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护理管理对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作用

朱旭安

关键词:护理管理, 医院感染, 预防, 控制
摘要:目的:探讨护理管理对医院感染控制和预防的作用,确保医院感染控制措施在临床工作中的实施,提高护理质量。方法护理部与医院感染科配合,制定完善制度和质量标准,将医院感染知识培训和教育纳入常规业务学习计划,规范护理行为;并把医院感染控制工作纳入护理管理,作为护理质量的评价指标之一。结果护理人员对医院感染控制知识及重视程度有较大提高,执行医院感染防控各项制度、措施的自觉性增强。结论护理工作贯穿于预防医院感染控制的各环节,抓好护理管理是控制医院感染的有效手段之一,加强护理管理对控制医院感染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并能规范护士行为,可有效预防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
医学信息杂志相关文献
  • 中西医结合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护理体会

    椎动脉型颈椎病是颈椎病中较常见的一种,又称眩晕型颈椎病,是因为椎动脉受压迫或刺激而引起其供血不足所产生的一系列症状。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特征,常见的是头痛,眩晕和视觉障碍等。随着人们工作和生活方式的变化,椎动脉型颈椎病发病率正在逐年提高,由于眩晕和疼痛给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不便,为了改善人们的生活质量,提高工作效率,减少其疾病的发生,防止其复发,根据我科自2011年1月~2013年12月以来收治的患者共415例进行护理观察,现将中西医结合治疗颈椎病的护理及体会综述如下。

    作者:黄燕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中医护理技术在肺癌化疗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观察对肺癌患者化疗期间实施中医特色护理技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对38例肺癌化疗患者采用不同方法实施护理的过程。结果采用中医护理技术对肺癌患者在化疗期间实施护理,能有效减少胃肠道不良反应的发生,具有较好的疗效。

    作者:李立新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高龄前列腺患者气化电切围术期护理干预

    目的:探讨高龄前列腺患者气化电切围术期护理干预方法。方法对98例高龄前列腺增生患者实施围手术期的综合性护理干预。结果前列腺增生患者均能顺利完成手术,均痊愈出院。结论高龄前列腺增生手术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是手术取得成功,减少并发症发生的重要保证。

    作者:刘鹤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以学生为本,做好中职班主任工作

    学生是班级的主体,做好中职班主任工作一定要以学生为本,认真分析学生的基本情况,所有工作以学生的需要为出发点,从学生中来,到学生中去,认真分析现阶段学生的身心状况,深入探究学生的生理需要和心理需要,充分了解每个学生的自身特点,才能对学生进行正确而有效的引导,从而促进学生各方面的全面发展,在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中见证学生的成长。

    作者:王艳霞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口腔颌面外科87例重症患者临床护理心得体会

    目的:总结口腔颌面外科重症患者住院期间的护理得失,加强临床护理经验,减少重症患者死亡率。方法收集2007年~2013年87例口腔颌面外科重症患者(伴有全身其他系统疾病)病例,侧重查找患者在住院期间,由于护理不当或者没能及时发现患者体征的微小变化,给患者带来生命危险及重大后遗并发症的的记录。查看各型重症患者预后效果,分为良好、一般、死亡,统计治愈率。结果87例重症患者中,83例患者经过精心的护理,及时发现病情的变化,及时治疗,患者转危为安。4例患者病情恶化直接死亡。2例为颌面部粉碎性骨折合并颅内出血患者;2例为长期使用激素导致颌面部间隙感染,并伴有全身多系统衰竭患者。结论经常加强和定期培训口腔外科护理课程,可以避免临床中许多重大医疗事故的发生。

    作者:白亚军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影响产妇泌乳不足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母乳喂养是指用母亲的奶水喂养婴儿的方式,是婴儿安全、科学、经济的哺乳方式。它不仅仅为婴儿提供了赖以生存的营养,而且还可以增加婴儿免疫力、智力、预防过敏增进母子感情、促进母体健康。近年来,由于产妇在经历了怀孕的不适与分娩的痛苦后,生理和心里上都受到一定的影响,同时由于生活水平的提高、工作岗位的激烈竞争、年轻的母亲对母乳喂养认识不足,认为母乳喂养影响身材等原因,造成哺乳早期有部分产妇由于受精神因素、产妇因素、乳房凹陷及缺乏母乳喂养技巧等问题影响不能正常泌乳和哺乳,这对婴儿的健康成长非常不利。笔者通过临床观察与实践,分析母乳不足的产生原因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有效的提高了母乳喂养率。

