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华娟;陈智勇;戴伟辉;靳三勇;胡晓华
目的:将临床路径基本理念引入临床教学工作,以提高临床教学效果。方法将30名儿科医学生随机分为两组,一组采用临床路径CP式教学法,一组采用传统教学法,出科后,通过不同方式进行综合评价,并统计学生对不同教学方法的评价。结果两组医学生综合考核成绩有显著性差异,CP组优于传统组,学生对不同教学方法的评价也明显高于传统组。结论CP式教学法能显著提高临床教学效果。
作者:郭琳 刊期: 2014年第23期
手术室工作具有很强的专业性,为进一步提高带教质量,手术室护理带教老师应当把握教学重点,提高教学效率,通过给予学生足够的动手操作、自信心培养,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培养主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实践操作能力,从而成为一名合格的白衣天使。
作者:刘芳 刊期: 2014年第23期
临床实习是护理教育中实现培育目标的后教育阶段[1],产房实习是助产士从事助产工作实践的重要一环,如何培养出优秀合格的助产士,是我们产科护理工作者的责任。因此,提高教师的素质,加强临床带教管理,是培养合格助产士的根本保证。结合带教助产士实习期间中发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对策。
作者:李小丽 刊期: 2014年第23期
随着医疗技术不断发展,对精神障碍的认识不断深化,精神障碍流行病学研究越来越重要。得益于统计学和方法学的进步,流行病学调查方法随之变得更科学,结果更具有代表性。从近代开始,各国合作交流不断深化,一系列跨国调查陆续开展,促使各国间统一诊断标准及诊断工具,令各地结果具有可比性。本文就精神障碍流行病学调查中诊断标准、调查方法及工具、精神障碍患病率和疾病谱的演变进行综述。
作者:卢冬艳;郑洪波 刊期: 2014年第23期
通过单臂式外固定架治疗213例开放性胫腓骨骨折的护理经验分析,认为胫腓骨骨折多属高能量外伤所致,常合并软组织的严重损伤和污染,在治疗中易发生伤口及骨感染、皮肤软组织缺损坏死,骨不愈合,患肢功能恢复不良,应用多功能外固定架治疗胫腓骨骨折中,通过彻底清创,闭式持续冲洗-引流,单臂多功能外固定架固定的方法治疗,加强功能锻炼,严密观察并发症,防止钉道感染,取得了满意疗效中护理工作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作者:怡红 刊期: 2014年第23期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护理工作已由单纯的疾病护理转变为对患者心理、社会、躯体整个人的护理。心理护理不是治疗的工具,而是护理工作中的细节表现,如着装、语言、态度、表情、姿态、行为等。在临床实践中,心理护理的开展,不仅能打开患者的心结,而且是促进患者康复的催化剂。只有与患者建立情感交流,构建和谐的就医氛围,才能走进患者的心理,捕捉其身心的困恼,促进患者心理状态及行为的改变。融洽的护患关系,更需要语言交流,语言是人与人之间互相沟通的工具,它直接体现了每个人的素质和修养。护理工作具有特殊性,它要求护理人员必须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高尚的职业素修。在护理工作中,恰当的语言能起到安慰、鼓励、暗示、疏通的作用,从而提高治疗效果。因此,语言是打开患者及家属心扉的钥匙,良好的语言水平是护理人员顺利开展心理护理和心理治疗的有力保障。
作者:陈建云 刊期: 2014年第23期
随着社会各种制度体系的不断完善与健全,医院在整个当今社会环境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关系到社会、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因此,加大医院的服务功能一直都是社会广泛关注的话题。工会是党联系职工的桥梁,让职工感受到党的关怀,本文笔者作为医院工会工作者,从自身角度出发,探讨发挥工会的优势做好医院职工思想政治工作,为日后相关部门提供参考。
作者:钱红 刊期: 2014年第23期
目的:探讨并分析系统护理干预的应用对肠梗阻患者心理负担的影响。方法从2011年11月~2012年12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肠梗阻患者中选取104例,并将其随机分成两组,分别是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患者人数相等。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的护理方式进行护理与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的基础之上再进行系统护理干预。根据抑郁自评量表以及焦虑自评量表,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在护理前后的的心理状态,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即SDS与SAS评分。结果两组患者采用不同的方式进行护理之后,心理状态相对于护理之前均有好转,但是观察组患者护理之后的SAS与SDS评分明显比对照组患者的评分要低;观察组治疗的总有效率达92.31%,而对照组只有82.69%,两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采用系统护理干预的方式对肠梗阻患者进行护理与治疗能够显著地改善患者的心理负担,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值得各大医院试用并推广。
作者:程水娇 刊期: 2014年第23期
