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氨氯地平联合替米沙坦治疗原发性高血压效果分析

曹俊达;吴春华;王琦;曹原;郭磊

关键词:高血压, 氨氯地平, 替米沙坦
摘要:目的探讨氨氯地平联合替米沙坦治疗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5月~2014年7月收治的132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6例。对照组给予氨氯地平片5~10mg/次/d,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再给予替米沙坦40 mg/次,1次/d,两组疗程共2个月,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5.76%,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91%(<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血压、心率均有所改善,但观察组血压改善优于对照组(<0.05)。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06%,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55%(>0.05)。结论氨氯地平联合替米沙坦治疗原发性高血压临床效果确切,血压达标速度快,且不增加不良反应,是治疗高血压较为理想的选择。
医学信息杂志相关文献
  • 提高手术护理安全性的措施

    目的在于提升护理的质量,确保手术的安全。方法在分析的方法上,主要分析了2002~2006年度我院手术室当中的手术护理不良事件出现的一些原因。经过分析后,得知27台次手术出现了护理不良事件共计<41例次,其中由于工作责任心不强而引发的有6台次,占22.22%比例;由于业务不熟悉造成4台次,占14.181%比例;由于器械准备不够出现了5台次,占18.52%比例;手消毒不合格引发的此类事件10台次,占31.71%;对医生的习惯不熟悉而造成的有20台次,占71.41%;其它9台次,占33.33%。结果护龄≤2年的7人出现护理不良事件总计21台次发生33例次;护龄2~4年的2人出现护理不良事件有5台次,7例次;护龄超过4年2人出现护理不良事件有1台1例次。结论终的研究表明,应当强化对年轻护士在理论以及操作层面上的培训,积极的使用可行性的措施手段,预防以及控制护理不良事件的出现,这是确保手术室护理安全的重点。

    作者:周晓莉 刊期: 2014年第38期

  • 循证护理在呼吸科护患专业性沟通中的应用

    医学的发展,推动了循证医学的发展,而循证医学的发展也带动了循证护理学的发展,呼吸科的患者有很多得的是传染性疾病,患者的防范意识不够强,生活习惯不良,发病率比较高,并发症也很多,护患的专业性沟通不到位,护理比较困难,护患沟通也比较困难,这样一来,循证护理的重要性就更加突出了。通过对呼吸科的患者进行循证护理,探究循证护理在呼吸科的护患之间专业性沟通的作用。选取我院2013年5月~2014年5收治的200例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100例,比较患者并发症率,患者的满意度。运用循证护理,能有效降低患者的并发症概率,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王小华 刊期: 2014年第38期

  • 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在肺结核咯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后对肺结核咯血患者的临床效果观察。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7月~2013年8月收治的50例前来就诊的肺结核并咯血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即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给予给予传统常规护理服务,对照组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对比两组患者在的止血有效率、住院天数、以及护理满意度等方面的指标。结果与观察组相比,对照组患者止血有效率、住院天数、以及护理满意度等方面的指标明显优于观察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对肺结核咯血患者实施优质护理服务,能够明显提高患者止血有效率、住院天数及护理满意度等方面的指标,是一种有效的护理服务模式,值得在临床推广。

    作者:祝丽娟 刊期: 2014年第38期

  • 护理干预在全程无痛分娩中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全程无痛分娩中的影响及效果。方法选取无痛分娩产妇10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其中观察组采用护理干预措施,对照组产妇常规护理,分析比较两组产妇的镇痛效果和剖宫产率。结果观察组产妇镇痛效果及自然分娩率优于对照组,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护理干预联合硬膜外镇痛可以减轻产妇分娩时的心理负担,保证胎儿健康,值得临床加深研究和推广。

    作者:张颖 刊期: 2014年第38期

  • 1例糖尿病并发低血钾引起室颤患者的抢救及护理

    总结1例糖尿病患者并发低血钾引起的室颤的成功急救的护理体会。此例患者为临床中的危急重患者,且临床病例较少。我们对患者的病情进行了全面的评估,严密观察患者生命体征情况,及早识别心脏节律改变及心律失常,做好急救药品、物品准备及仪器准备。患者住院期间反复发作室颤5次。实施紧急有效的电除颤治疗、心肺复苏抗休克处理同时有效补钾,医护配合良好,床边抢救均成功。

