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渊;柯姗;杨焕
随着国家卫生监督体制的深化改革和卫生监督职能的划转,基层卫生监督机构的卫生监督工作模式由以食品卫生监督为主转为向公共卫生监督执法为主的重大转变。梨树县卫生局卫生监督所在医疗机构、学校卫生和公共场所等卫生监督执法领域积极探索出了新型执法模式。即综合执法,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作者:于德民 刊期: 2014年第39期
目的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常见问题及护理干预。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06年4月~2011年7月收治的2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系统性的分析。结果本文中26例患者经手术治疗后,23例患者临床症状及体征均完全消失,3例患者明显好转。结论腰椎间盘突出症采取临床积极有效的治疗与护理干预后,能显著提高患者的优良率,减少并发症,是临床应用前景治疗的首选。
作者:章小蓉 刊期: 2014年第39期
目的探讨心肌桥致急性冠脉综合征临床护理干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3年4月~2014年5月收治的心肌桥致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80例,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对照组36例患者行心内科常规护理,实验组44例患者行综合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疗效分别采用生活质量指数评定量表、抑郁自评量表以及焦虑自评量表进行评估。结果两组患者在住院后两天内的SDS及SAS评分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跃0.05。经过15d的治疗后,对照组SDS评分及SAS评分均显著低于实验组,两组间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0.05。两组患者在住院后2d内QOL评分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跃0.05;经过15d治疗后,对照组QOL各项指标评分均明显低于实验组,两组间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行综合护理干预可促进康复、有效改善患者情绪,在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同时,降低病死率及并发生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杜倩 刊期: 2014年第39期
目的分析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溶栓治疗中应用优质护理理念的临床体会。方法选取65例血液透析患者,均给予动静脉内瘘溶栓治疗,随机分为观察组(34例)和对照组(31例),分别给予两组患者优质护理及常规护理,分析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焦虑情绪明显轻于对照组,舒适度明显高于对照组(<0.05),并发症明显少于对照组(<0.01)。结论在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溶栓治疗中采用优质护理,提高了动静脉内瘘使用的安全性和可靠性,降低了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刘毅;袁善斌 刊期: 2014年第39期
目的探讨分析护理干预在急性脑卒中合并应激性溃疡出血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急性脑卒中合并应激性溃疡出血患者3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1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护理干预,其中包括急性期护理和康复期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理后护理效果评分为(32.18±3.23),明显高于对照组(<0.05)。结论对急性脑卒中合并应激性溃疡出血患者采取有效的护理干预,能促进患者的治疗效果,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周云 刊期: 2014年第39期
目的分析免费救治重性精神病患者案例,了解免费救治重性精神病患者的临床症状及特点,探讨相应的护理和健康指导。方法对2013年6月~2014年1月在我科住院的60例免费救治重性精神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重性精神病患者治疗的依从性得到明显的提高,明显降低复发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结论对免费救治重性精神病患者采取心理护理、生活护理、安全护理、健康教育等护理措施,并指导家属如何关注患者出院后的心理和病情变化,引导患者正确对待疾病,树立坚持服药的信心,从而降低疾病的复发率。
作者:谌香兰;陈宣丽 刊期: 2014年第39期
目的探讨眼科护理中心理护理相关措施在临床上的运用。方法选取眼科临床上的100例患者,用对比研究的方法将患者分为两组进行研究,分别进行常规护理和常规护理辅助心理护理措施。统计两组患者的康复情况和心理情况等等,以观察心理护理措施的临床应用效果。结果采用了心理护理措施的患者较常规护理而言,在平均住院时间以及心理焦虑情况评估上,以及患者的满意程度上都有显著优势。数据经统计学分析后,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0.05)。结论心理护理措施在眼科护理中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临床上,能够极大地缓解患者的就医心理问题。
作者:姜朝霞 刊期: 2014年第39期
目的分析和探讨人性化护理对手术室护理质量的影响效果。方法选用了总院在2013年1月~6月接收的64例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了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了常规护理,而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又给予了系统性的人性化护理。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实验组的满意度(100%)明显好于对照组(78.13%),并且他们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人性化护理可以有效提高手术室的护理质量,对于患者的治疗和康复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马锦清 刊期: 2014年第39期
人工气道在临床中的应用日益广泛,由此而导致的并发症也引起了广大医护人员的重视。本文对ICU人工气道管理中的高危因素进行分析,并探讨人工气道管理中针对高危因素的处理措施,提高人工气道的管理水平,以期尽量降低临床使用人工气道的风险。
作者:丁爽 刊期: 2014年第39期
