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玻瑜
医院感染不但加重了患者的病情还造成患者及社会重大的经济负担,有研究显示[1],每年由医院感染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高达150亿元。目前,医院感染已成为全世界医疗机构面临的重大难题,如何控制院内感染成为当前医学发展的重要环节。医院感染监测是控制医院感染的先行,为其提供监测依据,充分合理地利用监测资料,及时发现医院感染存在的潜在隐患,采取相应的措施,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暴发流行[2]。
作者:王艳鸿;杜凤霞 刊期: 2014年第23期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是老年痴呆的常见类型,临床表现为记忆障碍、抽象思维和计算力损害、人格和行为改变等。以神经炎性斑(NP)、神经原纤维缠结(NFT)及β-淀粉样蛋白变性(Aβ)为典型病理特征。目前AD病因还未完全清楚,主要认为是由环境因素和遗传因素相互作用所致,但随着遗传分子生物学的发展,人类开始从基因层面来寻找AD的发病机制。随着研究的进行,有学者发现磷脂酰肌醇结合网格蛋白组装蛋白基因(phosphatidylinositol-binding clathrin assembly,PICALM)与AD有关。我们就PICALM基因多态性与阿尔茨海默病的相关性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王丽霞(综述);杨林(审校) 刊期: 2014年第23期
骨保护素(osteoprotegerin,OPG)又称护骨素,是一种新发现的由成骨细胞分泌的糖蛋白,属于缺乏跨膜结构Ⅱ的肿瘤坏死因子受体超家族(TNF receptor)成员,主要通过与核因子资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eceptor activator for nuclear factor原资B ligand,砸ANKL)结合竞争性抑制核因子资B受体活化因子(receptor activator for nuclear factor原资B,砸ANK)与砸ANKL的结合,抑制破骨细胞基因的转录、分化、活化成熟及诱导破骨细胞的凋亡,从而促进骨的形成,抑制骨的吸收,对骨组织损伤的修复有重要作用。本综述就骨保护素在骨修复过程中的应用做一阐述。
作者:张文丽;杨文英;罗应伟 刊期: 2014年第23期
糖尿病神经病变(DN)是糖尿病常见、复杂的慢性并发症之一。可累及中枢神经和周围神经,以周围神经(DPN)尤为常见,具有发病率高出现早的特点,是一个多因素综合作用的复杂过程,这些因素包括代谢紊乱、循环障碍,维生素缺乏,神经生长因子的抗体识别错误,氧自由基损伤,免疫失调,糖化血红蛋白的沉积,高胰岛素血症,应激以及糖尿病提早衰老等。临床治疗较棘手,积极控制血糖并保持稳定在适当水平是预防和治疗包括糖尿病神经病变在内的慢性并发症的基石。在此基础上可采取病因治疗和对症治疗,病因治疗主要是以糖尿病神经病变发病机理的治疗,包括控制血糖,血脂等。对症治疗主要是控制疼痛,自主神经病变,中枢神经病变等。 DPN的防治①积极控制血糖,减少对DPN的发病因素,②药物治疗以单药和联合用药治疗,同时也可应用理疗和中药治疗,均能取得较好的疗效。
作者:徐庆海 刊期: 2014年第23期
糖尿病是老年人群的多发病、常见病。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的推进,我国的糖尿病患患者数也呈现出明显的增多趋势。临床治疗糖尿病除了饮食控制、运动非药物疗法外,常用的就是口服降糖药,目前市场上出售的口服降糖药种类繁多,其适用对象、治疗效果、不良反应情况等差异较大。怎样根据糖尿患者的具体情况,合理选择、使用口服降糖药,对于保障用药效果及用药安全性至关重要。本文选取了临床常用的几类口服化学降糖药,对其作用机制及使用方法进行了粗略的探讨。
作者:徐春艳 刊期: 2014年第23期
目的:观察和分析手外伤患者的心理状况,让患者从疾病的恐惧与不安中解脱出来,建立良好的心理状态,平静地渡过疾病期,恢复健康。方法选取2013年4月~2014年4月我院收治的120例手外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运用心理护理及现实实例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和宣传,增加他们战胜疾病的信心。结果95%的患者达到痊愈出院,自理功能恢复良好。结论手外伤患者通过采用围术期的心理护理,疗效明显。心理护理是整体护理的重要内容,对恢复自理功能,促进康复起着重的要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胡忠莲;江明菊 刊期: 2014年第23期
法医临床司法鉴定属于司法鉴定的范畴,其任务主要是完成司法实践中涉及活体的法医学鉴定工作,而证据规则在司法鉴定中发挥着巨大作用。从目前我国司法鉴定实践的具体情况来看,由于对法医临床司法鉴定材料举证质证的相关规定尚不全面,缺乏系统、完善的制度保障所鉴定材料的真实性与合法性,这给法医临床司法鉴定工作的开展增加了难度。这种形势下,深入分析法医临床司法鉴定的主要影响因素,并构建法医临床司法鉴定的证据规则,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主要对法医临床司法鉴定主要制约因素进行分析,并探讨法律临床司法鉴定证据规则的构建与注意事项。
