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敏
目的探讨创伤性髋关节前脱位手法复位后患者死亡的原因分析。方法对曾经收治的2例创伤性髋关节前脱位手法复位后患者死亡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例患者因创伤致髋关节疼痛入院,行髋关节拍片检查示院髋关节前脱位,髋关节周围无骨折征象,入院时时间均超过10h,入院后即在连硬外麻醉下行闭合复位,复位均成功,复位后30min内患者突然出现大面积肺栓塞表现,猝死。结论创伤性单纯性髋关节前脱位手法复位后可引起患者肺栓塞死亡。
作者:詹义兵;王敏 刊期: 2014年第26期
近年来,我国医药卫生事业得到迅猛发展,越来越多的新药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患者静脉用药的机会也日益增多,注射药物的药物不良反应(adverse drug reaction,ADR)也逐年增多。药物不良反应是指合格的药物在预防、诊断、治疗疾病的过程中,或停止用药后机体所发生的与用药目的无关或对机体有伤害的反应[1]。临床表现一般是局部皮肤、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免疫系统等症状。药物不良反应给患者造成新的痛苦,也增加医疗费用,已经成为当今一项严重的全球性公共卫生问题[2-3],门诊输液室由于输液患者集中,年龄跨度大、用药多且缺乏连续观察,ADR时有发生,如何有效地防止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一直是护理同仁研究和探讨的问题,笔者查阅大量文献资料,再加上所学的专业知识,现将有效地防止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赖玲 刊期: 2014年第26期
目的探讨下肢血管介入治疗糖尿病足的中西医结合护理方法,提高临床护理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3年8月在我院行下肢血管介入治疗的46例糖尿病足患者,通过术前、术中和术后的中西医结合护理,评价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46例患者经血管介入治疗患者开展中西医结合护理,术后患肢缺血症状明显改善,局部溃疡愈合时间缩短。结论通过中西医结合护理,可有效保证下肢血管介入治疗糖尿病足手术效果,预防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的早日康复。
作者:郭春梅;张雪芳;张武彪 刊期: 2014年第26期
医院作为基本的公共场所和社会细胞,是体现全民便民功能的重要场所,在现代化和谐社会的创建过程中具有持续稳定和健康发展的推动作用。
作者:王彩珍 刊期: 2014年第26期
对12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行全髋关节表面置换术。术前充分准备,进行心理护理、健康教育;术后密切观察生命体征,规范功能锻炼,做好并发症的观察及预防。手术均获成功,切口均一期临床愈合;早期无股骨颈骨折、感染、关节脱位、血管神经损伤、深静脉栓塞、假体脱位等并发症。提示应用全髋关节表面置换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患者临床效果满意,全方位的护理是保证治疗效果的关键。
作者:张雪容 刊期: 2014年第26期
目的通过对发挥政府职能,推进医改政策落实相关问题的思考,希望能够对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做一些有益的探索与尝试,从而使新疆医药卫生服务理论更加丰富和系统。方法理论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结论加大财政投入,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做好顶层设计,拓宽就医渠道;统筹兼顾,协调推进医改工作,就能在一定程度上处理好医改政策落实工作的难点问题。
作者:杜相品;庄平 刊期: 2014年第26期
目的探讨脑梗死的预防及护理干预体会。方法选取来我院进行治疗的脑梗死患者45例,根据患者的发病时间分别给予患者溶栓、抗凝、降纤和抗凝、降纤进行治疗,同时给予控制血压、营养脑细胞、预防并发症等辅助治疗。在治疗期间给予患者全面综合的临床护理干预,观察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45例脑梗死患者经过临床治疗和积极的护理干预治愈8例,显效19例,有效16例,2例患者放弃治疗出院,临床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5.56%。结论通过与脑梗死患者以心理护理、基础护理和功能恢复护理能够有效的提高临床治疗效果,非常值得在脑梗死的临床治疗中进行推广应用。
作者:周双丽 刊期: 2014年第26期
目的针对压疮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干予,防范非评估压疮事件的发生。方法通过对我院2013年1月~8月发生的7例非难免院内压疮进行分析,针对压疮管理存在的问题,进行规范压疮预防管理,评价规范压疮预防管理的效果。结果通过对压疮进行规范性预防管理,非评估压疮的发生率明显降低。结论基于目前我院压疮管理存在的问题,加强组织管理,加强对护士的培训等,可提高压疮防范意识,保证患者安全。
作者:李其容;陈素碧 刊期: 2014年第26期
目的更好地认识冠状动脉(冠脉)支架术后亚急性血栓形成这一并发症,并掌握防治的策略。方法通过对3例冠脉支架术后亚急性血栓形成临床病例观察进行分析。结果 PCI术后急性及亚急性血栓形成是该手术的并发症之一。结论 PCI术前严格筛查、全面评估患者。术后加强监护,做好三早,防止错过抢救时机,而发生心血管意外。
作者:王兰;刘灿;李帅 刊期: 2014年第26期
