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和哮喘间关系的研究动态进展

蒋小民;黄美杏;辛宁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哮喘, 发病机制及防治, 关系
摘要:目的:探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和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之间的关系,为指导临床的诊断和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检索近年来国内外COPD和哮喘诊疗相关论文和会议资料并分析主要新进展。结果慢性气道炎症是哮喘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发病机制,此共识突出了抗炎治疗的重要地位,今后的主要发展方向包括减缓COPD的自然进程,揭示不同表型哮喘的相关机制及难治性哮喘的有效防治。结论我国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和哮喘的发病机制和诊疗技术方面取得的成果对临床工作产生了重大影响。故应以预防为先、早期诊断为重,加强特效治疗药物和技术的研发并通过多中心随机双盲临床试验予以验证。
医学信息杂志相关文献
  • 脊髓损伤的治疗进展

    脊髓损伤可引起不可逆的感觉和运动功能丧失,致残率很高。本文对脊髓损伤的手术治疗、药物治疗、基因疗法、移植治疗、物理疗法以及中医疗法等疗法进行了综述。

    作者:张文作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老年股骨颈骨折的护理

    由于老年人肢体灵活性较差和骨质疏松等原因,所以老年骨折患者较多,而老年股骨颈骨折也十分常见,做好老年人股骨颈骨折的护理工作,能减少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肢体残疾和障碍,预防并发症,延长寿命,提高生活质量,让患者享受幸福的老年生活。

    作者:王翠兰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腹腔镜治疗胆囊结石的术后护理探讨

    目的:对腹腔镜(LC)治疗胆囊结石术后患者的护理进行了探讨。方法总结并分析200例胆囊结石手术病例临床患者的术后一般护理、并发症的护理及饮食护理。结果通过对患者术后有效的护理,有利于患者康复,可使患者比过去提前3~4d出院。结论护理人员应在临床工作中熟悉专业技能,提高业务水平,认真细致观察病情,做好各阶段护理工作,促进患者尽早康复。

    作者:何霞;王涛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护理风险管理在妇产科急诊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探讨护理风险管理在妇产科急诊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妇产科于2011年10月~2012年10月收治的急诊患者102例,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51例)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51例)实施常规护理+护理风险管理,对比两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的风险事件发生率及投诉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3.92%vs17.65%,0vs15.69%),且在护理满意度上明显高于对照组(98.04%vs72.55%),<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妇产科急诊患者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可有效规避风险,降低投诉率,效果显著。

    作者:武科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观察系统护理干预对肠梗阻患者心理负担的影响

    目的:探讨并分析系统护理干预的应用对肠梗阻患者心理负担的影响。方法从2011年11月~2012年12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肠梗阻患者中选取104例,并将其随机分成两组,分别是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患者人数相等。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的护理方式进行护理与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的基础之上再进行系统护理干预。根据抑郁自评量表以及焦虑自评量表,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在护理前后的的心理状态,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即SDS与SAS评分。结果两组患者采用不同的方式进行护理之后,心理状态相对于护理之前均有好转,但是观察组患者护理之后的SAS与SDS评分明显比对照组患者的评分要低;观察组治疗的总有效率达92.31%,而对照组只有82.69%,两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采用系统护理干预的方式对肠梗阻患者进行护理与治疗能够显著地改善患者的心理负担,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值得各大医院试用并推广。

    作者:程水娇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建医德档案树良好医风

    医德档案是个人医德医风建设情况的真实记录,是医院奖优罚劣的依据,我院在利用医德档案中,为了便于操作,易于考评,对档案资料实行分数控制,以分数高低评定优劣,把医德医风建设分数作为技术职务、行政职务晋升的重要依据之一。医德医风问题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关系到医疗行业的发展,必须不断加强建设,加强医德医风建设,是一项长期的、系统的、复杂的工程,医德档案的建立改善了医护人员的服务质量。极大地改善了医护人员的服务态度,提高了医护质量。取得了前所未有的社会效益,促进了各项工作的快速发展。

