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汶琳;肖卓林
手术室是为患者提供手术及抢救的场所,是医院的重要技术部门。所以,对手术室和护理的要求是非常的严格,包括相关的手术室规章制度、相关护理人员的职责、医用器械的管理,尤其是手术室的无菌要求是相当重视。手术室无菌操作不当,不仅会引起患者受病菌感染,病情加重,严重可能威胁到患者的生命安全,而且对于医护人员也会有感染病菌的风险。如何对手术室护理存在的问题进行防范是大家一直都在关注和研究的课题。本文就手术室护理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
作者:王健 刊期: 2014年第23期
门诊抽血室工作量大,抽血时间段较集中,患者滞留时间长,易发生护患矛盾,现就门诊抽血室潜在的护理安全问题进行分析,制定相应的防范对策,改善护患关系,提升满意度。
作者:张海丽 刊期: 2014年第23期
细胞黏附分子L1(CD171)是神经发育过程中的重要因子。研究表明L1在多种肿瘤组织中过表达。通过与肿瘤浸润转移相关因子、血管及细胞外基质间的相互作用,L1在肿瘤的浸润和转移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随着L1在肿瘤组织中作用机制研究的不断深入,它很有可能为肿瘤的靶向治疗提供一个新的研究靶点。
作者:刘亮洪(综述);张洪云(综述);姜忠敏(审校) 刊期: 2014年第23期
构建一个较完善、系统、丰富的符合我院教学实际的医学微生物学多媒体素材库,利用显微互助系统,将其应用于医学微生物学实验考核中,探索新的实验考核模式,并结合学科教学特点,分析多媒体技术在医学微生物实验考核中的作用及意义,为医学微生物实验成绩评价方式改革提供参考依据。
作者:宋鸿;吴德静;敖弟书;周艳萌 刊期: 2014年第23期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是老年痴呆的常见类型,临床表现为记忆障碍、抽象思维和计算力损害、人格和行为改变等。以神经炎性斑(NP)、神经原纤维缠结(NFT)及β-淀粉样蛋白变性(Aβ)为典型病理特征。目前AD病因还未完全清楚,主要认为是由环境因素和遗传因素相互作用所致,但随着遗传分子生物学的发展,人类开始从基因层面来寻找AD的发病机制。随着研究的进行,有学者发现磷脂酰肌醇结合网格蛋白组装蛋白基因(phosphatidylinositol-binding clathrin assembly,PICALM)与AD有关。我们就PICALM基因多态性与阿尔茨海默病的相关性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王丽霞(综述);杨林(审校) 刊期: 2014年第23期
医院感染不但加重了患者的病情还造成患者及社会重大的经济负担,有研究显示[1],每年由医院感染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高达150亿元。目前,医院感染已成为全世界医疗机构面临的重大难题,如何控制院内感染成为当前医学发展的重要环节。医院感染监测是控制医院感染的先行,为其提供监测依据,充分合理地利用监测资料,及时发现医院感染存在的潜在隐患,采取相应的措施,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暴发流行[2]。
作者:王艳鸿;杜凤霞 刊期: 2014年第23期
通过对各种热针疗法的临床研究文献综述,进一步探讨热针疗法临床研究,将全国名老中医传承工作建设项目规范性统一标准用于临床,向全国推广应用。对各种热针疗法的临床研究查询整理,其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作用是充分肯定的,具有很好社会效应和经济效益。如何能使全国名老中医传承工作建设项目管氏热针疗法进一步统一标准,规范应用,才能更好地将热针疗法推广应用临床,更好地应用现代电子科技对热针疗法仪改进。而且,从目前所查阅论文看,对如何客观评定热针疗法的临床疗效,针刺热效应,机理,如果能统一的规定,统一标准,才能更客观,更直接的标准来衡量热针疗法,这是我们全国名老中医传承工作室建设项目大家共同努力的方向。
作者:郭翠萍;王艳梅;王苏娜;刘芳;管遵惠 刊期: 2014年第23期
通过对五官科护理学技能培养模式的分析,提出采取重视五官科相关解剖生理知识的巩固;强化专科护理检查技术;熟练护理操作,提高护理质量;培养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建立五官科模拟护理实训室等措施以培养五官科护理学综合护理技能。
作者:常艳梅 刊期: 2014年第23期
目的:探讨鸡蛋膜联合碘伏、红外线治疗压疮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08年4月~2014年4月来本院进行治疗的30例压疮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5例),观察组采用鸡蛋膜联合碘伏、红外线治疗法,2次/d;对照组采用碘伏、红外线治疗法,2次/d。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采用鸡蛋膜联合碘伏、红外线疗法满意率为93.3﹪。对照组采用碘伏、红外线疗法满意率为60.0﹪。观察组的疗效优于对照组,治愈时间短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鸡蛋膜联合碘伏、红外线治疗压疮效果良好、取材方便、换药简单、无不良反应,具有临床实用价值,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作者:段家丽 刊期: 2014年第23期
借助Blackboard网络教学平台构建临床技能教学资源库应用于各专业学科的临床实践教学。临床技能教学资源库的构建中遵循网络教学与线下常规教学相结合的原则、贯穿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相结合的原则、激发学习兴趣以及自主参与的原则。临床技能教学资源库Blackboard网络教学平台的设计围绕教学管理、考核测验、讨论互动3个模块进行。利用Blackboard网络教学平台进行临床实践教学,可有效促进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紧密结合,有利于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果;促进课余自主学习,增强师生交流,拓宽教与学的空间,提高了临床思维和临床技能掌握效率。
