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观察在心血管内科护理中的优质护理服务应用价值

熊琦;侯兰珍

关键词:心血管内科, 护理, 优质护理服务
摘要:目的观察在心血管内科护理中的优质护理服务的疗效,从而探讨其具有的应用价值。方法将我院2013年1月~2014年1月接待的100例心血管内科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按照围手术期内的不同护理方案将其平均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干预,实验组采用优质护理服务方式干预。通过对干预结果的观察,比较两种护理方式的应用价值。结果两种护理方式均体现出了人性化的服务态度,经过一段时间的住院治疗及精心护理,实验组的护理效果更显著,其总有效率达94%,明显高于对照的64%,(>0.05),具有可比性。结论优质护理服务在心血管内科护理中的应用能够有效提高护理效果,在尊重患者的基础上,大化的满足患者的需求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此外,还能促进医患间的关系,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
医学信息杂志相关文献
  • 120例无痛性人工流产术的观察及护理

    目的分析无痛性人工流产术的临床治疗效果,对此类患者护理要点进行总结归纳。方法选择2012年6月~2013年6月在我院实施无痛性人工流产术的120例孕妇实验组,另外选择同期120例不使用任何止痛方案的孕妇为为对照组,通过比较两组成员血压变化幅度、术中出血量进行效果评价。结果实验组术中波动幅度和出血量明显低于对照组,<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无痛性人工流产术临床治疗效果显著,不良反应轻微,建议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华霞 刊期: 2014年第38期

  • 乡镇卫生院门诊静脉输液的护理分析

    目的分析乡镇卫生院门诊静脉输液的护理措施。方法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给予静脉输液,并在输液的过程中提供相应的护理干预,具体护理措施包括加强巡视及注意做好心理干预工作等。结果一次穿刺成功且整个输液过程保持持续滴注的患者为72例,有2例患者的静脉穿刺次数为2次,1例患者在静脉滴注过程中出现液体外渗现象,其余1例则表现为疼痛出血。结论在静脉输液时进行有效的护理干预能够提高患者对于乡镇医疗服务的满意度,可推广使用。

    作者:王祝云 刊期: 2014年第38期

  • 腕管综合症患者术后护理

    腕管综合征是一种无菌性炎症,通常引起这种疾病的主要原因是患者腕部在长时间的工作中出现慢劳损,也有可能是患者造日常生活工作中出现的一些外伤造成的,造成这种临床症状是因为患者的正中神经在腕管中受到了压迫以及刺激而产生的。腕管松解术是治疗腕管综合征的一种主要方法,但是在手术后的护理工作对患者的康复同样非常重要。本文通过分析40例腕管综合征在腕管松解术之后的治疗效果,并提出了术后护理中应该注意的事项。

    作者:程海荷;戴银屏;柯喜梅 刊期: 2014年第38期

  • 血气分析、BNP、D-二聚体对肺心病急性加重期及慢阻肺急性加重期的鉴别作用

    目的观察肺心病急性加重期患者与慢阻肺急性加重期患者治疗前后动脉血气分析、血浆脑钠肽和血浆D-二聚体的变化。方法在年龄、性别匹配的52例肺心病急性加重期患者与51例慢阻肺急性加重期患者中,给予2w的综合治疗。治疗前后分别测定动脉血气分析、血浆BNP和D-二聚体。结果肺心病急性加重组治疗前PaCO2显著高于AECOPD组,PaO2与pH值显著低于AECOPD组(<0.05)。肺心病急性加重组治疗后PaCO2显著高于AECOPD组,PaO2显著低于AECOPD组,两组治疗后pH值无显著差异(<0.05)。两组治疗后BNP及D-二聚体值显著低于治疗前(<0.05)。肺心病急性加重组组治疗前BNP及D-二聚体值显著高于AECOPD组,肺心病急性加重组治疗后BNP及D-二聚体值也显著高于AECOPD组(<0.05)。结论血气分析、血浆BNP、D-二聚体可作为判定肺心病急性加重期及慢阻肺急性加重期的鉴别手段。

    作者:刘新疆;佘晓波 刊期: 2014年第38期

  • 非手术疗法治疗Colles骨折的研究近况

    从临床治疗现状进行分析,骨折较为常见,在日常生活中,人们会因为各种因素的影响发生骨折。从临床治疗的骨折患者现状进行分析,骨折的类型有多种,有肱骨骨折、膝关节骨折、肘关节骨折、腕关节骨折等,在众多骨折类型中,col es骨折较为常见。 Col es骨折属于腕部骨折,如果没有采取及时有效的治疗,将会造成腕关节的变形,甚是还会影响到患者手指、肩膀、肘关节功能,严重的影响着患者的生活。针对col es骨折,常采用的是非手术治疗法,也就是手法复位、固定位置、药物治疗等,本文针对非手术疗法治疗col es骨折以及相关的内容进行分析研究。

