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微波技术在中药提取中的应用

蒋士翠

关键词:微波提取, 中药制剂
摘要:微波提取作为一种新技术,在中药制剂研发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本文主要阐述了微波提取技术的基本原理、特点和影响因素,并微波提取技术进行了展望。
医学信息杂志相关文献
  • 精子膜蛋白的研究进展

    精子膜表面蛋白是精子功能得以实现的主要物质,对其进行深入研究能从蛋白质水平研究其生物学的功能、揭示其生物生殖的分子机制,进而为避孕疫苗的开发奠定了基础。本文就近年来精子膜蛋白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谭艳;杨章莉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手术患者发生压疮的手术室相关因素及护理对策

    目的:探讨手术患者发生压疮的手术室相关因素及护理对策。方法对我院2012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289例手术患者术中发生压疮相关因素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年龄≥60岁患者压疮发生率显著高于年龄<60岁患者,差异有显著性(<0.05);硬脊膜腔外麻醉患者压疮发生率显著低于气管内全麻患者患者,差异有显著性(<0.05);手术时间<3h患者压疮发生率显著低于手术时间≥3h患者,差异有显著性(<0.05);体重≥75kg患者疮发生率显著高于体重<75kg患者疮发生率,差异有显著性(<0.05);侧卧位或者俯卧位患者压疮发生率显著高于平卧位压疮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手术患者由于强迫性体位、麻醉、自身因素等原因容易成为压疮的高危人群,通过对手术患者加强术前访视和全面评估,合理摆放手术体位及应用合适体位垫等护理措施能,有效地降低了术中患者压疮的发生率,提高了手术室整体护理的工作质量。

    作者:李水平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植入式静脉输液港使用中抽不到回血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目的:分析静脉输液港在使用中抽不到回血的原因,为临床中保证静脉输液港正常使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我科癌症患者在使用输液港过程中抽不到回血的原因进行分析。结果在117例留置静脉输液港患者中,7例发生抽不到回血现象,发生率为5.98%。结论对于植入静脉输液港的患者,应做好患者的健康教育工作,与患者共同管理与维护输液港。护士只有熟练掌握输液港相关技能,才可以有效减少相关并发症如抽不到回血的发生。

    作者:王艳;言克莉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重视教学查房,提高临床教学质量

    探讨教学查房对提高临床教学质量的意义,探索临床医学院规范开展教学查房的内容和程序,总结出适合目前临床教学体系的具体教学查房方法,提高临床实习阶段教学质量。

    作者:付斌;路学一;杨甜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妇产科临床带教的体会

    临床护理带教是护理教育的后阶段,也是新护士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的必经途径,是培养她们实际工作能力的重要环节。妇产科是医院的一个高危科室,其各方面的安全隐患较多,关系到母儿生命和健康,它对护士要求很高:知识面广、工作作风严谨、应急能力强、无菌操作规范等。因此,做好新护士临床带教工作,不仅关系到她们实际工作能力的提高,也是杜绝许多安全隐患的重要手段。

    作者:陈琪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做好医院老干部工作,凝聚发展正能量

    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和习总书记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努力开创职业病防治工作新篇章,必须切实做好职业病防治机构的老千部、老专家的工作,让广大离退休人员在职业病防治机构的改革发展中发挥正能量的作用。

    作者:王跃荣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高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的术中护理体会

    目的:总结210例高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的护理体。方法对我院210例高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的护理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210例患者均痊愈出院。结论术前宣教、术中正确评估和护理是重点,采取正确完善的护理是保证手术成功的关键。

    作者:王海燕;郭琛妮;王小云;付园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外固定支架治疗开放性胫腓骨骨折的护理

    通过单臂式外固定架治疗213例开放性胫腓骨骨折的护理经验分析,认为胫腓骨骨折多属高能量外伤所致,常合并软组织的严重损伤和污染,在治疗中易发生伤口及骨感染、皮肤软组织缺损坏死,骨不愈合,患肢功能恢复不良,应用多功能外固定架治疗胫腓骨骨折中,通过彻底清创,闭式持续冲洗-引流,单臂多功能外固定架固定的方法治疗,加强功能锻炼,严密观察并发症,防止钉道感染,取得了满意疗效中护理工作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作者:怡红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PICALM基因多态性与阿尔茨海默病相关性研究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是老年痴呆的常见类型,临床表现为记忆障碍、抽象思维和计算力损害、人格和行为改变等。以神经炎性斑(NP)、神经原纤维缠结(NFT)及β-淀粉样蛋白变性(Aβ)为典型病理特征。目前AD病因还未完全清楚,主要认为是由环境因素和遗传因素相互作用所致,但随着遗传分子生物学的发展,人类开始从基因层面来寻找AD的发病机制。随着研究的进行,有学者发现磷脂酰肌醇结合网格蛋白组装蛋白基因(phosphatidylinositol-binding clathrin assembly,PICALM)与AD有关。我们就PICALM基因多态性与阿尔茨海默病的相关性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王丽霞(综述);杨林(审校)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浅析高职口腔医学生实习后期综合培训的必要性

    本文探讨高职口腔医学专业学生实习后期开展综合培训,围绕技能综合能力、口腔执业助理医师技能考试、专升本考前辅导、创业知识实践教育等方面实施,对提高学生临床实习效果,增强学生就业竞争能力具有积极的意义。

