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春华
目的通过回顾性分析使用现代综合护理方式对产后出血的预防性护理的效果。方法收治2010年4月~2013年12月前来我院住院分娩的孕妇110例,分为观察组56例和对照组54例,观察组采用现代综合护理方案进行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护理方案。对比分析两组产后出血的例数、出血量和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在出血例数、出血量、患者恢复情况均优于对照组(<0.05)。结论临床上采用现代综合护理的方案对产后出血的孕妇具有良好的预防效用,建议继续推广使用。
作者:万显丽 刊期: 2014年第26期
目的通过对发挥政府职能,推进医改政策落实相关问题的思考,希望能够对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做一些有益的探索与尝试,从而使新疆医药卫生服务理论更加丰富和系统。方法理论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结论加大财政投入,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做好顶层设计,拓宽就医渠道;统筹兼顾,协调推进医改工作,就能在一定程度上处理好医改政策落实工作的难点问题。
作者:杜相品;庄平 刊期: 2014年第26期
目的经皮左锁骨下动脉导管药盒植入术(PCS)是经皮穿刺左锁骨下动脉将导管送入靶位置后,尾端连接埋于左胸部皮下的动脉型化疗药药盒,可经皮穿刺药盒反复给药,起到局部化疗作用;并可控制肿瘤生长甚至缩小肿瘤,为手术切除提供机会。方法我科于2012年10月~2013年6月对87例恶性肿瘤患者经左锁骨下动脉成功植入导管药盒进行药盒穿刺化疗80例次,效果满意。结果87例患者置管成功,所有病例经半年多临床观察无1例留置管滑脱、移位,植入药盒部位无1例感染,切口愈合良好。植入后经6个月观察转移病灶均有不同程度缩小,全身情况改善,生活均能自理。结论经皮左锁骨下动脉行PCS植入术为晚期转移性肿瘤患者提供了长期动脉内化疗灌注和碘油栓塞的良好途径,该术手术操作简便易行治疗有规律,临床易控制,以其定位准确、护理方便、重复性高、增强了动脉化疗的可控性和规律性的特点而显示其优势,尤其适用于晚期转移性肿瘤的临床治疗,且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作者:郭婷 刊期: 2014年第26期
创新工会宣传工作的必须从理念创新、渠道创新、手段创新、机制创新、特色创新等方面入手,才能在创新中找到新的突破,在创新中谋求新的发展。工会组织要保持旺盛的生机,焕发新动力,就必须坚持创新,要立足新起点、适应新形势、明确新任务、迎接新挑战,努力把工会组织打造成党政靠得住、职工信得过的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工会,为建设和谐社会、美丽贵州做出更多更实际的贡献。
作者:刘星伶 刊期: 2014年第26期
目的对人性化护理在妇产科临床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方法资料随机选自2013年1月~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妇产科患者86例,将其平均分为两组,研究组和对照组,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研究组则在对照组常规护理基础上开展人性化的护理,并对两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护理后,研究组HAMA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且研究组护理满意度100%,明显高于对照组83.72%,比较均有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给予妇产科患者人性化护理的临床效果较为显著,值得在临床中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张敏 刊期: 2014年第26期
目的分析探讨综合康复护理对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15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护理组,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方法进行护理,护理组则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施加康复护理。护理结束后采用观察量表及简明精神量表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情况。结果护理干预后,护理组的精神量表评分在第4w及第8w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护理组在病人观察量表评分在不同时段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性(<0.05)。结论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实施综合康复护理可有效提高患者的社会功能及生活功能,具有良好的治疗作用。
作者:邓小红;郭大平;翁晓雪 刊期: 2014年第26期
目的探讨加强医院消毒供应中心工人管理的意义和重要性。方法专人负责培训管理工作,成立培训小组,小组成员分工负责培训项目,对辅助人员进行消毒供应专业知识培训。结果2013年在我院没有1例因为器械消毒不严格,由于消毒供应中心,和其他问题,导致院内感染的情况,和其他问题也显著降低,两组之间的对比结果类似的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消毒供应中心的合理和有效的工人管理,完善相关规章制度,不仅可以更好地提高消毒供应中心的工作质量,是预防医院感染的关键。
作者:余安娜 刊期: 2014年第26期
在信息技术迅速发展,数据资源快速增长的环境下,传统的信息服务模式已经不能满足用户的需求,大学图书馆只有探索创新,才能更好地适应学校发展的需求。本文以南京医科大学图书馆为例,介绍了我馆开展信息服务的实践与思考。
作者:刘烜贞;朱萌纾;冯振卿 刊期: 2014年第26期
随着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为适应医院的发展,新形势下医院文书档案管理工作的要求越来越高。档案工作是一项服务性、业务性、技术性都很强的工作,档案人员要认真研究和探索医院文书档案工作的规律和特点,确保档案工作的规范性、标准性、保密性和服务性。文书档案管理作为医院管理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医院发展的真实记录,既能指导现实工作又能为查考历史提供重要依据。本文就如何做好文书档案管理工作,提高文书档案管理水平,发挥医院文书档案价值,及时、准确、系统、完整地为医院提供档案信息,谈了一些经验性的体会和做法,并归纳了几个要点。
