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仙飞
中兽医学是动物医学专业的专业课,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应用型。而传统教学方法比较抽象,内容繁杂不易被学生理解和接受。因此,有必要对教学过程中对各个教学环节进行改革。本文从教学目标、教学方法、实验教学和考核方法等环节提出来改革措施,为中兽医教学改革提供一些思路。
作者:费东亮;刘英姿;苏禹刚 刊期: 2014年第23期
目的:探讨了舒适护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方法分析我院2012年1月~2013年1月手术患者8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对照和观察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取舒适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生命体征、焦虑情况及其护理满意率。结果两组患者进入手术室后观察组患者心率、血压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手术后观察组患者焦虑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满意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0.05)。结论舒适护理能够有效的降低术中患者的焦虑、恐惧和不安情绪,有利于手术的安全顺利的进行,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
作者:柏慧 刊期: 2014年第23期
门静脉血栓(PVT)又称门静脉系统血栓(PVST),是指门静脉的肝外部分形成的血栓,包括门静脉分支,即脾静脉和/或肠系膜静脉。曾被认为是临床较为少见的深部血管阻塞性疾病,多起病隐匿,缺乏典型症状和体征,常未予重视,容易延误治疗。根据血栓形成的速度、阻塞的部位和范围分为完全或部分PVT,以及急性或慢性的PVT,并有不同的临床表现。急性PVT指门静脉内突然形成的血栓,慢性PVT又称门静脉海绵样变,二者的区别主要是根据有无侧支循环形成和门静脉高压症的表现。一般是以出现腹痛症状开始计算,以14~90凿作为急性转为慢性PVT的时间标准。
作者:郭思恩 刊期: 2014年第23期
目的:探讨毒蜂蛰伤患者急救与护理的方法,减轻患者痛苦,救治患者生命。方法本组病例特别加强了病情观察和有无过敏史的询问。严密监测患者的生命特征,观察病情变化。患者来诊时尽快用2.5%的碘酊涂擦,拔出毒刺,辨别蜜蜂和黄蜂,分别给予2.5%的碳酸氢钠或者0.1%醋酸中和毒液。全身反应轻,仅以局部疼痛红肿为主者于患处周围用2%的利多卡因和地塞米松以1:1的比例皮下注射或季得胜蛇药调糊外敷。出现全身反应症状较重者,立即建立静脉通道,改善全身及局部循环,纠正休克,促进毒素排出。同时加强皮肤护理,饮食及心理护理。结果经积极治疗和精心护理本组31例患者全部与2~18d痊愈,痊愈率100%。结论毒蜂蛰伤候及时处理伤口,拔出毒刺,中和毒液,迅速建立静脉通道,积极抗过敏,抗休克治疗,可缩短病程,提高治愈率。
作者:刘永红 刊期: 2014年第23期
手术室是为患者提供手术及抢救的场所,是医院的重要技术部门。所以,对手术室和护理的要求是非常的严格,包括相关的手术室规章制度、相关护理人员的职责、医用器械的管理,尤其是手术室的无菌要求是相当重视。手术室无菌操作不当,不仅会引起患者受病菌感染,病情加重,严重可能威胁到患者的生命安全,而且对于医护人员也会有感染病菌的风险。如何对手术室护理存在的问题进行防范是大家一直都在关注和研究的课题。本文就手术室护理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
作者:王健 刊期: 2014年第23期
目的:总结210例高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的护理体。方法对我院210例高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的护理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210例患者均痊愈出院。结论术前宣教、术中正确评估和护理是重点,采取正确完善的护理是保证手术成功的关键。
作者:王海燕;郭琛妮;王小云;付园 刊期: 2014年第23期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是老年痴呆的常见类型,临床表现为记忆障碍、抽象思维和计算力损害、人格和行为改变等。以神经炎性斑(NP)、神经原纤维缠结(NFT)及β-淀粉样蛋白变性(Aβ)为典型病理特征。目前AD病因还未完全清楚,主要认为是由环境因素和遗传因素相互作用所致,但随着遗传分子生物学的发展,人类开始从基因层面来寻找AD的发病机制。随着研究的进行,有学者发现磷脂酰肌醇结合网格蛋白组装蛋白基因(phosphatidylinositol-binding clathrin assembly,PICALM)与AD有关。我们就PICALM基因多态性与阿尔茨海默病的相关性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王丽霞(综述);杨林(审校) 刊期: 2014年第23期
临床护理带教是护理教育的后阶段,也是新护士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的必经途径,是培养她们实际工作能力的重要环节。妇产科是医院的一个高危科室,其各方面的安全隐患较多,关系到母儿生命和健康,它对护士要求很高:知识面广、工作作风严谨、应急能力强、无菌操作规范等。因此,做好新护士临床带教工作,不仅关系到她们实际工作能力的提高,也是杜绝许多安全隐患的重要手段。
作者:陈琪 刊期: 2014年第23期
目的:探讨rTMS辅助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的效果观察。方法对89例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通过rTMS辅助治疗进行临床资料分析。结果 rTMS辅助治疗有不同程度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阳性症状和阴性症状作用。结论做好rTMS辅助治疗及护理,能提高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疗效。
