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欣
2-甲基3-羟基丁酸尿症为罕见病,发病率低,但常并发致死性的严重酸中毒,故应尽早明确病因、及时治疗原发病,当临床上发现婴幼儿有呕吐、发作性酮症、严重代谢性酸中毒时,应考虑代谢性疾病可能,尽早行血尿代谢病筛查以明确诊断。
作者:潘桂梅;宁伟伟;张娜 刊期: 2014年第26期
目的探讨和分析母婴同室新生儿临床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本文选用了我院自2012年3月~2013年3月接收的186例分娩孕妇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母婴采用传统的护理模式,实验组母婴采用的是母婴同室护理模式,1w之后对比两组母婴的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新生儿的喂养及护理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采用母婴同室护理模式的护理效果比较好,而且可以大大降低新生儿的感染概率,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作者:王改萍 刊期: 2014年第26期
肝纤维化是肝脏疾病的共同病理特征,如果不及时诊断及治疗,终会导致肝癌。文章将针对这一方面的内容展开论述,详细的分析了抗肝纤维化的中药有效成分,同时对相关成分的机制和作用的研究进展进行综合性的额探讨,旨在为抗肝纤维化疾病的诊断及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方向,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改善患者预后。
作者:彭小菊 刊期: 2014年第26期
对12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行全髋关节表面置换术。术前充分准备,进行心理护理、健康教育;术后密切观察生命体征,规范功能锻炼,做好并发症的观察及预防。手术均获成功,切口均一期临床愈合;早期无股骨颈骨折、感染、关节脱位、血管神经损伤、深静脉栓塞、假体脱位等并发症。提示应用全髋关节表面置换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患者临床效果满意,全方位的护理是保证治疗效果的关键。
作者:张雪容 刊期: 2014年第26期
目的探讨加强医院消毒供应中心工人管理的意义和重要性。方法专人负责培训管理工作,成立培训小组,小组成员分工负责培训项目,对辅助人员进行消毒供应专业知识培训。结果2013年在我院没有1例因为器械消毒不严格,由于消毒供应中心,和其他问题,导致院内感染的情况,和其他问题也显著降低,两组之间的对比结果类似的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消毒供应中心的合理和有效的工人管理,完善相关规章制度,不仅可以更好地提高消毒供应中心的工作质量,是预防医院感染的关键。
作者:余安娜 刊期: 2014年第26期
目的探讨妊娠高血压疾病的新治疗方法。方法通过对妊高症的发病因素的监测,采取积极的治疗,降低妊高症对孕妇及胎儿的影响。结果通过治疗降低了妊高症对母婴的影响。结论妊高症可以通过有效的社区干预及药物治疗减少其对母婴的危害。
作者:赵欣 刊期: 2014年第26期
目的观察比较传统常规护理和康复干预对肺癌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的作用。方法从2013年1月~9月这段期间的肺癌患者中,随机抽取100人作为样本,将其平均分为两组,每组50人,分别命名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患者采用康复干预护理,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结果对患者的睡眠、精神、疼痛等10项指标进行调查整理,得到试验组患者的术后生活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即试验组患者的护理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患者,该差异性显著,即<0.05。结论与传统常规护理方案相比,康复干预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术后生活质量,护理效果更加显著,值得在临床治疗中推广应用。
作者:罗娴;时红云 刊期: 2014年第26期
