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精神分裂症流行病学研究进展

钟书铭;郑洪波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 流行病学, 患病率, 影响因素
摘要:当今社会,由于现代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工业化进程的深入以及都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在市场经济的激烈竞争下,人们面临的生活、工作及经济压力也逐步增大。由此导致了人们的心理冲突及心理问题的不断涌现,造成精神疾病及心理障碍患者的数量不断增加。神经精神疾病已经严重损害我国人民群众生活能力和社会功能。而在此其中,精神分裂症(schizophrenia)的患病率相对较高,与我国居民的联系较密切。精神分裂症是一种重性精神疾病,导致精神残疾,加大患者的负担。针对目前广东省云浮市大部分县区尚未开展精神疾病防治康复工作,缺乏有关整体精神疾病状况的科学数据,故开展该研究。本文旨在了解云浮市15岁以上人群各类精神疾病的时点患病率和分布特点等,为制定该市精神疾病防治规划提供科学依据,亦为全省农村及城乡结合地区居民的精防工作提供参考。开展精神分裂症的流行病学研究,是目前公共卫生单位的一项重要任务之一。本文就精神分裂症流行病学研究目前的进展进行综述。
医学信息杂志相关文献
  • 应用护理程序对肝硬化患者实施健康教育的体会

    健康教育是通过有计划、有组织系统的教育活动,促使人们自愿采用有利于健康的行为,改变不健康行为,树立健康意识,养成良好的行为和生活习惯,消除或降低危险因素,降低发病率、降低发病率、伤残率和致死率,提高生活质量[1],运用护理程序对患者实施健康教育有针对性、有计划性、系统性地帮助患者获得所患疾病相关检查、治疗、护理与康复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有利于患者康复,提高疗效,缩短住院日。并对教育效果做出评价。

    作者:王丽娟;熊莉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右乳巨大错构瘤切除术后14d迟发出血1例报告

    乳腺疾病中,从良性肿瘤到恶性的乳腺癌大都需要手术治疗,手术后的出血是较常见的并发症。乳腺术后出血常见时间是术后3天内,但笔者工作中遇到乳腺良性肿瘤手术后14d发生出血的病例,十分罕见。

    作者:方延曼;王莉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护理风险管理在妇产科急诊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探讨护理风险管理在妇产科急诊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妇产科于2011年10月~2012年10月收治的急诊患者102例,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51例)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51例)实施常规护理+护理风险管理,对比两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的风险事件发生率及投诉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3.92%vs17.65%,0vs15.69%),且在护理满意度上明显高于对照组(98.04%vs72.55%),<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妇产科急诊患者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可有效规避风险,降低投诉率,效果显著。

    作者:武科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中药鉴定技术的新进展

    中药材的真伪问题是困扰中药材品种质量的关键问题,本文阐述了近年来中药鉴定技术的新进展,并对中药鉴定技术发展进行展望。

    作者:甄真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面向动态需求的高值介入耗材信息化管理

    我科在高值介入耗材信息化管理方面,通过采用全程敏捷供应链管理、随需应变服务、供应商零库存管理的三种管理模式,不但满足了手术患者、手术医生在术中的动态需求,而且有效地降低了高值介入耗材的使用成本,全面提高了医疗护理质量。

    作者:毛华娟;陈智勇;戴伟辉;靳三勇;胡晓华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复发性甲状腺癌术后并发症及其护理

    本文总结了83例复发性甲状腺癌患者术后并发症及其护理效果,主要包括甲状旁腺功能低下(11例)、喉返神经损伤(7例)、喉上神经损伤(3例)、术后出血(6例),乳糜漏(2例),认为正确的护理干预效果明显,对复发性甲状腺癌术后并发症有明显缓解作用,可提高患者术后生存质量。

    作者:谢莹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骨保护素在骨修复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骨保护素(osteoprotegerin,OPG)又称护骨素,是一种新发现的由成骨细胞分泌的糖蛋白,属于缺乏跨膜结构Ⅱ的肿瘤坏死因子受体超家族(TNF receptor)成员,主要通过与核因子资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eceptor activator for nuclear factor原资B ligand,砸ANKL)结合竞争性抑制核因子资B受体活化因子(receptor activator for nuclear factor原资B,砸ANK)与砸ANKL的结合,抑制破骨细胞基因的转录、分化、活化成熟及诱导破骨细胞的凋亡,从而促进骨的形成,抑制骨的吸收,对骨组织损伤的修复有重要作用。本综述就骨保护素在骨修复过程中的应用做一阐述。

