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浅谈中医理论在门诊健康教育的应用

马艳

关键词:中医学理论, 门诊, 健康教育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健康意识逐渐提高,健康教育已逐渐成为门诊工作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根据门诊患者的特点,选择适合的门诊健康教育方式,结合中医学调摄精神,合理适度的运动,饮食起居要有规律,切断病邪途径等治未病的理论,开展门诊患者健康教育会起到了积极的现实意义。
医学信息杂志相关文献
  • 基于Blackboard网络教学平台的临床技能教学资源库在临床实践教学中的应用探索

    借助Blackboard网络教学平台构建临床技能教学资源库应用于各专业学科的临床实践教学。临床技能教学资源库的构建中遵循网络教学与线下常规教学相结合的原则、贯穿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相结合的原则、激发学习兴趣以及自主参与的原则。临床技能教学资源库Blackboard网络教学平台的设计围绕教学管理、考核测验、讨论互动3个模块进行。利用Blackboard网络教学平台进行临床实践教学,可有效促进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紧密结合,有利于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果;促进课余自主学习,增强师生交流,拓宽教与学的空间,提高了临床思维和临床技能掌握效率。

    作者:林玉坤;林琳;梁玲;钟叶彬;周金美;肖海鹏;黄海;卢初祎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手术物品清点制度的实践及持续改进

    目的:了解手术室护士在执行手术物品清点的过程中,影响其正确执行的因素。方法加强特殊物品特殊部位特殊时机的管理。结果手术进行中物品清点正确与否,影响因素包括流程设计方法是否科学、责任心、疲劳度等。结论通过科学合理的流程设计和人性化的弹性排班,手术物品遗留完全可以杜绝。

    作者:陈淑琴;狄小欢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脑卒中后遗症患者全程护理模式的研究

    目的:探讨全程护理模式对脑卒中患者运动能力及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治疗好转出院106例脑卒中伴偏瘫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53例,对照组53例,观察组采用神经内科常规治疗和一般护理,并为患者制定康复护理计划,健康宣教等全程护理。对照组只给予神经内科常规治疗和一般临床护理。结果观察组上、下肢功能恢复的有效率均优于对照组。结论全程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脑卒中患者的运动能力和提高日常生活自理能力。

    作者:叶如梅;纪梅香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医疗器械清洗流程中的质量管理

    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保证医疗器械物品达到无菌要求。方法:多数情况下复杂的器械必须拆下手工清洗,以保证清洗质量,同时利用机械清洗法提升清洗效率。在手工清洗法和机械清洗法的配合下,医疗器械的清洗质量有了显著效果。

    作者:黄俏弦;钟绵媚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高龄与低龄患者心导管介入术血管并发症的护理

    目的:探讨高龄与低龄患者心导管介入术血管并发症的临床护理方法。方法选择近些年在我院行心脏介入治疗的高于75岁与低于5岁患者,并回顾性分析临床护理方式。结果全部患者经积极有效治疗与综合护理,均恢复良好。结论对高危行心导管介入术患者行针对性护理,可有效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朱华玲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小儿腹股沟疝疝囊高位结扎术的护理配合

    目的:探究小儿腹股沟疝疝囊高位结扎术的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外科自2013年1月~12月收治的34例小儿腹股沟疝患儿的临床资料及护理措施,分析合理的护理配合对于患儿恢复的重要性。结果34例患儿手术均顺利完成,且痊愈出院,无1例患儿出现严重并发症,平均住院时间为(3.1±0.6)d。结论对患儿的手术前、后及术中实施全面合理的护理措施是保障手术顺利进行,促进患儿恢复的重要因素。

    作者:李书静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舒适护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了舒适护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方法分析我院2012年1月~2013年1月手术患者8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对照和观察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取舒适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生命体征、焦虑情况及其护理满意率。结果两组患者进入手术室后观察组患者心率、血压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手术后观察组患者焦虑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满意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0.05)。结论舒适护理能够有效的降低术中患者的焦虑、恐惧和不安情绪,有利于手术的安全顺利的进行,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

