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老年性痴呆康复治疗的现状

王俊;陈旭;陈碧华

关键词:老年性痴呆, 康复治疗, 影响因素, 综述
摘要:随着人口老龄化的不断加剧,老年痴呆的患病率逐年增加,其晚期可导致患者生活不能自理,给家庭带来了巨大的负担,且目前尚无根治手段,已经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本文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查阅,系统回顾老年痴呆患者的康复治疗的措施及影响因素,以期达到延缓患者病情,提高生活质量的目的。
医学信息杂志相关文献
  • 浅谈护理质量管理

    目的为了防范护理风险,为患者提供安全有效的优质服务。方法分析护理工作中的不安全因素,加强护理安全管理,树立正确的管理理念,制订相应的护理质量管理目标及计划,抓住关键环节,保证护理质量,增强护理人员法制观念,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及业务培训,加强护患沟通。结果住院患者对护理工作服务满意度保持在95%以上,护理纠纷、护理投诉明显减少。结论实施有效的护理质量管理,护理质量持续改进,对预防护理纠纷、护理安全隐患的发生起到了极为重要的。

    作者:李祖芬 刊期: 2014年第26期

  • 术前肝硬化评分对原发性肝细胞癌病人预后的影响

    原发性肝癌是恶性程度高的恶性肿瘤之一,且发病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原发性肝癌的病因分为:病毒性肝炎、肝硬化、黄曲霉毒素以及其他原因。国内原发性肝癌主要见于长期乙型肝炎病毒、丙型肝炎病毒的慢性感染及其导致的肝硬化。正常肝脏有巨大的储备功能和再生能力,即使切除80%的肝组织,余肝再生之后可维持机体的需要[1]。原发性肝癌病人术后主要的死亡原因是肝功能衰竭[2],而肝硬化患者是肝脏的储备功能降低,导致肝癌治疗适应症缩小。对于原发性肝癌,人们更多关心患者的预后,而影响原发性肝癌患者术后的主要因素为:肿瘤大小、门静脉转移、肝硬化程度、术前肝功能评分。随着肝脏外科手术技术的提升,人们越来越关心手术后患者的生存率。因此,术前肝硬化评分以及肝功能分级有可能使患者的手术适应症扩大,并为患者选择佳的治疗方案,改善患者预后。

    作者:王霆;杜成友 刊期: 2014年第26期

  • 母婴同室的新生儿临床护理研究

    目的探讨和分析母婴同室新生儿临床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本文选用了我院自2012年3月~2013年3月接收的186例分娩孕妇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母婴采用传统的护理模式,实验组母婴采用的是母婴同室护理模式,1w之后对比两组母婴的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新生儿的喂养及护理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采用母婴同室护理模式的护理效果比较好,而且可以大大降低新生儿的感染概率,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作者:王改萍 刊期: 2014年第26期

  • 关于公共场所艾滋病预防卫生监督工作的体会

    本文阐述了公共场所艾滋病的预防卫生监督的主要工作内容与自身的工作体会,分析了现今我国公共场所艾滋病的预防卫生监督工作的重要性,针对当前公共场所艾滋病的预防卫生监督工作中的缺陷进行研究。笔者参与了公共场所艾滋病预防卫生监督工作后有了些许体会,并发现公共场所艾滋病的预防卫生监督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总结了自身多年的工作经验,给出些许建议。希望能够通过本文的分析,提高人们的艾滋病预防意识,控制艾滋病的发生率。

    作者:冯秀梅 刊期: 2014年第26期

  • 激励措施在医院人力资源管理中的运用研究

    激励措施对于医院人力资源管理,甚至是医院整体工作与发展都有着非常积极的作用,本文对激励措施的运用在医院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具体作用表现进行了系统全面的分析总结,并多种不同形式的激励措施层面探讨研究了如何更加有效地落实医院人力资源管理中的激励措施的方法建议。

    作者:黄同春 刊期: 2014年第26期

  • 不可避免压疮的护理研究

    压疮(pressure ulcer, PU)是身体局部组织长期受压,血液循环障碍,局部组织持续缺血、低氧,营养缺乏,致使皮肤失去正常功能,而引起的组织破损和坏死[1],是长期卧床患者中的一种常见的并发症,是护理工作需要攻克的顽症,目前其在基层医院的发生率为3%~14%[2]。压疮的发生不仅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3],而且给治疗和护理带来困难,还给患者家属带来了经济负担和生活负担。压疮定义和分期按照美国压疮顾问小组(National Pressure Ulcer Advisory Panel, NPUAP)推荐的4级分期标准[4]。临床上针对不同分期的压疮有不同的治疗方法,对于院外发生的和不可避免发生的压疮,护理人员采取了相应的护理措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本文查阅了相关文献,现将结果综述如下。

