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丽萍
目的经皮左锁骨下动脉导管药盒植入术(PCS)是经皮穿刺左锁骨下动脉将导管送入靶位置后,尾端连接埋于左胸部皮下的动脉型化疗药药盒,可经皮穿刺药盒反复给药,起到局部化疗作用;并可控制肿瘤生长甚至缩小肿瘤,为手术切除提供机会。方法我科于2012年10月~2013年6月对87例恶性肿瘤患者经左锁骨下动脉成功植入导管药盒进行药盒穿刺化疗80例次,效果满意。结果87例患者置管成功,所有病例经半年多临床观察无1例留置管滑脱、移位,植入药盒部位无1例感染,切口愈合良好。植入后经6个月观察转移病灶均有不同程度缩小,全身情况改善,生活均能自理。结论经皮左锁骨下动脉行PCS植入术为晚期转移性肿瘤患者提供了长期动脉内化疗灌注和碘油栓塞的良好途径,该术手术操作简便易行治疗有规律,临床易控制,以其定位准确、护理方便、重复性高、增强了动脉化疗的可控性和规律性的特点而显示其优势,尤其适用于晚期转移性肿瘤的临床治疗,且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作者:郭婷 刊期: 2014年第26期
在甲状腺全切及淋巴结清扫术中准确辨认甲状旁腺是保护甲状旁腺、避免误切的关键。目前术中定位甲状旁腺主要有两种基本思路,一是利用亚甲蓝、抗甲状旁腺抗体BB5-G1耦合Cibacron Blue、5-ALA、99Tcm-MIBI联合酌探头特异性地标记甲状旁腺,另一种思路是用纳米碳等淋巴示踪剂标记出甲状腺的引流淋巴结,从而负染色地标记出甲状旁腺。本文对这些方法分类叙述。
作者:吴孟闱 刊期: 2014年第26期
2-甲基3-羟基丁酸尿症为罕见病,发病率低,但常并发致死性的严重酸中毒,故应尽早明确病因、及时治疗原发病,当临床上发现婴幼儿有呕吐、发作性酮症、严重代谢性酸中毒时,应考虑代谢性疾病可能,尽早行血尿代谢病筛查以明确诊断。
作者:潘桂梅;宁伟伟;张娜 刊期: 2014年第26期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路径在小儿急性阑尾炎护理中的运用方法和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3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急性阑尾炎患儿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根据健康教育路径实施护理,并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儿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均明显小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明显大于对照组(93.3%VS70.0%),且<0.05。结论健康教育路径在小儿急性阑尾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明显缩短患儿住院时间,提高护理满意度。
作者:朱雪霞 刊期: 2014年第26期
随着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为适应医院的发展,新形势下医院文书档案管理工作的要求越来越高。档案工作是一项服务性、业务性、技术性都很强的工作,档案人员要认真研究和探索医院文书档案工作的规律和特点,确保档案工作的规范性、标准性、保密性和服务性。文书档案管理作为医院管理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医院发展的真实记录,既能指导现实工作又能为查考历史提供重要依据。本文就如何做好文书档案管理工作,提高文书档案管理水平,发挥医院文书档案价值,及时、准确、系统、完整地为医院提供档案信息,谈了一些经验性的体会和做法,并归纳了几个要点。
作者:郭云 刊期: 2014年第26期
通过总结临床药师在日常工作中对患者进行吸入制剂用药教育的实践,探讨临床药师提升用药教育服务、提高患者用药依从性的方法。除了加强正确步骤的引导外,还需更加充分解释疗效与不良反应,提高家长对不良反应的认知与处理能力。