    作者:柏慧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灌云县1例霍乱疫情调查分析报告

    目的:了解灌云县1例霍乱疫情流行特征,进一步探索以霍乱为主的肠道传染病的有效防控措施。方法通过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和采集标本检测,分析疫情的病原和可能的暴露因素。结果经现场流行病学调查、粪便标本采集、霍乱弧菌培养检测[2],外环境及密切接触者样本采集检测,经积极救治、密切接触者隔离观察、预防服药、家庭消毒、健康教育等措施后,疫情迅速控制。结论强化培训、加强监测和采取综合防控措施能有效控制以霍乱为主的肠道传染病的疫情。

    作者:马士化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56例肿瘤化疗患者致粒细胞缺乏症的护理

    癌症是威胁人类健康的重要疾病,大多数患者在确诊时已属晚期,失去了佳手术时机,故姑息性化疗成为患者改善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的重要手段[1]。而化疗在杀伤肿瘤细胞的同时,也对正常人体细胞造成损伤,有一定的毒副作用。目前以烷化剂类如环磷酰胺、VP16,卡铂类、多西他赛、拓泊替康等的联合方案为典型。多西他赛为紫杉醇类抗肿瘤药,CYT、VP16是烷化剂类,是治疗乳腺癌、肺癌常用的化疗药物之一,该类药物的副反应较重,尤其是骨髓抑制作用较强[2]。严重的可造成粒细胞缺乏症(外周血中中性粒细胞绝对值≤0.5×109/L),导致机体免疫功能急剧下降,合并感染、出血等并发症,延误下一期的治疗,甚至危及生命。为使患者能尽快安全渡过骨髓抑制期,我们对2012年~2013年8月56例应用上述化疗药致粒细胞缺乏症的患者,积极治疗的同时,实行严密观察和采取综合性护理措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作者:陈蕾;丁洁云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鸡蛋膜联合碘伏、红外线治疗压疮的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鸡蛋膜联合碘伏、红外线治疗压疮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08年4月~2014年4月来本院进行治疗的30例压疮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5例),观察组采用鸡蛋膜联合碘伏、红外线治疗法,2次/d;对照组采用碘伏、红外线治疗法,2次/d。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采用鸡蛋膜联合碘伏、红外线疗法满意率为93.3﹪。对照组采用碘伏、红外线疗法满意率为60.0﹪。观察组的疗效优于对照组,治愈时间短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鸡蛋膜联合碘伏、红外线治疗压疮效果良好、取材方便、换药简单、无不良反应,具有临床实用价值,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作者:段家丽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应用护理程序对肝硬化患者实施健康教育的体会

    健康教育是通过有计划、有组织系统的教育活动,促使人们自愿采用有利于健康的行为,改变不健康行为,树立健康意识,养成良好的行为和生活习惯,消除或降低危险因素,降低发病率、降低发病率、伤残率和致死率,提高生活质量[1],运用护理程序对患者实施健康教育有针对性、有计划性、系统性地帮助患者获得所患疾病相关检查、治疗、护理与康复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有利于患者康复,提高疗效,缩短住院日。并对教育效果做出评价。

    作者:王丽娟;熊莉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手术患者发生压疮的手术室相关因素及护理对策

    目的:探讨手术患者发生压疮的手术室相关因素及护理对策。方法对我院2012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289例手术患者术中发生压疮相关因素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年龄≥60岁患者压疮发生率显著高于年龄<60岁患者,差异有显著性(<0.05);硬脊膜腔外麻醉患者压疮发生率显著低于气管内全麻患者患者,差异有显著性(<0.05);手术时间<3h患者压疮发生率显著低于手术时间≥3h患者,差异有显著性(<0.05);体重≥75kg患者疮发生率显著高于体重<75kg患者疮发生率,差异有显著性(<0.05);侧卧位或者俯卧位患者压疮发生率显著高于平卧位压疮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手术患者由于强迫性体位、麻醉、自身因素等原因容易成为压疮的高危人群,通过对手术患者加强术前访视和全面评估,合理摆放手术体位及应用合适体位垫等护理措施能,有效地降低了术中患者压疮的发生率,提高了手术室整体护理的工作质量。