目的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围手术期护理措施进行相对应的总结分析。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并实施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200例患者,对其进行手术前健康教育以及心理护理,使患者对手术的紧张感得以不同程度上的消除,充分做好手术前以及手术中的准备工作,手术完成之后对患者的生命体征以及各种各样的并发症进行监测以及护理。结果上述200例患者手术后发生腹腔内出血1例,经过及时的开腹探查以及缝合止血措施之后,患者病情明显好转,10d之后即出院;有1例患者出现皮下气肿,没有对患者进行相关的特殊性的处理,2d之后患者的气肿被自行吸收;其余患者手术全程均较为顺利,均在4~7d内痊愈出院。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围手术期护理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促进手术的成功,同时还可以减少手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康复的进程。
作者:武丽萍 刊期: 2014年第26期
目的探讨手术室人性化护理对癌症患者的影响。方法将80例癌症住院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实验组患者应用手术室个性化护理,对照组患者进行传统护理。观察两组的焦虑程度,调查患者的满意度。结果实验组的总焦虑率为27.5豫,低于对照组总焦虑率67.5豫;实验组满意度为85.0豫,明显高于对照组满意度4.0豫。两组比较结果均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手术室人性化护理可以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勇气和信心,主动积极配合治疗,值得相应科室推广应用。
作者:孙明明 刊期: 2014年第26期
Wel ens综合征是一种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严重狭窄有关的心电图T波异常改变,其特征为心绞痛发作时心电图正常,而缓解后发生T波改变,即胸闷症状与心电图变化分离。其属于高危不稳定型心绞痛,应尽早行介入检查治疗,否则可能会发生严重心血管病事件。临床医生应熟悉这一特征性的心电图改变与左前降支病变致急性心肌梗死有关。
作者:卢红涛;李欣;许臣洪 刊期: 2014年第26期
目的分析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骨髓抑制期口腔溃疡应用护理干预对口腔溃疡并发症的影响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11月~2013年12月在本院诊治的73例血液肿瘤骨髓抑制期患者,采用健康教育联合口腔护理干预方案,分析口腔溃疡的发生情况。结果本院73例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骨髓抑制期发生口腔溃疡例数为39例,占53.42%(39/73),发病平均时间为化疗后第(4.69±1.36)d,平均持续时间为(5.13±0.89)d;并且护理后的OAG评分比护理前低,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血液肿瘤患者骨髓抑制期应用护理干预,能够降低口腔溃疡的严重程度与发生率,保障化疗计划的正常进行。
作者:肖红 刊期: 2014年第26期
目的探讨对青光眼患者的治疗与护理。方法通过对前来我院进行青光眼治疗的29例患者资料进行分析,讨论发生术后浅前房的原因及对其的护理措施。结果经手术进行治疗后,很多的患者都出现浅前房或无前房的症状,对他们的护理包括身体和心理等方面。结论浅前房或无前房是青光眼患者术后较常见的并发症,对青光眼术后发生浅前房的原因进行观察,并对青光眼术后浅前房的症状进行护理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史小丽 刊期: 2014年第26期
目的为了防范护理风险,为患者提供安全有效的优质服务。方法分析护理工作中的不安全因素,加强护理安全管理,树立正确的管理理念,制订相应的护理质量管理目标及计划,抓住关键环节,保证护理质量,增强护理人员法制观念,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及业务培训,加强护患沟通。结果住院患者对护理工作服务满意度保持在95%以上,护理纠纷、护理投诉明显减少。结论实施有效的护理质量管理,护理质量持续改进,对预防护理纠纷、护理安全隐患的发生起到了极为重要的。
作者:李祖芬 刊期: 2014年第26期
目的探讨对胃癌化疗患者进行心理护理的基本方法和效果。方法采用了我院在2012年10月~2013年10接收的82例胃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中的所有患者只给予了常规的护理工作,而对照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又给予了心理护理、健康教育等系统性的护理方法。一段时间之后对两组患者的相关指标进行观察和记录。结果经过系统性的心理护理之后,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各项评分均好于对照组。结论对胃癌化疗患者进行系统性的心理护理,可以有效的减缓患者的抑郁、焦虑等心理问题,对于患者的治疗和康复是有利的,因此值得在临床治疗中推广。
