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福菊
目的:探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和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之间的关系,为指导临床的诊断和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检索近年来国内外COPD和哮喘诊疗相关论文和会议资料并分析主要新进展。结果慢性气道炎症是哮喘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发病机制,此共识突出了抗炎治疗的重要地位,今后的主要发展方向包括减缓COPD的自然进程,揭示不同表型哮喘的相关机制及难治性哮喘的有效防治。结论我国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和哮喘的发病机制和诊疗技术方面取得的成果对临床工作产生了重大影响。故应以预防为先、早期诊断为重,加强特效治疗药物和技术的研发并通过多中心随机双盲临床试验予以验证。
作者:蒋小民;黄美杏;辛宁 刊期: 2014年第23期
目的:探讨双侧髂内动脉灌注化疗治疗浸润性膀胱癌患者中的护理方法。方法对40例浸润性膀胱癌患者患者经双侧髂内动脉给予顺铂及吉西他滨灌注化疗,对化疗前、中、后的护理措施进行总结。结果通过护理人员精心的护理,40例患者顺利完成治疗。结论正确的护理方法及熟练规范的护理操作技术是预防及减少术后并发症,减少患者的不适及保证治疗顺利完成的关键。
作者:杨帆;胡成文 刊期: 2014年第23期
外伤性白内障合并晶状体半脱位,以往多采用大切口晶状体捞出或经睫状体平坦部行晶状体玻璃体切除,然后睫状沟缝合固定人工晶体或植入前房型人工晶体,但这些术式均有较多的并发症,且术后人工晶体易倾斜或偏位。而晶状体囊代张力环的临床应用,有效地解决了这一难题[1]。日前本院也成功实施1例外伤性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术、晶状体囊代张力环植入术、人工晶体植入术的联合手术。因本院是基层医院,此次是首例实施,故成功与否,不仅需要设备的精良、扎实的医疗技术功底、患者的积极配合,而且针对患者特点进行术前、术后的护理也是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
作者:李雪瑛 刊期: 2014年第23期
科研管理人员对医院的科研方向引导、课题管理及成果转化有着重要作用。本文通过对医院科研管理人员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了建议和对策,以提高医院科研管理人员的服务,提升医院的科研管理水平。
作者:陈斌;王蜀燕;刘志兴;其武 刊期: 2014年第23期
中兽医学是动物医学专业的专业课,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应用型。而传统教学方法比较抽象,内容繁杂不易被学生理解和接受。因此,有必要对教学过程中对各个教学环节进行改革。本文从教学目标、教学方法、实验教学和考核方法等环节提出来改革措施,为中兽医教学改革提供一些思路。
作者:费东亮;刘英姿;苏禹刚 刊期: 2014年第23期
由于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患者经常会出现胆痿等并发症,如果不能够及时的发现胆痿,会给患者带来非常严重的后果。本文详细分析了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胆痿的主要原因,并重点介绍了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胆痿的护理措施。以期笔者多年的护理经验能够给相关人士带来帮助,及早发现胆痿并进行及时的治疗与护理,促使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黄艳湘 刊期: 2014年第23期
颈椎前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具有简便、安全、暴露好、出血少,既可解除脊髓前方的致压物,又可行椎间植骨稳定颈椎的特点,是目前治疗颈椎病和颈椎骨折脱位的好方法[1]。我院2012年5月~2014年5月共收治35例颈前路减压植骨内固定治疗颈椎病患者,通过系统的围手术期护理取得较好的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梁艳 刊期: 2014年第23期
目的:将临床路径基本理念引入临床教学工作,以提高临床教学效果。方法将30名儿科医学生随机分为两组,一组采用临床路径CP式教学法,一组采用传统教学法,出科后,通过不同方式进行综合评价,并统计学生对不同教学方法的评价。结果两组医学生综合考核成绩有显著性差异,CP组优于传统组,学生对不同教学方法的评价也明显高于传统组。结论CP式教学法能显著提高临床教学效果。
作者:郭琳 刊期: 2014年第23期
目的:探讨低位直肠癌围手术期的有效护理措施。方法对75例低位直肠癌患者进行围术期护理,采取术前加强生活护理、心理护理、肠道准备、饮食营养;术后进行各项生命体征监测,有效胃肠减压,造瘘口护理及并发症预防的护理措施。结果75例低位直肠癌患者经过术前、术后精心护理,均顺利度过围手术期,无明显心理障碍,术后顺利恢复,生活可自理,满意出院。结论完善的术前和术后护理,对提高手术成功率,促进术后康复起到重要的作用。
作者:曹雪英 刊期: 2014年第23期
目的:探讨毒蜂蛰伤患者急救与护理的方法,减轻患者痛苦,救治患者生命。方法本组病例特别加强了病情观察和有无过敏史的询问。严密监测患者的生命特征,观察病情变化。患者来诊时尽快用2.5%的碘酊涂擦,拔出毒刺,辨别蜜蜂和黄蜂,分别给予2.5%的碳酸氢钠或者0.1%醋酸中和毒液。全身反应轻,仅以局部疼痛红肿为主者于患处周围用2%的利多卡因和地塞米松以1:1的比例皮下注射或季得胜蛇药调糊外敷。出现全身反应症状较重者,立即建立静脉通道,改善全身及局部循环,纠正休克,促进毒素排出。同时加强皮肤护理,饮食及心理护理。结果经积极治疗和精心护理本组31例患者全部与2~18d痊愈,痊愈率100%。结论毒蜂蛰伤候及时处理伤口,拔出毒刺,中和毒液,迅速建立静脉通道,积极抗过敏,抗休克治疗,可缩短病程,提高治愈率。