医院感染不但加重了患者的病情还造成患者及社会重大的经济负担,有研究显示[1],每年由医院感染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高达150亿元。目前,医院感染已成为全世界医疗机构面临的重大难题,如何控制院内感染成为当前医学发展的重要环节。医院感染监测是控制医院感染的先行,为其提供监测依据,充分合理地利用监测资料,及时发现医院感染存在的潜在隐患,采取相应的措施,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暴发流行[2]。
作者:王艳鸿;杜凤霞 刊期: 2014年第23期
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及基于基因调控水平的研究,使得我们对PDGF/PDGFR在发育中的作用了解更加深入。本文在现有国内外研究资料的基础上,对PDGF/PDGFR在发育方面的作用进行综述。
作者:雷娜;高会军 刊期: 2014年第23期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妊高症孕产妇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0年1月~2012年1月收治的妊高症患者200例,按照随机分组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观察组产妇采取包括心理护理、健康教育等在内的综合护理干预,对照组产妇采用常规护理干预,对两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产妇临床护理效果和新生儿情况方面与对照组对比,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护理干预在妊高症孕产妇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旭 刊期: 2014年第23期
健康教育是通过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的社会教育活动,使人们自觉地采纳有益于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消除或减轻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预防疾病,促进健康,并对教育效果作出相关的评价。1个护士走上工作岗位后,能否成为1名合格的健康教育者,胜任健康教育工作,不仅在于她们有无健康教育的责任感,更重要的是必须掌握健康教育的知识和实施教育的能力。同时健康教育能力的高低也是衡量1名护士业务能力的重要标准。因此高职护生的健康教育能力培养显得尤为重要。
作者:方淑蓉;谢桂英 刊期: 2014年第23期
目的:探讨高压氧治疗脑梗死临床护理干预的疗效。方法126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在常规基础上给予护理干预,观察两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压氧治疗脑梗死效果较好,治疗期间给予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对提高治疗起到积极作用。
作者:苏志强;王献梅;林杨 刊期: 2014年第23期
目的:探讨双侧髂内动脉灌注化疗治疗浸润性膀胱癌患者中的护理方法。方法对40例浸润性膀胱癌患者患者经双侧髂内动脉给予顺铂及吉西他滨灌注化疗,对化疗前、中、后的护理措施进行总结。结果通过护理人员精心的护理,40例患者顺利完成治疗。结论正确的护理方法及熟练规范的护理操作技术是预防及减少术后并发症,减少患者的不适及保证治疗顺利完成的关键。
作者:杨帆;胡成文 刊期: 2014年第23期
科研管理人员对医院的科研方向引导、课题管理及成果转化有着重要作用。本文通过对医院科研管理人员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了建议和对策,以提高医院科研管理人员的服务,提升医院的科研管理水平。
作者:陈斌;王蜀燕;刘志兴;其武 刊期: 2014年第23期
总结74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的护理经验。提示及时进行紧急评估及对症处理,规范合理补液,合理应用小剂量胰岛素,加强补液过程中的评估监护,尽早发现并积极治疗护理并发症是提高抢救成功率的关键。本组患者均血糖控制稳定出院。
作者:梁彩芯 刊期: 2014年第23期
总结1例髋关节置换术后假体松动并股骨骨折的翻修患者的治疗,治疗要点包括:术前的评估和准备,手术方法的选择,术中需注意的要点,假体周围骨折的治疗等。
作者:冯康虎;侯召权 刊期: 2014年第23期
目的:评价开放式教学在儿科护理学教学中的运用效果。方法随机选择2011级三年制高级护理专业2个班,在儿科护理学教学中一班使用传统教学方法(传统对照班),另一班采用开放式教学法教学(开放式教学实验班)。结果两组调查问卷及考试试卷回收率、有效率100%,开放式教学实验班在理论知识考试、技能操作考试及CCTST评分均明显高于传统对照班,<0.05,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儿科护理学教学中应用开放式教学法能有效改善护理学生学习意愿及兴趣,明显提高教育效果,促进儿科护理教育的发展。
作者:张艳;邓庚粮 刊期: 2014年第23期
我科在高值介入耗材信息化管理方面,通过采用全程敏捷供应链管理、随需应变服务、供应商零库存管理的三种管理模式,不但满足了手术患者、手术医生在术中的动态需求,而且有效地降低了高值介入耗材的使用成本,全面提高了医疗护理质量。
作者:毛华娟;陈智勇;戴伟辉;靳三勇;胡晓华 刊期: 2014年第23期
我国中医药的出口存在着许多问题,本文仅就目前中医药的出口现状、存在问题做一综述。
作者:臧家明;吉训明 刊期: 2014年第2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