    作者:王丹青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1例47,XYY/45,XO嵌合体的罕见性染体异常病例

    性染色体病是由于X和Y染色体先天性数目异常或结构畸变所引起的疾病。其共同临床特征是性发育不全或两性畸形,有的患者仅表现生殖力下降、继发性闭经、智力稍差、行为异常等。我们在工作中遇到一例罕见的性染色体异常病例。

    作者:潘芹;昌玉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电子鼻咽喉镜下声带息肉摘除术的疗效观察与护理

    目的:观察电子鼻咽喉镜下声带息肉摘除手术的疗效和护理方法。方法回顾分析56例电子鼻咽喉镜下声带息肉摘除术患者的术前、术中、术后的护理措施和注意事项。结果电子喉镜下声带息肉摘除术疗效安全、可靠,56例患者术后均无1例发生严重并发症。术后6个月复查嗓音无发声异常,电子鼻咽喉镜检查无复发。结论对电子鼻咽喉镜下声带息肉摘除术患者进行的良好的综合护理是保证手术疗效的重要保证。

    作者:杨志萍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开放式教学法在儿科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

    目的:评价开放式教学在儿科护理学教学中的运用效果。方法随机选择2011级三年制高级护理专业2个班,在儿科护理学教学中一班使用传统教学方法(传统对照班),另一班采用开放式教学法教学(开放式教学实验班)。结果两组调查问卷及考试试卷回收率、有效率100%,开放式教学实验班在理论知识考试、技能操作考试及CCTST评分均明显高于传统对照班,<0.05,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儿科护理学教学中应用开放式教学法能有效改善护理学生学习意愿及兴趣,明显提高教育效果,促进儿科护理教育的发展。

    作者:张艳;邓庚粮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植入式静脉输液港使用中抽不到回血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目的:分析静脉输液港在使用中抽不到回血的原因,为临床中保证静脉输液港正常使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我科癌症患者在使用输液港过程中抽不到回血的原因进行分析。结果在117例留置静脉输液港患者中,7例发生抽不到回血现象,发生率为5.98%。结论对于植入静脉输液港的患者,应做好患者的健康教育工作,与患者共同管理与维护输液港。护士只有熟练掌握输液港相关技能,才可以有效减少相关并发症如抽不到回血的发生。

    作者:王艳;言克莉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护理体会

    肝硬化是一种常见的慢性肝病,由一种或多种病因长期或反复作用于肝脏而导致的弥漫性肝脏损害[1]。其病理特点为广泛的肝细胞变性坏死、再生结节形成、结缔组织增生,致使正常肝小叶结构破坏和假小叶形成。使肝内血循环紊乱,加重肝细胞营养障碍。临床上肝硬化可分为肝代偿期和失代偿期。肝硬化失代偿期临床上有多系统受累,以肝功能损害和门静脉高压为主要表现,晚期出现消化出血,肝性脑病、感染、肝肾综合征、电解质酸碱紊乱等严重并发症[2]。

    作者:梁武莲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戈谢病的治疗进展

    随着对戈谢病认识的深入及诊断、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戈谢病由不治之症成为可以治疗的疾病。目前戈谢病的治疗方法主要有酶替代治疗、底物减少疗法,其他治疗方法如分子伴侣疗法、基因治疗、干细胞移植也正处于快速发展过程中。

    作者:张超(综述);杨跃煌(审校)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儿童孤独症与精神分裂症的鉴别诊断研究