    作者:车振华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管理与质量控制

    目的:加强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管理与质量控制,有效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为保障医疗安全起到重要作用。方法加强消毒供应中心督导检查,加强消毒供应中心人员培训工作,不断提高业务水平。结果通过规范管理,消毒灭菌质量大大提高,医院无因器械消毒灭菌失败超成医院感染暴发及流行事件的发生。结论在现代化医院的建设与管理中,消毒供应中心的规范化管理不但是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的重要措施,而且对于提高医院整体管理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1]。

    作者:韩焕英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一次性无菌医疗器械的管理

    在医学技术不断向广度和深度发展的今天,一次性无菌医疗器械在临床的普遍使用,能有效地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对医院诊治水平,护理质量,工作效率的提高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是,因生产过程、生产条件等不完善而导致的一次性医疗用品不能达到无菌、无热源等标准也为临床使用带来了很大的威胁。同时医疗机构也存在着对一次性医疗用品管理不完善,违反使用操作规程,医护人员存在感染控制意识不强,这些引发医院感染的潜在隐患,将会导致严重后果。由此可见,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器具从生产、经营到临床使用,用后处理等环节必须建立严格的标准和监督管理机制。为保证一次性无菌医疗用品的安全使用,为临床提供重要保障,我院有关职能部门、设备部门和消毒供应中心加强了对一次性无菌医疗用品各环节的监督和管理,提高了质量监测覆盖率及执行力。从进货、验收、贮存、发放,到临床使用,回收处理各个环节严格控制,有效监管,做到了购进制度化,验收规范化,管理科学化,为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提高医疗质量,保证患者生命安全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现将我院对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用品规范化管理实施措施介绍如下。

    作者:黄红;莫凌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胃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的观察与护理

    目的:探讨胃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的临床疗效和护理方法。方法对我院2012年9月~2013年9月40例行胃癌手术的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探讨胃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的临床疗效和护理方法。结果采取肠内营养支持治疗7d后患者前白蛋白、转铁蛋白以及卡氏行为状态均明显高于术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血清白蛋白、体重以及体质指数(BMI)比术前所有提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胃癌术后患者采取肠内营养支持治疗和护理能加速患者组织修复和伤口愈合,促进患者机体得到恢复。因此该方法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婕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1例47,XYY/45,XO嵌合体的罕见性染体异常病例

    性染色体病是由于X和Y染色体先天性数目异常或结构畸变所引起的疾病。其共同临床特征是性发育不全或两性畸形,有的患者仅表现生殖力下降、继发性闭经、智力稍差、行为异常等。我们在工作中遇到一例罕见的性染色体异常病例。

    作者:潘芹;昌玉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实行小组排班制,提高急诊科护理工作质量

    目的:探索急诊科的排班模式,提高急诊科护理工作质量。方法根据急诊科的发展、变化,急诊科患者的需求,社会的需求不断增加,急诊科原来的排班模式已不能满足患者的需要,社会的需要。只有不断的改进排班模式,从两班制、到功能制、到小组制,每种排班各有自己的优缺点。比较各种排班方式的优缺点,参照三级医院急诊科质量管理评价指标进行评价。结果推行小组排班模式后,急诊科护理工作质量明显提高。结论优化人力资源的配备,急诊科实行小组排班制,满足患者的需要,合理的工作安排,也调动了护理人员的积极性,从而提高急诊科护理工作质量。

    作者:冯春爱;杨裕红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临床护理教学中存在的不足和改进策略研究

    临床护理教学是医疗体系和机构引进人才、培养人才、锻炼人才的重要途径;也是护生学员在实践工作中掌握节奏、锻炼技能、体验岗位特定的必要环节。临床护理教学微观上对医疗机构用人单位的正常工作秩序有直接影响,在宏观上则是对医疗机构的名誉、医疗服务水准、医疗服务质量、患者的生命健康与安全、护生的职业发展规划和个人成长等都有重要影响。因此来说,根据临床护理教学中存在的不足进行改进很有必要。

