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美玲
目的探讨红金消结胶囊对慢性盆腔炎、盆腔包块的临床治疗情况。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4月~2014年4月收治的120例慢性盆腔炎伴有盆腔包块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60例,观察组60例,观察组使用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使用红金消结胶囊与抗生素联合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0.00%,对照组为71.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两组治疗前积分无差异,经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0.05)。结论对慢性盆腔炎及盆腔包块患者实施红金消结胶囊与抗生素联合治疗,是一种安全性高,可靠性强的治疗方式,疗效显著,可明显改善患者预后结局,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
作者:郭海凤 刊期: 2014年第39期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结合糖尿病心肌梗死。方法84例心肌梗死合并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给予护理干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包括疾病,生活护理,护理和心理护理运动。观察两组患者的满意度和死亡。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总体满意度明显提高(<0.05)。干预组为14.3%,对照组为35.7%(<0.05)。结论在患者的护理干预对糖尿病心肌梗死的积极方面,可以提高护理满意度,降低死亡率。
作者:刘晓兰 刊期: 2014年第39期
通过有效的护理管理方法,提高护理人员感染控制意识,并注重关键环节的监控和管理,发挥护理管理在医院感染控制中的重要作用,保证医院感染控制措施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得以实施,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为患者提供安全、有效的护理服务[1]。
作者:张梅芳;黄金华 刊期: 2014年第39期
目的浅谈112例产妇经子宫下段剖宫产的护理体会,探究有利于产妇恢复的护理方法。方法随机选取2011年11月~2012年11月在我院进行子宫下段剖宫产术的产妇112例,整理这112例产妇的临床资料,对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所选的112例进行子宫下段剖宫产患者有6例在手术进行中有出血现象,同时还伴有高血压,但通过及时的救治方案,所有患者在住院1w的时间里均可出院,且母子平安。结论子宫下段剖宫产术对产妇造成的伤害比传统的剖宫产术要小,所以术后产妇能在一周左右的时间里恢复且出院。对子宫下段剖产术患者精心护理能令产妇在更短的时间内康复。
作者:陈燕波 刊期: 2014年第39期
目的探讨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前列腺癌患者及家属的健康教育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103例放射性粒子植入的前列腺癌患者及家属的综合性多种方式的健康教育效果。结果加强心理干预及健康宣教,积极预防感染,做好患者的饮食指导,提高了患者及家属对疾病的认知与防护意识,患者及家属均能积极配合手术和护理。结论围手术期的系统健康宣教是促进和改善护患关系,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改善患者生存质量的有效手段。
作者:孟玲珍 刊期: 2014年第39期
目的探究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观察其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12月~2014年3月我院收治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50例,按数字法随机的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25例。其中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进行优质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疗效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经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2.0%,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为76.0%,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优质护理干预能有效的提高老年慢性支气管患者的临床疗效,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与应用。
作者:朱爱娟 刊期: 2014年第39期
目的探讨手术室护理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及改进措施。方法对来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80例患者病历资料等进行分析,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进行一般护理,实验组进行针对性护理,分析两组手术室护理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并根据这些不安全隐患提出针对性的对策。结果手术室护理不安全因素较多,如院医院管理、护士隐患、患者本身等。采取持续改进后95%手术室效果理想,95%高于对照组(85%)(<0.05)。结论手术室护理不安全因素诱因较多,临床应该根据这些不安全隐患采取持续改进对策,提高手术室护理质量。
作者:邹佳 刊期: 2014年第39期
目的本文主要是探究循证护理应用于脊柱骨折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将选取的80例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研究组使用循证护理的方式进行护理,对照组的患者使用常规护理方式进行护理,对比分析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的脊柱骨折患者在病程时间、护理满意度、并发症的发生概率等都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循证护理应用在脊柱骨折患者中可以获得很好的临床效果,降低并发症的发病概率,提高护理质量的同时患者护理的难易度也明显提高。
作者:沈利 刊期: 2014年第39期
目的探讨护理管理在防范护患纠纷中的应用,以临床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于2011年01月~2014年01月收治的30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护理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5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则采用护理管理的方式进行护理干预,对比分析两组的护患纠纷发生情况以及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有7例患者投诉护理人员,占研究组总人数的4.67%,对照组则共有32例患者投诉护理人员,护患纠纷的发生率为21.33%,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字2=8.9812,=0.0022);从患者护理满意度来看,研究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其中研究组的总满意度为131例(87.33%),对照组的总满意度为84例(56.0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合理的护理管理干预,不仅能提高护理质量,还能有效预防护患纠纷,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