    作者:李水平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产妇在产褥期内家属护理需求368例分析研究

    目的:研究产妇在产褥期内家属护理需求,以提高产妇产褥期生活质量。方法以问卷调查表为基础,采用统一指导语,直接与被调查者交谈,被调查者对问卷充分理解后填写调查表,当场收回。结果大部分产妇家属对健康知识认识不够,存在误区或相信民间的陋习。产妇陪护家属有强烈的健康知识需求欲望。结论对产妇家属进行科学的健康教育以及内容与形式的研究,对产妇的康复起着重要作用。

    作者:赵菊芳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35例乳腺癌患者行紫杉醇一周方法化疗的护理

    对35例乳腺癌患者行紫杉醇一周方法化疗的护理进行总结。用药前做好心理护理,预防药物产生副作用,用药时严密观察有无过敏反应,用药后对药物出现不良反应进行积极护理。34例患者完成化疗,其中1例病情严重不能耐受在第4 w终止化疗。

    作者:陈英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如何杜绝门诊药房差错事故的发生

    门诊药房作为医院的窗口部门,其服务质量的优劣,尤其是能否准确地配方,直接影响医院的形象和声誉。本文就此问题作如下讨论。

    作者:徐福菊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语言在急性青光眼患者心理护理中的魅力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护理工作已由单纯的疾病护理转变为对患者心理、社会、躯体整个人的护理。心理护理不是治疗的工具,而是护理工作中的细节表现,如着装、语言、态度、表情、姿态、行为等。在临床实践中,心理护理的开展,不仅能打开患者的心结,而且是促进患者康复的催化剂。只有与患者建立情感交流,构建和谐的就医氛围,才能走进患者的心理,捕捉其身心的困恼,促进患者心理状态及行为的改变。融洽的护患关系,更需要语言交流,语言是人与人之间互相沟通的工具,它直接体现了每个人的素质和修养。护理工作具有特殊性,它要求护理人员必须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高尚的职业素修。在护理工作中,恰当的语言能起到安慰、鼓励、暗示、疏通的作用,从而提高治疗效果。因此,语言是打开患者及家属心扉的钥匙,良好的语言水平是护理人员顺利开展心理护理和心理治疗的有力保障。

    作者:陈建云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16例重型肝炎的临床护理体会

    目的:总结重型肝炎患者的护理体会,为临床护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16例重型肝炎患者给予并发症护理、饮食护理、心理护理、病情观察等综合护理干预。结果16例患者中死亡3例,死亡率为18.75%,其余13例病情好转出院。结论重型肝炎病情危急,进展快,要做好并发症护理和基础护理。

    作者:沈霞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信息化建设在紧急救援指挥中心的应用分析

    目的:采用信息化及通信技术,建立紧急救。指挥中心。方法将计算机网络技术、卫星定位、地理信息系统、通信及对讲、网络医院实施院前急救等结合为整体运行模式。结果紧急救。指挥中心运行速度快,及时调度、处置、特别是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反应及预警起到积极的作用。结论现代信息化及通信技术提高了紧急救。指挥中心的应急反应及功能。

    作者:汪建;张远军;温泽强;张长风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探讨重症肺炎患儿的护理

    目的:总结小儿重症肺炎的临床护理要点。方法对小儿重症肺炎患儿40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积极治疗、细心、有效的护理,本组40例,除1例转院,1例家属放弃外,均痊愈出院。结论细心、有效的护理对重症肺炎的治疗起着重要的作用,既能减轻患儿病痛,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又缩短了患儿住院时间,提高了临床治愈率,适于临床推广与应用。

    作者:冯薇;夏秀兰;贾梅燕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人工流产术后的护理

    人工流产手术,是现今社会对于女性避孕失败的一种补救措施,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大,人工流产术在控制人口数量上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虽然人工流产手术的危险性很小,但也不可避免地会对患者造成一定程度上的生理上与心理上的不便,因此,合理的术后护理是必要的,可以减少手术后出现并发症,也体现了我国医学领域以患者为中心人性化理念思想。本文通过实例对人工流产手术后的护理进行介绍。

    作者:张红红;梁晓林 刊期: 2014年第23期

医学信息杂志

医学信息杂志

主管: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

主办: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