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东亮;刘英姿;苏禹刚
目的:结合我院的实际情况,就声像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采取的对策进行探讨。方法分析医院声像档案存在管理制度、管理手段、重视程度、开发利用等方面存在的问题。结果医院声像档案存在管理意识不强、管理制度不科学、管理人员专业素质不高、开发利用意识不强。结论需建立相应的管理制度,加强管理人员的专业培训,提高全院人员的相关意识。
作者:刘喆 刊期: 2014年第23期
高血压是引起脑卒中、周围血管疾病、终末期肾病、心肌梗死、心力衰竭主要的危险因素[1],血压在115/75~185/115mmHg(1mmHg=0.133kPa)范围内,收缩压每升高20mmHg或舒张压每升高10mmHg,发生心脑血管事件的风险倍增[2]。随着我国社区卫生服务的建立和开展,高血压社区综合防治观念的推广,对高血压患者实施管理以增强血压控制效果,提高患者的服药率和血压控制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笔者针对社区高血压患者的管理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田玻瑜 刊期: 2014年第23期
目前采供血机构在内部质量审核方面存在以下问题:员工质量意识薄弱,领导重视不够;内审员素质参差不齐;跟踪验证不到位等方面[1]。主要原因在于领导层质量意识淡薄,将内审作为应付上级部门检查的工具,走形式、走过场,审核无法达到预期效果。内审,即为内部审核,也称为第一方审核,是血站自身进行的内部评价活动,是一种自我约束、自我诊断和自我完善的活动,这种活动是通过内审员的审核工作完成的。有一支良好的内审员队伍,是做好内审工作的基本保证。血站需要培养和发展一批合格称职的内审员,因此对内审员选拔、培训、提高是一项不容忽视的工作。
作者:袁海涛;于苏兰 刊期: 2014年第23期
癌症是威胁人类健康的重要疾病,大多数患者在确诊时已属晚期,失去了佳手术时机,故姑息性化疗成为患者改善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的重要手段[1]。而化疗在杀伤肿瘤细胞的同时,也对正常人体细胞造成损伤,有一定的毒副作用。目前以烷化剂类如环磷酰胺、VP16,卡铂类、多西他赛、拓泊替康等的联合方案为典型。多西他赛为紫杉醇类抗肿瘤药,CYT、VP16是烷化剂类,是治疗乳腺癌、肺癌常用的化疗药物之一,该类药物的副反应较重,尤其是骨髓抑制作用较强[2]。严重的可造成粒细胞缺乏症(外周血中中性粒细胞绝对值≤0.5×109/L),导致机体免疫功能急剧下降,合并感染、出血等并发症,延误下一期的治疗,甚至危及生命。为使患者能尽快安全渡过骨髓抑制期,我们对2012年~2013年8月56例应用上述化疗药致粒细胞缺乏症的患者,积极治疗的同时,实行严密观察和采取综合性护理措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作者:陈蕾;丁洁云 刊期: 2014年第23期
医院感染不但加重了患者的病情还造成患者及社会重大的经济负担,有研究显示[1],每年由医院感染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高达150亿元。目前,医院感染已成为全世界医疗机构面临的重大难题,如何控制院内感染成为当前医学发展的重要环节。医院感染监测是控制医院感染的先行,为其提供监测依据,充分合理地利用监测资料,及时发现医院感染存在的潜在隐患,采取相应的措施,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暴发流行[2]。
作者:王艳鸿;杜凤霞 刊期: 2014年第23期
目的:评价开放式教学在儿科护理学教学中的运用效果。方法随机选择2011级三年制高级护理专业2个班,在儿科护理学教学中一班使用传统教学方法(传统对照班),另一班采用开放式教学法教学(开放式教学实验班)。结果两组调查问卷及考试试卷回收率、有效率100%,开放式教学实验班在理论知识考试、技能操作考试及CCTST评分均明显高于传统对照班,<0.05,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儿科护理学教学中应用开放式教学法能有效改善护理学生学习意愿及兴趣,明显提高教育效果,促进儿科护理教育的发展。
作者:张艳;邓庚粮 刊期: 2014年第23期
临床路径在肿瘤专科医院的应用能规范医疗行为、提高医疗质量、降低患者费用、提升医院效益,进而提高患者满意度。
作者:陈凯;欧阳辉 刊期: 2014年第23期
讨论康复训练对脑血栓患者功能恢复的影响。本文通过对典型病例的介绍和将50例脑血栓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进行传统的药物治疗,实验组则药物治疗配合康复护理,这两组患者出院时对生活自理能力恢复情况的比较,显示实验组优于对照组,说明康复护理对脑血栓患者功能恢复有积极的影响。
作者:汤汶琳;肖卓林 刊期: 2014年第23期
本文总结了83例复发性甲状腺癌患者术后并发症及其护理效果,主要包括甲状旁腺功能低下(11例)、喉返神经损伤(7例)、喉上神经损伤(3例)、术后出血(6例),乳糜漏(2例),认为正确的护理干预效果明显,对复发性甲状腺癌术后并发症有明显缓解作用,可提高患者术后生存质量。
作者:谢莹 刊期: 2014年第23期
目的:对成人迟发型自身免疫性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急救护理进行讨论。方法总结我院2013年至2014年的所救治的15例成人迟发自身免疫性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急救护理的体会。结果15例患者中好转14例,占93.33%,死亡1例,占6.66%,无护理相关并发症发生。结论有效的急救抢救护理措施对降低死亡率,提高抢救成功率有着重要意义。
作者:吴志菊;黄渝;曾兴蓉 刊期: 2014年第23期
