。结果两组间症状、体征积分及激素用量治疗前无明显差异,而治疗后症状、体征积分及激素用量差异显著,<0.01或<0.05。结论在经方参苓白术散和三子养亲汤基础上研制出健脾补肺化痰方,具有健脾补肺,止咳化痰之功效,临床上能明显改善哮喘患儿临床症状、加快激素减量,减少哮喘发作次数,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余燕玲;边逊;尚莉丽 刊期: 2014年第39期
目的对急性阑尾炎手术治疗的临床护理效果进行探讨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0月~2013年10月收治的急性阑尾炎患者96例,对其临床护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给予患者手术前后合适的护理措施,包括术前的心理护理、术后的常规护理、疼痛护理以及预防感染护理等。观察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本组患者手术全部成功,且所有患者在术后护理几日后均康复出院。患者中住院时间长的为17d,短的为5d,平均住院时间为(7.1±2.4)d,术后均没有出现切口感染和切口延迟愈合等异常现象。结论对于急性阑尾炎患者来说,术后的常规护理加上预防感染护理和疼痛护理可以有效避免患者并发症的发生,同时也能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
作者:项奇丽 刊期: 2014年第39期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结合糖尿病心肌梗死。方法84例心肌梗死合并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给予护理干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包括疾病,生活护理,护理和心理护理运动。观察两组患者的满意度和死亡。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总体满意度明显提高(<0.05)。干预组为14.3%,对照组为35.7%(<0.05)。结论在患者的护理干预对糖尿病心肌梗死的积极方面,可以提高护理满意度,降低死亡率。
作者:刘晓兰 刊期: 2014年第39期
目的研究临床护理干预在精神分裂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1月~2013年11月收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8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2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的整体护理干预,给予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临床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在入院时与入院5w和出院时的精神病量表评分,在1个月后或者出院之前调查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结果在患者入院5w和出院时的精神病量表评分中,观察组与对照组的评分有明显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与住院费用及患者的满意程度与对照组对比,住院时间与住院费用明显比对照组低少,对护理的满意程度明显比对照组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临床护理干预在精神分裂患者中应用,具有显著的护理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伍京 刊期: 2014年第39期
基础医学实验中心是我校人时数多的实验中心,其教学质量是保证医学人才培养质量不可或缺的条件。本文通过分析我院基础医学实验建设现状,提出设想和建议,旨在提高基础医学实验中心的建设。
作者:李丽华;何汉江;谢明;欧录明;卢新华 刊期: 2014年第39期
目的加强糖尿病及并发症的护理,改善预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方法明确糖尿病并发症的护理要点,注意其急性并发症的表现及护理。结果通过对患者的健康教育,减轻糖尿病患者的症状。结论通过护理可以降低并发症给患者带来的痛患。
作者:李霞 刊期: 2014年第39期
周围神经损伤后的再生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其关键在于神经元胞体是否存活。微环境中的神经胞体的调节及各种因子、因素对于神经受损后轴突的再生起了重要作用。近年研究表明细胞粘附分子参与了神经损伤修复这一过程。细胞粘附分子为介导细胞之间、胞与胞外基质粘附的物质,在炎症反应、创伤愈合、肿瘤侵润,以及与细胞连接、伸展、移动、生长和分化、信号转导等方面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作者:徐超然;李雷激 刊期: 2014年第39期
目的对风险管理在急诊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方法和效果进行探讨。方法在2013年06月~12月,我院未对急诊护理实施风险管理时,选取20例护士和80例急诊患者作为对照组研究对象。再从2013年12月,我院急诊护理实施风险管理之后,再次抽取20例护士和8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对象,将2组护士的技术操作和患者的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进行对比。结果经对比,观察组护士在无菌操作、三基考试、护理文书写作和操作合格率等4项指标均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为1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93.75%,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在急诊护理工作中进行风险管理有助于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技能,保证医疗安全,降低医疗事故的发生率,提高急诊护理的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魏变珍;潘伟杰 刊期: 2014年第39期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舒芬太尼蛛网膜下腔分娩镇痛的应用。方法本次共选择90例初产妇,均为我院妇产科2013年1月~2014年1月收治,依据蛛网膜下腔分娩镇痛使用舒芬太尼的不同剂量分组,即A组(3μg)、B组(5μg)、C组(7μg)各30例,对新生儿和产妇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A组起效时间迟于B组、C组,10min、15min、30min、60minVAS评分均高于B组、C组,均有统计学差异(<0.05),提示A组镇痛效果较差。出血量、总产程、新生儿Apgar's评分各组无差异(>0.05),A组孕妇满意率为73.3%,B组、C组均为100%。三组均无呼吸抑制、低血压、恶心呕吐病例,A组皮肤瘙痒26.7%,B组30%,C组43.3%,组间无差异(>0.05),但随剂量增加而升高。结论应用舒芬太尼蛛网膜下腔分娩镇痛中,依据起效时间、维持时间、镇痛效果、不良反应率综合评估,5μg左右舒芬太尼剂量效果较理想。
作者:冯荣杰 刊期: 2014年第39期
目的采用系统评价的方法,评价华蟾素联合化疗治疗晚期胃癌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采用Cochrane系统评价方法,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中国医学会数字化期刊库数据库,纳入华蟾素联合化疗对比化疗治疗晚期胃癌的随机对照试验,采用RevMan 5.2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共纳入15个研究。 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单纯化疗组比较,华蟾素联合化疗组可以显著提高总有效率(RR 1.28,95%CI 1.11,1.48)和卡氏评分(RR 1.31,95%CI 1.18,1.45),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华蟾素联合化疗组可以显著减少胃肠道副反应(RR 0.71,95%CI 0.61,0.82)和白细胞减少症(RR 0.75,95%CI 0.64,0.87),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2组患者的1年生存率(RR 1.25,95%CI 0.73,2.14)无明显差别,结果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与单纯化疗对比,华蟾素联合化疗可以提高晚期胃癌的化疗总有效率和卡氏评分,并降低化疗的胃肠道副反应和白细胞减少症的发生。
作者:梁海田;周军 刊期: 2014年第3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