作者:邢鸿兰 刊期: 2014年第39期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硬化腹水的治疗护理方法。方法治疗组用中西医结合疗法,中药采用健脾行气、泻热利水之法,配合西医常规保肝、利尿、补充白蛋白以及纠正电解质紊乱等对症支持治疗;对照组单纯采用西医治疗。结果两组治疗2w,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1%,对照组为73.3%,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硬化腹水能有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吴丽娟 刊期: 2014年第39期
目的分析全程护理在急症危重患者抢救中的临床价值。方法抽取110例急症危重患者,根据随机平行法分为观察组(55例)和对照组(55例),分别给予全程护理及常规护理,分析其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抢救成功率及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焦虑抑郁评分轻于对照组(<0.05)。结论在急诊危重患者抢救中实施全程护理,可明显提高抢救成功率,临床价值确切。
作者:黄晓兰 刊期: 2014年第39期
目的探讨PBL教学法在全科护士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在我院参加全科护士培训的学员96人进行临床决策能力测量,分层抽样抽出测量得分在70~80分段的60人,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在教学中采用PBL教学法,对照组采用常规教学法。培训6个月结束时再次测量两组学员的临床决策能力。结果实验组在培训后的测试结果与入组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1)。实验组在培训后的的测试结果,优于同期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1)。结论 PBL教学法应用于全科护士的培训,可提高全科护士的护理临床决策能力。
作者:胡可芹;金晶;胡晓 刊期: 2014年第39期
目的探讨心肌桥致急性冠脉综合征临床护理干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3年4月~2014年5月收治的心肌桥致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80例,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对照组36例患者行心内科常规护理,实验组44例患者行综合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疗效分别采用生活质量指数评定量表、抑郁自评量表以及焦虑自评量表进行评估。结果两组患者在住院后两天内的SDS及SAS评分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跃0.05。经过15d的治疗后,对照组SDS评分及SAS评分均显著低于实验组,两组间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0.05。两组患者在住院后2d内QOL评分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跃0.05;经过15d治疗后,对照组QOL各项指标评分均明显低于实验组,两组间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行综合护理干预可促进康复、有效改善患者情绪,在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同时,降低病死率及并发生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杜倩 刊期: 2014年第39期
目的探讨周围型肝内胆管细胞癌多层螺旋CT诊断与鉴别诊断。方法26例经病理证实的周围型肝内胆管细胞癌,回顾分析其多层螺旋CT平扫与增强CT表现。结果平扫绝大多数病灶表现为低密度,20例可见肿瘤内或周围肝内胆管扩张,14例见肝包膜回缩,10例见肝《萎缩;三期增强动脉期19例病灶强化表现为轻度至中度边缘连续或不连续环状强化,病灶中央强化不明显或轻度强化,延迟期23例病灶由边缘向中央逐渐强化,强化呈延迟性、向心性的特点。结论肝内胆管细胞癌螺旋CT表现具有一定特异性,平扫加增强扫描对周围型肝内胆管细胞癌的诊断与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价值,可作为周围型肝内胆管细胞癌的一项重要检查方法。
作者:吴忠意 刊期: 2014年第39期
目的分析对产后抑郁症患者加强心理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我院2012年12月~2013年12月诊治的产后抑郁症患者68例作为研究对象,以抛硬币的方式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各34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试验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强心理护理,对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抑郁评分进行分析对比。结果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患者护理前抑郁评分比较无明显差异(>0.05),经护理后均得到明显改善(<0.05),且试验组改善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0.05)。结论对产后抑郁症患者加强心理护理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值得在临床应用上推广。
作者:李兰 刊期: 2014年第39期
目的分析经皮椎间盘切吸术治疗颈、腰椎间盘突出的效果,为临床医学提供依据。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经MRI和CT确诊为颈、腰椎盘突出患者52例,对患者采取经皮椎间盘切吸术治疗。结果本组颈、腰椎间盘切除术成功50例,失败2例,手术成功率96.2豫,经疗效VARS评定标准,患者VAS平均下降5.91分,FRS功能提高39.34分,患者疾病得到明显改善,<0.05。结论经皮椎间盘切吸术治疗颈、腰椎间盘突出具有非常好的临床效果,在临床医学中值得推广。
作者:袁朝勇;黄燕辉;朱涛 刊期: 2014年第39期
慢性泪囊炎是一种眼科常见病,通常是鼻泪管阻塞,下端的泪囊分泌物潴留。常见的致病菌是肺炎球菌,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因为女性的鼻泪管容易堵塞,所以本病多见于中年女性,常表现为溢泪溢脓,泪囊部皮肤潮红,糜烂,慢性湿疹,给患者的生活和心理的带来影响[1]。慢性泪囊炎的治疗原则是术后药物控制炎症,预防泪道再堵塞,泪囊鼻腔吻合术是治疗的方法之一,其目的是为了建立泪囊鼻腔之间的永久的引流通道。2012年1月~2014年1月我科收治的121例(121眼)慢性泪囊炎,给与泪囊鼻腔吻合手术治疗,术后精心护理,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翠芳 刊期: 2014年第39期
目的探讨根治性膀胱全切原位乙状结肠代膀胱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从2011年1月~2014年1月,进行膀胱全切原位乙状结肠代膀胱围手术期的护理要点。结论围手术期护理对膀胱全切原位乙状结肠代膀胱手术是否顺利恢复至关重要。
作者:翁丽萍 刊期: 2014年第39期
在外科护理中,护理人员的服务质量与态度对于护患关系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由于在护理服务中存在很多的危险因素,导致护理工作质量大幅下降,使护患关系矛盾频繁出现。本文对外科护理中存在的危险因素以及预防措施进行深入分析,希望可以打造出一支高质量的护理队伍,为提高外科护理质量提供可靠的借鉴依据。
作者:马爱琴 刊期: 2014年第39期
本篇文章为大家介绍了现阶段我国医院基建工程的基本状况以及医院基建工程的特点,同时结合工作实践,对于工程设计、工程招标、工程资金的管理、施工现场的监督以及工程档案管理等方面进行了论述,在此整理医院基本建设工程管理工作的方法和思路请大家参考。
作者:丁超 刊期: 2014年第3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