目的分析护患沟通性语言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应用的价值。方法随机将我院收治的10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临床对对照组患者主要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护患沟通,并观察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与对照组患者进行比较,观察组患者SDS、SAS评分均更低(<0.05),观察组患者总满意率为98.0%,明显高于对照组86.0,两组比较<.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护患沟通性语言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应用满意度高,效果显著。
作者:杨秀碧 刊期: 2014年第26期
将人文关怀理念融入到术前访视、术中关怀、术后随访的点滴细节中,对手术患者提供个性化而温馨的优质护理服务,密切了护患关系、提升了护理质量,推进了优质护理服务的实施。
作者:龚俊铭 刊期: 2014年第26期
在信息技术迅速发展,数据资源快速增长的环境下,传统的信息服务模式已经不能满足用户的需求,大学图书馆只有探索创新,才能更好地适应学校发展的需求。本文以南京医科大学图书馆为例,介绍了我馆开展信息服务的实践与思考。
作者:刘烜贞;朱萌纾;冯振卿 刊期: 2014年第26期
目的规范临床护理带教方法,提高护生带教质量,使护生通过临床实践顺利从学校走向工作岗位。方法分析基层医院临床带教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应对措施。结果临床教学管理工作趋于制度化、规范化,带教老师的自身素质和带教水平显著提高。结论针对实习带教中存在问题,制定合理有效的对策,提高了临床护理质量和护生的教学质量。
作者:王宝珍;邓雪萍 刊期: 2014年第26期
临床护理路径(CNP)核心是将某种疾病(手术)所涉及的关键性检查、治疗、护理等活动标准化,确保患者在正确的时间、正确的地点,得到正确的诊疗服务,它是针对特定的患者群体而制定的比常规护理更为合理和人性化的护理模式[1]。我科先天性心脏病纳入临床路径病种共4种:房间隔缺损(ASD)行介入封堵术、室间隔缺损(VSD)行介入封堵术、动脉导管未闭(PDA)行介入封堵术、肺动脉瓣狭窄(PS)行球囊扩张术。我科自2010年7月起开展临床护理路径的管理模式,经过3年多的摸索探讨,该模式已经比较成熟地运用,并达到预期的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何红文;钟诗颖;蒋巧兰;梁榕 刊期: 2014年第26期
基于中医院校对普及中医古籍、区分读者类型、细化阅览模式的需求,本文针对传统WebService技术及其存在的局限性,提出了将轻量级小数据流的数据交换模式院ashx+json技术引入传统的WebService中,以适应移动客户端的服务请求。同时,保留传统asmx+xml的服务模式,以适应那些不存在数据传输速度和稳定性问题的有线互联网客户端的需求。基于此,我们提出并设计了中医电子古籍服务系统的构想,并在android平台下做了测试性调用及开发,结果证明了本系统良好的跨平台性;也使得我们让中医古籍服务于大众的理念得以贯彻。
作者:许洁;叶颖 刊期: 2014年第26期
为了保障泌尿系结石患者患者实施体外冲击波碎石术的安全护理,我科制定了规范化的体外冲击波碎石术操作流程,严格按照流程进行管理,对术前、术中、术后各环节提出相应护理重点,并进行质量监督。这些护理措施,使得体外冲击波碎石室专科护理人员能明了护理操作流程,熟知工作重点和质量标准,保障了体外冲击波碎石患者的安全,提高了护理质量。
作者:侯春华 刊期: 2014年第26期
外科手术学基础,是以培养临床医学生的无菌技术及外科基本操作技能为主的一门实践课程,对培养医学生临床技能和临床动手能力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我们要加强学员动手能力的培养。外科手术基本操作重点包括切开、止血、结扎、缝合、拆线等。强化无菌观念,学员真正掌握无菌技术和手术基本操作要点。安排分工明确,让学员在角色体验中深刻理解团结协作精神的重要性,培养学员关爱动物,提升学员人文道德素养。
作者:段艳萍;冯秀亮 刊期: 2014年第26期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医院的竞争也日益增强,为了提高医院经济管理水平,降低医院运行成本,增大竞争实力,必须加强医院成本核算。2012年新颁布的《医院会计制度》对医院的成本管理、全成本核算内容、成本核算原则等提出来了具体的要求,为医院进行成本核算提供了科学的依据和纲领性的指导。但是现阶段我国的很多医院对于成本的核算上还存很多的不足之处,因此采取一定的解决对策是非常必要的。
作者:王丽琴 刊期: 2014年第26期
目的熟悉气管镜检查患者的心理状态,使用科学合理的方法解除患者紧张、恐惧以及焦虑的情绪。方法对患者的咽喉部使用4~5次的含量为1豫地卡因,几分钟之后对130例患者实施气管镜检查,使用综合护理的方式对患者实施手术之前、手术实施过程中以及手术之后的心理护理,让患者在好的心理状态下接受气管镜检查。结果130例患者通过积极有效的配合,其检查有序进行。结论科学有效的护理在气管镜的检查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作者:王丹;王城 刊期: 2014年第26期
目的通过观察分析我院儿科护理中的危险因素并制定相应的防范措施。方法对2012年4月~2014年4月到我院接受治疗的患儿645例进行分组,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结果通过对患儿进行有针对性的护理后,患者家属投诉例数减少,满意程度提高。结论通过对儿科护理中危险因素的分析,制定相应的防范措施,能提高患儿护理效果,减少医患纠纷。
作者:熊佳兰 刊期: 2014年第2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