    作者:谢宏新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一次性无菌医疗器械的管理

    在医学技术不断向广度和深度发展的今天,一次性无菌医疗器械在临床的普遍使用,能有效地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对医院诊治水平,护理质量,工作效率的提高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是,因生产过程、生产条件等不完善而导致的一次性医疗用品不能达到无菌、无热源等标准也为临床使用带来了很大的威胁。同时医疗机构也存在着对一次性医疗用品管理不完善,违反使用操作规程,医护人员存在感染控制意识不强,这些引发医院感染的潜在隐患,将会导致严重后果。由此可见,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器具从生产、经营到临床使用,用后处理等环节必须建立严格的标准和监督管理机制。为保证一次性无菌医疗用品的安全使用,为临床提供重要保障,我院有关职能部门、设备部门和消毒供应中心加强了对一次性无菌医疗用品各环节的监督和管理,提高了质量监测覆盖率及执行力。从进货、验收、贮存、发放,到临床使用,回收处理各个环节严格控制,有效监管,做到了购进制度化,验收规范化,管理科学化,为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提高医疗质量,保证患者生命安全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现将我院对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用品规范化管理实施措施介绍如下。

    作者:黄红;莫凌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门诊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的体会

    目的:探讨门诊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的具体实施方法。方法笔者所在医院2012年9月~2013年11月在门诊实施优质护理服务,首先转变所有护理人员的服务观念,规范护理服务的内容,全面提高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以患者为中心,为患者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结果通过对门诊开展护理服务,患者的满意度得到了明显的提高,2012年6月对100例患者进行满意度调查,调查结果为82%,实施优质护理后2013年12月再次对100例患者进行满意度调查,结果为99%,比较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优质护理服务的开展不但提高了所有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且明显地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为医院树立良好的形象。

    作者:周惠玉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人工流产术后的护理

    人工流产手术,是现今社会对于女性避孕失败的一种补救措施,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大,人工流产术在控制人口数量上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虽然人工流产手术的危险性很小,但也不可避免地会对患者造成一定程度上的生理上与心理上的不便,因此,合理的术后护理是必要的,可以减少手术后出现并发症,也体现了我国医学领域以患者为中心人性化理念思想。本文通过实例对人工流产手术后的护理进行介绍。

    作者:张红红;梁晓林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RGP角膜接触镜的特性及其科学验配

    硬性角膜接触镜是早的角膜接触镜,但由于缺乏透氧性可产生角膜缺氧的问题,限制了它的使用。随着材料的不断更新,科技不断发展,解决了材料透氧性问题,从而产生了硬性透氧性(RGP)角膜接触镜。 RGP角膜接触镜以其特殊的用途及优点而被临床上充分使用,取得了不可替代的、较理想的视力矫正效果。

    作者:王海营;肖古月;胡荣;罗元元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胃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的观察与护理

    目的:探讨胃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的临床疗效和护理方法。方法对我院2012年9月~2013年9月40例行胃癌手术的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探讨胃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的临床疗效和护理方法。结果采取肠内营养支持治疗7d后患者前白蛋白、转铁蛋白以及卡氏行为状态均明显高于术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血清白蛋白、体重以及体质指数(BMI)比术前所有提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胃癌术后患者采取肠内营养支持治疗和护理能加速患者组织修复和伤口愈合,促进患者机体得到恢复。因此该方法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婕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医院病案质量检查中问题分析

    病案是医院进行统一管理的依据,也是医护人员根据患者病情诊断、制定合理治疗方案以及制定措施积极防范并发症的依据。同时,病案还是反映一个医院管理,医疗水平的指标,也是医院考核医护人员医疗水平及其工作绩效的主要依据。目前,我国医疗体制正在深入改革,这也是一种趋势,医护人员在记录病案时不仅要求记录过程中的真性实、准确性,还应该具备一定的风险防范意识。为了更加深入了解我院病案质量检查中出现的问题,并根据这些问题针对性的提出一些改进措施。本文将以我院的实际情况为依托,着重分析医院在病案质量检查中存在的问题,为提高我院的综合实力提供依据。

    作者:杨玉营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灌云县1例霍乱疫情调查分析报告

    目的:了解灌云县1例霍乱疫情流行特征,进一步探索以霍乱为主的肠道传染病的有效防控措施。方法通过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和采集标本检测,分析疫情的病原和可能的暴露因素。结果经现场流行病学调查、粪便标本采集、霍乱弧菌培养检测[2],外环境及密切接触者样本采集检测,经积极救治、密切接触者隔离观察、预防服药、家庭消毒、健康教育等措施后,疫情迅速控制。结论强化培训、加强监测和采取综合防控措施能有效控制以霍乱为主的肠道传染病的疫情。

    作者:马士化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产科弥漫性血管内凝血护理分析

    目的:分析研究产科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的护理方法。方法选取了35例患者,对其产科弥漫性血管凝血进行护理并分析结果这35例患者都有明显的诱因,其中94.29%(33/35)已被治愈。结论对于产科弥漫性血管内凝血来说,其病情发展快速,有可能危及生命,因此要在及时发现,及时、正确的治疗。

    作者:彭香娟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社区高血压患者管理进展

    高血压是引起脑卒中、周围血管疾病、终末期肾病、心肌梗死、心力衰竭主要的危险因素[1],血压在115/75~185/115mmHg(1mmHg=0.133kPa)范围内,收缩压每升高20mmHg或舒张压每升高10mmHg,发生心脑血管事件的风险倍增[2]。随着我国社区卫生服务的建立和开展,高血压社区综合防治观念的推广,对高血压患者实施管理以增强血压控制效果,提高患者的服药率和血压控制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笔者针对社区高血压患者的管理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田玻瑜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学习生理学兴趣

    生理学是一门重要的医学基础学科,教学过程中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学习生理学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探究欲。

    作者:马玲 刊期: 2014年第23期

医学信息杂志

医学信息杂志

主管: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

主办: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