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红红;梁晓林
目的:探讨鸡蛋膜联合碘伏、红外线治疗压疮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08年4月~2014年4月来本院进行治疗的30例压疮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5例),观察组采用鸡蛋膜联合碘伏、红外线治疗法,2次/d;对照组采用碘伏、红外线治疗法,2次/d。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采用鸡蛋膜联合碘伏、红外线疗法满意率为93.3﹪。对照组采用碘伏、红外线疗法满意率为60.0﹪。观察组的疗效优于对照组,治愈时间短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鸡蛋膜联合碘伏、红外线治疗压疮效果良好、取材方便、换药简单、无不良反应,具有临床实用价值,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作者:段家丽 刊期: 2014年第23期
目的:初步构建中医医院感染管理质量评价体系,为评价中医医院感染管理质量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通过文献资料法初步构建评价指标,采用德尔菲法,对30名专家进行两轮专家函询,对各级指标进行咨询论证。结果终确立了包括3项一级指标、19项二级指标、69项三级指标的中医医院感染管理质量评价体系。结论专家积极性、权威程度、专家意见协调程度及专家意见的集中程度均较高,表明评价指标体系的可信度较高。
作者:曹秋茹;姜海琳;孙涛;高丽娟;刘微;刘跟莉;郭玲玉;李吉明 刊期: 2014年第23期
“尿潴留”是指膀胱内充满尿液而不能正常排出。常见原因是由于各种器质性病变造成尿道或膀胱出口的机械性梗阻,如尿道病变有炎症、异物、结石、肿瘤、损伤等,此外妊娠的子宫也可引起尿潴留。在正常情况下,产妇应在产后4~6h顺利排尿,如果超过8h未能自行排尿或者排尿不尽,在医学上我们称之为:尿潴留。产妇尿潴留是非常常见的产后并发症,特别在阴道助产的产妇中尿潴留发生的几率更高。发生产后尿潴留会影响产妇子宫收缩,产道出血增多、产后泌尿道感染等不利影响,所以产后尿潴留发生后我们要及时的诊治,加之妥善的护理使患者尽快康复。
作者:陈美英;辛伟超 刊期: 2014年第23期
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脊柱矫形手术有了较大的飞跃,无论从手术类型、手术范围、国内外各大医院的开展普及情况,都有很大的发展。围术期神经保护也越受到重视,脊髓神经功能监测是近年较大的应用与发展,体感诱发电位(Somatosensory Evoked Potential,SSEP)和运动诱发电位(Motor Evoked Potential,MEP)已经成为常规的神经功能监测手段,在脊柱手术中为手术医师连续提供病人感觉和运动功能信息,麻醉及术中多种因素影响监测的信息获取和判读,本文从麻醉学角度看手术中神经损伤、麻醉与神经功能监测之间的相互影响,指导麻醉医师术中麻醉管理与用药。
作者:范双炽 刊期: 2014年第23期
目的:探讨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术(BAL)的配合与护理管理。方法分析总结23例呼吸科人工气道患者在床旁行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术的配合与护理过程。结果23例患者经采用BAL术及配合相应护理措施和治疗后,体温均恢复正常,咳嗽、咳痰等症状明显减轻,18例患者拔除气管插管,病情好转出院;3例患者死亡;2例患者仍予气管切开接呼吸机辅助通气,继续治疗与护理。结论充分的术前准备、娴熟的术中配合、精心的术后监护是BAL成功的关键。
作者:刘茜 刊期: 2014年第23期
针刺手法是针灸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针灸疗效起着重要作用。古代医家对针刺手法进行了系统的理论和临床研究,但科学技术水平使其具有局限性。现代医家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各具独到之处。在针灸发展的过程中针刺手法的客观化起到了技术标准作用,是针刺传承和发展的重要保障。
作者:孙艳红;刘堂义;杨华元 刊期: 2014年第23期
乳腺疾病中,从良性肿瘤到恶性的乳腺癌大都需要手术治疗,手术后的出血是较常见的并发症。乳腺术后出血常见时间是术后3天内,但笔者工作中遇到乳腺良性肿瘤手术后14d发生出血的病例,十分罕见。
作者:方延曼;王莉 刊期: 2014年第23期
微波提取作为一种新技术,在中药制剂研发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本文主要阐述了微波提取技术的基本原理、特点和影响因素,并微波提取技术进行了展望。
作者:蒋士翠 刊期: 2014年第23期
目的:探讨治疗肝硬化患者褥疮的护理方法。方法对所有肝硬化患者入院时进行皮肤状态评估,采用本院自制的患者压疮危险性评估表进行评估,加强患者的褥疮防治。结果肝硬化合并褥疮患者褥疮恢复良好,取得较好临床结果。结论采用患者压疮危险性评分表预防压疮的发生,全身护理增强患者体质,局部褥疮护理用药利于形成健康的肉芽组织,从而促进褥疮的愈合,二者结合对此类患者褥疮愈合具有明显促进作用,可取得较好疗效。
作者:傅娟;曾选飞 刊期: 2014年第23期
目的:探讨单采血小板过程的关键环节,以达到采血小板过程的全方位管理。方法找出单采血小板过程的关键环节,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确保单采血小板过程安全有序进行。结果单采血小板过程的得到有效管理,保证了献血者的安全和血小板产品质量。结论对单采血小板过程的管理是献血服务质量体系规范实施的体现,有利于临床用血安全。
作者:纪淑华;叶丽琴 刊期: 2014年第23期
