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移动护理技术的应用与实践探讨

张晓阳;钱振宇;崔力新

关键词:移动技术, 床边护理, 二维码腕带, 应用
摘要:医院信息化的发展给医院的护理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研究出了基于无线网络的移动护理技术,实现了临床护理工作的实时监控,本文主要从移动护理技术在实际护理工作中的应用和实践进行了探讨。
医学信息杂志相关文献
  • 微创经皮肾穿刺治疗肾结石的护理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总结微创经皮肾穿刺治疗肾结石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2年9月~2013年5月进行微创经皮肾穿刺治疗结石的50例患者资料,按是否运用护理措施将其平均分成两组,即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5例,比较分析所有患者术前,术中及术后的各项指标。结果实验组运用有效的护理措施,使手术得以顺利进行并取得极高的成功率。术后患者满意度也很高。结论通过术前重视及准备患者的心理护理,术中护理配合和术后观察及护理患者的病情相结合可有效促进患者康复,直至痊愈出院。

    作者:陈会娟 刊期: 2014年第39期

  • 19例老年患者临终关怀与护理

    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老年临终患者的护理将成为临终护理中大而特殊的群体。临终关怀是指由社会各阶层组成的团体为临终患者提供生理、心理、社会全方位的支持与照顾,使其能舒适、安详、有尊严的走完人生后的旅程。其目的是为临终患者减少肉体的痛苦,给予舒适的服务与照顾,给予临终患者身心关怀,使生命得到尊重。

    作者:黄冬华 刊期: 2014年第39期

  • 探讨重症颅脑损伤气管切开肺部感染的相关因素与护理干预对策

    目的观察重症颅脑损伤的患者在行气管切开术术后,肺部感染的相关因素,并实施护理干预措施。方法选取2013年5月~2014年4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重症颅脑损伤行气管切开术并发肺部感染的患者54例,随机分为护理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均为27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护理组根据其临床表现分析其发病原因,并在采取治疗措施的同时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观察临床预后。结果护理组在重度颅脑损伤的康复率、致残率以及死亡率等数据均优于对照组。结论引起重度颅脑损伤患者肺部感染的原因较多,积极有效的采取针对性护理措施有助于提高临床治疗的质量。

    作者:王利;唐雪 刊期: 2014年第39期

  • 广西武鸣县2010~2013年艾滋病流行特征及控制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武鸣县2010~2013年艾滋病流行特征及控制效果,为指导今后的艾滋病防制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2010~2013年武鸣县艾滋病疫情监测报告管理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武鸣县4年新发现报告HIV/AIDS病例345例,占因历年报告病例的70.41%,全人群感染率为0.71译;2010~2012年新发现报告HIV/AIDS数逐年增多,2013年呈现下降趋势;流行特征与广西各地流行情况相似,疫情分布广泛,农民居多(占77.68%),年龄以20~59岁青壮年占多数(79.13%),男性多于女性(3.26院1),已婚者居多(64.64%),初中以下文化居多(84.92%),传播途径以异性传播为主,占95.65%。2010~2013年武鸣县全人群艾滋病病毒抗体检测率在19%~28%,新发现阳性率在0.38译~0.53译,各年度新发现阳性率无统计学差异,感染时间3年以下病例构成比逐年下降。结论武鸣县艾滋病疫情相对平稳,保持较低流行态势,今后继续加强艾滋病防治宣传教育、疫情监测报告、传染源管理、高危人群干预管理、医疗救治等综合防治措施。

    作者:韦芳青;黄星炯;危国强;王昌盛;韦庭规;潘瑾玉 刊期: 2014年第39期

  • 蛛网膜下腔脑出血护理体会

    目的研究蛛网膜下腔出血后的脑血管痉挛的临床护理。方法对100例蛛网膜下腔脑血管的患者,根据随机分配的方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早期观察,治疗护理,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患者死亡人数明显低于对照组,治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早期观察和护理,可减少患者的死亡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干克娜 刊期: 2014年第39期

  • 宫颈粒细胞肉瘤临床病理学分析

    目的探讨宫颈粒细胞肉瘤(Granulocytic sarcoma,GS)的临床病理学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对1例罕见的宫颈GS的临床资料、组织学形态、免疫组化标记及治疗和预后进行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该例以宫颈肿块为首发表现,镜下肿瘤细胞呈弥漫性分布,细胞小至中等大小,胞质较少而淡染,核圆形,椭圆形,染色质细腻,核分裂象易见。免疫组化标记肿瘤细胞MPO、CD43、Lysozyme和CD34(+)。结论宫颈GS是一种罕见肿瘤,易误诊为恶性淋巴瘤和低分化癌,研究宫颈粒细胞肉瘤的临床就病理学特征有助于对该病正确认识,避免误诊及不恰当的治疗。

