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希文
目的研究护理安全管理对手术室护理质量的影响分析。方法随机的选取某医院中一百例手术患者分为观察组以及对照组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护理的制度进行护理;观察组采用的是护理安全管理制度进行护理,并不断的完善手术室中不同的护安全管理制度,对护理人员及进行各种专业知识的培训,提高护理人员的护理水平。对两组的手术室护理质量的影响进行比较。结果手术室护理人员的素质得到了全面的提升,护理质量也到了相应的提高。结论护理安全管理对手术室护理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
作者:袁玉萍 刊期: 2014年第38期
目的探究糖尿病性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角膜水肿护理方法,并为该病的临床治疗积累经验。方法选取我院眼科于2010年5月~2013年10月收治的48例糖尿病性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角膜水肿患者,利用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分别设为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予常规对症处理,其中对照组开展常规护理模式,而研究组开展系统护理模式。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患者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1.7%,对照组为70.8%,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研究组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9.273,<0.05)。结论糖尿病性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角膜水肿患者实施系统护理干预能够提高手术效果,并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进一步推广。
作者:鲁媛;刘玲蓉;陶亚丽;赵晨 刊期: 2014年第38期
目的观察研究计划生育中人工流产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9月~2013年9月共90例计划生育中行无痛人工流产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5例患者,实验组采取临床护理措施,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措施进行护理,比较两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经过对比,实验组采取临床护理措施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措施,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计划生育中无痛人工流产采取临床护理有助于减轻患者负担,临床上值得推广。
作者:施学丽;张德清 刊期: 2014年第38期
腕管综合征是一种无菌性炎症,通常引起这种疾病的主要原因是患者腕部在长时间的工作中出现慢劳损,也有可能是患者造日常生活工作中出现的一些外伤造成的,造成这种临床症状是因为患者的正中神经在腕管中受到了压迫以及刺激而产生的。腕管松解术是治疗腕管综合征的一种主要方法,但是在手术后的护理工作对患者的康复同样非常重要。本文通过分析40例腕管综合征在腕管松解术之后的治疗效果,并提出了术后护理中应该注意的事项。
作者:程海荷;戴银屏;柯喜梅 刊期: 2014年第38期
目的探究护理干预对冠脉搭桥患者术后健康相关行为的影响情况。方法资料随机选取2012年12月~2013年12月入住本院的冠脉搭桥手术患者104例,按照完全双盲法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2例患者予常规护理,研究组52例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健康相关行为评分情况及生活质量(WHOQOL)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健康相关行为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且WHOQOL评分比对照组高,HAMD评分比对照组低,比较差异明显,均具统计学意义(<0.05)。结论护理干预对冠脉搭桥患者术后健康相关行为具有积极影响。
作者:李小华 刊期: 2014年第38期
羊水栓塞(Amniotic fluid embolism AFE)是一种罕见的、但危险性极大的产科急症,尽管从1926年起Meyer[1]就已经对羊水栓塞做出了首次报道,几十年来也有不同的学者做出相关的研究,获得了不用的结论和支持,但其实至今为止羊水栓塞对于医务工作者来说,仍然还是一个未解之谜,因为它的不可预测性,以及致母婴高死亡性,所以它依旧是妇产科学和法医学工作者热衷的研究热点,本文从羊水栓塞的临床表现、临床诊断、辅助诊断、治疗及其预后几方面对国内外学者的研究进行了综述,旨在为妇产科学及法医学工作者日常临床工作和尸检鉴定提供相关思考路径,降低误诊风险。
作者:沈鑫;夏米佳;余舰 刊期: 2014年第38期
目的探讨复发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分离株基因型与耐药性。方法选择本院妇科的门诊及住院RVVC患者,收集时间为2013年11月~2014年10月共计100例,平均年龄(52.2±27.9)岁,对RVVC患者致病念珠菌进行白色念珠菌基因型分析,比较了不同白色念珠菌基因型对6种常规抗真菌药的MIC值及耐药性。结果80株为单一条带,大小为450dp,与A型标准菌株ATCC96113电泳条带相同,为A型;12株为840dp,为B型克柔假丝酵母菌ATCC6258;8株为450bp和840bp,为C型近平滑假丝酵母菌ATCC22019。不含内含子组(B型与C型)白假丝酵母菌对5-氟尿嘧啶、咪康唑、克霉素、氟康唑、伊曲康唑的MIC值与含内含子组(A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两组白假丝酵母菌对咪康唑及5-氟尿嘧啶的耐药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不含内含子组(B型与C型)更低(<0.05)。结论不同白假丝酵母菌基因型别在体外试验中对不同药物的低抑菌浓度和敏感率存在差异。因此,临床医生需重视临床真菌的检测,合理应用抗真菌药物,控制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的重复感染。
