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满庭
公共场所的卫生状况关系到人们的身体健康,成为卫生部门监督管理的重点工作。文章通过分析公共场所卫生监督管理中存在问题,深入的探析了提高公共场所卫生监督管理水平的对策。
作者:杨方凤 刊期: 2014年第39期
目的分析总结小儿输液渗漏的原因及护理对策。方法统计我院小儿科2013年发生小儿静脉输液渗漏病例114例,回顾性分析临床资料。结果114例患儿经2~6d的护理与治疗,均能吸收治愈,无发生局部组织坏死的情况。结论避免此现象发生的根本措施在于提高预防,护理人员在给小儿静脉输液过程中,应提高自身责任感,在易发生药液渗漏的部位要倍加小心,加强留意巡视,做到早发现,早治疗输液渗漏情况,能明显减少此类现象发生,提高患儿输液的安全性,保障小儿输液的护理质量。
作者:段春兰 刊期: 2014年第39期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舒芬太尼蛛网膜下腔分娩镇痛的应用。方法本次共选择90例初产妇,均为我院妇产科2013年1月~2014年1月收治,依据蛛网膜下腔分娩镇痛使用舒芬太尼的不同剂量分组,即A组(3μg)、B组(5μg)、C组(7μg)各30例,对新生儿和产妇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A组起效时间迟于B组、C组,10min、15min、30min、60minVAS评分均高于B组、C组,均有统计学差异(<0.05),提示A组镇痛效果较差。出血量、总产程、新生儿Apgar's评分各组无差异(>0.05),A组孕妇满意率为73.3%,B组、C组均为100%。三组均无呼吸抑制、低血压、恶心呕吐病例,A组皮肤瘙痒26.7%,B组30%,C组43.3%,组间无差异(>0.05),但随剂量增加而升高。结论应用舒芬太尼蛛网膜下腔分娩镇痛中,依据起效时间、维持时间、镇痛效果、不良反应率综合评估,5μg左右舒芬太尼剂量效果较理想。
作者:冯荣杰 刊期: 2014年第39期
目的分析和总结急性脑梗死合并肺部感染的护理方法。方法2010年1月~2012年8月我院内科收治急性脑梗死合并肺部感染患者75例,对这些患者严格按照整体护理程序进行整体护理。并和使用常规护理方法的62例急性脑梗死合并肺部感染患者进行对比。结果75例患者经过全方位的整体护理干预后,治愈为71例,治愈率达到94.66%,2w内复发3例,复发率为4%。结论整体护理能够减少急性脑梗死合并肺部感染患者的感染发生率,提高了患者的救治成功率,有效改善了患者的预后情况。
作者:袁艳梅 刊期: 2014年第39期
目的探讨产后大出血患者的抢救对策及护理措施。方法将我院近2年收治的72例产后大出血患者作为对象进行研究,患者均接受紧急抢救,同时接受优质护理干预,观察产妇抢救成功情况、子宫切除情况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72例产妇成功止血68例,其余4例患者中全子宫切除术患者2例,次全子宫切除术2例;患者术后均未出现并发症。结论给予产后大出血患者有效的抢救能够尽快止血,减少子宫切除率,同时挽救患者生命。
作者:方燕 刊期: 2014年第39期
目的针对产科患者心理特征,并根据产妇的不同时期研究解决方案。方法分析多年来在我院就诊的产科患者临床心理,总结在实际工作中运用的护理对策。结果对产妇进行良好的心理调节,有助于确保产妇身心健康,可以保持佳的状态进行生产。
作者:张颖 刊期: 2014年第39期
弥漫性脑肿胀是伴发于重型颅脑损伤后的一种严重并发症,可发生于颅脑外伤、糖尿病、一氧化碳中毒等继发的脑病中。而由颅脑外伤后引起的脑肿胀临床较常见且病情发展迅速。近年来随着人们对脑外伤后急性弥漫性脑肿胀的认识加强,深入研究以及CT、MRI技术的广泛应用,脑外伤后急性弥漫性脑肿胀的诊断率、治愈率不断提高。本文着重就其临床分类、发病机制及治疗进展加以论述。
作者:向昊;陈伟明 刊期: 2014年第39期
目的确保临床输血的安全性。方法通过临床输血安全的培训、人力资源的合理调配、信息化的建设平台、输血的流程的改进等对2013年1月~12月我科863例次输血达到安全输血的目的。结果通过输血安全护理管理,达到患者输血安全。结论建立临床输血安全的培训长效机制,运用科学的管理方法,责任到人,同时运用信息化管理平台进行安全输血的质量控制。
作者:吴玉梅;吉承玲;何丹;胥红梅 刊期: 2014年第39期