    作者:张文丽;杨文英;罗应伟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探讨重症肺炎患儿的护理

    目的:总结小儿重症肺炎的临床护理要点。方法对小儿重症肺炎患儿40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积极治疗、细心、有效的护理,本组40例,除1例转院,1例家属放弃外,均痊愈出院。结论细心、有效的护理对重症肺炎的治疗起着重要的作用,既能减轻患儿病痛,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又缩短了患儿住院时间,提高了临床治愈率,适于临床推广与应用。

    作者:冯薇;夏秀兰;贾梅燕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宫腔镜下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临床观察与护理

    目的:总结宫腔镜下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临床观察与护理。方法回顾2012年5月~2013年9月在我院确诊为子宫内膜息肉的患者行宫腔镜治疗,术中配合以心里护理、术前准备、并发症预防及出院指导等护理,跟踪患者术后病况恢复情况。结果180例均治疗成功,术后并发症仅出现10例阴道少量出血,随访结果显示月经紊乱、不孕等临床症状均明显改善,无术后复发案例。结论严密的观察与护理能够保证宫腔镜下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临床疗效,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促进患者康复。

    作者:彭星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手外伤患者围术期的心理护理

    目的:观察和分析手外伤患者的心理状况,让患者从疾病的恐惧与不安中解脱出来,建立良好的心理状态,平静地渡过疾病期,恢复健康。方法选取2013年4月~2014年4月我院收治的120例手外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运用心理护理及现实实例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和宣传,增加他们战胜疾病的信心。结果95%的患者达到痊愈出院,自理功能恢复良好。结论手外伤患者通过采用围术期的心理护理,疗效明显。心理护理是整体护理的重要内容,对恢复自理功能,促进康复起着重的要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胡忠莲;江明菊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静脉滴注丙种球蛋白治疗新生儿ABO溶血疗效评价及护理

    目的:通过实践研究来判断静脉滴注丙种球蛋白(intra venous immune globulin,IVIG)的治疗方法在治疗新生儿ABO溶血过程中的疗效,同时,研究分析护理工作应该如何展开。方法将2012年1月~2013年12月在该院住院治疗的98例ABO溶血新生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IVIG治疗组,比较两组间治疗前后的血清总胆红素水平及黄疸消退时间。结果对患儿进行治疗后的72h后,IVIG治疗组血清总胆红素(105.11±46.56)μmol/L、黄疸消退时间(5.16±2.22)d,对照组为(142.23±47.47)μmol/L、(9.02±2.14)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 IVIG可有效阻断ABO溶血过程,迅速降低血清胆红素水平,缩短黄疸消退时间。护理ABO溶血患儿时应做好健康教育,密切观察病情变化,预防胆红素脑病的发生。

    作者:杨希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高压氧治疗脑梗死临床护理干预

    目的:探讨高压氧治疗脑梗死临床护理干预的疗效。方法126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在常规基础上给予护理干预,观察两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压氧治疗脑梗死效果较好,治疗期间给予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对提高治疗起到积极作用。

    作者:苏志强;王献梅;林杨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手术室实习护生临床实习带教现状与展望

    手术室工作具有很强的专业性,为进一步提高带教质量,手术室护理带教老师应当把握教学重点,提高教学效率,通过给予学生足够的动手操作、自信心培养,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培养主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实践操作能力,从而成为一名合格的白衣天使。

    作者:刘芳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脑血栓患者的护理的临床研究

    讨论康复训练对脑血栓患者功能恢复的影响。本文通过对典型病例的介绍和将50例脑血栓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进行传统的药物治疗,实验组则药物治疗配合康复护理,这两组患者出院时对生活自理能力恢复情况的比较,显示实验组优于对照组,说明康复护理对脑血栓患者功能恢复有积极的影响。

