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治疗恶性肿瘤使用活血化瘀药物的重要作用研究

李欣

关键词:治疗过程, 恶性肿瘤患者, 活血化瘀药物, 中医理论, 气滞血瘀, 肿瘤发病机理, 临床治疗, 中医病因, 药物作用, 气血亏虚, 临床表现, 发病过程, 病因病机, 病理机制, 肿块, 应用, 叙述, 疼痛, 舌质, 出血
摘要:在恶性肿瘤整个治疗过程中采用活血化瘀药物,在临床治疗中能起到良好效果。现从恶性肿瘤患者特有病因、病理机制和活血化瘀药物作用及相关效果,报道如下叙述:1中医理论1.1中医病因、病机传统中医理论将恶性肿瘤发病机理归结为3类:气滞血瘀、痰结湿聚和气血亏虚,而气滞血瘀又贯穿于肿瘤整个发病过程中。在临床绝大部分恶性肿瘤患者均有:肿块、癥积、疼痛、出血、面色黎黑、肌肤甲错、舌质暗紫、或有瘀点、瘀癍,脉细涩临床表现。应用活血化瘀药物将直接针对其病因病机。
医学信息杂志相关文献
  • 探讨临床护理工作对肺癌全肺切除术后并发症的影响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工作对肺癌全肺切除术后并发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月~2013年1月期间收治的98例行全肺切除术的肺癌患者,随机将他们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9例,对照组患者仅行临床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强并发症护理,然后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两组比较,观察组患者手术后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8.7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3.33%,并且术后的死亡率为2.08%,也明显低于对照组的6.25%,<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肺癌全肺切除术围术期的患者进行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肺癌合并糖尿病、饮食等方面的护理等措施,能够有效保证手术的成功率,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及应用。

    作者:秦清;时红云 刊期: 2014年第26期

  • 外科手术并发症评价指标的研究进展

    现如今外科手术治疗已成为治疗疾病不可或缺的方法。尽管外科治疗可防治人们失去肢体和生命,但也会带来并发症和死亡的危险。术后并发症的报告经常不一致且不完整,大多数研究未能提供有关并发症严重程度的信息,或仅报告严重的并发症,却忽略了严重程度较轻的症状。开发和验证针对所有外科手术及其严重程度的并发症综合指数(CCI)。

    作者:姜航;蒋小华 刊期: 2014年第26期

  • 论护理实习生的带教管理

    为提高护理实习生临床实习的教学效果,通过规范化带教、严格选择带教老师,对学生进行入科教育,规范操作,理论与实践结合规范化临床带教,提高了护生对带教老师的满意,提高护理临床带教质量,确保护理实习生圆满完成实习计划。

    作者:严学棋 刊期: 2014年第26期

  • 盐酸替扎尼定促进脑出血术后语言障碍康复2例

    语障碍是脑出血病症所引发的常见并发症,对患者的日常正常生活会造成很严重的干扰,十分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该症状的矫治恢复对患者社会生活有着重要的意义。盐酸替扎尼定是一种咪唑啉间二氮杂环戊烯衍生物,作为一种辅助用药,安全性较好,应用前景较广,对脑出血术后语言障碍的恢复有着明显的效果。本文通过2例康复实例简单分析下笔者的意见观点。

    作者:郭耀良;许仕海;刘莉莉 刊期: 2014年第26期

  • 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后的康复护理

    膝关节是人体重要的关节之一,膝关节的病损,严重影响了患者的活动功能,降低了正常的生活质量,而人工膝关节置换术能有效的缓解关节疼痛,纠正畸形,明显改善膝关节功能和获得长期稳定的疗效。术后的康复护理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经过临床实践,总结出了利于膝关节恢复的护理措施,并应用于29例患者,取得了满意效果。

    作者:孙志芬 刊期: 2014年第26期

  • 探索急性胰腺炎的临床观察和护理

    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是指胰腺及其周围组织被胰腺分泌的消化酶自身消化的化学性炎症,是常见的急腹症之一。分单纯性(水肿性)和出血坏死性(重症)胰腺炎两种。前者病变较轻微,后者是急性胰腺炎的严重类型。本病可见于任何年龄,但以青壮年多见,女性似乎更容易患此病。临床主要表现为急性上腹痛、发热、恶心呕吐及血尿淀粉酶增高,重症伴腹膜炎,休克等并发症。病因主要是胰胆管硬阻返流及大量饮酒暴饮暴食等。