作者:刘永红 刊期: 2014年第23期
目的:探讨电子喉镜使用时护理配合的各阶段的护理内容,并对电子喉镜使用时护理配合中的护理安全分析与预防。方法通过本院收治的240例患者的电子咽喉镜护理方法进行了记录和对结果进行分析研究。结果经精心护理,本组患者安全接受电子喉镜检查。结论电子喉镜检查痛苦小、操作快捷,目前已经被广泛地应用。为恰当的护理方法是术前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表面麻醉、配合检查,检查中给予及时的指导,检查后注意观察患者情况,同时进行心理疏导,预防医源性感染,保障患者安全。
作者:李丹旦 刊期: 2014年第23期
目的:通过探讨41例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的护理方法,总结护理经验,以提高临床急救的成功率。方法首先进行洗胃以阻止患者体内毒物继续吸收;其次对患者根据症状进行治疗,进行输液进行解毒,在护理过程中,对患者保持时时观察和及时护理。结果住院后,在30 min~1 h内有40例已经阿托品化,在几天内治愈并出院,有1例由于中毒太深,就医不及时,抢救无效死亡。结论给予常规治疗以后,进行一般基础护理并做好观察记录,在抢救急性有机磷中毒患者过程中有着重要的意义。
作者:吕玲玲 刊期: 2014年第23期
目的:对胆结石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临床路径的护理体会进行研究。方法从我院采用手术进行治疗的胆结石患者中选取82例进行研究,并按照护理方法将其分为治疗组(采用临床护理措施护理)和对照组(采用常规临床护理措施护理),各为41例,对比两组患者术后禁食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及对护理总满意度。结果对比两组患者术后禁食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及对护理总满意度,采用临床路径措施进行护理的治疗组患者,其术后禁食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及对护理总满意度均同采用常规临床护理措施进行护理的对照组患者间存在明显差异性,P<0.05。结论临床路径护理措施在胆结石患者围手术期中具有明显作用,其可促使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戴秋妹 刊期: 2014年第23期
妊娠期作为一个较为特殊的时期,在此期间的行为方式不仅对孕妇可造成一定的影响,对胎儿也会造成一系列的影响,这就要求孕妇在用药期间应考虑到自身及胎儿的安全问题。若孕妇出现用药不合理的情况时,可导致药物通过胎盘进入到胎儿体内,由于胎儿尚未发育成熟,排泄能力有限,易造成畸形胎甚至死胎的出现。因此,对孕期用药给予合理的指导至关重要。
作者:付玉敏 刊期: 2014年第23期
目的:探讨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术(BAL)的配合与护理管理。方法分析总结23例呼吸科人工气道患者在床旁行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术的配合与护理过程。结果23例患者经采用BAL术及配合相应护理措施和治疗后,体温均恢复正常,咳嗽、咳痰等症状明显减轻,18例患者拔除气管插管,病情好转出院;3例患者死亡;2例患者仍予气管切开接呼吸机辅助通气,继续治疗与护理。结论充分的术前准备、娴熟的术中配合、精心的术后监护是BAL成功的关键。
作者:刘茜 刊期: 2014年第23期
对35例乳腺癌患者行紫杉醇一周方法化疗的护理进行总结。用药前做好心理护理,预防药物产生副作用,用药时严密观察有无过敏反应,用药后对药物出现不良反应进行积极护理。34例患者完成化疗,其中1例病情严重不能耐受在第4 w终止化疗。
作者:陈英 刊期: 2014年第23期
由于老年人肢体灵活性较差和骨质疏松等原因,所以老年骨折患者较多,而老年股骨颈骨折也十分常见,做好老年人股骨颈骨折的护理工作,能减少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肢体残疾和障碍,预防并发症,延长寿命,提高生活质量,让患者享受幸福的老年生活。
作者:王翠兰 刊期: 2014年第23期
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脊柱矫形手术有了较大的飞跃,无论从手术类型、手术范围、国内外各大医院的开展普及情况,都有很大的发展。围术期神经保护也越受到重视,脊髓神经功能监测是近年较大的应用与发展,体感诱发电位(Somatosensory Evoked Potential,SSEP)和运动诱发电位(Motor Evoked Potential,MEP)已经成为常规的神经功能监测手段,在脊柱手术中为手术医师连续提供病人感觉和运动功能信息,麻醉及术中多种因素影响监测的信息获取和判读,本文从麻醉学角度看手术中神经损伤、麻醉与神经功能监测之间的相互影响,指导麻醉医师术中麻醉管理与用药。
作者:范双炽 刊期: 2014年第23期
目的:观察对肺癌患者化疗期间实施中医特色护理技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对38例肺癌化疗患者采用不同方法实施护理的过程。结果采用中医护理技术对肺癌患者在化疗期间实施护理,能有效减少胃肠道不良反应的发生,具有较好的疗效。
作者:李立新 刊期: 2014年第23期
目的:采用信息化及通信技术,建立紧急救。指挥中心。方法将计算机网络技术、卫星定位、地理信息系统、通信及对讲、网络医院实施院前急救等结合为整体运行模式。结果紧急救。指挥中心运行速度快,及时调度、处置、特别是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反应及预警起到积极的作用。结论现代信息化及通信技术提高了紧急救。指挥中心的应急反应及功能。
作者:汪建;张远军;温泽强;张长风 刊期: 2014年第2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