    作者:田羽 刊期: 2014年第26期

  • 持续腰大池引流术在新型隐球菌脑膜炎患者中的护理

    新型隐球菌脑膜炎是由新型隐球菌感染脑膜和(或)脑实质所致。此病主要的临床症状为头痛、发热、头晕、呕吐、视力模糊或复视等[1],且治疗周期长,费用高,易复发,治疗过程中有许多并发症。我科2013年8月收治1例新型隐球菌脑膜炎病人,确诊后使用持续腰大池引流术减轻患者颅内高压症状,缓解患者头痛。

    作者:蒋莉;黄志玉;王静娟 刊期: 2014年第26期

  • 个性化心理护理在初孕患者无痛人流中的应用

    目的论述了个性化的心理护理在无痛人流中的应用。方法将2012年1月~11月来我院就诊的800例自愿要求做无痛人工流产的早期妊娠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结果患者焦虑水平下降,护理满意度增加,缩短操作时间。结论个性化的心理护理可以减少无痛人流患者的焦虑水平,缩短手术时间,减少人工流产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护理人员的满意度,适用于广大患者,值得推广。

    作者:罗和萍 刊期: 2014年第26期

  • 探讨脑梗死的预防及护理干预体会

    目的探讨脑梗死的预防及护理干预体会。方法选取来我院进行治疗的脑梗死患者45例,根据患者的发病时间分别给予患者溶栓、抗凝、降纤和抗凝、降纤进行治疗,同时给予控制血压、营养脑细胞、预防并发症等辅助治疗。在治疗期间给予患者全面综合的临床护理干预,观察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45例脑梗死患者经过临床治疗和积极的护理干预治愈8例,显效19例,有效16例,2例患者放弃治疗出院,临床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5.56%。结论通过与脑梗死患者以心理护理、基础护理和功能恢复护理能够有效的提高临床治疗效果,非常值得在脑梗死的临床治疗中进行推广应用。

    作者:周双丽 刊期: 2014年第26期

  • 奥美拉唑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观察与护理

    目的探讨和总结注射用奥美拉唑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疗效和护理对策。方法回顾分析100例消化道出血的临床资料,并采用奥美拉唑静滴维持24h和泮托拉唑静滴2次/d作为治疗组和对照组,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奥美拉唑治疗组总有效率为100豫,明显高于泮托拉唑对照组。结论通过奥美拉唑的治疗,严密观察药物的疗效及不良反应,结合患者病情,给予对症护理及心理指导,采取有效的医疗护理措施积极止血,提高抢救成功率。

    作者:杨菊玉;赵雍香 刊期: 2014年第26期

  • 艾滋病病毒检测方法研究

    艾滋病病毒会对人体免疫系统造成较为严重的侵袭,使得人体出现较多的疾病。而艾滋病预防控制工作的重点就在于正确地诊断出HIV感染[1],只有确定了传染源,才能够对艾滋病传播进行更好的控制。而只有通过检测HIV的病毒分离培养、核酸、抗原、特异性抗体等之后,才能够确诊是否感染HIV [2],从目前来看,实验室检测HIV的主要方法依旧是血清学实验。本文就艾滋病病毒检测方法研究进展进行探讨。

    作者:陈翔宇 刊期: 2014年第26期

  • 支气管哮喘患儿的心理护理干预

    支气管哮喘是一种常见的变态反应性疾病,因内源性和外源性过敏源或精神因素引起,致使支气管平滑肌痉挛,黏液腺分泌增加。致使支气管管腔狭窄而引起哮喘发作,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病。因反复发作,迁延不愈药效不佳并有副作用加强对支气管哮喘的心理护理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王红艳;罗婕;舒琴 刊期: 2014年第26期

  • 观察临床护理路径在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对临床护理路径在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探讨。方法选取60例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0例患者,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对照组30例患者,给予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及护理满意度等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和护理满意的人数均优于对照组,两种护理方法有显著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有可比性(<0.05);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人数低于对照组,两种护理方法有显著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有可比性(<0.05)。结论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患者实施临床护理路径,患者住院时间短、住院费用低,并发症发生率低,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龚秀云 刊期: 2014年第26期