作者:王朝甘;彭艳 刊期: 2014年第38期
目的探讨不同麻醉药物对全麻苏醒期患者躁动的影响研究。方法从2013年1月~2014年4月在我院行全麻下手术治疗后发生EA的患者,共90例(男47例,女43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A、B、C三个组各30例,术后分别给予静脉注射帕瑞昔布40mg、布托啡诺20μg/kg和曲马多1mg/kg。比较各组治疗后全麻苏醒期躁动程度、Ramsay镇静评分及苏醒时间、PACU停留时间等。结果治疗后,A组、B组患者 EA的程度显著低于 C组(<0.05);A组、C组两组患者的Ramsay镇静评分显著低于B组,而A组和C组之间比较,A组患者的Ramsay镇静评分显著低于C组(P<0.05);B组患者苏醒时间(min)、PACU停留时间(min)显著高于A组、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帕瑞昔布治疗EA效果更佳,可有效改善全麻患者苏醒期的躁动程度,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欧敏 刊期: 2014年第38期
目的探索农村妇女宫颈癌防治措施,提高宫颈癌早诊早治率,降低死亡率。方法对14600名农村妇女行宫颈癌防治知识和宫颈癌筛查项目认知程度调查;实施妇科常规检查,醋酸染色/复方碘染色检查,阳性体征者行阴道镜检查、组织病理学检查,检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查出13159例患有一种以上的妇科病,总患病率90.13%。其中宫颈疾患率47.29%;阴道疾患率42.20%;盆腔疾患率21.01%;外阴疾患率2.09%;宫颈癌前病变率0.08%;宫颈癌发病率0.08%。结论积极开展健康教育,提高农村妇女的防癌意识是降低本地妇女宫颈癌发病率的关键。
作者:薄文提;陈文彦 刊期: 2014年第38期
目的分析探讨舒适护理在妇产科手术中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3年4月在我院接受妇产科手术的患者62例,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两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式,试验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用舒适护理,比较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试验组患者的术后镇痛级别以及护理评分质量、护理满意率等均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对照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舒适护理可以减轻患者的痛感,提高护理质量以及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罗秀兰 刊期: 2014年第38期
医院药房是涵盖了管理、技术、经验以及服务等方面的综合性科室,是医院“医”和“药”的交汇点,不仅是医院医疗工作有效进行的保证,同时也是医院对外的形象窗口之一,具有重要的职能。因此,必须加强医院药房的管理,以保证医院用药质量,同时提高医院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作者:徐静 刊期: 2014年第38期
目的主要探讨在慢性胃炎患者治疗中应用护理干预对患者的恢复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2年3月~2013年3月收治的120例慢性胃炎患者,随机将这120例患者分成两组,其中观察组60例,对照组60例,比较两组患者经过护理干预满意度情况、患者病情复发率以及患者住院时长。结果通过调查问卷数据显示观察组的60例患者满意程度高于对照组,我院复查数据显示观察组病情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住院时长也比对照组短。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通过慢性胃炎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对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有很好的效果,患者复发率也比较低住院时间短,得到大部分患者的满意评价,因此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王秋香;刘丽霞 刊期: 2014年第38期
目的了解临床护理干预对女性盆底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对我院2011年6月~2014年6月收治的产后进行盆底功能康复的患者进行抽样,选取72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进行对比观察,其中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施以临床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36例患者在接受常规护理后,盆底肌肉的张力跃3级29例(80.6%),盆底肌肉的张力≤3级7例(19.4%),压力性尿失禁改善5例(13.9%),性生活满意20例(55.6%)、子宫脱落恢复1例(2.7%);实验组36例患者在接受常规护理上施以临床护理干预后,盆底肌肉的张力跃3级32例(88.9%),盆底肌肉的张力≤3级4例(11.1%),压力性尿失禁改善9例(25%),性生活满意22例(61.1%)、子宫脱落恢复3例(8.3%)。实验组患者盆底恢复功能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治疗效果比较具有明显差异,<0.05。结论对产后女性采取临床护理干预,对女性盆底功能康复起到促进作用,改善了产后女性盆腔器官脱落与尿失禁的发生率,提高了产妇的生活质量。