    作者:卞凤丽 刊期: 2014年第38期

  • 细节管理在医院儿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

    儿科护理的综合效果提升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化工程,近年来,不同行业均提出了大量了围绕儿科护理的新理念和新技术。本文从沟通、量化管理、心理素质、环境细节、职业教育培训等诸多方面对目前文献库中已有的文献进行了综述研究。

    作者:刘淑玉 刊期: 2014年第38期

  • 术后寒战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干预

    目的分析手术患者术后回室时发生寒战的主要原因,以剖宫产手术为例探讨对针性的进行护理干预措施,以减少减轻寒战的发生。方法以我院2013年10月~2014年3月低气温季节102例剖腹产产妇为研究对象,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1例,对术后可能发生寒战的原因进行分析,对观察组51例产妇针对性的预防及护理干预,对照组产妇则按照常规手术护理方式进行。分析观察产妇术中、术后寒战的发生率及出现时间,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在参与研究的102例产妇中,31例出现寒战,占总发生率为30.39%,对照组寒战发生率55%、I 级寒战数为10例,观察组寒战发生率为6%,I 级寒战数为0例。分析结果显示,有针对性的对手术患者进行护理干预,患者寒战的发生率要明显低于常规护理下进行的手术患者。方法尽管术后寒战的原因很多,但只要在手术过程中特别是手术后期至结束阶段在细节和环节上采取切实有效的保暖措施即能有效地防止寒战的发生,降低寒战的发生率和寒战程度。

    作者:顾爱英;钮风娟;张允美 刊期: 2014年第38期

  • 新医改形势下医院门诊药房人员管理及服务流程重组探索

    门诊药房是医院直接面对患者服务的重要窗口,是医院药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通过对新医改形势下门诊药房工作模式的分析,阐明了门诊药房管理模式改变和服务流程变化对提高工作效率和改善服务,提高门诊患者满意度所产生的积极作用。

    作者:张益铭 刊期: 2014年第38期

  • 88例对冲性双额叶脑挫裂伤诊治分析

    目的总结对冲性双额《脑挫裂伤救治体会和经验教训,探讨对冲性双额《脑挫裂伤的危险因素、安全有效的诊疗方法及手术指征。方法对我科2005年3月~2014年3月,88例对冲性双额《脑挫裂伤的临床资料,分析病情演化过程,总结手术时机的把握、手术指征及冠状切口双额开颅减压术等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88例患者,保守治疗38例,手术50例,按照GOS评分标准院良好51例,中残18例,重残6例,植物生存5例,死亡5例,自动出院3例。结论对双额《脑挫裂伤患者要高度重视,要连续严密观察神志瞳孔变化,动态头颅CT复查,脱水剂不可过快过早减量停用,正确掌握手术适应证,尽早手术治疗,预防脑中心疝的发生以提高抢救成功率,降低病死率。

    作者:陆业平;赵文旭;毛胜;廖黎庆;尹璋星;彭一鹏 刊期: 2014年第38期

  • 关于医院财务分析的方法和评价指标体系分析

    随着医疗体制的深化改革,建立合理的财务分析方法和评价指标体系成为医院发展的必然要求。医院作为医疗事业改革的一个重要环节,其职能和功能随着医疗改革的深化不断发生转变。现阶段医院的医疗问题逐渐成为社会关注的重点话题,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的出现,使得人们对医疗事业的关注程度也普遍增加。为了满足医院发展的要求和人们健康保障的需要,采用合适的医院财务分析方法和评价指标,成为增加医院科学管理的重要途径。本文就医院的财务分析方法和评价指标体系进行分析。

