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琼花;孙丽娟;钱婉蓉
目的探讨神经内科护理指引体系,在神经内科的应用价值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3年1月神经内科收治的患者103例,将其分为观察组52例和对照组51例,分别采用神经内科护理指引体系,指导的护理措施和常规护理措施,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跃0.05)。结果对照组患者护理质量为优秀的患者32例,占62.75%,一般15例,占29.41%,较差4例,占7.84%,患者护理总满意度为86.27;观察组患者护理质量为优秀的患者43例,占82.69%,一般为8例,占15.38%,较差1例,占1.92%,患者护理总满意度为100%,两组患者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神经内科护理指引体系指导下的护理具有良好的效果,极大的提高了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具有一定的推广意义。
作者:武静 刊期: 2014年第39期
目的探讨两种护理干预方法在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剥除术围手术期应用的临床效果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3月~12月妇产科因需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剥除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分别予以综合护理干预(观察组)和传统护理法(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后临床恢复情况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下床活动时间平均24 h明显少于对照组48 h,术后平均住院时间4.5d明显少于对照组14.5 d,无效率0明显低于对照组20%,术后出血3.3%明显低于对照组16.7%,肩背酸痛0明显低于对照组10%,总不良反应发生10%明显低于对照组73.3%,总发生率10.8%明显低于传统护理组53.5%,结果均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我院综合护理干预对于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剥除术患者临床应用效果较好,不良反应发生率低,适合应用推广。
作者:龙照 刊期: 2014年第39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低位直肠癌围手术期护理重点。方法对68例实施腹腔镜手术治疗的低位直肠癌患者围手术期精心护理、重点加强并发症的观察,给予相应护理措施。结果所有患者安全度过围手术期。结论通过腹腔镜低位直肠癌围手术期针对性护理,可以显著降低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康复。
作者:刘玉丹;庞鹏 刊期: 2014年第39期
医院药库管理是医院科学管理的组成部分,在工作特性上具有医院药学的专业性、药政法规的职能性和药品流通的商品性。做好药库药品质量管理,可为保护患者用药安全提供有力保障。
作者:徐爱平 刊期: 2014年第39期
目的探讨腹式全子宫切除术的护理方法和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12年2月~2013年1月收治的148例经腹式全子宫切除术临床观察和综合护理资料。结果所有患者通过护理人员术前准备、术后严密观察护理以及出院后健康指导,没有因护理不当而出现并发症的病例发生。结论对腹式全子宫切除患者实施良好的综合护理,可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加快康复速度,是保证腹式全子宫切除术得以成功,同时降低术后并发症几率的重要因素,值得临床广泛推广使用。
作者:兰李 刊期: 2014年第39期
目的观察给重力喂养和非营养性吸吮对极低出生体重儿触摸新生儿护理干预。方法84例极低出生体重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对照组基本上,间歇式注射器管饲公式。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观察组,由于重力喂养和非营养性吸吮结合推拿治疗。在喂养不耐受,两组之间的差异体重恢复时间,并发症,喂食时间出生和住院时间等。结果观察组,喂养不耐受的发生率和并发症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观察组呼吸暂停,并发症和感染高胆红素血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观察组,出生体重时间,进食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由于重力喂养和非营养性吸吮乳按摩能有效的极低出生体重儿喂养不耐受的治疗,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恢复较快,帮助儿童的出生体重,喂养时间和住院时间缩短。
作者:郭晶 刊期: 2014年第39期
目的探讨脑外科昏迷患者腰大池持续引流的护理要点。方法2014年1月~6月,本科对32例颅内感染昏迷患者持续腰大池引流脑脊液,临床效果满意。结果腰大池持续引流9~24 d,平均16.5 d;其中意识转清17例,5例重残,6例中残,3例自动出院,1例死亡。结论腰大池持续引流安全,方便,简单,有效,创伤小,并发症少,可避免多次腰穿;尤其适合年老体弱人群。只有做好腰大池持续引流的护理工作,才能更好的配合医生,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潘道玉 刊期: 2014年第39期
目的分析整体护理在胸外科手术患者中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胸外科收治的患者5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5例。其中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给予整体护理,观察两组患者护理效果及满意度情况。结果经干预后,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2.0%,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为72.0%,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观察组患者总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整体护理能有效的提高对胸外科患者的护理效果,临床效果确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与应用。
作者:储佳;王芳 刊期: 2014年第39期
经过临床调查,了解手术室患者对于优质护理服务的期望及其之间的关联性,讨论优质护理服务与患者期望之间的具体联系。方式将来我院就诊的并且实施手术治疗的100例患者进行术后问卷调查,采用Servqual体系测评优质护理服务质量(SQ)具体的情况,利用Sperman的相关性,分析出患者期望与优质护理服务之间的关系。结果患者的期望值同护理服务质量存在显著性关系,即<0.05。结论行手术治疗的患者接受优质服务以后满足了患者的基本期望,具备临床推广性。
作者:解秀明 刊期: 2014年第39期
医院信息化的发展给医院的护理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研究出了基于无线网络的移动护理技术,实现了临床护理工作的实时监控,本文主要从移动护理技术在实际护理工作中的应用和实践进行了探讨。
