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88例对冲性双额叶脑挫裂伤诊治分析

陆业平;赵文旭;毛胜;廖黎庆;尹璋星;彭一鹏

关键词:对冲性, 双额叶脑挫裂伤, 手术指征遥
摘要:目的总结对冲性双额《脑挫裂伤救治体会和经验教训,探讨对冲性双额《脑挫裂伤的危险因素、安全有效的诊疗方法及手术指征。方法对我科2005年3月~2014年3月,88例对冲性双额《脑挫裂伤的临床资料,分析病情演化过程,总结手术时机的把握、手术指征及冠状切口双额开颅减压术等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88例患者,保守治疗38例,手术50例,按照GOS评分标准院良好51例,中残18例,重残6例,植物生存5例,死亡5例,自动出院3例。结论对双额《脑挫裂伤患者要高度重视,要连续严密观察神志瞳孔变化,动态头颅CT复查,脱水剂不可过快过早减量停用,正确掌握手术适应证,尽早手术治疗,预防脑中心疝的发生以提高抢救成功率,降低病死率。
医学信息杂志相关文献
  • 肺动脉栓塞死亡7例分析

    目的分析肺动脉栓塞死亡的临床病理特点,探究如何早期诊断肺血栓栓塞症。方法对本人近几年来收集的7例肺动脉栓塞死亡的患者进行临床资料及法医病理解剖进行分析,其中医疗纠纷1例,非法行医1例,车祸5例。结果1例患者的右心室、肺动脉干及左右肺动脉有长条状大块状纤维素性血栓,死因系深静脉血栓脱落致肺动脉栓塞死亡;1例患者肺动脉干内被一长条状纤维素性血栓堵塞,死因系肺动脉栓塞死亡;5例为车祸受伤,均为多发性损伤,有重型颅脑损伤、多发性肋骨骨折、腹腔脏器破裂或挫伤、骨盆骨折、下至骨折等。结论肺动脉栓塞的临床症状和体征缺乏特异性,临床上容易误诊、漏诊,如不及时治疗,其病死率高达30豫,比经过治疗病例的病死率高l0倍,其并发症如右侧心力衰竭、复发性肺栓塞、慢性肺动脉栓塞是死亡的主要原因。

    作者:王俊民 刊期: 2014年第38期

  • 吞咽障碍患者发生肺内感染的临床观察及护理干预

    目的观察评价系统性护理干预在吞咽障碍患者发生肺内感染中应用效果,总结护理经验。方法选取伴有吞咽障碍,合并肺内感染征象患者90例,采用常规对症治疗与护理患者45例为对照组,采用循证分析系统护理干预45例为干预组,对比肺炎临床疗效与吞咽功能评分改善情况。结果干预组肺炎治疗显效率75.56%高于对照组44.44%、无效率0.00%低于对照组24.44%,第2w、出院时干预组吞咽功能评分(22.4±8.0)分、(20.1±4.8)分低于对照组(26.2±7.5)分、(25.4±5.5)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对于伴有吞咽障碍已合并肺内感染患者而言,进行系统性干预,配合吞咽功能训练,避免误吸,减轻周围环境因素对呼吸道的刺激,促吞咽功能恢复,有助于肺炎康复,改善预后。

    作者:柴阳 刊期: 2014年第38期

  • 中西医综合疗法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临床探讨

    目的探讨中西医综合疗法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临床探讨,为临床诊断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将本组106例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n=53)和治疗组(n=53);对照组给予西医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服用中药汤剂;两组治疗均以30d为一个疗程。观察两组治疗后的疗效情况及治疗前后疼痛VAS评分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6.23%)显著高于对照组(79.25%),且有显著性差异(<0.05);2组治疗后VAS评分显著小于治疗前,且有显著性差异(<0.05);治疗组治疗后VAS评分显著小于对照组治疗后,且有显著性差异(<0.05)。结论中西医综合疗法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疗效确切,能显著改善患者疼痛感,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胡希文 刊期: 2014年第38期

  • 关于完善长沙市院前急救体系建设的思考

    院前急救体系是城市公共安全应急保障体系、公共卫生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功能与文明建设的体现,直接关系群众健康和生命安全,关系改革、发展和稳定大局。随着城市的发展,只有不断满足城市院前急救与社会保障需求,才能进一步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完善院前急救体系,可以更好地为本地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作者:邓红梅 刊期: 2014年第38期

  • 乳腺微创旋切术的整体护理配合

    目的探讨乳腺微创旋切术的整体护理配合方法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从2013年1月~11月所进行的46例乳腺微创旋切术患者,对患者进行手术前、手术中以及手术后的护理工作。结果本组46例患者乳腺肿块均切除,并且没有出现并发症。结论对于乳腺微创旋切术患者,实施围手术期护理工作,可以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促使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罗园园 刊期: 2014年第38期

  • 降主动脉内覆膜支架植入治疗Stanfond 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的观察与护理

