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探讨呼吸内科中护理管理的临床保护应用

温华慧

关键词:护理保护, 呼吸内科, 护理管理
摘要:目的总结作者的实际工作经验,介绍在呼吸内科护理工作过程中对护理工作人员的常见危害,归纳所出现的相关问题并给出管理对策。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4月我院呼吸内科住院治疗的96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8例,试验组采用临床护理保护,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管理。完成疗程后,把两组的护理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试验组的患者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相比具有统计学意义(<0.05)。试验组护理工作者的职业风险发生概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相比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临床护理保护在呼吸内科管理中有良好的应用效果,能显著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并且明显减少护理人员在工作中的护理风险。因此,在呼吸内科实行临床护理保护是一种有效的护理管理方法,值得推广和使用。
医学信息杂志相关文献
  • 重症监护室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预防与护理

    目的探讨重症监护室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预防措施与护理措施。方法选取2012年12月~2013年12月我院重症监护室使用气管插管或机械通气的5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针对性给予护理干预,了解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情况。结果先后并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共计5例(10%),因该病症死亡1例(2%),另4例均康复出院。结论完善营建舒适病房环境、加强消毒灭菌等护理措施,有助于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病症的发生率和死亡率,具推广意义。

    作者:陈红;吴叶荣 刊期: 2014年第39期

  • 19例老年患者临终关怀与护理

    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老年临终患者的护理将成为临终护理中大而特殊的群体。临终关怀是指由社会各阶层组成的团体为临终患者提供生理、心理、社会全方位的支持与照顾,使其能舒适、安详、有尊严的走完人生后的旅程。其目的是为临终患者减少肉体的痛苦,给予舒适的服务与照顾,给予临终患者身心关怀,使生命得到尊重。

    作者:黄冬华 刊期: 2014年第39期

  • 关于优质护理服务对急诊胆结石患者心理及疼痛影响的研究

    目的研究优质护理服务对急诊胆结石患者心理及疼痛影响。方法资料为我院2013年1月~2014年2月收治的急诊胆结石患者88例,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则给予优质护理服务,并对两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护理后,观察组优质护理满意度97.72%,明显高于对照组77.27%,比较有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优质护理服务能够改善急诊胆结石患者不良情绪,减轻患者疼痛,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李海燕 刊期: 2014年第39期

  • 优质护理服务在产科护理安全管理工作中的应用体会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在产科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方法通过优质的护理服务,落实治疗性护理和健康教育、心理护理、生活护理,实施整组包干全程全方位护理,找出产科的不安全因素,探讨防范措施。结果优质的护理服务能有效地避免不良护理缺陷的发生,降低医患纠纷的发生,提高了产科的护理质量。结论全程全方位的优质护理可减少和避免不良护理缺陷的发生,进一步提高产科的临床护理质量。

    作者:黄琼 刊期: 2014年第39期

  • 蛛网膜下腔出血的特殊治疗-腰池引流及护理

    目的研究外伤性脑出血的治疗与护理的方法与效果。方法抽取我院神经外科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56例,其中创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28例,高血压脑出血致蛛网膜下腔出血12例,开颅术后蛛网膜下腔出血8例,颅内动脉瘤破裂出血致蛛网膜下腔出血5例,其它原因致蛛网膜下腔出血3例。对其临床资料及护理记录做回顾性分析。结果56例患者死亡2例,痊愈30例,植物生存1例,高残7例,中残16例。结论对于各种原因所致的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应根据病情选择合适时机进行腰池引流,并做好相应护理。有效的救治与护理有助于减轻患者痛苦,降低死亡率和致残率。

    作者:陈艳 刊期: 2014年第39期

  • 胃癌患者的护理措施和健康教育

    胃癌发病率已占我国消化道恶性肿瘤之首,胃癌的发生是一个多步骤、多因素进行性发展的过程。而且近年来发病有明显年轻化趋势。目的讨论胃癌患者的护理措施与健康教育。方法对胃癌患者进行护理教育。结论对胃癌患者进行护理教育可解除疼痛不适感,指导患者增强体质,加快身体恢复。