作者:葛月梅 刊期: 2014年第26期
目的探讨针对初产妇开展护理干预措施对其分娩后母乳喂养成功率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2月~2014年2月收治的124例初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干预组各62例,对照组给予妇产科常规护理措施,干预组给予舒适护理措施,比较两组产妇的母乳喂养成功率,并开展分析讨论。结果干预组产妇的母乳开始时间为(26.8±1.6)h,48h泌乳充足比率为95.2%,自然分娩率为79.0%,母乳喂养率为85.5%,BSES评分为(137.4±2.5)分,显著好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针对初产妇给予全面舒适的护理干预,可增加产妇喂养信心,对提高母乳喂养成功率具有确切的应用价值。
作者:王芝霞 刊期: 2014年第26期
目的探讨脑室-腹腔分流加颅骨修补术后并发症的观察和护理方法。方法对25例外伤性脑积水患者行脑室-腹腔分流加颅骨修补术,术后病房护理,严密观察,及时发现并发症,对症处理。结果25例术后患者中,发生并发症5例,切口感染1例,呕吐1例,分流管堵塞3例。术后并发症包括院皮下积液、切口感染、皮瓣坏死、钛网外露、脑脊液分流不当、分流管堵塞、颅内出血、癫痫等。对并发症患者经临床处理,严密观察病情,采取及时有效的护理措施,所有患者均平稳度过手术期。平均随访6个月,临床症状均得到不同程度改善,疗效满意。结论脑室-腹腔分流加颅骨修补术后采用严密观察病情并加强术后护理是提高手术成功率的关键,可以减少并发症,提高治愈率。
作者:申青仙 刊期: 2014年第26期
本文根据近年来有统计学意义的资料,对虫类活血化瘀药物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机制进行综述与评价,显示了虫类活血化瘀药物在缺血性脑卒中治疗中的肯定作用。
作者:郭咏梅;张帆;蔡定芳 刊期: 2014年第26期
目的探讨阴式子宫切口瘢痕妊娠(cesarean scar pregnancy,CSP)病灶清除术护理。方法我院12例行阴式子宫切口瘢痕妊娠病灶清除术,对她们进行围手术期护理。结果12例均手术成功,无并发症,围手术期护理有效地消除了患者的思想顾虑,手术成功率。结论阴式子宫切口瘢痕妊娠病灶清除术围手术期护理对保障手术成功有重要临床意义。
作者:盖炼炼;王中海;单莉莉;卓蓉;熊慧娟;乐爱文 刊期: 2014年第26期
目的对临床安全输血和护理组织管理进行分析研究。方法对我院接受输血治疗的患者临床护理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本次调查输血治疗患者共520例,输血次数为1020例次,其中共有38例次在输血过程中出现不良反应,其中出现发热反应的有8例次,出现过敏反应的有30例次,其发生率为3.73%,在经过相应处理后,所有患者均安全完成了输血治疗。结论安全输血在保证输血治疗中具有重要价值,护理人员应对临床输血护理进行优化,以减少输血过程中不良反应的发生,提高输血的护理质量,保证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金娟;刘平;刘玉霞 刊期: 2014年第26期
目的对颅脑损伤后继发脑梗死的临床护理进行相对应的研究探讨。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156例颅脑损伤后继发脑梗死患者,将这156例颅脑损伤后继发脑梗死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的是传统护理办法,也就是对患者的不良反应或者是体征进行临床观察,然后针对性的进行护理措施;实验组患者采用循证护理办法,由提出问题、总结文献、护理计划以及护理实施等组合而成。结果对照组患者的治愈率为2.63%,实验组患者的治愈率达12.5%,可见实验组患者的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治愈率;对照组患者的死亡率高达34.21%,实验组患者的死亡率为15%,可见实验组患者的死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死亡率;对照组患者的满意度为70.59%,实验组患者的满意度高达92.31%,可见实验组患者对护理方法的满意度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对护理办法的满意度。结论预防性护理方法可以使颅脑损伤后继发脑梗死患者的治愈率得以一定程度上的提升,降低患者的死亡率,使临床满意度得以提高。
作者:张运梅 刊期: 2014年第2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