    主动脉夹层(AD)是一种少见、凶险心血管系统疾病,通常主动脉内膜首先发生垂直于主动脉长轴的横向撕裂,使退化的主动脉中膜暴露并发生纵向撕裂,终导致血流方向发生改变,血液进入到与真腔同行的假腔[1]。按Stanfond分型可分A型和B型,B型的夹层常累及左锁骨下动脉开口以远的降主动脉,其治疗一直是心血管外科的一个难题。传统治疗方法包括保守治疗及手术治疗,传统的手术创伤性大,手术死亡率、并发症发生率均高,降主动脉内覆膜支架植入术不需要解剖和切开主动脉,大大简化了手术步骤,并具有出血少、创伤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恢复快、患者易于耐受的优点,已成为降主动脉病变首选的手术方法。2010年6月~2013年12月我院共对52例患者采用该项技术,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作者:蔡红;丁敏辉;吴秀萍 刊期: 2014年第38期

  • 重症破伤风安置胃管的佳时间及护理

    目的探讨重症破伤风安置胃管的佳时间及临床护理要点。方法选取36例重症破伤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单双号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各18例。其中对照组实施常规插管护理,实验组实施实验插管针对性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插管成功率及并发症率。结果两组插管成功率(94.44%、50.00%),差异显著(<0.05);两组肺部感染率(5.56%、23.99%),差异显著(<0.05)。结论在重症破伤风患者进行插管治疗时,气管切开后尽早插管能提升插管成功率,同时给予该病症患者针对性护理,能有效避免肺部感染发生。

    作者:张颖莺 刊期: 2014年第38期

  • 提高门诊护理质量探究

    目的在对门诊护理质量进行提高的过程中,探讨人性化护理所产生的效果。方法对某院的98例接受门诊治疗的患者在人性化护理实行前后,进行医治疗的满意度进行问卷调查以及具体的分析。结果在未进行人性化护理的时候,来院患者对就医治疗的满意度大概为69%,而在对患者进行了人性化护理之后,患者度就医的满意度上升到了91%。结论在对来院接受治疗的患者进行了人性化护理之后,就医治疗的满意度以及对门诊的护理质量得到了有效的提高。

    作者:杨玺 刊期: 2014年第38期

  • 喉癌患者围手术期护理

    目的探讨喉癌手术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方法通过对2010年6月~2013年12月我科收治的20例喉癌手术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0例喉癌手术患者均取得良好的护理效果。结论积极主动干预喉癌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可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减少并发症,促进患者的康复。

    作者:黄永娟 刊期: 2014年第38期

  • 在临床护理教学中培养护生的合作能力的策略分析

    合作能力的培养在当今社会上是极为重要的,在与人的交往过程中合作能力是不可缺少的本领。而培养护生的合作能力是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部分,在临床教学中,通过建立良好的教学关系,建立一种以学生为主的模式来进行教学,充分的让学生自己来讨论所遇到的问题并找到解决方法,在这个过程中重点的对护生的合作能力进行培养,养成她们与人合作的良好意识与习惯。

    作者:张志丽 刊期: 2014年第38期

  • 压力容器在消毒供应中心使用的质量管理

    消毒供应室是医院当中一个特殊的科室,因为消毒供应室作为医院的重要消毒灭菌场所,又是预防和减少医院感染发生的重要科室,其工作质量直接影响医疗护理质量和患者的安危。临床上各种检查及治疗所用的器械都必须回到消毒供应室来分类、清洗、消毒、包装、灭菌、储存、发放,消毒供应室的质量管理的工作,直接影响着医院感染的控制情况。因此作好消毒供应室的质量管理是控制医院感染工作的关键,加强供应室工作各环节的质量监控,是确保无菌物品质量的重要措施,也是供应室工作的核心。

    作者:廖根娣;朱璐珊;林阿珠 刊期: 2014年第38期

  • 护理门诊回访对2型糖尿病患者代谢指标的影响

    目的探讨糖尿病护理门诊对2型糖尿病患者代谢指标的影响。方法将我科住院的2型糖尿病患者106例随机分为研究组(53例)和对照组(53例)。两组患者在住院期间均接受系统的健康教育,出院后仅对研究组实施糖尿病护理门诊回访教育。6个月后对两组患者代谢指标及治疗依从性进行评价。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依从性、代谢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0.05)。结论糖尿病护理门诊回访可有效提高糖尿病患者治疗依从性,改善代谢指标。

    作者:陆晔 刊期: 2014年第38期

  • 国产盐酸替罗非班(欣维宁)对冠心病患者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的影响

    目的研究国产盐酸替罗非班(欣维宁)对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的影响。方法随机抽取我院于2011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20例,对患者的病历资料作回顾性分析。结果①两组患者支架术后第1d MMP9较术前均显著增高(<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②欣维宁治疗组术后第1d MMP9较对照组术后第1d显著降低(<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③A组64例患者中,5例患者出现支架内亚急性血栓形成,占7.81%;B组56例患者中,11例出现支架内亚急性血栓形成,占19.64%,A组明显低于B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①支架植入导致血管内膜损伤,使血管内膜MMP9表达增强;于欣维宁治疗,能够有效降低MMP9的表达,降低急性、亚急性支架内血栓的发生率,并降低支架内再狭窄的发生率。