    作者:胡迪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精神分裂症流行病学研究进展

    当今社会,由于现代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工业化进程的深入以及都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在市场经济的激烈竞争下,人们面临的生活、工作及经济压力也逐步增大。由此导致了人们的心理冲突及心理问题的不断涌现,造成精神疾病及心理障碍患者的数量不断增加。神经精神疾病已经严重损害我国人民群众生活能力和社会功能。而在此其中,精神分裂症(schizophrenia)的患病率相对较高,与我国居民的联系较密切。精神分裂症是一种重性精神疾病,导致精神残疾,加大患者的负担。针对目前广东省云浮市大部分县区尚未开展精神疾病防治康复工作,缺乏有关整体精神疾病状况的科学数据,故开展该研究。本文旨在了解云浮市15岁以上人群各类精神疾病的时点患病率和分布特点等,为制定该市精神疾病防治规划提供科学依据,亦为全省农村及城乡结合地区居民的精防工作提供参考。开展精神分裂症的流行病学研究,是目前公共卫生单位的一项重要任务之一。本文就精神分裂症流行病学研究目前的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钟书铭;郑洪波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培养五官科护理学综合护理技能的措施和模式构建

    通过对五官科护理学技能培养模式的分析,提出采取重视五官科相关解剖生理知识的巩固;强化专科护理检查技术;熟练护理操作,提高护理质量;培养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建立五官科模拟护理实训室等措施以培养五官科护理学综合护理技能。

    作者:常艳梅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出院新生儿延伸护理服务的方法与效果评价

    目的:探讨新生儿出院延伸护理服务的方法,提高新生儿父母的家庭护理能力。方法对120例新生儿的父母在新生儿出院时讲解健康教育内容,并示范动作,1个月后采用电话回访进行效果评价。结果新生儿父母对新生儿出院延伸护理服务的满意率达100%,对所讲的内容全部掌握的父母达93.3%。结论采取新生儿出院延伸护理服务,不仅丰富了新父母的护理知识,而且提高了父母的护理能力,有利于新生儿的健康成长。

    作者:魏桃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小儿腹股沟疝疝囊高位结扎术的护理配合

    目的:探究小儿腹股沟疝疝囊高位结扎术的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外科自2013年1月~12月收治的34例小儿腹股沟疝患儿的临床资料及护理措施,分析合理的护理配合对于患儿恢复的重要性。结果34例患儿手术均顺利完成,且痊愈出院,无1例患儿出现严重并发症,平均住院时间为(3.1±0.6)d。结论对患儿的手术前、后及术中实施全面合理的护理措施是保障手术顺利进行,促进患儿恢复的重要因素。

    作者:李书静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溶栓治疗后的护理

    目的: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行静脉溶栓治疗的护理进行总结。方法对50例AMI患者行静脉溶栓治疗,同时加强一般护理、心理护理及溶栓治疗的护理配合。结果50例AMI患者通过行静脉溶栓治疗及护理措施后,效果良好。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溶栓治疗的整个康复过程中对患者的监护、心理、生活及各方面的护理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只有做好各个方面的护理工作,才能帮助患者顺利渡过溶栓期。

    作者:马淑萍;林雪梅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热针疗法的临床研究概况

    通过对各种热针疗法的临床研究文献综述,进一步探讨热针疗法临床研究,将全国名老中医传承工作建设项目规范性统一标准用于临床,向全国推广应用。对各种热针疗法的临床研究查询整理,其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作用是充分肯定的,具有很好社会效应和经济效益。如何能使全国名老中医传承工作建设项目管氏热针疗法进一步统一标准,规范应用,才能更好地将热针疗法推广应用临床,更好地应用现代电子科技对热针疗法仪改进。而且,从目前所查阅论文看,对如何客观评定热针疗法的临床疗效,针刺热效应,机理,如果能统一的规定,统一标准,才能更客观,更直接的标准来衡量热针疗法,这是我们全国名老中医传承工作室建设项目大家共同努力的方向。

    作者:郭翠萍;王艳梅;王苏娜;刘芳;管遵惠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腹腔引流管(艾贝尔)置管行腹腔灌洗治疗重症胰腺炎的护理体会

    总结12例重症胰腺炎患者使用腹腔引流管(艾贝尔)床边置管行腹腔灌洗治疗的护理体会,认为重点做好腹腔灌洗的护理,加强并发症的观察和护理,治愈11例,好转1例。

    作者:尚红卫;熊萍;罗燕珍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ICU电子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治疗重症肺炎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术(BAL)的配合与护理管理。方法分析总结23例呼吸科人工气道患者在床旁行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术的配合与护理过程。结果23例患者经采用BAL术及配合相应护理措施和治疗后,体温均恢复正常,咳嗽、咳痰等症状明显减轻,18例患者拔除气管插管,病情好转出院;3例患者死亡;2例患者仍予气管切开接呼吸机辅助通气,继续治疗与护理。结论充分的术前准备、娴熟的术中配合、精心的术后监护是BAL成功的关键。

    作者:刘茜 刊期: 2014年第23期

医学信息杂志

医学信息杂志

主管: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

主办: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