    作者:陈宇军 刊期: 2014年第38期

  • 甲泼尼龙联合多索茶碱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临床观察

    目的对甲泼尼龙联合多索茶碱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临床进行观察研究。方法随机抽取2012年10月~2014年4月本院接诊的8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予以氨茶碱联合地塞米松治疗,观察组患者予以多索茶碱联合甲泼尼龙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2.5豫明显高于对照组70.0豫,观察组治疗后肺功能项目有显著好转;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22.5豫明显低于对照组85.0豫,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采用甲泼尼龙联合多索茶碱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可有效提高临床疗效,降低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具有非常积极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刘茵 刊期: 2014年第38期

  • 痤疮的护理

    导致痤疮的原因主要有三个,皮脂分泌旺盛、毛囊皮脂腺导管过度角化和痤疮丙酸杆菌感染。所以相应的护理也主要从这三方面着手,改善这三方面的情况。痤疮护理基本可以分为三部分,心理、饮食和日常护理。心理护理指注意缓解患者的心理压力;饮食则应尽量清淡,减少肉类、蛋、禽类、甜食等高升糖指数的食物摄入;日常护理主要指做好脸部皮肤的清洁、减少脸部与不清洁物品接触和避免紫外线过度照射。

    作者:黄金兰;吴荣进 刊期: 2014年第38期

  • 国内外移动医疗的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分析

    随着,移动互联网快速崛起,给医疗行业带来巨大的影响。本文对国内外移动医疗发展现状进行分析,探讨了移动医疗应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对其未来发展趋势提出了见解[1]。

    作者:张卯红 刊期: 2014年第38期

  • 新生儿感染性肺炎的护理干预

    目的探讨新生儿感染性肺炎的护理干预效果。方法我院从2013年1月~8月共收治新生儿感染性肺炎患儿100例,将其随机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儿50例和对照组50例患儿均给予常规的治疗与护理,在此基础上,观察组患儿给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儿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儿的总有效率(100%)要明显高于对照组(76%),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观察组患儿的死亡率要明显低于对照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对于新生儿感染性肺炎患儿给予护理干预,可以有效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促使患儿及早康复,值得临床上推广与应用。

    作者:禹晓娟 刊期: 2014年第38期

  • 阿司匹林肠溶片联合辛伐他汀治疗冠心病效果观察

    目的讨论联合使用阿司匹林肠溶片以及辛伐他汀治疗冠心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2月~2014年6月所收治的72例冠心病患者进行研究,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单纯使用辛伐他汀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用阿司匹林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7.2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00%,差异显著,比较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联合阿司匹林肠溶片联合辛伐他汀治疗冠心病可对血小板的沉积与聚集进行有效抑制,大幅降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含量,进而增加冠状动脉的灌注量,改善患者血管的内皮功能,进而强化治疗效果,提高治疗有效率,应用效果显著,值得进一步进行推广。

    作者:经平 刊期: 2014年第38期

  • 三步逐层推拿正骨手法治疗颈源性三叉神经痛患者的护理

    目的探讨三步逐层推拿正骨手法治疗颈源性三叉神经痛患者的护理。方法对66例颈源性三叉神经痛患者采用三步逐层推拿正骨手法治疗同时,加强情志调护及疼痛护理,采取正确的体位干预、纠正不良姿势、加强健康教育指导及功能锻炼等护理干预措施。结果随访1~3年,痊愈47例(71.21%),显效9例(13.63%),有效8例(12.12%),无效2例(3.03%),总有效率96.96%复发13例。结论及时、正确的护理干预是提高和巩固疗效、减少该病复发的有效措施。

    作者:张凤清;方军;方萍 刊期: 2014年第38期

  • 现代化发展下的医院药房管理措施探究

    医院药房是涵盖了管理、技术、经验以及服务等方面的综合性科室,是医院“医”和“药”的交汇点,不仅是医院医疗工作有效进行的保证,同时也是医院对外的形象窗口之一,具有重要的职能。因此,必须加强医院药房的管理,以保证医院用药质量,同时提高医院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作者:徐静 刊期: 2014年第38期

  • 循证护理在呼吸科护患专业性沟通中的应用

    医学的发展,推动了循证医学的发展,而循证医学的发展也带动了循证护理学的发展,呼吸科的患者有很多得的是传染性疾病,患者的防范意识不够强,生活习惯不良,发病率比较高,并发症也很多,护患的专业性沟通不到位,护理比较困难,护患沟通也比较困难,这样一来,循证护理的重要性就更加突出了。通过对呼吸科的患者进行循证护理,探究循证护理在呼吸科的护患之间专业性沟通的作用。选取我院2013年5月~2014年5收治的200例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100例,比较患者并发症率,患者的满意度。运用循证护理,能有效降低患者的并发症概率,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王小华 刊期: 2014年第38期