作者:韩镇杰;张帅;金永革 刊期: 2014年第23期
当今社会,由于现代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工业化进程的深入以及都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在市场经济的激烈竞争下,人们面临的生活、工作及经济压力也逐步增大。由此导致了人们的心理冲突及心理问题的不断涌现,造成精神疾病及心理障碍患者的数量不断增加。神经精神疾病已经严重损害我国人民群众生活能力和社会功能。而在此其中,精神分裂症(schizophrenia)的患病率相对较高,与我国居民的联系较密切。精神分裂症是一种重性精神疾病,导致精神残疾,加大患者的负担。针对目前广东省云浮市大部分县区尚未开展精神疾病防治康复工作,缺乏有关整体精神疾病状况的科学数据,故开展该研究。本文旨在了解云浮市15岁以上人群各类精神疾病的时点患病率和分布特点等,为制定该市精神疾病防治规划提供科学依据,亦为全省农村及城乡结合地区居民的精防工作提供参考。开展精神分裂症的流行病学研究,是目前公共卫生单位的一项重要任务之一。本文就精神分裂症流行病学研究目前的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钟书铭;郑洪波 刊期: 2014年第23期
目的:了解灌云县1例霍乱疫情流行特征,进一步探索以霍乱为主的肠道传染病的有效防控措施。方法通过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和采集标本检测,分析疫情的病原和可能的暴露因素。结果经现场流行病学调查、粪便标本采集、霍乱弧菌培养检测[2],外环境及密切接触者样本采集检测,经积极救治、密切接触者隔离观察、预防服药、家庭消毒、健康教育等措施后,疫情迅速控制。结论强化培训、加强监测和采取综合防控措施能有效控制以霍乱为主的肠道传染病的疫情。
作者:马士化 刊期: 2014年第23期
目的:结合我院的实际情况,就声像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采取的对策进行探讨。方法分析医院声像档案存在管理制度、管理手段、重视程度、开发利用等方面存在的问题。结果医院声像档案存在管理意识不强、管理制度不科学、管理人员专业素质不高、开发利用意识不强。结论需建立相应的管理制度,加强管理人员的专业培训,提高全院人员的相关意识。
作者:刘喆 刊期: 2014年第23期
目的:探讨护理风险管理在妇产科急诊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妇产科于2011年10月~2012年10月收治的急诊患者102例,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51例)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51例)实施常规护理+护理风险管理,对比两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的风险事件发生率及投诉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3.92%vs17.65%,0vs15.69%),且在护理满意度上明显高于对照组(98.04%vs72.55%),<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妇产科急诊患者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可有效规避风险,降低投诉率,效果显著。
作者:武科 刊期: 2014年第23期
目的:了解手术室护士在执行手术物品清点的过程中,影响其正确执行的因素。方法加强特殊物品特殊部位特殊时机的管理。结果手术进行中物品清点正确与否,影响因素包括流程设计方法是否科学、责任心、疲劳度等。结论通过科学合理的流程设计和人性化的弹性排班,手术物品遗留完全可以杜绝。
作者:陈淑琴;狄小欢 刊期: 2014年第23期
目的:总结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的护理要点。方法选择2013年1月~12月来我院就就诊的360例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18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护理方法,治疗组在此基础上根据患者的特点进行对症、对因、整体性的护理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治疗和护理后,对照组患者的显效率为71.32%,平均住院时间为(29.8±4.2)d;治疗组患者的显效率为94.78%,平均住院时间为(15.9±7.6)d,所有患者在住院期间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对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进行有效的心理护理、饮食护理、引流护理等,有助于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生命质量,是一种有效的辅助手段,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黄碧涛;王娓秀 刊期: 2014年第23期