    在当前临床医学观察的过程中,儿童孤独症与精神分裂症诊断容易混淆,本文就儿童孤独症与精神分裂症的鉴别诊断进行阐述。

    作者:随广红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糖尿病神经病变药物治疗探讨

    糖尿病神经病变(DN)是糖尿病常见、复杂的慢性并发症之一。可累及中枢神经和周围神经,以周围神经(DPN)尤为常见,具有发病率高出现早的特点,是一个多因素综合作用的复杂过程,这些因素包括代谢紊乱、循环障碍,维生素缺乏,神经生长因子的抗体识别错误,氧自由基损伤,免疫失调,糖化血红蛋白的沉积,高胰岛素血症,应激以及糖尿病提早衰老等。临床治疗较棘手,积极控制血糖并保持稳定在适当水平是预防和治疗包括糖尿病神经病变在内的慢性并发症的基石。在此基础上可采取病因治疗和对症治疗,病因治疗主要是以糖尿病神经病变发病机理的治疗,包括控制血糖,血脂等。对症治疗主要是控制疼痛,自主神经病变,中枢神经病变等。 DPN的防治①积极控制血糖,减少对DPN的发病因素,②药物治疗以单药和联合用药治疗,同时也可应用理疗和中药治疗,均能取得较好的疗效。

    作者:徐庆海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PDGF/PDGFR对发育影响的研究进展

    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及基于基因调控水平的研究,使得我们对PDGF/PDGFR在发育中的作用了解更加深入。本文在现有国内外研究资料的基础上,对PDGF/PDGFR在发育方面的作用进行综述。

    作者:雷娜;高会军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学习生理学兴趣

    生理学是一门重要的医学基础学科,教学过程中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学习生理学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探究欲。

    作者:马玲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重视医院感染监测促进医院感染控制

    医院感染不但加重了患者的病情还造成患者及社会重大的经济负担,有研究显示[1],每年由医院感染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高达150亿元。目前,医院感染已成为全世界医疗机构面临的重大难题,如何控制院内感染成为当前医学发展的重要环节。医院感染监测是控制医院感染的先行,为其提供监测依据,充分合理地利用监测资料,及时发现医院感染存在的潜在隐患,采取相应的措施,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暴发流行[2]。

    作者:王艳鸿;杜凤霞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口腔颌面外科87例重症患者临床护理心得体会

    目的:总结口腔颌面外科重症患者住院期间的护理得失,加强临床护理经验,减少重症患者死亡率。方法收集2007年~2013年87例口腔颌面外科重症患者(伴有全身其他系统疾病)病例,侧重查找患者在住院期间,由于护理不当或者没能及时发现患者体征的微小变化,给患者带来生命危险及重大后遗并发症的的记录。查看各型重症患者预后效果,分为良好、一般、死亡,统计治愈率。结果87例重症患者中,83例患者经过精心的护理,及时发现病情的变化,及时治疗,患者转危为安。4例患者病情恶化直接死亡。2例为颌面部粉碎性骨折合并颅内出血患者;2例为长期使用激素导致颌面部间隙感染,并伴有全身多系统衰竭患者。结论经常加强和定期培训口腔外科护理课程,可以避免临床中许多重大医疗事故的发生。

    作者:白亚军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护理干预对预防神经内科老年患者跌倒效果分析

    研究在预防神经内科老年患者跌倒上护理干预的效果,进一步总结神经内科关于老年患者的相关经验教训和体会,为医学临床研究的发展提供积极意义和借鉴价值。回顾每位患者病历资料,在其中挑选2012年~2013年本院治疗医治的神经内科中适合的老年患者270例作为样例,把老年患者按110例随机划分为对照组(1组)和观察组(2组)。把剩余的50例老年患者资料作为备用案例存放。经过实验,进行护理干预的老年患者在行动生活中跌倒的次数和频率相比较于不加以干预的次数呈大幅度减少。应该对老年精神内科患者进行适当的护理干预,以求降低跌倒次数的发生。

    作者:杨雪莲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浅谈中医理论在门诊健康教育的应用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健康意识逐渐提高,健康教育已逐渐成为门诊工作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根据门诊患者的特点,选择适合的门诊健康教育方式,结合中医学调摄精神,合理适度的运动,饮食起居要有规律,切断病邪途径等治未病的理论,开展门诊患者健康教育会起到了积极的现实意义。

    作者:马艳 刊期: 2014年第23期

医学信息杂志

医学信息杂志

主管: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

主办: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