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路芳;刘鸿芹;姚英燕;陈锋州
临床护理路径(CNP)核心是将某种疾病(手术)所涉及的关键性检查、治疗、护理等活动标准化,确保患者在正确的时间、正确的地点,得到正确的诊疗服务,它是针对特定的患者群体而制定的比常规护理更为合理和人性化的护理模式[1]。我科先天性心脏病纳入临床路径病种共4种:房间隔缺损(ASD)行介入封堵术、室间隔缺损(VSD)行介入封堵术、动脉导管未闭(PDA)行介入封堵术、肺动脉瓣狭窄(PS)行球囊扩张术。我科自2010年7月起开展临床护理路径的管理模式,经过3年多的摸索探讨,该模式已经比较成熟地运用,并达到预期的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何红文;钟诗颖;蒋巧兰;梁榕 刊期: 2014年第26期
本文基于目前医院医疗保险发展现状和拒付的形成,明确了医保管控的必要性和可行性,阐述了基于信息技术的医保管控的原理和方法,并在某三甲医院实施管控后得出有效性评价,从而提出了管控指标参数化、变事后反馈为事前干预的全流程实时监控以及动态管控、智能管控的医院医保管控新理念,探索利用信息技术手段进行更为精细化医保管理的新思路。
作者:贾宇;韦云;姚月朋;田瑾 刊期: 2014年第26期
腔镜胃肠手术的开展和普及,使传统的手术方式和护理理念发生了巨大改变。通过对2177例腔镜胃肠手术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创新护理理念,对传统的护理常规进行革新,不但减轻了患者的痛苦,促进了患者的康复,同时提高了专科护理的水平。
作者:施婕;罗比可 刊期: 2014年第26期
目的探讨并分析护理干预对剖腹产术后孕产妇康复的干预性质。方法将我院于2011年4月~2013年4月所收治的60例剖腹产孕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基于孕产妇临床资料的分析,随机将其划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病例各为30例,其中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则基于常规护理实施护理干预,就对照组与观察组孕产妇的康复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压疮发生率、产后抑郁发生率、血尿发生率以及乳房胀痛发生率均比对照组低,同时观察组孕产妇在术后泌乳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自主排尿时间以及进食时间均明显比对照组短,二者所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即<0.05。结论从本次研究的结果来看,对于实施剖腹产孕产妇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护理干预,可加快孕产妇康复的速度。
作者:何秋香 刊期: 2014年第26期
作者:于水情 刊期: 2014年第26期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呼吸道临床护理的方法及要点,以提高护理水平。方法对2012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58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对其呼吸道进行重点护理,包括及时畅通呼吸道、加强早期气道湿化、应用多种排痰方法、人工气道护理及呼吸机的早期使用等措施,为患者生命的救治发挥了重要作用。结果22例(37.9%)恢复良好,4例(6.8%)伴功能障碍,2例(3.4%)呈植物生存状态,10例(17.2%)自动放弃,20例(34.5%)死亡。结论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病情危重,加强呼吸道护理,能改善呼吸功能,降低肺部感染发生,防止继发性脑损害。
作者:秦莹;周兰芳;崔成群 刊期: 2014年第26期
目的观察社区饮食干预护理在糖尿病控制中的应用。方法资料选取2012年11月~2013年11月我社区收录的糖尿病患者86例,分为两组,给予对照组社区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强社区饮食干预护理,并对两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护理后,两组SBP、DBP、BMI、WHR与护理前比较无明显差异(跃0.05);但护理后,两组FPG、PG2h均呈明显下降,且研究组下降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研究组护理满意度100%,明显高于对照组81.40%,比较均有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社区饮食干预护理在糖尿病控制中的效果较为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郭传芳 刊期: 2014年第26期
目的研究分组护理在血液血液净化患者临床治疗中的作用效果和意义。方法选取尿毒症并接受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204例,随机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120例,对照组84例。对照组患者接受的普通护理,不设单一特定性分管护理;观察组患者接受特定的护理专人护士进行单一性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血液透析效果,血透中低血压、内瘘穿刺点渗血等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低血压发生率、内漏穿刺点渗血发生率等均显著低于对照组(<0.05)。结论分组护理对尿毒症等接受血液透析的患者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对预防和降低血液透析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提高血液净化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刘桂平 刊期: 2014年第26期
目的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围手术期护理措施进行相对应的总结分析。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并实施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200例患者,对其进行手术前健康教育以及心理护理,使患者对手术的紧张感得以不同程度上的消除,充分做好手术前以及手术中的准备工作,手术完成之后对患者的生命体征以及各种各样的并发症进行监测以及护理。结果上述200例患者手术后发生腹腔内出血1例,经过及时的开腹探查以及缝合止血措施之后,患者病情明显好转,10d之后即出院;有1例患者出现皮下气肿,没有对患者进行相关的特殊性的处理,2d之后患者的气肿被自行吸收;其余患者手术全程均较为顺利,均在4~7d内痊愈出院。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围手术期护理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促进手术的成功,同时还可以减少手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康复的进程。
