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浅谈单采血小板过程的管理

纪淑华;叶丽琴

关键词:单采血小板, 过程, 管理
摘要:目的:探讨单采血小板过程的关键环节,以达到采血小板过程的全方位管理。方法找出单采血小板过程的关键环节,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确保单采血小板过程安全有序进行。结果单采血小板过程的得到有效管理,保证了献血者的安全和血小板产品质量。结论对单采血小板过程的管理是献血服务质量体系规范实施的体现,有利于临床用血安全。
医学信息杂志相关文献
  • 手足口病应急管理与护理干预

    目的:探讨手足口病流行期间应急管理与护理干预,促进患儿康复,确保医疗安全。方法对某院2012年1月~2013年12月623例手足口病住院患儿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623例住院患儿无并发症发生,全部治愈出院,平均住院天数(6±2)d。结论把握好手足口病流行病学特点,做好护理人员专业培训,规范处置流程,严格执行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措施,加强健康教育,可有效控制手足口病疫情扩散,防止并发症发生,提高患儿治疗效果,确保医疗安全。

    作者:罗玉荣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口腔颌面外科87例重症患者临床护理心得体会

    目的:总结口腔颌面外科重症患者住院期间的护理得失,加强临床护理经验,减少重症患者死亡率。方法收集2007年~2013年87例口腔颌面外科重症患者(伴有全身其他系统疾病)病例,侧重查找患者在住院期间,由于护理不当或者没能及时发现患者体征的微小变化,给患者带来生命危险及重大后遗并发症的的记录。查看各型重症患者预后效果,分为良好、一般、死亡,统计治愈率。结果87例重症患者中,83例患者经过精心的护理,及时发现病情的变化,及时治疗,患者转危为安。4例患者病情恶化直接死亡。2例为颌面部粉碎性骨折合并颅内出血患者;2例为长期使用激素导致颌面部间隙感染,并伴有全身多系统衰竭患者。结论经常加强和定期培训口腔外科护理课程,可以避免临床中许多重大医疗事故的发生。

    作者:白亚军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基于转化医学的中医临床研究生科研能力提高的探索

    本文借转化医学的兴起,结合社会的发展与医学科技技术的进步,提出了现代中医学临床研究生的培养教育问题。认为应顺应转化医学的要求,医学临床研究生不仅要学习医学临床知识与提高临床实践能力,更要注重临床研究能力的培养。并通过一些措施及方法来培养提高医学研究生的临床科研能力。

    作者:宋文英;赵飞浩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加强医疗废物规范化处置的管理

    目的:加强医疗废物规范化处置,防止疾病传播、保障人体健康。方法建立以院长为第一责任人的医疗废物管理体系,制定管理制度;加强各级人员培训,强化细节管理;发挥监督职能。结果由于管理措施科学有效,落实到位,使医疗废物处理工作规范、有序,保障了医院的就医环境,得到了广大患者和社会各有关部门的好评。结论加强医疗废物规范化处置的管理,是预防医院内交叉感染、提高医疗护理质量的重要保障。

    作者:魏兴惠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浅析高职口腔医学生实习后期综合培训的必要性

    本文探讨高职口腔医学专业学生实习后期开展综合培训,围绕技能综合能力、口腔执业助理医师技能考试、专升本考前辅导、创业知识实践教育等方面实施,对提高学生临床实习效果,增强学生就业竞争能力具有积极的意义。

    作者:谢宏新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浅谈中医理论在门诊健康教育的应用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健康意识逐渐提高,健康教育已逐渐成为门诊工作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根据门诊患者的特点,选择适合的门诊健康教育方式,结合中医学调摄精神,合理适度的运动,饮食起居要有规律,切断病邪途径等治未病的理论,开展门诊患者健康教育会起到了积极的现实意义。