    作者:才国民 刊期: 2014年第38期

  • 胆石症腹腔镜手术治疗的临床护理

    目的探讨胆石症腹腔镜手术治疗的临床护理,为胆石症腹腔镜手术的患者提供更好的护理提供一定依据,促进患者早日康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胆石症患者64例,均进行腹腔镜手术,在手术前给予患者心理护理,饮食护理以及术前相应的监测,在手术后,给予患者常规一般护理,饮食护理以及引流管护理,在出院时,给予患者相应的指导。观察患者的预后及并发症情况,同时调查患者对此次护理的满意度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痊愈出院,7例发生术后并发症,其中胆汁漏3例,出血2例,腹胀1例,1例患者出现皮下气肿,经过积极对症处理,均痊愈。对本次护理满意的患者共有60例,满意度为93.75%。结论有效的术前术后护理是保证腹腔镜手术治疗胆石症的必要条件,术后严密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引流液的情况,保持引流管的通畅,给予患者正确有效的护理,既可保证手术的顺利成功,又能缩短患者住院时间。

    作者:周虹 刊期: 2014年第38期

  • 应用三维适形调强放疗治疗老年宫颈残端癌13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三维适形调强放疗联合近距离腔内照射治疗老年宫颈残端癌患者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江苏省肿瘤医院2012年1月~2013年12月间收入院行三维适形调强放疗联合近距离腔内照射的13例宫颈残端癌老年患者临床资料,并进行随访,随访截止至2014年6月,观察患者的近期疗效及并发症情况。结果①近期疗效院13例患者SCC下降率为(77.8依4.5)%,总有效率为83.3%(10/13)。②近期并发症院13例患者出现近期并发症4例(4/13),为I级直肠反应。结论对于宫颈残端癌老年患者,三维适形调强放疗联合近距离腔内照射,安全有效,值得进一步推广。

    作者:徐寒子;陆谔梅;孙志华;吴强;张秀明;贡震 刊期: 2014年第38期

  • 慢性胃炎患者治疗中护理干预的应用效果解析

    目的主要探讨在慢性胃炎患者治疗中应用护理干预对患者的恢复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2年3月~2013年3月收治的120例慢性胃炎患者,随机将这120例患者分成两组,其中观察组60例,对照组60例,比较两组患者经过护理干预满意度情况、患者病情复发率以及患者住院时长。结果通过调查问卷数据显示观察组的60例患者满意程度高于对照组,我院复查数据显示观察组病情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住院时长也比对照组短。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通过慢性胃炎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对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有很好的效果,患者复发率也比较低住院时间短,得到大部分患者的满意评价,因此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王秋香;刘丽霞 刊期: 2014年第38期

  • 老年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体会

    目的讨论研究对老年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实行围手术期护理干预的临床疗效与意义。方法选取我院消化科100例老年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常规组与护理组,各50例。对常规组患者实行日常护理干预;护理组患者在常规组基础上实行完善综合的围手术期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不同程度护理后护理满意程度以及不良反应发生人数等指标。结果护理组实行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后其对护理非常满意及满意人数显著多于常规组且一般及不满意人数显著少于常规组(P<0.05)。护理组患者实行完善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后其各类并发症发生人数均显著少于常规护理组(<0.05)。结论对老年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实行围手术期护理干预能够帮助患者全面正确的了解疾病知识及治疗方式,使其意识到积极配合治疗的重要意义以提高治疗依从性。在完善综合的护理干预下大程度的将并发症发生率降到低,有效提高疾病治疗效率及生活质量。

    作者:何建青 刊期: 2014年第38期

  • 护理干预在骨科术后疼痛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护理干预在骨科术后疼痛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抽取我院于2012年6月~2014年3月收治的需要进行骨科手术的患者100例,在征得患者及其家属的同意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患者50例,主要实行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对照组患者50例,主要采取常规护理措施。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满意度和疼痛程度的变化情况。结果经过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为9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0%。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相比,具有显著差异性(<0.05)。观察组患者的疼痛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数据相比,具有显著差异性(<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在改善骨科患者术后的疼痛症状具有显著的效果,同时,还能够有效地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值得大力推广应用。