作者:武丽萍 刊期: 2014年第26期
目前,我国医疗体制不断完善,增加了孕妇和婴儿的安全和健康的重视度,有效的提高了护理人员的风险防范意义,同时提高了医院的整体护理质量。本文针对基层医院产科护理中存在的风险因素进行识别和分析,并制定相应的解决对策,对减少护理风险事件具有很大作用。
作者:刘伦 刊期: 2014年第26期
暴露性角膜炎是眼科护理面临的难题之一,其临床表现为角膜表面暴露,泪液蒸发过速,角膜上皮干燥、模糊、坏死、脱落、溃疡或角膜上皮角质变性,伴有基质浸润混浊,当角膜发生病变时,它不仅由于影响其透明度而使患者视力下降,其症状患者极为不适,因此,加强护理,显得尤为重要。
作者:陈建云 刊期: 2014年第26期
肝细胞移植是从患者外周血中分离出肝细胞,进而将肝细胞经肝动脉输入到病变肝脏中,在肝脏环境调节作用下,分化为肝细胞,进而起到改善病患肝功能的作用。本文以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法为研究对象,分析肝硬化围手术患者的护理要点。
作者:蔡敏;田银娣;李晓燕 刊期: 2014年第26期
肝纤维化是肝脏疾病的共同病理特征,如果不及时诊断及治疗,终会导致肝癌。文章将针对这一方面的内容展开论述,详细的分析了抗肝纤维化的中药有效成分,同时对相关成分的机制和作用的研究进展进行综合性的额探讨,旨在为抗肝纤维化疾病的诊断及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方向,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改善患者预后。
作者:彭小菊 刊期: 2014年第26期
随着社会的进步,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更加重视身体健康。门诊是医院的窗口、是患者的集中地,不管是初诊还是复诊患者都期望有专业人员给他们提供相关的预防保健知识,使之有病早治,无病早防,所以健康教育是门诊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笔者通过门诊多年来的工作经验,对医院门诊健康教育存在的困惑提出相应的对策,通过进一步的完善和改进,提高了门诊患者健康教育水平,收到了较好的成效。
作者:何艳玲;钟汝梅 刊期: 2014年第26期
术后疼痛是临床上常见的症状,这种症状随着患者手术后时间的不断推移其疼痛得到缓解,随着剖腹产手术方式的普及、人们对于无痛分娩方式的依赖和一些社会因素的干预,剖腹产手术成为产科常见的一种手术治疗手段。科学的术后护理,直接关系到手术的效果和患者机体的恢复。因此,临床上探讨积极有效的护理方法显得至关重要。
作者:努尔扎达·托呼塔尔汗;玛丽亚木汗·索里坦拜 刊期: 2014年第26期
目的熟悉气管镜检查患者的心理状态,使用科学合理的方法解除患者紧张、恐惧以及焦虑的情绪。方法对患者的咽喉部使用4~5次的含量为1豫地卡因,几分钟之后对130例患者实施气管镜检查,使用综合护理的方式对患者实施手术之前、手术实施过程中以及手术之后的心理护理,让患者在好的心理状态下接受气管镜检查。结果130例患者通过积极有效的配合,其检查有序进行。结论科学有效的护理在气管镜的检查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作者:王丹;王城 刊期: 2014年第26期
目的规范临床护理带教方法,提高护生带教质量,使护生通过临床实践顺利从学校走向工作岗位。方法分析基层医院临床带教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应对措施。结果临床教学管理工作趋于制度化、规范化,带教老师的自身素质和带教水平显著提高。结论针对实习带教中存在问题,制定合理有效的对策,提高了临床护理质量和护生的教学质量。
作者:王宝珍;邓雪萍 刊期: 2014年第26期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医院的竞争也日益增强,为了提高医院经济管理水平,降低医院运行成本,增大竞争实力,必须加强医院成本核算。2012年新颁布的《医院会计制度》对医院的成本管理、全成本核算内容、成本核算原则等提出来了具体的要求,为医院进行成本核算提供了科学的依据和纲领性的指导。但是现阶段我国的很多医院对于成本的核算上还存很多的不足之处,因此采取一定的解决对策是非常必要的。
作者:王丽琴 刊期: 2014年第26期
目的探讨分析快速康复护理在结肠癌患者围手术期的应用情况。方法从2013年1月~9月这段期间的围手术期结肠癌患者中,随机抽取128例患者作为样本,按治疗时间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64例,分别命名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患者采用快速康复护理方案,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康复护理方案,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对两组患者的排气时间、住院时间、胃管和导尿管留置时间进行观察记录,发现试验组数据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0.05),之后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满意度进行统计整理,得出试验组患者的治疗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0.05)。结论与传统护理方案相比,快速康复护理方案能够有效地提高患者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护理效果更加显著,值得在临床治疗中推广应用。
作者:李春梅;时红云 刊期: 2014年第26期
目的探究与分析肛肠病术后尿潴留的原因及其预防护理措施。方法选取我院自2011年8月~2014年2月收治的180例进行肛肠手术的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其术后造成尿潴留的原因及其较为正确的预防护理措施。结果影响患者术后尿潴留的因素有麻醉原因、术后疼痛、年龄、输液量过多、药物作用等。 B组患者尿潴留、术后疼痛级别、尿路感染、患者满意度占比32.22%(29/90)、13.33%(12/90)、10.00%(9/90)、97.77%(88/90),与A组的11.11%(10/90)、2.22%(2/90)、2.22%(2/90)、80.00%(72/90)占显著优势,<0.05。结论解决肛肠病术后各种原因引起的尿潴留,应做好相应的术前心理护理、输液量限制、诱导排尿、饮食护理、导尿管导尿等护理措施,以治疗和预防术后尿潴留发生。
作者:陈秀琴 刊期: 2014年第2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