颈椎前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具有简便、安全、暴露好、出血少,既可解除脊髓前方的致压物,又可行椎间植骨稳定颈椎的特点,是目前治疗颈椎病和颈椎骨折脱位的好方法[1]。我院2012年5月~2014年5月共收治35例颈前路减压植骨内固定治疗颈椎病患者,通过系统的围手术期护理取得较好的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梁艳 刊期: 2014年第23期
目的:探讨高压氧治疗脑梗死临床护理干预的疗效。方法126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在常规基础上给予护理干预,观察两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压氧治疗脑梗死效果较好,治疗期间给予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对提高治疗起到积极作用。
作者:苏志强;王献梅;林杨 刊期: 2014年第23期
目的:观察对肺癌患者化疗期间实施中医特色护理技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对38例肺癌化疗患者采用不同方法实施护理的过程。结果采用中医护理技术对肺癌患者在化疗期间实施护理,能有效减少胃肠道不良反应的发生,具有较好的疗效。
作者:李立新 刊期: 2014年第23期
目的:探讨手足口病流行期间应急管理与护理干预,促进患儿康复,确保医疗安全。方法对某院2012年1月~2013年12月623例手足口病住院患儿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623例住院患儿无并发症发生,全部治愈出院,平均住院天数(6±2)d。结论把握好手足口病流行病学特点,做好护理人员专业培训,规范处置流程,严格执行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措施,加强健康教育,可有效控制手足口病疫情扩散,防止并发症发生,提高患儿治疗效果,确保医疗安全。
作者:罗玉荣 刊期: 2014年第23期
目的:探讨新生儿出院延伸护理服务的方法,提高新生儿父母的家庭护理能力。方法对120例新生儿的父母在新生儿出院时讲解健康教育内容,并示范动作,1个月后采用电话回访进行效果评价。结果新生儿父母对新生儿出院延伸护理服务的满意率达100%,对所讲的内容全部掌握的父母达93.3%。结论采取新生儿出院延伸护理服务,不仅丰富了新父母的护理知识,而且提高了父母的护理能力,有利于新生儿的健康成长。
作者:魏桃 刊期: 2014年第23期
外伤性白内障合并晶状体半脱位,以往多采用大切口晶状体捞出或经睫状体平坦部行晶状体玻璃体切除,然后睫状沟缝合固定人工晶体或植入前房型人工晶体,但这些术式均有较多的并发症,且术后人工晶体易倾斜或偏位。而晶状体囊代张力环的临床应用,有效地解决了这一难题[1]。日前本院也成功实施1例外伤性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术、晶状体囊代张力环植入术、人工晶体植入术的联合手术。因本院是基层医院,此次是首例实施,故成功与否,不仅需要设备的精良、扎实的医疗技术功底、患者的积极配合,而且针对患者特点进行术前、术后的护理也是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
作者:李雪瑛 刊期: 2014年第23期
随着医疗技术不断发展,对精神障碍的认识不断深化,精神障碍流行病学研究越来越重要。得益于统计学和方法学的进步,流行病学调查方法随之变得更科学,结果更具有代表性。从近代开始,各国合作交流不断深化,一系列跨国调查陆续开展,促使各国间统一诊断标准及诊断工具,令各地结果具有可比性。本文就精神障碍流行病学调查中诊断标准、调查方法及工具、精神障碍患病率和疾病谱的演变进行综述。
作者:卢冬艳;郑洪波 刊期: 2014年第23期
目的:总结小儿重症肺炎的临床护理要点。方法对小儿重症肺炎患儿40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积极治疗、细心、有效的护理,本组40例,除1例转院,1例家属放弃外,均痊愈出院。结论细心、有效的护理对重症肺炎的治疗起着重要的作用,既能减轻患儿病痛,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又缩短了患儿住院时间,提高了临床治愈率,适于临床推广与应用。
作者:冯薇;夏秀兰;贾梅燕 刊期: 2014年第23期
目的:研究循证护理在外科换药术中的应用价值,为临床外科换药术探索可行的护理方案。方法选择2011年6月~2013年6月我校附属医院216例外科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循证护理,比较两种护理方式下患者伤口的愈合情况和患者对换药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总愈合率(93.52%)、满意率(98.15%)明显高于对照组(<0.05)。观察组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结论循证护理在外科换药术能够明显提高手术治疗效果,改善护患关系,具有积极的应用价值。
作者:祝水英;洪剑英 刊期: 2014年第23期
目的:探讨社区访视在高血压患者家庭护理的重要性。方法某社区护士2012年6月~2013年6月通过对辖区居民进行定期家庭访视,建立健康档案,并对高血压目标人群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其中观察组50例,对照组48例,观察组采取一对一健康指导与跟踪服务,而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在生活方式、服药依从性、治疗效果等方面效果明显,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性。结论开展社区访视对高血压患者的治疗效果有很好的推动作用。
作者:周长瑛 刊期: 2014年第2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