    作者:童晓峰 刊期: 2014年第26期

  • 护士执业倦怠原因分析及对策的研究

    近年来,国内外许多临床护理工作者及医院管理者的研究对护士执业倦怠原因分析及相应对策进行了大量的调查分析研究,积累了宝贵的经验。1职业倦怠的概念职业倦怠(job burnout),亦称职业枯竭,早在1974年由美国精神病学家Freudenberger提出[1],当时主要指在工作压力之下的一种身心能量被工作耗竭的感觉。现阶段,职业倦怠较为研究者所接受的概念为Maslach 和Jackson所提出的多维概念,即包括情感耗竭、人格解体和个人成就感降低[2]。感情耗竭是职业倦怠为明显的症状,表现为没有工作热情,工作中倍感疲惫,没有活力;人格解体表现为对工作对象采取冷漠、忽视的服务态度或对工作对象保持距离;个人成就感降低表现为对工作采取消极的态度,对工作的成就感下降,工作能力体验下降,对自己的工作成果消极评价。职业倦怠作为一种影响人类正常工作和降低幸福感的负性的生理、心理和行为的反应,正越来越受到国内外学者的重视[3]。

    作者:盛路芳;刘鸿芹;姚英燕;陈锋州 刊期: 2014年第26期

  • 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骨髓抑制期口腔溃疡的发生率及护理干预

    目的分析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骨髓抑制期口腔溃疡应用护理干预对口腔溃疡并发症的影响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11月~2013年12月在本院诊治的73例血液肿瘤骨髓抑制期患者,采用健康教育联合口腔护理干预方案,分析口腔溃疡的发生情况。结果本院73例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骨髓抑制期发生口腔溃疡例数为39例,占53.42%(39/73),发病平均时间为化疗后第(4.69±1.36)d,平均持续时间为(5.13±0.89)d;并且护理后的OAG评分比护理前低,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血液肿瘤患者骨髓抑制期应用护理干预,能够降低口腔溃疡的严重程度与发生率,保障化疗计划的正常进行。

    作者:肖红 刊期: 2014年第26期

  • 临床护理路径在精神分裂症患者标准化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分析研究临床护理路径在精神分裂症患者标准化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某院将8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平均分成了对照组与观察组,其中对照组采用的是传统护理,观察组则是参与临床护理路径的标准化管理。结果该院观察组患者的NOSIE(住院患者观察量表)因子分评分要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住院天数与住院费用要少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及其家属的满意度要优于对照组。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在精神分裂症患者标准化管理中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作者:江桂芳;郭大平;谢丽君 刊期: 2014年第26期

  • Wellens综合征1例并心电图特征分析

    Wel ens综合征是一种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严重狭窄有关的心电图T波异常改变,其特征为心绞痛发作时心电图正常,而缓解后发生T波改变,即胸闷症状与心电图变化分离。其属于高危不稳定型心绞痛,应尽早行介入检查治疗,否则可能会发生严重心血管病事件。临床医生应熟悉这一特征性的心电图改变与左前降支病变致急性心肌梗死有关。

    作者:卢红涛;李欣;许臣洪 刊期: 2014年第26期

  • 冠状动脉PCI术后急性亚急性血栓形成3例原因分析与护理

    目的更好地认识冠状动脉(冠脉)支架术后亚急性血栓形成这一并发症,并掌握防治的策略。方法通过对3例冠脉支架术后亚急性血栓形成临床病例观察进行分析。结果 PCI术后急性及亚急性血栓形成是该手术的并发症之一。结论 PCI术前严格筛查、全面评估患者。术后加强监护,做好三早,防止错过抢救时机,而发生心血管意外。

    作者:王兰;刘灿;李帅 刊期: 2014年第26期

  • 神经物理治疗临床双语带教探索--动机、模式、难点及对策

    对神经物理治疗临床双语教学过程中的经验及问题进行总结分析和反思。物理治疗专业英语临床实习教学对于专业英语的掌握有着积极的作用和意义。学校内的专业英语教学是临床实习期间专业英语学习的基础。有着专业英语学习背景的临床导师是临床专业英语教学的必要条件。各学校对于临床实习期间的实习教学要求进行标准化规范化建设以及对于临床实习教学期间的双语教学提出要求与建立规范,同时给予临床导师以足够的经济支持是临床双语教学健康发展和临床导师岗位健康发展的必要条件。

    作者:刘华卫;胡佳 刊期: 2014年第26期

  • 医院电子处方系统的管理与分析

    促进电子处方的使用,并为电子处方管理提供参考。对电子处方的优越性进行分析,探讨电子处方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处理建议。电子处方在提高调配质量与促进合理用药等方面有明显优势,但同时也存在不足之处。应采取适当措施,规范电子处方管理。