作者:马庆阳;周捷 刊期: 2014年第26期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结肠癌手术围术期患者中的运用。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3年12月我院收治的结肠癌患者共139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79例、对照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给予临床护理护理路径模式,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平均卧床时间、平均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平均卧床时间与平均住院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观察组发生并发症4例(5.06%)、对照组发生并发症9例(15.0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观察组护理满意75例(94.94%)、对照组护理满意38例(63.33%),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采用临床护理路径模式运用于结肠癌术后围术期患者当中,可有效减少患者术后的卧床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并有效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值得临床上推广运用。
作者:冯芳 刊期: 2014年第26期
低钠血症是神经外科常见的电解质紊乱,主要包括脑性盐耗综合征和抗利尿激素分泌不当综合征。因二者的病理生理机制不甚明确,给临床的治疗带来诸多不便。本文回顾中枢性低钠血症发展历史,对其相关的鉴别诊断、体液管理和治疗等热点、难点问题做一综述。
作者:韦茂军;胡松 刊期: 2014年第26期
孕妇在临床中,有很多因素能影响到胎儿的生长发育,重要的就是孕妇的营养状况,如果孕妇在孕期得不到良好的营养,那么就会导致胎儿营养不良,以至于胎儿长大后的一些抵抗力明显减弱。因此,孕妇在孕期必须补充充足的营养,充足的营养是孕妇和胎儿健康的保证。本文主要从我国孕妇在孕期的营养状况说起,针对目前我国孕妇在孕期的营养情况,提出了一些孕妇在怀孕期间如何进地行营养调理。找出孕妇在孕期期间营养方面的一些误区,在产科医生的帮助下,对不同的孕妇进行不同方法的孕期营养指导,从而提高了孕妇的身体素质和胎儿的健康。
作者:马晓旻 刊期: 2014年第26期
目的寻找ICU腹泻患者肛周皮肤的有效护理方法。方法选择我院2011年5月~2013年5月共收治的46例ICU腹泻患者设为试验组,并选取同期的46例作为参照组。结果试验组的肛周皮肤损伤率为19.57%,参照组的肛周皮肤损伤率为58.70%,试验组的肛周皮肤损伤率明显低于参照组。结论科学的护理措施可大大降低ICU腹泻患者肛周皮肤损伤的发生率。
作者:徐敏 刊期: 2014年第26期
目的分析血液透析中低血压的发生原因,针对不同的原因采取有效可行的护理对策,从而降低低血压的发生率。方法通过查阅相关的资料,对现有的资料进行分析。结果针对不同原因引起的低血压采取不同的护理对策,血液透析过程中低血压的发生率明显下降。结论有效的预防及护理对策是降低血液透析中低血压发生的关键,明显提高了患者的生存希望和生活质量。
作者:胡静 刊期: 2014年第26期
目的探讨妊娠高血压疾病的新治疗方法。方法通过对妊高症的发病因素的监测,采取积极的治疗,降低妊高症对孕妇及胎儿的影响。结果通过治疗降低了妊高症对母婴的影响。结论妊高症可以通过有效的社区干预及药物治疗减少其对母婴的危害。
作者:赵欣 刊期: 2014年第26期
目的研究分组护理在血液血液净化患者临床治疗中的作用效果和意义。方法选取尿毒症并接受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204例,随机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120例,对照组84例。对照组患者接受的普通护理,不设单一特定性分管护理;观察组患者接受特定的护理专人护士进行单一性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血液透析效果,血透中低血压、内瘘穿刺点渗血等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低血压发生率、内漏穿刺点渗血发生率等均显著低于对照组(<0.05)。结论分组护理对尿毒症等接受血液透析的患者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对预防和降低血液透析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提高血液净化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刘桂平 刊期: 2014年第26期