流行性腮腺炎并发过敏性紫癜既往报道较少,现总结本院收治的流行性腮腺炎并发过敏性紫癜的3例病例,探讨过敏性紫癜发病与腮腺炎病毒感染的相关性。
作者:夏明倩 刊期: 2014年第23期
目的:探讨CAPRI细胞疗法治疗晚期癌症患者的护理。方法经血液成分分离机取54例癌症患者外周血,经实验室培养后回输给患者,操作过程中严格无菌操作,加强不良反应的观察,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并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结果经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患者均顺利完成CAPRI细胞回输治疗。结论CAPRI细胞治疗时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并注重心理护理,对癌症患者顺利完成治疗有着非常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肖月兰;丁艳 刊期: 2014年第23期
保健对象医疗记账信息管理系统是基于HIS设计开发的子系统,其目的是使得保健对象类人员医疗费用记账管理的系统化、规范化、数据共享。节省了人力,提高了工作效率,实现了保健对象医疗记账业务的数字化管理。
作者:董玉梅 刊期: 2014年第23期
目的:探究小儿腹股沟疝疝囊高位结扎术的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外科自2013年1月~12月收治的34例小儿腹股沟疝患儿的临床资料及护理措施,分析合理的护理配合对于患儿恢复的重要性。结果34例患儿手术均顺利完成,且痊愈出院,无1例患儿出现严重并发症,平均住院时间为(3.1±0.6)d。结论对患儿的手术前、后及术中实施全面合理的护理措施是保障手术顺利进行,促进患儿恢复的重要因素。
作者:李书静 刊期: 2014年第23期
医院的精细化管理,我院引进了丰田生产方式(TPS)。在病房安全管理中我们运用TPS鼓励患者主动参与身份确认,改进了流程,减少了护士给药、输液及采血错误的发生,活跃了护理团队的气氛,为优良护理品质打下基础。
作者:王茵茵;金巧;王秀兰 刊期: 2014年第23期
本文探讨高职口腔医学专业学生实习后期开展综合培训,围绕技能综合能力、口腔执业助理医师技能考试、专升本考前辅导、创业知识实践教育等方面实施,对提高学生临床实习效果,增强学生就业竞争能力具有积极的意义。
作者:谢宏新 刊期: 2014年第23期
癌症是威胁人类健康的重要疾病,大多数患者在确诊时已属晚期,失去了佳手术时机,故姑息性化疗成为患者改善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的重要手段[1]。而化疗在杀伤肿瘤细胞的同时,也对正常人体细胞造成损伤,有一定的毒副作用。目前以烷化剂类如环磷酰胺、VP16,卡铂类、多西他赛、拓泊替康等的联合方案为典型。多西他赛为紫杉醇类抗肿瘤药,CYT、VP16是烷化剂类,是治疗乳腺癌、肺癌常用的化疗药物之一,该类药物的副反应较重,尤其是骨髓抑制作用较强[2]。严重的可造成粒细胞缺乏症(外周血中中性粒细胞绝对值≤0.5×109/L),导致机体免疫功能急剧下降,合并感染、出血等并发症,延误下一期的治疗,甚至危及生命。为使患者能尽快安全渡过骨髓抑制期,我们对2012年~2013年8月56例应用上述化疗药致粒细胞缺乏症的患者,积极治疗的同时,实行严密观察和采取综合性护理措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作者:陈蕾;丁洁云 刊期: 2014年第23期
目的:探讨护理管理对医院感染控制和预防的作用,确保医院感染控制措施在临床工作中的实施,提高护理质量。方法护理部与医院感染科配合,制定完善制度和质量标准,将医院感染知识培训和教育纳入常规业务学习计划,规范护理行为;并把医院感染控制工作纳入护理管理,作为护理质量的评价指标之一。结果护理人员对医院感染控制知识及重视程度有较大提高,执行医院感染防控各项制度、措施的自觉性增强。结论护理工作贯穿于预防医院感染控制的各环节,抓好护理管理是控制医院感染的有效手段之一,加强护理管理对控制医院感染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并能规范护士行为,可有效预防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
作者:朱旭安 刊期: 2014年第23期
门静脉血栓(PVT)又称门静脉系统血栓(PVST),是指门静脉的肝外部分形成的血栓,包括门静脉分支,即脾静脉和/或肠系膜静脉。曾被认为是临床较为少见的深部血管阻塞性疾病,多起病隐匿,缺乏典型症状和体征,常未予重视,容易延误治疗。根据血栓形成的速度、阻塞的部位和范围分为完全或部分PVT,以及急性或慢性的PVT,并有不同的临床表现。急性PVT指门静脉内突然形成的血栓,慢性PVT又称门静脉海绵样变,二者的区别主要是根据有无侧支循环形成和门静脉高压症的表现。一般是以出现腹痛症状开始计算,以14~90凿作为急性转为慢性PVT的时间标准。
作者:郭思恩 刊期: 2014年第23期
通过对各种热针疗法的临床研究文献综述,进一步探讨热针疗法临床研究,将全国名老中医传承工作建设项目规范性统一标准用于临床,向全国推广应用。对各种热针疗法的临床研究查询整理,其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作用是充分肯定的,具有很好社会效应和经济效益。如何能使全国名老中医传承工作建设项目管氏热针疗法进一步统一标准,规范应用,才能更好地将热针疗法推广应用临床,更好地应用现代电子科技对热针疗法仪改进。而且,从目前所查阅论文看,对如何客观评定热针疗法的临床疗效,针刺热效应,机理,如果能统一的规定,统一标准,才能更客观,更直接的标准来衡量热针疗法,这是我们全国名老中医传承工作室建设项目大家共同努力的方向。
作者:郭翠萍;王艳梅;王苏娜;刘芳;管遵惠 刊期: 2014年第2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