作者:林玉坤;林琳;梁玲;钟叶彬;周金美;肖海鹏;黄海;卢初祎 刊期: 2014年第23期
患者安置永久心脏起搏器手术前后及术中不同的心理状态,针对不同的心理状态责任护士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减少患者在住院期间的焦虑、恐惧、陌生、孤独、增加患者的对手术的耐受性,本文就安置永久心脏起搏器患者术前术后及术中进行心理护理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
作者:漆春燕 刊期: 2014年第23期
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和生活方式的改变,颈椎病逐渐升高的发病率和向年轻化发展,使得青年人就开始出现了颈椎病的症状,如果不加以注意,没有得到及时的治疗控制,会给人们带来很大的危害,其病程长,疗效慢,易复发,严重影响了患者的正常工作和生活质量。
作者:程瑛 刊期: 2014年第23期
乳腺癌是女性常见恶性肿瘤,在我国其发病率呈现逐年增高趋势,随着现代女性爱美及提高生活质量的要求,早期乳腺癌行保乳手术越来越得到患者的认可。早期乳腺癌保乳术后放射治疗可以使局部控制率达到与根治术相似的疗效,放疗成为保乳术后必不可少的治疗手段。常规切线野放疗存在剂量分布不均匀,尤其在乳腺上、下及两侧底部和乳头下方都存在高量区,高可达处方剂量的115%~120%,放疗后上述部位出现较明显的皮肤反应及纤维化,严重影响美容效果。呼吸门控(active breathing coordinator technique,ABC)限制呼吸状态下的调强放疗(intensity-modulated radiotherapy,IMRT)在改善剂量分布及降低正常组织放疗剂量方面有明显优势。我院自2008年10月~2013年6月共收治60例早期乳腺癌保乳术后的患者,均在ABC限制呼吸状态下进行调强放射治疗,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李艳萍;彭世义 刊期: 2014年第23期
目的:探讨治疗肝硬化患者褥疮的护理方法。方法对所有肝硬化患者入院时进行皮肤状态评估,采用本院自制的患者压疮危险性评估表进行评估,加强患者的褥疮防治。结果肝硬化合并褥疮患者褥疮恢复良好,取得较好临床结果。结论采用患者压疮危险性评分表预防压疮的发生,全身护理增强患者体质,局部褥疮护理用药利于形成健康的肉芽组织,从而促进褥疮的愈合,二者结合对此类患者褥疮愈合具有明显促进作用,可取得较好疗效。
作者:傅娟;曾选飞 刊期: 2014年第23期
加强医院职工职业道德教育,是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之一,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是广大人民群众对卫生行业的热切期盼。近年来,通过组织开展了一系列加强职业道德教育活动,采取了多种举措,取得了显著成效,推动了医院又好又快地发展。
作者:李徽 刊期: 2014年第23期
目的:探讨温馨护理在急性白血病患者化疗中的作用。方法选取80例急性白血病的患者,进行随机分对照组和实验组各40例。对照组进行一般化疗,不作其他干预;实验组在进行化疗的同时给予温馨护理。两组均进行为期8周期的化疗。结果对照组31例患者完成化疗,7例患者放弃治疗,2例患者死亡;实验组39例完成化疗,1例患者病情恶化死亡。两组差异显著。实验组化疗期间出现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患者5例,失眠2例,胃肠道副反应30例;对照组出现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患者17例,失眠13例,胃肠道副反应31例,两组相比差异显著<0.01,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急性白血病进行化疗期间进行温馨护理,能够帮助患者减轻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提高睡眠质量,增强对化疗的耐受力,表明温馨护理在患者的化疗中作用显著。
作者:谌丽萍 刊期: 2014年第23期
由于老年人肢体灵活性较差和骨质疏松等原因,所以老年骨折患者较多,而老年股骨颈骨折也十分常见,做好老年人股骨颈骨折的护理工作,能减少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肢体残疾和障碍,预防并发症,延长寿命,提高生活质量,让患者享受幸福的老年生活。
作者:王翠兰 刊期: 2014年第23期
目的:总结重型肝炎患者的护理体会,为临床护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16例重型肝炎患者给予并发症护理、饮食护理、心理护理、病情观察等综合护理干预。结果16例患者中死亡3例,死亡率为18.75%,其余13例病情好转出院。结论重型肝炎病情危急,进展快,要做好并发症护理和基础护理。
作者:沈霞 刊期: 2014年第23期
目的:探讨介入治疗微创皮肾镜取石术后迟发出血的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对2008年2月~2013年2月8例患者经皮肾镜取石术后发生迟发出血进行分析,并总结护理措施。结果所有迟发出血患者经介入治疗,均成功止血。结论介入治疗经皮肾镜取石术后严密观察病情,及时发现出血并给予合理有效的护理,是保证术后患者顺利康复的关键。
作者:桑广娟;孔丽 刊期: 2014年第23期
目的:探讨高龄与低龄患者心导管介入术血管并发症的临床护理方法。方法选择近些年在我院行心脏介入治疗的高于75岁与低于5岁患者,并回顾性分析临床护理方式。结果全部患者经积极有效治疗与综合护理,均恢复良好。结论对高危行心导管介入术患者行针对性护理,可有效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朱华玲 刊期: 2014年第2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