    作者:汤汶琳;肖卓林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16例重型肝炎的临床护理体会

    目的:总结重型肝炎患者的护理体会,为临床护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16例重型肝炎患者给予并发症护理、饮食护理、心理护理、病情观察等综合护理干预。结果16例患者中死亡3例,死亡率为18.75%,其余13例病情好转出院。结论重型肝炎病情危急,进展快,要做好并发症护理和基础护理。

    作者:沈霞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探究孕期用药对胎儿的影响

    妊娠期作为一个较为特殊的时期,在此期间的行为方式不仅对孕妇可造成一定的影响,对胎儿也会造成一系列的影响,这就要求孕妇在用药期间应考虑到自身及胎儿的安全问题。若孕妇出现用药不合理的情况时,可导致药物通过胎盘进入到胎儿体内,由于胎儿尚未发育成熟,排泄能力有限,易造成畸形胎甚至死胎的出现。因此,对孕期用药给予合理的指导至关重要。

    作者:付玉敏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临床护理教学中存在的不足和改进策略研究

    临床护理教学是医疗体系和机构引进人才、培养人才、锻炼人才的重要途径;也是护生学员在实践工作中掌握节奏、锻炼技能、体验岗位特定的必要环节。临床护理教学微观上对医疗机构用人单位的正常工作秩序有直接影响,在宏观上则是对医疗机构的名誉、医疗服务水准、医疗服务质量、患者的生命健康与安全、护生的职业发展规划和个人成长等都有重要影响。因此来说,根据临床护理教学中存在的不足进行改进很有必要。

    作者:胡迪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精神障碍流行病学调查的研究概况

    随着医疗技术不断发展,对精神障碍的认识不断深化,精神障碍流行病学研究越来越重要。得益于统计学和方法学的进步,流行病学调查方法随之变得更科学,结果更具有代表性。从近代开始,各国合作交流不断深化,一系列跨国调查陆续开展,促使各国间统一诊断标准及诊断工具,令各地结果具有可比性。本文就精神障碍流行病学调查中诊断标准、调查方法及工具、精神障碍患病率和疾病谱的演变进行综述。

    作者:卢冬艳;郑洪波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优质护理在CT引导钢针定位孤立性肺结节行胸腔镜切除围术期应用的效果评价

    目的:在CT引导钢针定位孤立性肺结节行胸腔镜切除的围手术期开展手术室优质护理,通过对其实施效果进行评价,旨在为患者提供舒适安全的手术环境和提供让患者满意的优质护理质量。方法我院手术室在2011年1月~2014年1月共实施CT引导钢针定位孤立性肺结节胸腔镜切除共14例。在实施该手术的围手术期,我们对其实行了手术室优质护理,包括术前访视心理护理、术中护理技术配合、术后随访护理等方式。结果通过规范化的优质护理,为患者围手术期特别是手术环节提供了良好的护理支撑,手术经过顺利,手术效果优良,护理服务效果满意。结论充分的术前访视心理护理、完善的术中护理技术配合以及延续的术后随访护理加强,不仅使患者拥有了舒适安全的手术环境和满意的手术效果,也提高了手术医生对手术室护理配合的满意程度,有利于打造手术室优质护理的服务品牌。

    作者:张燕;王亚丽;左红梅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糖尿病足介入治疗的围手术期观察与护理

    目的:探讨对糖尿病足患者,在围手术期开展综合护理,能否有效提升手术预后效果。方法以我院2012年10月~2013年10月收治的98例糖尿病足患者为研究对象,均行介入治疗,按患者自愿的原则将其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其中对照组患者55例,行常规护理,观察组43例患者则开展结合常规护理、心理护理、术前评估、饮食指导、病情观察、健康教育等于一体的综合护理。统计两组患者手术配合不良率、手术时间、疾病知识不达标率、术后并发症率等项目,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对照组上述四项数据分别为9.3%(4/43)、(2.7±0.2)h、39.5%(17/43)、7.0%(3/43),而观察组上述四项数据为0.0%(0/55)、(2.0±0.1)h、1.8%(1/55)和0.0%(0/55),数据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糖尿病足行介入治疗患者,在围手术期护理中采取综合护理方案,能有效提升手术效果,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卓婷莉 刊期: 2014年第23期

医学信息杂志

医学信息杂志

主管: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

主办: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