目的探讨急诊抢救室留观小儿危害重患者的护理风险及应对策略。方法选取2010年2月~2012年1月我院收治的急诊抢救室留观小儿危害重患者70例,采用回顾性分析法研究其发生的医疗纠纷和医疗事故的档案资料,得出存在的护理风险因素和应对策略。结果导致医疗事故或医疗纠纷的原因主要有患者自身原因和护理原因两大因素构成。其中护理因素的影响面大,主要体现在护士的沟通交流能力、法律意识、专业技能以及工作强度四个方面。结论必须加强医护人员的专业素质、沟通技能的培养,提升其责任感和法律意识,能够有效减少抢救室留观小儿危害重患者的护理风险的发生概率。
作者:陈春 刊期: 2014年第39期
狂犬病是一种人畜共患的自然疫源性疾病,由狂犬病毒所致。被狗咬伤后如不尽早采取预防措施,极易对被咬伤者的生命财产造成威胁,甚至造成狂犬病的传播或流行。消灭流浪犬、管好自家犬,对所有犬类实施免疫接种,开展广泛宣传,将防治知识告知群众,一旦被犬咬伤后要及时到有资质的疫苗接种单位接种狂犬病疫苗,以及对发现有病死犬类要及时报告兽医站以便及时进行妥善处理与捕杀,防止疫情扩散,确保各族人民群众身心健康与生命安全。
作者:陶友飞;周光华 刊期: 2014年第39期
目的研究膀胱冲洗液温度对经尿道前列腺电切除术后膀胱痉挛的影响。方法观察组50例术后应用加温到35~37益的生理盐水进行膀胱冲洗,对照组50例应用30~34益的生理盐水进行膀胱冲洗。冲洗液的加温采用电热恒温箱控制。采用长海痛尺疼痛评分,间接评估膀胱痉挛程度,观察两组冲洗液对TURP术后膀胱痉挛的影响,同时比较两组术后膀胱痉挛程度、尿液转清时间、冲洗液总量。结果观察组症状评分、尿液转清时间、冲洗液总量明显低于对照组(<0.05)。结论应用35~37益的膀胱冲洗液,能降低术后膀胱痉挛的发生率,减轻膀胱痉挛程度,缩短尿液转清时间,减少患者费用,有利于早日康复。
作者:黄素云 刊期: 2014年第39期
目的探讨胸外伤临床护理经验。方法回顾自2012年6月~2014年6月,共收治胸外伤患者168例,其中多根多处肋骨骨折106例,122例并发血、气胸或血气胸。伴有其他损伤者45例。多数累及两个系统以上。结果全组治愈好转的167例,治愈好转率99.4%。1例死亡。结论对胸外伤患者必须迅速检查。做出准确诊断采取正确及时的抢救措施和周密护理以挽救患者的生命。
作者:陈洪玲 刊期: 2014年第39期
目的对精神科病房护理管理进行讨论,观察责任分组护理的实践成果,为日后的临床护理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10年在我市精神病医院的精神病患者500例为观察组,选择2011年的该医院的精神病患者500例为对照组,观察组采用责任分组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另一方面,观察组患者由护理组长1次/月对本组护理质量、患者满意度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的护理服务形象、服务质量出现了较大的改变,同时得到了患者的认可,两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0.05)。结论责任分组护理模式在精神病房护理管理中,取得了非常理想的效果,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刘丽 刊期: 2014年第39期
目的观察和分析临床护理路径下心内科老年患者进行健康护理的疗效。方法48例心内科老年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4例。其中对照组24例采用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临床护理路径模式进行健康护理,观察两组患者满意度和健康教育达标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满意度为100.0%,对照组为83.3%,两组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观察组健康教育达标率为95.8%,对照组为62.5%,两组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通过对心内科老年患者采用临床护理路径模式下的健康护理,可以有效地帮助患者康复,值得推广。
作者:刘瑾 刊期: 2014年第39期