    作者:陈小节;严金川;陈建梅;刘培晶;丁澍;李璇 刊期: 2014年第38期

  • 36例阑尾炎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体会

    目的观察对阑尾炎患者实施围手术期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36例行阑尾切除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不同情况分为两组,对照组与实验组各18例。对照组给予术后常规护理;实验组实施围手术期护理,重视对术前、术中、术后的护理工作。结果将肛门恢复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天数作为主要的观察指标,和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明显短于对照组。根据本院自制护理满意度调查问卷结果显示,实验组所有患者都很满意护理工作,护理满意度高达100%。组间差异明显,<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加强对阑尾炎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一方面能促进患者快速康复,另一方面还能降低各种并发症的发生几率。

    作者:刘安琼;卢驰 刊期: 2014年第38期

  • 不同药物降血脂作用对绝经前后患者血糖水平的影响观察

    目的对照性分析血脂康和辛伐他汀对绝经前后女性患者血脂及血糖水平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绝经前后患者使用血脂康、辛伐他汀等药物治疗后,不同组之间降血脂、降血糖及肝肾功能异常率的出现情况之间的关系。结果两种降血脂药物均由明显的降血脂作用,血脂康降血脂作用与患者的绝经情况关系不大,但绝经后患者肝肾功能的异常率高于绝经前患者。辛伐他汀降血脂患者中,绝经前患者的降血脂效果明显高于绝经后患者,肝肾功能的异常率与是否绝经无关。结论根据患者的年龄及是否绝经情况选择合理的降血脂药物可以提高疗效减少并发症的出现率。

    作者:孜哈牙提·吾斯满 刊期: 2014年第38期

  • PICC在肿瘤护理中的临床应用分析

    目的探究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技术在肿瘤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效果,及相关并发症的有效防预护理措施。方法将2011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行PICC治疗的80例肿瘤患者分为A、B两组,A组行PICC技术,B组采取常规浅静脉穿刺,对比两组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 A组患者满意率为97.5%,并发率为2.5%,B组满意率为70.0%,并发率为30.0%(<0.05)。结论 PICC留置时间长,不需反复穿刺,护理简便,可有效降低肿瘤患者的痛苦,值得推广。

    作者:马进 刊期: 2014年第38期

  • 糖尿病性慢性肾功能衰竭的血液透析护理探讨

    目的探讨糖尿病性慢性肾功能衰竭(DCRF)进行血液透析的护理要点及副反应防治对策。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4年3月收治的40例DCRF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统计并发症情况,并总结透析前、透析时、透析后的护理要点及对并发症的有效处理方法。结果40例患者全部安全完成血液透析疗程。期间并发症发生率为32.5%,其中低血压4例,高血压与失衡综合征各2例,发热1例,血液分层及凝血1例,心肌梗死1例。结论对DCRF的血液透析进行优质护理,可有效减少透析并发症的发生率,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张珍 刊期: 2014年第38期

  • 探讨腹腔镜手术应用于胆结石患者的术后护理

    目的探讨采用腹腔镜手术进行胆结石治疗的患者的术后护理,并对术后护理的方法和措施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014年1月~3月我院普外科收住的30例经过腹腔镜手术的胆结石患者,并对此30例患者进行术后护理和出院指导。结果经术后护理后患者在住院期间的病情均得到了良好改善,无并发症或其他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在普外科收住的胆结石患者的护理中,对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的患者开展术后护理的同时加以出院指导,能够有效的减少并发症及其他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提高胆结石手术患者的术后护理的质量。

    作者:喻静 刊期: 2014年第38期

  • 静脉留置针在肾脏疾病儿童中的应用及其护理

    目的探讨静脉留置针在肾脏疾病儿童中的应用及其护理。方法选择2012年3月~2014年3月在我院治疗的130例肾脏疾病儿童作为研究对象,使用小儿静脉留置针的方式给患儿进行输液,观察患儿静脉留置针输液的效果。结果患儿均一次穿刺,无吊针和感染患儿;留置过程中有3例患儿出现渗血,43例患儿敷贴脱落;5例患儿在更换敷贴时出现套管脱落。结论静脉留置针在肾脏疾病儿童中有很好的应用效果。在护理时要注意及时更换敷贴、观察患者并发症情况。同时做好患儿家属的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应用留置针的效果。

    作者:杨文静 刊期: 2014年第38期

  • 蛇伤致肢体肿胀用小切口深筋膜切开及拔罐术的治疗与护理

    目的蛇伤致肢体肿胀用小切口深筋膜切开及拔罐术治疗与护理的效果观察。方法选用2012年20例蛇伤致肢体肿胀的患者用传统的治疗和护理作为对照组和2013年20例蛇伤致肢体肿胀的患者用传统方法加用小切口深筋膜切开及拔罐术的治疗与护理作为实验组,观察两组的疗效。结果用小切口深筋膜切开及拔罐术治疗蛇伤致肢体肿胀的疗效显著,无肢体溃烂,缩短了住院时间,减轻了患者的费用。结论小切口深筋膜切口及拔罐术操作简单,疗效满意,受到患者的好评。

    作者:蒋冬英 刊期: 2014年第38期

医学信息杂志

医学信息杂志

主管: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

主办: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