    作者:邹荣花 刊期: 2014年第38期

  • 冠心病合并心瓣膜病手术的临床护理配合

    目的探讨分析冠心病合并心瓣膜病手术的临床护理配合。方法对我院2013年1月~12月收治的5例冠心病合并心瓣膜病手术患者的临床护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无手术死亡患者,平均呼吸机使用时间为36h,平均ICU监护时间为5d,平均住院时间为34d。术后2例患者发生并发症,其中1例呼吸功能不全,1例为肾功能不全。术后随访6~12个月,未有患者死亡,4例心功能玉级,1例心功能域级,心功能改善明显,生活均能够自理。5例患者行二尖瓣成形治疗后,二尖瓣返流较术前明显减轻,<0.05具有显著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冠心病合并心瓣膜病手术的难度大、风险高,手术期应给予积极有效的护理,以降低并发症和死亡率。

    作者:史睿 刊期: 2014年第38期

  • 糖尿病合并肾病临床人性化护理干预

    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干预对糖尿病合并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3年1月~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78例糖尿病合并肾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各39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则给予临床人性化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39例患者在接受上述护理后,生活质量评分为(112.63±3.17),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3.78±3.02),护理人员的自我效能评分为(90.16±2.87);对照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水平为(91.47±4.08),护理满意度水平为(80.06±2.59),护理人员的自我效能评价水平为(79.43±3.26)。观察组患者的护理质量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护理效果比较具有明显差异,<0.05。结论临床上对糖尿病合并肾病患者应用人性化护理干预,可显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护理人员的自我效能,护理质量显著优于常规护理,值得广泛使用。

    作者:孙瑶;涂莉莉 刊期: 2014年第38期

  • 临床护理干预对女性盆底功能康复的影响

    目的了解临床护理干预对女性盆底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对我院2011年6月~2014年6月收治的产后进行盆底功能康复的患者进行抽样,选取72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进行对比观察,其中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施以临床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36例患者在接受常规护理后,盆底肌肉的张力跃3级29例(80.6%),盆底肌肉的张力≤3级7例(19.4%),压力性尿失禁改善5例(13.9%),性生活满意20例(55.6%)、子宫脱落恢复1例(2.7%);实验组36例患者在接受常规护理上施以临床护理干预后,盆底肌肉的张力跃3级32例(88.9%),盆底肌肉的张力≤3级4例(11.1%),压力性尿失禁改善9例(25%),性生活满意22例(61.1%)、子宫脱落恢复3例(8.3%)。实验组患者盆底恢复功能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治疗效果比较具有明显差异,<0.05。结论对产后女性采取临床护理干预,对女性盆底功能康复起到促进作用,改善了产后女性盆腔器官脱落与尿失禁的发生率,提高了产妇的生活质量。

    作者:王红丽;刘莉 刊期: 2014年第38期

  • SLIPA喉罩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应用

    目的研究和观察SLIPA喉罩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应用,评价其应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选年龄在18~70岁,体重指数(BMI)<30 kg/m2,全麻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40例,随机将其分为SLIPA喉罩组(A组)20例和气管插管组(B组)20例,观察两组麻醉前、诱导时,置入喉罩或插管时,拨出喉罩或拔管时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的变化及观察患者术后的咽喉痛、声嘶哑、呛咳、恶心呕吐等不反应的发生率。结果两组在麻醉前、诱导时及术中A组各时点心率(HR)和平均动脉压(MAP)变化无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跃0.05),B组插管时拔管时比A组置入喉罩和拔出喉罩时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明显升高(<0.05)有统计学意义,术后咽喉痛、声嘶哑、呛咳、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发生率,B组明显高于A组。结论 SLIPA喉罩操作简单易行,操作时对血流动力学改变,轻微且减少患者咽喉痛、声嘶哑、呛咳、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可安全有效的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作者:郭一新;刘春青 刊期: 2014年第38期

  • 芎通脉合剂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通过比较分析加用芎通脉合剂治疗与常规二级预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评价。方法将79例冠心病住院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通过对于治疗前后心绞痛症状、中医证候变化的观察,进行疗效对比。结果治疗3个月后,与对照组相比,心绞痛疗效治疗组优于对照组(﹤0.01);两组均能明显改善患者中医证候,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0.01)。结论组方后的芎通脉合剂对扩张冠脉、改善循环、缓解心绞痛症状,改善中医证候。

    作者:马慧妍 刊期: 2014年第38期

医学信息杂志

医学信息杂志

主管: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

主办: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