    作者:吴铃;何杰 刊期: 2014年第39期

  • 移动护理技术的应用与实践探讨

    医院信息化的发展给医院的护理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研究出了基于无线网络的移动护理技术,实现了临床护理工作的实时监控,本文主要从移动护理技术在实际护理工作中的应用和实践进行了探讨。

    作者:张晓阳;钱振宇;崔力新 刊期: 2014年第39期

  • 经尿道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术的护理

    经尿道输尿管镜弹道碎石术(URSL)是上世纪90年代开展起来的一种新型高效腔内碎石技术,具有碎石效力强,时间短,操作简单,安全及经济等优点,现已广泛用于临床输尿管结石的治疗。我院从2007年11月至今,共行URSL术320例,获得满意效果。认为先进的手方法,配以积极的术前护理包括心理护理、健康宣教、术前准备,精心的术后护理包括病情观察、饮食体位指导、留置导尿管的护理、双J管的护理,及细致的出院指导,将有助于患者症状体征的改善恢复,对预防结石再次形成也很有帮助。

    作者:何琼花;孙丽娟;钱婉蓉 刊期: 2014年第39期

  • 急诊预检分诊现存隐患与防范措施

    急诊科是合综性医院的一个必备科室,其实力更是标志着医院的整体医疗水平。而急诊预检是急诊患者进入医院就医的第一关口,如果分诊错误,轻则延长了患者的诊治时间,增加患者的痛苦,重则可延误患者的抢救时机,危及患者生命。因此,及时准确的预检分诊是提高急诊的服务质量、患者的救治效果以及患者满意度的关键;重视急诊预检分诊存在的问题并采取相应的对策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就急诊分诊过程中隐患的原因及预防措施进行综述,以期为医院管理者提供借鉴。

    作者:周美红 刊期: 2014年第39期

  • 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剥除术的围手术期的护理

    目的探讨两种护理干预方法在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剥除术围手术期应用的临床效果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3月~12月妇产科因需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剥除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分别予以综合护理干预(观察组)和传统护理法(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后临床恢复情况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下床活动时间平均24 h明显少于对照组48 h,术后平均住院时间4.5d明显少于对照组14.5 d,无效率0明显低于对照组20%,术后出血3.3%明显低于对照组16.7%,肩背酸痛0明显低于对照组10%,总不良反应发生10%明显低于对照组73.3%,总发生率10.8%明显低于传统护理组53.5%,结果均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我院综合护理干预对于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剥除术患者临床应用效果较好,不良反应发生率低,适合应用推广。

    作者:吴杰 刊期: 2014年第39期

  • 系统性红斑狼疮的护理

    评价生活质量已成为慢性疾病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生活质量问卷通常用于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的生活质量评估的质量,但作为一种疾病的评估工具,如何更准确地反映存在的问题[1]。本研究采用k.p.leong生活质量问卷评估,对SLE患者的生活质量的评估,制定护理措施,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丁明丽 刊期: 2014年第39期

  • 基于木桶理论的护士分层次培训和使用在医院护理管理中的效果

    目的探讨基于木桶理论的护士分层次培训和使用在医院护理管理中的效果。方法依照分层培训、使用计划对短板实施专业化培训,同时充分发挥长板的示范、指导作用,长短板有机结合,取长补短。结果通过分层次培训、使用护士,护士的护理责任感、科室的护理质量以及患者对医院的护理满意度明显提高,护理满意度高达93.3%(140/150)。结论分层次培训、使用护士可以有效提高医院护理质量。