  • 论护理实习生的带教管理

    为提高护理实习生临床实习的教学效果,通过规范化带教、严格选择带教老师,对学生进行入科教育,规范操作,理论与实践结合规范化临床带教,提高了护生对带教老师的满意,提高护理临床带教质量,确保护理实习生圆满完成实习计划。

    作者:严学棋 刊期: 2014年第26期

  • 临床安全输血与护理组织管理思路构建

    目的对临床安全输血和护理组织管理进行分析研究。方法对我院接受输血治疗的患者临床护理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本次调查输血治疗患者共520例,输血次数为1020例次,其中共有38例次在输血过程中出现不良反应,其中出现发热反应的有8例次,出现过敏反应的有30例次,其发生率为3.73%,在经过相应处理后,所有患者均安全完成了输血治疗。结论安全输血在保证输血治疗中具有重要价值,护理人员应对临床输血护理进行优化,以减少输血过程中不良反应的发生,提高输血的护理质量,保证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金娟;刘平;刘玉霞 刊期: 2014年第26期

  • 西医院校中医学教学思路及方法的探索

    中医学是国家教委规定医学本科院校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并作为必修课被纳入西医院校教学内容之中,旨在让学生了解中医学的基本思想和诊疗疾病的基本方法。但目前的西医院校的中医学教学中仍面临着诸多的问题,很难达到预期的效果。我们在教学实践中从教师培养、集体备课、教学方法、上好中医学第一课及重视表扬等方面进行探讨,旨在为提高西医院高等院校中医学教学的质量提供参考。

    作者:周文涛;高璇;王家平 刊期: 2014年第26期

  • 心脏外科术后下呼吸道感染的原因分析与护理对策

    目的探讨体外循环心脏外科术后下呼吸道感染的原因与护理对策,增强护理人员对术后下呼吸道感染的认识,提高护理质量,减少术后下呼吸道感染的发病率。方法回顾我院2013年1月~12月429例心脏外科术后病人病历,分析导致心脏外科术后下呼吸道感染的主要原因,并根据原因提出护理对策。结果手术创伤因素、心源性因素、机械通气因素、术后浅呼吸及无效咳嗽、环境因素等原因都可能导致心脏外科术后下呼吸道感染。结论只有从术前就开始规范的呼吸系统护理,术后做好呼吸道管理,并加强心脏外科ICU病房管理,才能有效降低心脏外科术后下呼吸道感染的发病率。

    作者:曹燕;郝巍巍;陈素贞;张霞;江智霞 刊期: 2014年第26期

  • 1例碘佛醇造影剂渗漏治疗及护理

    2013年11月我院发生1例碘佛醇增强扫描时造影剂渗漏,造成患者右前臂重度水肿,局部皮肤出现大量水泡,给予50豫硫酸镁湿敷,并抬高患肢,效果不理想,请外科专家会诊后10d给予局部切开减压并引流,11d患者完全康复出院。笔者提出在治疗中应加强患者的心理护理,完善相关检查前评估,密切观察病情变化,严格执行操作规程。结论院掌握熟练的穿刺技术,加强护理人员的责任心,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王莉;胡知文 刊期: 2014年第26期

  • 初步探讨口底癌术后并发口底瘘的预防及护理措施

    目的对口底癌之术后口底瘘并发的原因、预防及护理措施进行探讨。方法对17例行口底癌术患者的病情进行全程观察,同时在术前进行口腔准备以及在术后注意保持患者口腔的清洁等相关护理措施对口底瘘的产生进行预防。结果本次研究共17例患者(15例患者没有出现并发症),其中2例在术后有口底瘘出现,在进行抗生素更换以及换药后均痊愈并出院。结论在患者行口底癌术之前充分进行口腔准备,并在术后使口腔保持清洁,引流充分,对体温、引流液等变化仔细观察,都会对口底瘘有效预防以及尽早发现和治疗有着重要的意义。本组17例患者均终痊愈并出院。

    作者:祝青;潘曦 刊期: 2014年第26期

  • 浅谈剖腹产术后疼痛护理的几点体会

    术后疼痛是临床上常见的症状,这种症状随着患者手术后时间的不断推移其疼痛得到缓解,随着剖腹产手术方式的普及、人们对于无痛分娩方式的依赖和一些社会因素的干预,剖腹产手术成为产科常见的一种手术治疗手段。科学的术后护理,直接关系到手术的效果和患者机体的恢复。因此,临床上探讨积极有效的护理方法显得至关重要。

    作者:努尔扎达·托呼塔尔汗;玛丽亚木汗·索里坦拜 刊期: 2014年第26期

医学信息杂志

医学信息杂志

主管: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

主办: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