目的探讨中药熏洗对后循环缺血患者睡眠的影响。方法选择80例后循环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并将其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中药熏洗院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中药汤液足浴。比较两组匹兹堡睡眠指数量表评定睡眠质量的改善情况。结果应用10 d中药熏洗后,观察组睡眠质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中药熏洗对后循环缺血患者改善睡眠效果好,值得进一步探讨。
作者:潘全慧;王玥 刊期: 2014年第39期
目的观察中医护理干预对颈椎病患者的影响。方法选择颈椎病患者240例,随机分为护理组与对照组各12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颈椎病常规治疗方案,对照组给予常规颈椎病护理,护理组在对照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中医护理干预,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护理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00%,对照组为78.29%,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2=14.42,<0.05)。结论中医护理干预可明显缓解颈椎病疼痛,提高其治疗效果,在颈椎病的治疗中具有可行性、高效性及安全性。
作者:董高丽;佘淑华 刊期: 2014年第39期
人口老龄化已引起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老年患者由于特殊生理、心理及疾病特点,使老年患者的护理任务比治疗任务更繁重、更重要。因此,对老年患者的护理,应根据其病情、性格特征、家庭情况等,采取人性化服务,达到及时、安全、有效、全方位的护理服务,以满足患者的需要。人性化服务是人性化护理的中心主旨,它包括责任心、服务意识、爱心、护理技巧等多方面的内容,其目的就是让患者在较舒适的护理中顺利完成治疗,实现早日康复。
作者:姜艳 刊期: 2014年第39期
目的探讨周围型肝内胆管细胞癌多层螺旋CT诊断与鉴别诊断。方法26例经病理证实的周围型肝内胆管细胞癌,回顾分析其多层螺旋CT平扫与增强CT表现。结果平扫绝大多数病灶表现为低密度,20例可见肿瘤内或周围肝内胆管扩张,14例见肝包膜回缩,10例见肝《萎缩;三期增强动脉期19例病灶强化表现为轻度至中度边缘连续或不连续环状强化,病灶中央强化不明显或轻度强化,延迟期23例病灶由边缘向中央逐渐强化,强化呈延迟性、向心性的特点。结论肝内胆管细胞癌螺旋CT表现具有一定特异性,平扫加增强扫描对周围型肝内胆管细胞癌的诊断与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价值,可作为周围型肝内胆管细胞癌的一项重要检查方法。
作者:吴忠意 刊期: 2014年第39期
急诊科是合综性医院的一个必备科室,其实力更是标志着医院的整体医疗水平。而急诊预检是急诊患者进入医院就医的第一关口,如果分诊错误,轻则延长了患者的诊治时间,增加患者的痛苦,重则可延误患者的抢救时机,危及患者生命。因此,及时准确的预检分诊是提高急诊的服务质量、患者的救治效果以及患者满意度的关键;重视急诊预检分诊存在的问题并采取相应的对策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就急诊分诊过程中隐患的原因及预防措施进行综述,以期为医院管理者提供借鉴。
作者:周美红 刊期: 2014年第39期
目的研究实施优质护理对社区糖尿病合并低血糖患者的预后影响。方法利用回顾性分析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3年1月1日~2014年5月31日收治的168例社区糖尿病合并低血糖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所有患者按护理方式不同进行分组,每组各84例。实验组患者运用优质护理方案,而对照组运用常规护理方案。对比观察两组社区糖尿病合并低血糖患者的恢复情况。结果干预后实验组的遵医情况、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HbAlc、甘油三酯均显著好于对照组(<0.05)。结论社区糖尿病合并低血糖实施优质护理效果显著。
作者:易曼珍 刊期: 2014年第3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