    作者:苏玫 刊期: 2014年第39期

  • 浅谈医院信息系统的日常维护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应用,医院信息系统(HIS)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而且已成为现代信息化医院运营中必不可少的基础环境以及技术支撑。尤其近几年,卫生部大力提倡和支持各级医院进行医疗信息化建设,全国众多医院都建立了与主HIS系统相衔接的LIS、PACS、EMR等信息系统,为医院运行和管理提供医疗数据、图文报告、财务数据、影像传输等信息,同时也为管理者进行科学化决策提供了扎实的技术支撑。HIS系统在医院的日常运营管理中、在医疗学术和教学活动中、以及医院经济运行(成本核算、绩效考核等)等方面都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在节约了大量的人力资源成本、降低了医院内部管理的资源消耗的同时,提供了住院患者费用情况的透明度,更为医院相关科室提供了准确、详细的医疗数据,逐步提高了医院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但是,再好的医院信息系统,在一年365天不间断运行的过程中,无可避免的会出现各种故障,从而会对医院的正常业务运转造成严重的影响,甚至给医院自身和就医患者带来不必要的损失。因此,做好医院HIS系统的日常维护工作也就显得尤为重要,拥有可靠的稳定的硬件设备是软件系统运行的必备条件,也是系统数据安全的根本保障。做好这一工作,可以保障医院各信息系统正常运行,也是医院管理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内容。现结合我院HIS系统的实际运行维护情况以及工作体会,从硬件、网络、软件3个方面,浅谈一下如何做好数字化、智能化医院HIS系统的日常维护工作。

    作者:沈丛磊 刊期: 2014年第39期

  • 股骨粗隆间骨折围手术期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

    目的探讨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围手术期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方法。方法对118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术前进行正确有效健康指导,针对性心理护理,术后严密观察病情变化,早期康复训练及积极预防并发症。结果本组患者手术效果满意,无1例护理并发症。结论围手术期并发症的预防对股骨粗隆间骨折治疗及预后起着关键作用。

    作者:周维俊 刊期: 2014年第39期

  • 浅谈心理护理在产科护理中体会

    目的针对产科患者心理特征,并根据产妇的不同时期研究解决方案。方法分析多年来在我院就诊的产科患者临床心理,总结在实际工作中运用的护理对策。结果对产妇进行良好的心理调节,有助于确保产妇身心健康,可以保持佳的状态进行生产。

    作者:张颖 刊期: 2014年第39期

  • PNF技术与Rood技术联合应用对脑卒中患者上肢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1例报告

    目的探讨本体神经肌肉促进技术(PNF)与Rood技术联合应用对脑卒中患者上肢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对1例发病27 d的脑卒中患者,采用Rood技术及神经促通技术联合治疗。治疗2个月后通过改良Ashworth、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改良Barther指数评定其疗效。结果经过治疗后患者改良Ashworth、Fugl-Meyer分值、改良Barther指数变化明显。结论神经促通技术与Rood技术联合应用是改善脑卒中患者上肢运动功能的有效方法。

    作者:程丽莎 刊期: 2014年第39期

  • 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护理观察

    目的观察不稳定型的心绞痛在临床上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3月~2014年5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2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将这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的41例患者予以常规护理,41例观察组的患者实行系统护理,观察这些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74%,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5%,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在对不稳定型心绞痛进行积极治疗的情况下,进行合理有效的护理,能够大大的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他们的生存质量。

    作者:王雨燕 刊期: 2014年第39期

  • 儿童弓形虫感染及先天性疾病研究

    目的研究儿童先天性病残与弓形虫感染之间的关系。方法通过血凝试验(IHA)和膜抗原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进行检测,对297例先天性病残儿童血清进行弓形虫抗体检查。结果弓形虫感染与儿童先天性疾病关系密切。结论先天性弓形虫感染可以引起儿童先天性疾病,应该及早检查,注意生活习惯优生优育。

    作者:张进尊 刊期: 2014年第39期

  • 人性化护理对手术室护理质量的影响研究

    目的分析和探讨人性化护理对手术室护理质量的影响效果。方法选用了总院在2013年1月~6月接收的64例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了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了常规护理,而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又给予了系统性的人性化护理。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实验组的满意度(100%)明显好于对照组(78.13%),并且他们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人性化护理可以有效提高手术室的护理质量,对于患者的治疗和康复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马锦清 刊期: 2014年第39期

  • 延迟断脐联合清洁自然干燥法在新生儿脐部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对不同的脐部护理方式的临床效果进行比较,总结延迟断脐联合清洁自然干燥法在新生儿脐部护理中的应用优势。方法对本院从2013年6月~2014年6月间收录的168例新生儿患者的脐部护理现状进行总结,并对其进行临床效果分析。结果采用延迟断脐联合清洁自然干燥法对新生儿脐部护理进行处置不仅能够有效缩短脐带脱落时间,而且对于后续的脐炎感染有显著的抑制效果。结论延迟断脐联合清洁自然干燥法处置方式适宜在新生儿脐部护理过程中进行推广。

    作者:袁文香;曹庚秀;罗菊兰 刊期: 2014年第39期

医学信息杂志

医学信息杂志

主管: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

主办: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