作者:张晓阳;钱振宇;崔力新 刊期: 2014年第39期
目的探讨中西药外敷治疗多发性乇-芋度褥疮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有Ⅱ-芋度褥疮的患者40例,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西药外敷,治疗组采用中西药外敷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中西药外敷与西药外敷的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性(<0.05),中西药外敷疗效明显好于西药外敷。结论中西药外敷是治疗多发性Ⅱ-Ⅲ度褥疮的好方法。
作者:成小燕 刊期: 2014年第39期
2013年11月本人有幸参加了卫生部人才交流基金会组织的赴中国台湾医院管理培训项目,学习了3个系统的管理培训课程,参观考察了3家医院:台湾万芳医院、台北医学大学附设医院、台湾圣马尔定医院。作为培训学习中的一员,与医院护理管理人员均进行了双向交流,并在相关科室进行了实地参观,亲身感受并学习了台湾护理理论与实践前沿、护理部质量管理及实务运作、出院准备服务、临床护理人员教育、医疗不良事件、护理资讯、护理职业发展等领域的相关内容。
作者:李巧菊 刊期: 2014年第39期
目的探讨分析心内科发生睡眠障碍患者的原因以及相应的护理措施。方法选取我院心内科发生睡眠障碍的患者4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2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入相应的特殊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在护理后睡眠质量的变化。结果造成患者睡眠障碍的主要原因分为心理因素、疾病因素、环境因素及其他因素四大类,其中以疾病因素的所占比例(45%)为大,明显高于其他3类因素(<0.05);观察组在护理后的睡眠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0.05)。结论对患者采取相应的特殊护理,不仅能消除患者的心理负担,更能提高患者的睡眠质量,从而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相容香 刊期: 2014年第39期
公共场所的卫生状况关系到人们的身体健康,成为卫生部门监督管理的重点工作。文章通过分析公共场所卫生监督管理中存在问题,深入的探析了提高公共场所卫生监督管理水平的对策。
作者:杨方凤 刊期: 2014年第39期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结合糖尿病心肌梗死。方法84例心肌梗死合并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给予护理干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包括疾病,生活护理,护理和心理护理运动。观察两组患者的满意度和死亡。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总体满意度明显提高(<0.05)。干预组为14.3%,对照组为35.7%(<0.05)。结论在患者的护理干预对糖尿病心肌梗死的积极方面,可以提高护理满意度,降低死亡率。
作者:刘晓兰 刊期: 2014年第39期
目的探讨和分析贝伐单抗联合化疗对消化道肿瘤的治疗及护理效果。方法选用了我院在2013年1月~6月接收的46例消化道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采用贝伐单抗联合化疗的治疗方法,并且在化疗前后给予了患者相关的护理工作。结果经过一段时间的耐心治疗和护理之后,大部分患者的病情得到了明显的好转,有2例患者出现了胃肠道反应、3例患者出现了高血压、2例患者出现了骨髓抑制,但是无死亡病例。结论给予消化道肿瘤患者合适的治疗和护理方法,不仅可以预防各类并发症的出现,而且还能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
作者:葛月梅 刊期: 2014年第39期
目的观察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居家护理的效果。方法资料选取本院骨科2012年9月~2013年9月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共96例,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对照组48例,住院期间予常规护理;研究组48例,常规护理并出院后予居家护理;观察护理前后两组患者的髋关节Har is评分及SF-36生活质量评分。结果研究组患者髋关节Har is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比较差异明显具统计学意义(<0.05);研究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比较差异明显具统计学意义(<0.05)。结论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居家护理效果显著,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作者:班洁勤 刊期: 2014年第39期
目的优选酸枣仁中3种抗抑郁有效组分的佳配伍比例。方法根据均匀设计法进行分组,采用小鼠强迫游泳实验和悬尾实验,用小鼠不动时间作为药效学评价指标。结果酸枣仁抗抑郁有效组分的优配伍为总脂肪油10mg/Kg,总黄酮100mg/Kg,总皂苷10mg/Kg。验证实验证明,酸枣仁抗抑郁有效组分的佳配伍组合抗抑郁疗效确切。结论应用均匀设计法与药效学相结合确定酸枣仁活性组分配伍的方法是可行的。
作者:郭蕾 刊期: 2014年第39期
目的了解精神科护士的心理健康状况与社会支持的相关性,为医院护理管理提供依据。方法对40名精神科护士采用症状自评量表及社会支持量表进行测评分析。结果精神科护士症状自评量表总分、总均分、阳性项目数和躯体化、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恐怖、精神病性因子分均显著高于国内成人常模(<0.05或0.01)。社会支持量表的总分、主观支持纬度分及支持利用度纬度分显著低于全国常模,而客观支持维度分显著低于全国常模(<0.01)。结论精神科护士存在诸多心理问题,并且与社会支持呈正相关,医院管理部门应有针对性地予以心理疏导及心理关怀,以提高其生活质量和心身健康水平。
作者:刘俊明;浦桂萍 刊期: 2014年第39期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舒芬太尼蛛网膜下腔分娩镇痛的应用。方法本次共选择90例初产妇,均为我院妇产科2013年1月~2014年1月收治,依据蛛网膜下腔分娩镇痛使用舒芬太尼的不同剂量分组,即A组(3μg)、B组(5μg)、C组(7μg)各30例,对新生儿和产妇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A组起效时间迟于B组、C组,10min、15min、30min、60minVAS评分均高于B组、C组,均有统计学差异(<0.05),提示A组镇痛效果较差。出血量、总产程、新生儿Apgar's评分各组无差异(>0.05),A组孕妇满意率为73.3%,B组、C组均为100%。三组均无呼吸抑制、低血压、恶心呕吐病例,A组皮肤瘙痒26.7%,B组30%,C组43.3%,组间无差异(>0.05),但随剂量增加而升高。结论应用舒芬太尼蛛网膜下腔分娩镇痛中,依据起效时间、维持时间、镇痛效果、不良反应率综合评估,5μg左右舒芬太尼剂量效果较理想。
作者:冯荣杰 刊期: 2014年第3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