我院实行的院长查房新模式,有助于院长全面了解临床科室诊疗工作的运转情况,有利于加强与临床间的沟通,帮助解决临床科室问题,提高工作效率,有利于提高院科两级管理水平,是医院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作者:冯仁健;施圣晖;李旭茹;王伟 刊期: 2014年第23期
目的:探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和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之间的关系,为指导临床的诊断和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检索近年来国内外COPD和哮喘诊疗相关论文和会议资料并分析主要新进展。结果慢性气道炎症是哮喘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发病机制,此共识突出了抗炎治疗的重要地位,今后的主要发展方向包括减缓COPD的自然进程,揭示不同表型哮喘的相关机制及难治性哮喘的有效防治。结论我国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和哮喘的发病机制和诊疗技术方面取得的成果对临床工作产生了重大影响。故应以预防为先、早期诊断为重,加强特效治疗药物和技术的研发并通过多中心随机双盲临床试验予以验证。
作者:蒋小民;黄美杏;辛宁 刊期: 2014年第23期
目的:探讨对糖尿病足患者,在围手术期开展综合护理,能否有效提升手术预后效果。方法以我院2012年10月~2013年10月收治的98例糖尿病足患者为研究对象,均行介入治疗,按患者自愿的原则将其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其中对照组患者55例,行常规护理,观察组43例患者则开展结合常规护理、心理护理、术前评估、饮食指导、病情观察、健康教育等于一体的综合护理。统计两组患者手术配合不良率、手术时间、疾病知识不达标率、术后并发症率等项目,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对照组上述四项数据分别为9.3%(4/43)、(2.7±0.2)h、39.5%(17/43)、7.0%(3/43),而观察组上述四项数据为0.0%(0/55)、(2.0±0.1)h、1.8%(1/55)和0.0%(0/55),数据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糖尿病足行介入治疗患者,在围手术期护理中采取综合护理方案,能有效提升手术效果,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卓婷莉 刊期: 2014年第23期
目的:研究循证护理在外科换药术中的应用价值,为临床外科换药术探索可行的护理方案。方法选择2011年6月~2013年6月我校附属医院216例外科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循证护理,比较两种护理方式下患者伤口的愈合情况和患者对换药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总愈合率(93.52%)、满意率(98.15%)明显高于对照组(<0.05)。观察组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结论循证护理在外科换药术能够明显提高手术治疗效果,改善护患关系,具有积极的应用价值。
作者:祝水英;洪剑英 刊期: 2014年第23期
目的:对成人迟发型自身免疫性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急救护理进行讨论。方法总结我院2013年至2014年的所救治的15例成人迟发自身免疫性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急救护理的体会。结果15例患者中好转14例,占93.33%,死亡1例,占6.66%,无护理相关并发症发生。结论有效的急救抢救护理措施对降低死亡率,提高抢救成功率有着重要意义。
作者:吴志菊;黄渝;曾兴蓉 刊期: 2014年第23期
微波提取作为一种新技术,在中药制剂研发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本文主要阐述了微波提取技术的基本原理、特点和影响因素,并微波提取技术进行了展望。
作者:蒋士翠 刊期: 2014年第23期
目的:观察电子鼻咽喉镜下声带息肉摘除手术的疗效和护理方法。方法回顾分析56例电子鼻咽喉镜下声带息肉摘除术患者的术前、术中、术后的护理措施和注意事项。结果电子喉镜下声带息肉摘除术疗效安全、可靠,56例患者术后均无1例发生严重并发症。术后6个月复查嗓音无发声异常,电子鼻咽喉镜检查无复发。结论对电子鼻咽喉镜下声带息肉摘除术患者进行的良好的综合护理是保证手术疗效的重要保证。
作者:杨志萍 刊期: 2014年第2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