作者:郭云 刊期: 2014年第26期
肝细胞移植是从患者外周血中分离出肝细胞,进而将肝细胞经肝动脉输入到病变肝脏中,在肝脏环境调节作用下,分化为肝细胞,进而起到改善病患肝功能的作用。本文以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法为研究对象,分析肝硬化围手术患者的护理要点。
作者:蔡敏;田银娣;李晓燕 刊期: 2014年第26期
暴露性角膜炎是眼科护理面临的难题之一,其临床表现为角膜表面暴露,泪液蒸发过速,角膜上皮干燥、模糊、坏死、脱落、溃疡或角膜上皮角质变性,伴有基质浸润混浊,当角膜发生病变时,它不仅由于影响其透明度而使患者视力下降,其症状患者极为不适,因此,加强护理,显得尤为重要。
作者:陈建云 刊期: 2014年第26期
目的探讨和分析母婴同室新生儿临床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本文选用了我院自2012年3月~2013年3月接收的186例分娩孕妇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母婴采用传统的护理模式,实验组母婴采用的是母婴同室护理模式,1w之后对比两组母婴的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新生儿的喂养及护理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采用母婴同室护理模式的护理效果比较好,而且可以大大降低新生儿的感染概率,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作者:王改萍 刊期: 2014年第26期
目的观察比较传统常规护理和康复干预对肺癌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的作用。方法从2013年1月~9月这段期间的肺癌患者中,随机抽取100人作为样本,将其平均分为两组,每组50人,分别命名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患者采用康复干预护理,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结果对患者的睡眠、精神、疼痛等10项指标进行调查整理,得到试验组患者的术后生活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即试验组患者的护理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患者,该差异性显著,即<0.05。结论与传统常规护理方案相比,康复干预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术后生活质量,护理效果更加显著,值得在临床治疗中推广应用。
作者:罗娴;时红云 刊期: 2014年第26期
为提高护理实习生临床实习的教学效果,通过规范化带教、严格选择带教老师,对学生进行入科教育,规范操作,理论与实践结合规范化临床带教,提高了护生对带教老师的满意,提高护理临床带教质量,确保护理实习生圆满完成实习计划。
作者:严学棋 刊期: 2014年第26期
目的观察研究心理护理服务,对处于化疗阶段的肺癌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48例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内科常规护理)和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用心理护理),使用中国癌症化疗患者生活质量量表,对两组患者化疗前后生活质量情况进行评价。结果两组患者化疗前生活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对照组患者化疗后生活质量总分为(36.8±3.3)分,观察组患者化疗后生活质量总分为(49.1±4.2)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对处于化疗阶段的肺癌患者,在内科常规护理服务的基础上加用心理护理,能显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黎余余 刊期: 2014年第26期
目的探析焦虑症患者的心理护理疗效,为其提供心理康复指导。方法用科学的心理护理对本科90例焦虑症患者进行了有效的心理护理。结果焦虑症患者在经过心理护理后,症状明显减少。结论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个体的心理健康越来越重视,科学有效的心理护理对于焦虑症患者的康复是很有必要的,其疗效也是肯定的。
作者:刘均连;陈代进;张代平;罗兴燕;胡燕 刊期: 2014年第26期
在当前医患关系敏感的情势下,提高医务工作者的职业道德和服务水平是关键问题。药师提高药学服务质量也是迫在眉睫的事务。本文从提高药学服务质量的必要性入手,详细探讨了药师提高药学服务质量的一系列措施。以期对医院整体服务质量的提高有所裨益。
作者:洪向云 刊期: 2014年第26期
报告了对1例右侧大脑中动脉M2段远端梭形动脉瘤,采用自体颞浅动脉移植、行血管搭桥及对前交通动脉瘤行夹闭术的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认为术前应充分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做好基础护理,控制血压,防止动脉瘤破裂。术后严密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意识及瞳孔的变化,严防颅内出血;注意有无感觉障碍、失语或偏瘫等缺血性脑损害的表现,尽早发现并采取有效预防措施;防止吻合血管血栓形成;预防应激性溃疡的发生。本例患者在住院期间未发生护理并发症。
作者:于欢;吴娟;童孜蓉 刊期: 2014年第26期
本文根据近年来有统计学意义的资料,对虫类活血化瘀药物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机制进行综述与评价,显示了虫类活血化瘀药物在缺血性脑卒中治疗中的肯定作用。
作者:郭咏梅;张帆;蔡定芳 刊期: 2014年第26期
目的总结分析73例重型颅脑外伤患者术后的ICU护理经验。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3年12月入院治疗的73例重型颅脑外伤患者。严密监测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加强基础护理和专科护理,观察护理结果和总结经验。结果经术后ICU护理后,73例重型颅脑外伤患者护理总有效70例,总有效率为95.89豫。结论加强ICU病房的基础和专科护理,对重型颅脑外伤患者良好的预后具有积极的意义。
作者:陈勇 刊期: 2014年第2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