    作者:马艳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临床路径系统在肿瘤专科医院的应用

    临床路径在肿瘤专科医院的应用能规范医疗行为、提高医疗质量、降低患者费用、提升医院效益,进而提高患者满意度。

    作者:陈凯;欧阳辉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溶栓治疗后的护理

    目的: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行静脉溶栓治疗的护理进行总结。方法对50例AMI患者行静脉溶栓治疗,同时加强一般护理、心理护理及溶栓治疗的护理配合。结果50例AMI患者通过行静脉溶栓治疗及护理措施后,效果良好。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溶栓治疗的整个康复过程中对患者的监护、心理、生活及各方面的护理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只有做好各个方面的护理工作,才能帮助患者顺利渡过溶栓期。

    作者:马淑萍;林雪梅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复发性甲状腺癌术后并发症及其护理

    本文总结了83例复发性甲状腺癌患者术后并发症及其护理效果,主要包括甲状旁腺功能低下(11例)、喉返神经损伤(7例)、喉上神经损伤(3例)、术后出血(6例),乳糜漏(2例),认为正确的护理干预效果明显,对复发性甲状腺癌术后并发症有明显缓解作用,可提高患者术后生存质量。

    作者:谢莹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护理体会

    肝硬化是一种常见的慢性肝病,由一种或多种病因长期或反复作用于肝脏而导致的弥漫性肝脏损害[1]。其病理特点为广泛的肝细胞变性坏死、再生结节形成、结缔组织增生,致使正常肝小叶结构破坏和假小叶形成。使肝内血循环紊乱,加重肝细胞营养障碍。临床上肝硬化可分为肝代偿期和失代偿期。肝硬化失代偿期临床上有多系统受累,以肝功能损害和门静脉高压为主要表现,晚期出现消化出血,肝性脑病、感染、肝肾综合征、电解质酸碱紊乱等严重并发症[2]。

    作者:梁武莲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15例成人迟发自身免疫性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急救护理体会

    目的:对成人迟发型自身免疫性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急救护理进行讨论。方法总结我院2013年至2014年的所救治的15例成人迟发自身免疫性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急救护理的体会。结果15例患者中好转14例,占93.33%,死亡1例,占6.66%,无护理相关并发症发生。结论有效的急救抢救护理措施对降低死亡率,提高抢救成功率有着重要意义。

    作者:吴志菊;黄渝;曾兴蓉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腹腔引流管(艾贝尔)置管行腹腔灌洗治疗重症胰腺炎的护理体会

    总结12例重症胰腺炎患者使用腹腔引流管(艾贝尔)床边置管行腹腔灌洗治疗的护理体会,认为重点做好腹腔灌洗的护理,加强并发症的观察和护理,治愈11例,好转1例。

    作者:尚红卫;熊萍;罗燕珍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优质护理在CT引导钢针定位孤立性肺结节行胸腔镜切除围术期应用的效果评价

    目的:在CT引导钢针定位孤立性肺结节行胸腔镜切除的围手术期开展手术室优质护理,通过对其实施效果进行评价,旨在为患者提供舒适安全的手术环境和提供让患者满意的优质护理质量。方法我院手术室在2011年1月~2014年1月共实施CT引导钢针定位孤立性肺结节胸腔镜切除共14例。在实施该手术的围手术期,我们对其实行了手术室优质护理,包括术前访视心理护理、术中护理技术配合、术后随访护理等方式。结果通过规范化的优质护理,为患者围手术期特别是手术环节提供了良好的护理支撑,手术经过顺利,手术效果优良,护理服务效果满意。结论充分的术前访视心理护理、完善的术中护理技术配合以及延续的术后随访护理加强,不仅使患者拥有了舒适安全的手术环境和满意的手术效果,也提高了手术医生对手术室护理配合的满意程度,有利于打造手术室优质护理的服务品牌。

    作者:张燕;王亚丽;左红梅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临床路径理念在儿科实习教学中的运用与体会

    目的:将临床路径基本理念引入临床教学工作,以提高临床教学效果。方法将30名儿科医学生随机分为两组,一组采用临床路径CP式教学法,一组采用传统教学法,出科后,通过不同方式进行综合评价,并统计学生对不同教学方法的评价。结果两组医学生综合考核成绩有显著性差异,CP组优于传统组,学生对不同教学方法的评价也明显高于传统组。结论CP式教学法能显著提高临床教学效果。