    作者:周文静 刊期: 2014年第39期

  • 心肌桥致急性冠脉综合征临床护理干预

    目的探讨心肌桥致急性冠脉综合征临床护理干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3年4月~2014年5月收治的心肌桥致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80例,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对照组36例患者行心内科常规护理,实验组44例患者行综合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疗效分别采用生活质量指数评定量表、抑郁自评量表以及焦虑自评量表进行评估。结果两组患者在住院后两天内的SDS及SAS评分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跃0.05。经过15d的治疗后,对照组SDS评分及SAS评分均显著低于实验组,两组间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0.05。两组患者在住院后2d内QOL评分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跃0.05;经过15d治疗后,对照组QOL各项指标评分均明显低于实验组,两组间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行综合护理干预可促进康复、有效改善患者情绪,在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同时,降低病死率及并发生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杜倩 刊期: 2014年第39期

  • 经尿道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术的护理

    经尿道输尿管镜弹道碎石术(URSL)是上世纪90年代开展起来的一种新型高效腔内碎石技术,具有碎石效力强,时间短,操作简单,安全及经济等优点,现已广泛用于临床输尿管结石的治疗。我院从2007年11月至今,共行URSL术320例,获得满意效果。认为先进的手方法,配以积极的术前护理包括心理护理、健康宣教、术前准备,精心的术后护理包括病情观察、饮食体位指导、留置导尿管的护理、双J管的护理,及细致的出院指导,将有助于患者症状体征的改善恢复,对预防结石再次形成也很有帮助。

    作者:何琼花;孙丽娟;钱婉蓉 刊期: 2014年第39期

  • 颈、腰椎间盘突出症行经皮椎间盘切吸术的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经皮椎间盘切吸术治疗颈、腰椎间盘突出的效果,为临床医学提供依据。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经MRI和CT确诊为颈、腰椎盘突出患者52例,对患者采取经皮椎间盘切吸术治疗。结果本组颈、腰椎间盘切除术成功50例,失败2例,手术成功率96.2豫,经疗效VARS评定标准,患者VAS平均下降5.91分,FRS功能提高39.34分,患者疾病得到明显改善,<0.05。结论经皮椎间盘切吸术治疗颈、腰椎间盘突出具有非常好的临床效果,在临床医学中值得推广。

    作者:袁朝勇;黄燕辉;朱涛 刊期: 2014年第39期

  • 蛛网膜下腔脑出血护理体会

    目的研究蛛网膜下腔出血后的脑血管痉挛的临床护理。方法对100例蛛网膜下腔脑血管的患者,根据随机分配的方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早期观察,治疗护理,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患者死亡人数明显低于对照组,治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早期观察和护理,可减少患者的死亡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干克娜 刊期: 2014年第39期

  • 康复护理在脑卒中并发肩手综合征康复治疗中的作用

    目的对康复护理在脑卒中并发肩手综合征康复治疗中的作用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2年12月的200例脑卒中并发肩手综合征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患者各100例,对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对观察组患者则采用康复护理,与此同时,对观察组患者还应该采用良肢位摆放和冷水温水交替浸泡等方法来进行护理干预,当对两组患者治疗1个月之后,再对其疗效进行判定。结果经过1个月的康复护理治疗,发现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达到了91%,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53%,将两组患者的治疗疗效进行对比,观察组患者的疗效要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之间具有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采用康复护理治疗脑卒中并发肩手综合征患者能取得较为满意的治疗疗效,并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治疗效果,促进患者肩关节功能的恢复。

    作者:曾桂香 刊期: 2014年第39期

  • 身心调序推拿法治疗妇女围绝经期综合征临床观察

    目的介绍身心调序推拿法的操作及其在治疗妇女围绝经期综合征方面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36例确诊为围绝经期综合征的病例,全部采用以理督带、固冲脉、和脏腑等躯体推拿与调情志这一贯穿始终的心理调适相结合的身心调序推拿法进行治疗,并观察其疗效;结果全部36例患者,痊愈15例,有效20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7.2豫;结论该法身心共治,重在调理,契合围绝经期综合征一病的病理特性,能切实提高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蒋志敏 刊期: 2014年第39期

  •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伴胎盘早剥对妊娠结局的影响

    目的探讨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合并胎盘早剥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12月~2013年12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伴胎盘早剥的患者37例做为治疗组,另选取同期在我院住院的正常孕妇37例作为对照组,对两组孕产妇的妊娠结局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治疗组孕妇的剖宫产率、早产率、新生儿窒息率、围产期死亡率均高于对照组孕妇,两组之间有显著性差异,<0.05。治疗组新生儿体重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0.05。对照组孕产妇终止妊娠时间平均时间短于治疗组,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伴胎盘早剥对产妇和新生儿的健康具有严重的影响,对使产后并发症和剖宫产的比例上升,在临床治疗中应对孕期保健、预防力度进行加强,使产妇和新生儿的生存质量得到提高。