随着以PDA系统(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为基础的手持终端执行系统引进护理工作,临床的护理管理和执行流程得到了规范,在一定程度上预防和减少了护理行为过失,但是PDA系统在实际应用中也存在着不足,影响了它的临床应用扩展和深入。本文将对PDA系统在护理工作中的相关应用进行分析,以期在今后使用中得到改进。
作者:王鑫;林雪梅 刊期: 2014年第26期
目的探讨对青光眼患者的治疗与护理。方法通过对前来我院进行青光眼治疗的29例患者资料进行分析,讨论发生术后浅前房的原因及对其的护理措施。结果经手术进行治疗后,很多的患者都出现浅前房或无前房的症状,对他们的护理包括身体和心理等方面。结论浅前房或无前房是青光眼患者术后较常见的并发症,对青光眼术后发生浅前房的原因进行观察,并对青光眼术后浅前房的症状进行护理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史小丽 刊期: 2014年第26期
目的观察导管室护士在AMI急诊介入治疗术中的护理配合过程,探究导管室护理的护理配合意义。方法选取120例在我院急诊就诊的急性心肌梗死需要急诊介入治疗的患者,给予他们介入治疗的同时,观察导管室护士在介入治疗过程中的护理配合,总结护理配合的方式和意义。结果120例患者均接受了急诊介入手术治疗,治疗效果良好,120例患者共植入支架158个,平均每例患者植入支架数为1.32个,术中室颤患者3例(2.5%),术中低血压患者14例(11.6%),所有发生手术并发症的患者,经过医生抢救和导管室护士的护理配合,均成功完成手术并获得治愈,没有死亡的患者。结论导管室护士在AMI急诊介入治疗术中的护理配合是十分重要的,保证了手术的安全性和成功率。
作者:闻钰 刊期: 2014年第26期
目的研究如何利用世界大学城云空间开展预防医学专业《卫生统计学》教学。方法以湘南学院2010级预防医学专业学生为研究对象,进行基于网络空间教学平台的《卫生统计学》教学改革实践,并与传统教学法进行对比。采用问卷调查和访谈相结合的方法,对这一教学改革的效果进行调查、分析与评价。结果开展网络空间教学后,学生的教学效果评价和期末考试成绩均普遍高于对照组(<0.05)。结论基于网络空间教学的预防医学专业《卫生统计学》教学提高了学生对于专业知识的学习兴趣。
作者:周勇 刊期: 2014年第26期
对12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行全髋关节表面置换术。术前充分准备,进行心理护理、健康教育;术后密切观察生命体征,规范功能锻炼,做好并发症的观察及预防。手术均获成功,切口均一期临床愈合;早期无股骨颈骨折、感染、关节脱位、血管神经损伤、深静脉栓塞、假体脱位等并发症。提示应用全髋关节表面置换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患者临床效果满意,全方位的护理是保证治疗效果的关键。
作者:张雪容 刊期: 2014年第26期
目的探索对无创正压通气治疗COPD合并呼吸衰竭者实施护理干预的应用价值。方法将应用无创正压通气的136例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两组患者治疗24 h内血气分析指标及并发症情况进行综合比较。结果两组患者的血气分析指标均有所改善,观察组患者的各项指标(pH值、PaO2、PaCO2)改善均显著优于对照组(<0.05);对照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高于观察组(<0.05)。结论护理干预对于应用无创正压通气的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效果确切,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涂长英 刊期: 2014年第26期
目的通过对恶性实体瘤患者进行CAPRI细胞治疗前后T细胞亚群分析和生活质量评分的比较,探讨CAPRI细胞治疗对患者细胞免疫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以及在CAPRI细胞治疗中护理的注意事项。方法通过静脉采集得到血标本后进行培养增殖,于培养第6d开始进行CAPRI回输,检测CAPRI细胞治疗前后对睡眠、血压、食欲进行对比,并在治疗中实施相应的护理。结果患者CAPRI治疗后CD3+、CD4+、CD4+/CD8比值都升高,细胞免疫功能明显增加;治疗后睡眠、血压、食欲明显改善。结论 CAPRI细胞治疗能够明显提高肿瘤患者细胞免疫功能,并对CAPRI细胞治疗前后进行护理及健康教育,增强患者信心,治疗安全有效,无明显副作用。
作者:蒋卫桃 刊期: 2014年第2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