    作者:吴媛媛 刊期: 2014年第26期

  • 照片档案对医院文化建设的作用

    本文阐述了医院照片档案在医院文化建设中所发挥的作用,探讨如何通过加强照片档案管理来加强医院文化建设。

    作者:吴琼 刊期: 2014年第26期

  • 40例急性酒精中毒患者的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急性酒精中毒患者的护理体会。方法对来自2012年8月~2014年3月在我院收治的40例急性酒精中毒患者,进行治疗观察和急救护理的总结分析。结果40例患者,痊愈38例,转上级医院1例,抢救无效死亡1例。结论根据患者中毒程度不同予以催吐、洗胃、促醒、补液、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吸氧、胃粘膜保护剂等治疗及严密观察病情、做好急救护理是有效治疗急性酒精中毒患者的关键。

    作者:杨利菊;戴清萍 刊期: 2014年第26期

  • 门诊输液患者药物不良反应的研究进展

    近年来,我国医药卫生事业得到迅猛发展,越来越多的新药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患者静脉用药的机会也日益增多,注射药物的药物不良反应(adverse drug reaction,ADR)也逐年增多。药物不良反应是指合格的药物在预防、诊断、治疗疾病的过程中,或停止用药后机体所发生的与用药目的无关或对机体有伤害的反应[1]。临床表现一般是局部皮肤、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免疫系统等症状。药物不良反应给患者造成新的痛苦,也增加医疗费用,已经成为当今一项严重的全球性公共卫生问题[2-3],门诊输液室由于输液患者集中,年龄跨度大、用药多且缺乏连续观察,ADR时有发生,如何有效地防止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一直是护理同仁研究和探讨的问题,笔者查阅大量文献资料,再加上所学的专业知识,现将有效地防止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赖玲 刊期: 2014年第26期

  • 心理护理在焦虑症中的探析

    目的探析焦虑症患者的心理护理疗效,为其提供心理康复指导。方法用科学的心理护理对本科90例焦虑症患者进行了有效的心理护理。结果焦虑症患者在经过心理护理后,症状明显减少。结论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个体的心理健康越来越重视,科学有效的心理护理对于焦虑症患者的康复是很有必要的,其疗效也是肯定的。

    作者:刘均连;陈代进;张代平;罗兴燕;胡燕 刊期: 2014年第26期

  • 老年肺癌化疗患者防跌倒中预见性护理应用探析

    目的观察老年肺癌化疗患者防跌倒中预见性护理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科2010年1月~2013年12月行防跌倒预见性护理期间收治的100例老年肺癌化疗患者,设为观察组,同时选取2009年1月之前未行按就诊时间防跌倒预见性护理期间收治的100例老年肺癌化疗患者,设为对照组,统计两组患者跌倒率及患者满意度。结果 A组患者跌倒率为2%,患者满意度为93.0%;B组患者跌倒率为9%,患者满意度为82.0%。两组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预见性护理可有效降低老年肺癌化疗患者跌倒率,充分保证患者安全,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作者:叶春英;卢欢;曾凤 刊期: 2014年第26期

  • 针对性护理措施对难治性情感障碍患者疗效的影响

    目的观察针对性护理措施在治疗难治性情感障碍症(Refractory af ective disorder,简称院RAD)方面的疗效。方法在本院2012年8月~2013年8月所收治的难治性情感障碍症患者当中选取74例作为此次观察对象,随后将其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其中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则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针对性心理护理,后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护理效果以及SDS与SAS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在经过针对性护理外,其护理效果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效果(<0.05),此外,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SAS与SDS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0.05)。结论对RAD患者采取针对性护理措施,能够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以及有效缓解、消除患者自身的焦虑与抑郁情绪。

    作者:黄学芬;杨俊华;江桂芳 刊期: 2014年第26期

  • 浅谈婴幼儿腹部手术中低体温的预防与护理干预

    目的探讨婴幼儿腹部手术中低体温的预防与护理措施。方法以我院2013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110例腹部手术患儿为研究对象,根据术中低体温发生原因实施综合护理措施,包括术前、术中、术后的一系列护理干预,观察护理效果。结果110例患儿均顺利手术,术中核心体温维持在36.5益以上,未出现体温过低现象,围手术期体温变化范围(0.52±0.16)益。结论基于原因分析展开的综合保温措施有利于保持腹部手术婴幼儿体温正常,对于预防婴儿术中低体温具有较好的效果。

    作者:张雯 刊期: 2014年第26期

医学信息杂志

医学信息杂志

主管: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

主办: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