作者:王红丽;刘莉 刊期: 2014年第38期
目的观察康复新液联合激素对胸部肿瘤患者放疗后发生放射性肺炎的治疗效果。方法将45例胸部肿瘤放疗后并发放射性肺炎患者随机分研究组及对照组。对照组23例给予吸氧、激素及抗炎等治疗,研究组22例在相同的基础上口服康复新液,10ml/次,3次/d,治疗2w。治疗结束后评估两组患者的症状改善情况并行胸部CT扫描;检测治疗前后血浆的TGF-β1、TNF-α及IL-6的表达水平。结果有效率研究组86.4%(19/22),明显高于对照组65.2%(15/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治疗后两组血浆TGF-β1、TNF-α及IL-6均较治疗前下降,但研究组较对照组下降更显著,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康复新液能抑制炎症因子的产生,明显改善放射性肺炎患者的临床症状,值得进一步研究。
作者:杨玖;洪梅 刊期: 2014年第38期
本文综述了他汀类药物降血脂及防治冠心病作用的研究进展,为今后血脂与冠心病关系的研究提供依据。
作者:刘维军 刊期: 2014年第38期
目的对索林LIAISON XL化学发光免疫分析系统主要性能进行评价。方法以CLSI(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制定的评价标准,通过一系列实验设计,对索林LIAISON XL化学发光免疫分析系统乙肝两对半检测的精密度、线性范围、符合率、分析灵敏度等进行评价。结果 LIAISON XL化学发光免疫分析系统进行乙肝两对半检测,批内不精密度CV在1.56~3.07%,批间不精密度在2.64~5.44%,HBsAg、HBsAb、HBeAg的分析灵敏度分别为0.03IU/ml、5 mlU/ml、0.01PEIU/ml。结论 LIAISON XL化学发光免疫分析系统各方面性能良好,测定样本快速,准确度精密度可靠,能适应医院临床样本的检测需要。
作者:单咏梅;沈英;杨凡;万海英 刊期: 2014年第38期
目的对循证护理在结石性胆囊炎胆囊切除术围手术期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随机选择本院2012年3月~2014年3月收治并行结石性胆囊炎胆囊切除术的患者74例,以双盲法分为两组,对照组37例在围手术期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37例在围手期给予循证护理,再对两组患者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给予循证护理的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及对护理的满意度等指标要比较优于只行常规护理的对照组患者,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将循证护理应用于结石性胆囊炎胆囊切除术围手术期,可明显提高手术各指标,具有极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陈震宇 刊期: 2014年第38期
目的对老年痴呆患者家属心理健康状况及相应护理干预措施进行探讨。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两组家属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评定,并将所得数据分析比较。结果观察组干预后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等因子的SCL-90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0.05。结论对老年痴呆患者家属进行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提供充分的社会支持,有利于增强患者家属心理健康水平,降低不良情绪,使患者家属生活质量得到提高。
作者:凌红 刊期: 2014年第38期
目的对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012年4月~2014年4月来院就诊及迎博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门诊的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60例,给予所选患者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后对其临床疗效及疾病治疗情况进行分析。结果给予所选60例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后,有52例患者治疗有效,占86.67%,有较好临床疗效。结论给予围绝经期综合征疾病患者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有较好的临床疗效,有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有积极临床意义,值得临床积极推广使用。
作者:沈林芳 刊期: 2014年第38期
目的观察百白破疫苗接种局部反应应用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选取2013~2014年3月在本中心预防接种门诊疫苗接种的婴幼儿86例,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均为43例,研究组应用护理干预,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观察两组的局部反应发生情况以及穿刺情况。结果研究组的局部反应发生率2.33%比对照组25.58%少,且研究组一次性穿针成功40(93.02%)例比对照组(33)(76.74%)例多,两组差异较为明显(<0.05)。结论百白破疫苗接种局部反应应用护理干预可以有效控制红肿、发热等情况,并可以减少穿刺次数,从而可以有效减轻接种给婴幼儿带来的疼痛,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梅兰;马振坤 刊期: 2014年第3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