作者:张素专;韦月琴 刊期: 2014年第23期
颈椎前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具有简便、安全、暴露好、出血少,既可解除脊髓前方的致压物,又可行椎间植骨稳定颈椎的特点,是目前治疗颈椎病和颈椎骨折脱位的好方法[1]。我院2012年5月~2014年5月共收治35例颈前路减压植骨内固定治疗颈椎病患者,通过系统的围手术期护理取得较好的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梁艳 刊期: 2014年第23期
总结1例髋关节置换术后假体松动并股骨骨折的翻修患者的治疗,治疗要点包括:术前的评估和准备,手术方法的选择,术中需注意的要点,假体周围骨折的治疗等。
作者:冯康虎;侯召权 刊期: 2014年第23期
我国中医药的出口存在着许多问题,本文仅就目前中医药的出口现状、存在问题做一综述。
作者:臧家明;吉训明 刊期: 2014年第23期
对医院药房实施规范化有效管理的对策进行探索。分析目前医院药房存在的不同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当今药学服务大力提倡的是全程化服务,只有通过加强医院药房软件和硬件的建设力度,使规范化管理的体系得以建立以及完善,才能够使药学服务以及药物质量得到保证。
作者:谢军;杨力 刊期: 2014年第23期
细胞黏附分子L1(CD171)是神经发育过程中的重要因子。研究表明L1在多种肿瘤组织中过表达。通过与肿瘤浸润转移相关因子、血管及细胞外基质间的相互作用,L1在肿瘤的浸润和转移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随着L1在肿瘤组织中作用机制研究的不断深入,它很有可能为肿瘤的靶向治疗提供一个新的研究靶点。
作者:刘亮洪(综述);张洪云(综述);姜忠敏(审校) 刊期: 2014年第23期
目的:对胆结石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临床路径的护理体会进行研究。方法从我院采用手术进行治疗的胆结石患者中选取82例进行研究,并按照护理方法将其分为治疗组(采用临床护理措施护理)和对照组(采用常规临床护理措施护理),各为41例,对比两组患者术后禁食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及对护理总满意度。结果对比两组患者术后禁食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及对护理总满意度,采用临床路径措施进行护理的治疗组患者,其术后禁食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及对护理总满意度均同采用常规临床护理措施进行护理的对照组患者间存在明显差异性,P<0.05。结论临床路径护理措施在胆结石患者围手术期中具有明显作用,其可促使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戴秋妹 刊期: 2014年第23期
构建一个较完善、系统、丰富的符合我院教学实际的医学微生物学多媒体素材库,利用显微互助系统,将其应用于医学微生物学实验考核中,探索新的实验考核模式,并结合学科教学特点,分析多媒体技术在医学微生物实验考核中的作用及意义,为医学微生物实验成绩评价方式改革提供参考依据。
作者:宋鸿;吴德静;敖弟书;周艳萌 刊期: 2014年第23期
目的:探讨门诊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的具体实施方法。方法笔者所在医院2012年9月~2013年11月在门诊实施优质护理服务,首先转变所有护理人员的服务观念,规范护理服务的内容,全面提高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以患者为中心,为患者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结果通过对门诊开展护理服务,患者的满意度得到了明显的提高,2012年6月对100例患者进行满意度调查,调查结果为82%,实施优质护理后2013年12月再次对100例患者进行满意度调查,结果为99%,比较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优质护理服务的开展不但提高了所有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且明显地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为医院树立良好的形象。
作者:周惠玉 刊期: 2014年第23期
探讨临床医学检验技术质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提高医院的诊断、治疗水平。通过问卷调查采集信息,整理分析临床医学检验技术质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结果临床医学检验技术质量管理中的问题主要与管理部门、技术人员、样本采集等因素有关。通过有效的临床医学检验技术质量管理,可有效提升医学检验的工作成效,全面提高其准确率。
作者:徐江平 刊期: 2014年第23期
目的:分析血液透析过程中存在的护理安全隐患,并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10月~2013年8月因不同原因所致肾功能衰竭需行血液透析治疗患者121例,对其可能发生的安全隐患进行分析。结果血液透析中可能存在的隐患有:低血压反应、导管感染、导管脱落、透析管路及透析器凝血、透析器破膜、穿此处渗血等。结论有效的护理防治措施是可以降低隐患的发生。
作者:陈瑶;石小菊 刊期: 2014年第23期
目的:对麻疹并发重症肺炎患儿的护理方法与护理效果进行研究和观察。方法资料选自2011年8月~2013年12月在本院住院治疗的麻疹并发重症肺炎患儿22例,根据患儿的临床症状给予相应的对症护理措施,观察并分析患儿的护理效果。结果经我院护理人员行之有效的护理措施的实施,有21例(.00%)患儿已成功治愈出院,有1例(%)患儿因治疗无效后死亡,死于多器官功能衰竭。结论针对麻疹并发重症肺炎患儿行有效的护理干预,可有效的减少麻疹并发重症肺炎患儿的死亡率,对于患儿的康复具有十分积极的作用。
作者:吴香莲 刊期: 2014年第2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