  • Dandy Walker综合征1例报告

    Dandy Walker综合征又称Dandy-Walker畸形,是一种罕见的神经系统发育畸形性出生缺陷,筛查与初次诊断符合率低,从发现至今少不足千例,国内发现不足300例。Dandy Walker以脑室扩大及小脑发育不良或小颅后窝小脑蚓部发育缺陷或不良为主要病理特征,临床特征不典型,需经CT/MRI确诊。Dandy Walker孕前筛查不易,患儿出生后多无特异性临床表现,多在1岁左右因发育迟缓而就诊,部分患儿可多伴有反复性抽搐、发热、意识障碍、大小便失禁等临床表现,但临床鉴别、诊断不易,部分患儿家属初诊时不愿接受CT/MRI诊断,致病情迁延,威胁患儿生命[1]。本次研究就我院收治的Dandy Walker综合征1例进行分析,结合相关文献,探讨其发病特点,总结诊疗经验。

    作者:杨爱梅 刊期: 2014年第38期

  • 胃肠道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的护理研究

    患者在胃肠道手术后,机体一般处于应激状态和高代谢状态,因此,术后早期营养支持是减少术后并发症、促进患者快速恢复的重要手段。临床营养支持根据营养供给方法可以分为肠外营养支持治疗(parenteral nutrition,PN)和肠内营养支持治疗(enteral nutrition, EN)两种。肠外营养支持治疗在临床应用广泛、效果较好,但也有缺陷性:若长期使用会导致肝功能异常,胆汁淤积,肠粘膜萎缩及肠道细菌移位[1]。近年来,随着对肠内外营养支持治疗的研究及应用的逐步深入,营养支持已由PN为主的营养方式转变为通过鼻胃管、鼻空肠管或胃(肠)造口途径的EN支持为主[2]的方式。

    作者:周鸣芳 刊期: 2014年第38期

  • 颅脑损伤患者开颅手术的围手术期护理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颅脑损伤患者开颅手术围手术期的护理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行开颅手术治疗的72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6例和对照组36例。围术期,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行综合护理干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手术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恢复良好率为41.67%,对照组为27.78%,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于颅脑损伤患者开颅手术治疗中,予以患者围术期综合护理干预能有效提高患者的手术治疗效果,以利于患者术后的康复。

    作者:周晓红 刊期: 2014年第38期

  • 产后护理干预对产妇出血量及睡眠质量的观察

    目的关于应用产后护理干预对产妇出血量及睡眠质量的影响进行分析探究。方法选取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36例产妇,将其平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68例。对照组给予产妇常规护理措施,实验组产妇在常规一般护理的基础上给予护理干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出血量及睡眠质量情况。结果实验组产妇的平均产后出血量(296.4±59.3)ml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平均产后出血量(478.9±67.5)ml,且实验组产妇的睡眠质量评分(9.4±5.4)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睡眠质量评分(14.9±6.1)分,统计学均有意义(<0.05)。结论应用产后护理干预对产妇出血量及睡眠质量具有重要影响,减少了出血量,改善了产妇的睡眠质量,值得广泛推广。

    作者:任晓玲 刊期: 2014年第38期

  • 87例结肠黑变病的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结肠黑变病的相关致病因素以及与结肠息肉、结肠肿瘤的关系。方法对结肠镜检出并经病理证实的87例结肠黑变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87例中67例便秘,59例有服用泻药史。伴发结直肠息肉22例,伴发肠道肿瘤4例。结论结肠黑变病主要与长期便秘、滥用蒽醌类泻剂有关,可能与结肠息肉、结肠癌及溃疡性结肠炎有关。

    作者:李洪玉 刊期: 2014年第38期

  • 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围手术期护理研究与体会

    人工劲椎间盘置换术是近几年来快速发展起来的,用于治疗劲椎退变性疾病和劲椎外伤的一种手术方式。本文研究并总结了人工劲椎间盘置换术围手术期的护理要点和体会,有利于加强围手术期的整体护理效果,提高临床护理质量,巩固手术治疗效果,促使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李晓燕 刊期: 2014年第38期

  • 综合治疗肛裂479例的临床体会

    目的观察甲硝唑注射液肛裂创面冲洗,湿润烧伤膏(MEBO)外涂肛裂创面的临床疗效。方法对479例肛裂患者,先进行扩肛术,然后用甲硝唑注射液肛裂创面冲洗,MEBO外涂肛裂创面进行治疗,换药2次/d。结果治愈458例,另21例有效但因其他原因中途放弃治疗。治疗时间1~7w,平均2~4w。获随访471例,随访时间12~18个月。肛裂复发者37例,经再次治疗后肛裂创面愈合;其余病例愈合后的创面外观及功能基本满意,无肛门狭窄或失禁。结论先行扩肛术,后用甲硝唑注射液肛裂创面冲洗,MEBO外涂肛裂创面,局部吸收快,毒副作用小,安全可行,对治疗肛裂具有较为满意的临床疗效,尤其是玉期及域期肛裂患者;且价格便宜,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李进;王玥 刊期: 2014年第38期

医学信息杂志

医学信息杂志

主管: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

主办: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