    作者:蒋红香 刊期: 2014年第39期

  • 手术室护理干预对术后肺部感染率的影响

    目的研究探讨手术室护理干预对术后肺部感染率的影响。方法将200例手术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00例。实验组采用手术室强化护理干预,对照组常规护理干预。然后对两组患者中各种疾病的总肺部感染发生率及对护理情况的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中不同疾病种类的总肺部感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对护理情况的满意度大于对照组,<0.05,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手术室护理干预极大地降低了患者肺部感染的几率。

    作者:文定娟 刊期: 2014年第39期

  • 急诊抢救室留观小儿危害重患者的护理风险及应对策略

    目的探讨急诊抢救室留观小儿危害重患者的护理风险及应对策略。方法选取2010年2月~2012年1月我院收治的急诊抢救室留观小儿危害重患者70例,采用回顾性分析法研究其发生的医疗纠纷和医疗事故的档案资料,得出存在的护理风险因素和应对策略。结果导致医疗事故或医疗纠纷的原因主要有患者自身原因和护理原因两大因素构成。其中护理因素的影响面大,主要体现在护士的沟通交流能力、法律意识、专业技能以及工作强度四个方面。结论必须加强医护人员的专业素质、沟通技能的培养,提升其责任感和法律意识,能够有效减少抢救室留观小儿危害重患者的护理风险的发生概率。

    作者:陈春 刊期: 2014年第39期

  • PBL教学法在全科护士培训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PBL教学法在全科护士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在我院参加全科护士培训的学员96人进行临床决策能力测量,分层抽样抽出测量得分在70~80分段的60人,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在教学中采用PBL教学法,对照组采用常规教学法。培训6个月结束时再次测量两组学员的临床决策能力。结果实验组在培训后的测试结果与入组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1)。实验组在培训后的的测试结果,优于同期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1)。结论 PBL教学法应用于全科护士的培训,可提高全科护士的护理临床决策能力。

    作者:胡可芹;金晶;胡晓 刊期: 2014年第39期

  • 甲沟扩大成形术治疗嵌甲性甲沟炎

    目的探讨嵌甲性甲沟炎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06例嵌甲性甲沟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组51例采用甲沟扩大成形术,对照组55例传统拔甲术,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2组患者的治愈率和复发率比较,观察组(94.12%和5.88豫)优于对照组(76.36%,23.6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甲沟扩大成形术疗效优于传统拔甲术,且患者复发少,适应性好,操作技术简单,值得临床选用。

    作者:伍泽民 刊期: 2014年第39期

  • 激励式护理干预对自然分娩效果的影响

    目的探讨激励式护理干预对自然分娩效果的影响。方法将2013年5月~2014年5月在我院待产的孕妇98例随机分为激励式护理干预组49例和常规护理组49例,对两组的分娩结局情况进行对比。结果两组的自然分娩率、剖宫产率、产后出血率以及新生儿窒息率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0.05)。结论激励式护理干预可以更好的促进自然分娩,减少产后出血率,降低新生儿窒息率。

    作者:周明芳 刊期: 2014年第39期

  • 结核病护理中常见的安全隐患及对策探究

    随着医疗卫生技术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医疗保障制度越来越完善,人们对医疗的需求也在逐渐增加,对医疗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提高医护质量、保障医疗安全是各级医院工作的核心内容,也是工作比较关心的问题,在医疗安全体系中,护理工作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对结核病护理中的常见安全隐患进行分析,结合实际情况,提出有效的安全防范对策,促进护理质量的提高。

    作者:石艳 刊期: 2014年第39期

  • 论电子医疗设备发展的现状和展望

    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对身体健康的关注度也越来越增强,客观上推动了医疗设备的不断改进和医疗卫生事业的不断发展,尤其是近几年随着电子信息时代的逐步来临,为医疗卫生行业的电子化改革提供了可靠的技术支撑。本文结合目前我国电子医疗设备发展的实际情况,分析论述了未来的发展走向。

    作者:黄胜广 刊期: 2014年第39期

医学信息杂志

医学信息杂志

主管: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

主办: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