目的探讨经口咽入路一期手术治疗上颈椎疾病的围手术期护理,提高综合治疗水平。方法对我科2014年1月~6月收治采用该手术治疗上颈椎疾病18例患者,采取密切观察病情、呼吸道护理、情志护理和康复功能锻练等综合护理措施,观察和评价围手术期并发症的发生率、临床疗效和满意率。结果本组8例经采用该手术治疗上颈椎疾病的患者,采取密切观察病情、呼吸道护理、情志护理和康复功能锻练等综合护理措施,可以降低围手术期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临床疗效和满意率,有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结论加强上颈椎患者的围手术期的护理,可以降低上颈椎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临床疗效和满意率,有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李红梅 刊期: 2014年第39期
目的探讨个性化护理在独生子女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中的使用效果。方法将80例独生子女精神分裂症患者分组护理,观察两组患者干预前、干预后3个月阴性和阳性症状量(PANSS)评分、治疗总有效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PANSS评分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参考组(<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大于参考组(<0.05)。结论给予独生子女精神分裂症患者个性化护理能够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其自知力,促进患者康复。
作者:陈静 刊期: 2014年第39期
目的研究舒适护理在儿童血液透析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抽取2012年9月~2013年9月在我院就诊的32例血液透析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以随机的方式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6例;对照组采取常规血液透析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上行舒适护理,发放调查问卷,对患儿透析并发症的发生情况进行观察。结果对于血液透析患儿,采取舒适护理明显优于常规护理,两组数据差异明显(<0.05)。结论将舒适护理充分应用在儿童血液透析中,能够缓解护患关系、降低医疗纠纷,并且能够使血液透析时间延长、减少并发症,让血液透析更具高效性与安全性。
作者:杨文静 刊期: 2014年第39期
目的对精神科病房护理管理进行讨论,观察责任分组护理的实践成果,为日后的临床护理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10年在我市精神病医院的精神病患者500例为观察组,选择2011年的该医院的精神病患者500例为对照组,观察组采用责任分组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另一方面,观察组患者由护理组长1次/月对本组护理质量、患者满意度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的护理服务形象、服务质量出现了较大的改变,同时得到了患者的认可,两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0.05)。结论责任分组护理模式在精神病房护理管理中,取得了非常理想的效果,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刘丽 刊期: 2014年第39期
目的分析总结小儿输液渗漏的原因及护理对策。方法统计我院小儿科2013年发生小儿静脉输液渗漏病例114例,回顾性分析临床资料。结果114例患儿经2~6d的护理与治疗,均能吸收治愈,无发生局部组织坏死的情况。结论避免此现象发生的根本措施在于提高预防,护理人员在给小儿静脉输液过程中,应提高自身责任感,在易发生药液渗漏的部位要倍加小心,加强留意巡视,做到早发现,早治疗输液渗漏情况,能明显减少此类现象发生,提高患儿输液的安全性,保障小儿输液的护理质量。
作者:段春兰 刊期: 2014年第39期
目的探究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源性休克给予呼吸机辅助治疗的CCU护理效果。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3年5月~2014年5月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源性休克患者92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为参照组(46例)和实验组(46例)。给予参照组患者CCU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则应用呼吸机辅助治疗的CCU全面护理干预,对比两种方式的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的成功撤机率(97.83%)和护理满意度(100%)均明显高于比参照组(71.74%,76.09%),且两组数据有明显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源性休克给予呼吸机辅助治疗的CCU护理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应在临床上推广及应用。
作者:张婷 刊期: 2014年第39期
目的研究优质护理服务对急诊胆结石患者心理及疼痛影响。方法资料为我院2013年1月~2014年2月收治的急诊胆结石患者88例,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则给予优质护理服务,并对两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护理后,观察组优质护理满意度97.72%,明显高于对照组77.27%,比较有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优质护理服务能够改善急诊胆结石患者不良情绪,减轻患者疼痛,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李海燕 刊期: 2014年第39期
近年来国内外开展的白内障囊外摘出和人工晶体植入术是治疗白内障的有效方法,而白内障手术患者的术前术后护理是手术成功与否的重要因素之一。我院今年来集中开展白内障复明手术中,做了各种白内障囊外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198例,现将手术患者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李大红 刊期: 2014年第39期
目的讨论药物方式对疤痕子宫引产的临床效果。方法搜集本院在2011年~2013年的相关病例81例,针对患者诊断结果与自愿原则进行分组。分别采用米非司酮联合利凡诺(A组)以及米非司酮联合米索前列醇(B组)来进行处置。并采用心理构建等方式进行术前与术后的护理。术后对患者的恢复情况进行评价。结果 B组在临床疗效上优于A组。具体表现在引产时间、引产成功率方面,但是会存在一定的宫颈裂伤或残留等问题。结论临床中适宜推广B组治疗方案来进行临床处置。
作者:李美玲 刊期: 2014年第39期
目的探讨小儿癫痫的临床观察及护理干预。方法对90例小儿癫痫,给与基础护理,抽搐护理,药物治疗,心理护理等护理措施。结果小儿癫痫90例好转出院。结论有效的护理干预,可降低癫痫发生率,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刘丽红 刊期: 2014年第39期
目的探索品管圈在提升腔镜仪器设备完好率中的应用。方法由手术室护理人员自动自愿报名的原则组成品管圈,通过脑力激荡,讨论分析腔镜器械容易缺失的原因,制订相应的整改措施并组织实施。结果腔镜器械不完善率由5.31%下降至2.13%(<0.05)。结论将品管圈的方法应用到提升腔镜器械不完善率中取得了满意效果,提高了科室人员的团队精神,充分的发挥出护理人员的积极性、创造性、主动性。
作者:贺玉琴;何红霞 刊期: 2014年第3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