    作者:郭琳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1例重症妊娠高血压综合症的护理体会

    妊娠高血压综合症(简称妊高症),即以往所说的妊娠中毒症,先兆子痫等,是孕妇特有的病症,多数发生在妊娠20周与产后两周,约占所有孕妇的5%左右。一旦发生,立即采取积极措施进行治疗,但护理也是非常重要,因为医生往往都忙于手术,护士与患者的接触更多、更直接。

    作者:潘年柳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护理干预对预防神经内科老年患者跌倒效果分析

    研究在预防神经内科老年患者跌倒上护理干预的效果,进一步总结神经内科关于老年患者的相关经验教训和体会,为医学临床研究的发展提供积极意义和借鉴价值。回顾每位患者病历资料,在其中挑选2012年~2013年本院治疗医治的神经内科中适合的老年患者270例作为样例,把老年患者按110例随机划分为对照组(1组)和观察组(2组)。把剩余的50例老年患者资料作为备用案例存放。经过实验,进行护理干预的老年患者在行动生活中跌倒的次数和频率相比较于不加以干预的次数呈大幅度减少。应该对老年精神内科患者进行适当的护理干预,以求降低跌倒次数的发生。

    作者:杨雪莲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肺结核咯血的护理体会

    目的:寻求一种护理肺结核大咯血的方法。方法给予心理护理、咯血合并窒息的预防和护理,窒息时的抢救和护理及饮食护理。结果采取一系列的护理措施大大的提高了疾病的治愈率,有效的预防和减少了窒息的发生,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结论加强临床观察和护理对提高肺结核咯血患者的疗效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作者:吴爱芳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56例肿瘤化疗患者致粒细胞缺乏症的护理

    癌症是威胁人类健康的重要疾病,大多数患者在确诊时已属晚期,失去了佳手术时机,故姑息性化疗成为患者改善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的重要手段[1]。而化疗在杀伤肿瘤细胞的同时,也对正常人体细胞造成损伤,有一定的毒副作用。目前以烷化剂类如环磷酰胺、VP16,卡铂类、多西他赛、拓泊替康等的联合方案为典型。多西他赛为紫杉醇类抗肿瘤药,CYT、VP16是烷化剂类,是治疗乳腺癌、肺癌常用的化疗药物之一,该类药物的副反应较重,尤其是骨髓抑制作用较强[2]。严重的可造成粒细胞缺乏症(外周血中中性粒细胞绝对值≤0.5×109/L),导致机体免疫功能急剧下降,合并感染、出血等并发症,延误下一期的治疗,甚至危及生命。为使患者能尽快安全渡过骨髓抑制期,我们对2012年~2013年8月56例应用上述化疗药致粒细胞缺乏症的患者,积极治疗的同时,实行严密观察和采取综合性护理措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作者:陈蕾;丁洁云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综合管理模式在抢救车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保证抢救车内急救药品、物品处于完好备用状态,完好率达到100%。方法采用定置管理、有效期预警制度、看似、听似、高危药品醒目标注、绘制平面图、封条管理的五种综合管理模式对抢救车进行管理。结果实施半年多以来,抢救车内急救药品、物品完好率达到100%。结论通过应用综合管理模式对抢救车进行管理,使抢救车使用更加方便、快捷,节约了护士的时间,提高了抢救车的管理质量。

    作者:任永红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浅谈血站内审员队伍建设

    目前采供血机构在内部质量审核方面存在以下问题:员工质量意识薄弱,领导重视不够;内审员素质参差不齐;跟踪验证不到位等方面[1]。主要原因在于领导层质量意识淡薄,将内审作为应付上级部门检查的工具,走形式、走过场,审核无法达到预期效果。内审,即为内部审核,也称为第一方审核,是血站自身进行的内部评价活动,是一种自我约束、自我诊断和自我完善的活动,这种活动是通过内审员的审核工作完成的。有一支良好的内审员队伍,是做好内审工作的基本保证。血站需要培养和发展一批合格称职的内审员,因此对内审员选拔、培训、提高是一项不容忽视的工作。

    作者:袁海涛;于苏兰 刊期: 2014年第23期

医学信息杂志

医学信息杂志

主管: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

主办: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