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医疗器械清洗流程中的质量管理

黄俏弦;钟绵媚

关键词:医疗器械, 清洗, 质量管理
摘要: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保证医疗器械物品达到无菌要求。方法:多数情况下复杂的器械必须拆下手工清洗,以保证清洗质量,同时利用机械清洗法提升清洗效率。在手工清洗法和机械清洗法的配合下,医疗器械的清洗质量有了显著效果。
医学信息杂志相关文献
  • 灌云县1例霍乱疫情调查分析报告

    目的:了解灌云县1例霍乱疫情流行特征,进一步探索以霍乱为主的肠道传染病的有效防控措施。方法通过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和采集标本检测,分析疫情的病原和可能的暴露因素。结果经现场流行病学调查、粪便标本采集、霍乱弧菌培养检测[2],外环境及密切接触者样本采集检测,经积极救治、密切接触者隔离观察、预防服药、家庭消毒、健康教育等措施后,疫情迅速控制。结论强化培训、加强监测和采取综合防控措施能有效控制以霍乱为主的肠道传染病的疫情。

    作者:马士化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急性门静脉血栓的诊断及治疗进展

    门静脉血栓(PVT)又称门静脉系统血栓(PVST),是指门静脉的肝外部分形成的血栓,包括门静脉分支,即脾静脉和/或肠系膜静脉。曾被认为是临床较为少见的深部血管阻塞性疾病,多起病隐匿,缺乏典型症状和体征,常未予重视,容易延误治疗。根据血栓形成的速度、阻塞的部位和范围分为完全或部分PVT,以及急性或慢性的PVT,并有不同的临床表现。急性PVT指门静脉内突然形成的血栓,慢性PVT又称门静脉海绵样变,二者的区别主要是根据有无侧支循环形成和门静脉高压症的表现。一般是以出现腹痛症状开始计算,以14~90凿作为急性转为慢性PVT的时间标准。

    作者:郭思恩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电子鼻咽喉镜下声带息肉摘除术的疗效观察与护理

    目的:观察电子鼻咽喉镜下声带息肉摘除手术的疗效和护理方法。方法回顾分析56例电子鼻咽喉镜下声带息肉摘除术患者的术前、术中、术后的护理措施和注意事项。结果电子喉镜下声带息肉摘除术疗效安全、可靠,56例患者术后均无1例发生严重并发症。术后6个月复查嗓音无发声异常,电子鼻咽喉镜检查无复发。结论对电子鼻咽喉镜下声带息肉摘除术患者进行的良好的综合护理是保证手术疗效的重要保证。

    作者:杨志萍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慢性肝炎的临床护理体会

    总结慢性肝炎的临床护理体会,强调应绝对卧床休息、观察患者的心理状态、加强饮食护理、预防与控制出血、预防与控制感染、合理选药等。

    作者:王秋仁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浅谈中医理论在门诊健康教育的应用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健康意识逐渐提高,健康教育已逐渐成为门诊工作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根据门诊患者的特点,选择适合的门诊健康教育方式,结合中医学调摄精神,合理适度的运动,饮食起居要有规律,切断病邪途径等治未病的理论,开展门诊患者健康教育会起到了积极的现实意义。

    作者:马艳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腹腔镜治疗胆囊结石的术后护理探讨

    目的:对腹腔镜(LC)治疗胆囊结石术后患者的护理进行了探讨。方法总结并分析200例胆囊结石手术病例临床患者的术后一般护理、并发症的护理及饮食护理。结果通过对患者术后有效的护理,有利于患者康复,可使患者比过去提前3~4d出院。结论护理人员应在临床工作中熟悉专业技能,提高业务水平,认真细致观察病情,做好各阶段护理工作,促进患者尽早康复。

    作者:何霞;王涛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妇科腹腔镜临床应用及护理研究

    为进一步探讨妇科腹腔镜的临床应用效果及相关护理方法,本文从腹腔镜的临床应用及其手术常见并发症两方面出发,具体分析了腹腔镜的临床护理措施,以期通过简要分析帮助相关医生、护理人员认识到腹腔镜手术工作的重点,从而提高手术效果和护理效果,促进患者尽快康复。

    作者:马芹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舒适护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了舒适护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方法分析我院2012年1月~2013年1月手术患者8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对照和观察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取舒适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生命体征、焦虑情况及其护理满意率。结果两组患者进入手术室后观察组患者心率、血压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手术后观察组患者焦虑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满意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0.05)。结论舒适护理能够有效的降低术中患者的焦虑、恐惧和不安情绪,有利于手术的安全顺利的进行,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

    作者:柏慧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高龄糖尿病患者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的护理

    本文主要总结概括高龄糖尿病合并人工股骨头置换患者的术前及术后护理要点。高龄糖尿病患者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护理首先应充分评估患者的心理特点,在加强糖尿病自我护理的同时,给予正确体位指导、早期渐进性的康复训练等是促进老年糖尿病合并股骨头人工置换患者早期康复的有效保证。

    作者:李晓蓉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16例重型肝炎的临床护理体会

    目的:总结重型肝炎患者的护理体会,为临床护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16例重型肝炎患者给予并发症护理、饮食护理、心理护理、病情观察等综合护理干预。结果16例患者中死亡3例,死亡率为18.75%,其余13例病情好转出院。结论重型肝炎病情危急,进展快,要做好并发症护理和基础护理。

    作者:沈霞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右乳巨大错构瘤切除术后14d迟发出血1例报告

    乳腺疾病中,从良性肿瘤到恶性的乳腺癌大都需要手术治疗,手术后的出血是较常见的并发症。乳腺术后出血常见时间是术后3天内,但笔者工作中遇到乳腺良性肿瘤手术后14d发生出血的病例,十分罕见。

    作者:方延曼;王莉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多媒体网络环境下任务型教学法在中职护理学基础教学中的应用-氧气吸入疗法教学案例

    《护理学基础》是护理学专业的一门重要课程,将多媒体网络环境下任务型教学法应用于《护理学基础》的教学中,目的在于变革传统课堂教学模式,使学生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和科学的教学模式下充分利用计算机网络交互性的功能,形成师生交流,生生交流,人机交流的多种交流形式,使学生在任务的驱动下,进行自主学习和以小组单位合作学习,发挥集体智慧,实践创新地完成任务,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作者:李敏;汪永君;王雪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颈椎病前路手术的围手术期护理

    颈椎前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具有简便、安全、暴露好、出血少,既可解除脊髓前方的致压物,又可行椎间植骨稳定颈椎的特点,是目前治疗颈椎病和颈椎骨折脱位的好方法[1]。我院2012年5月~2014年5月共收治35例颈前路减压植骨内固定治疗颈椎病患者,通过系统的围手术期护理取得较好的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梁艳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手术室实习护生临床实习带教现状与展望

    手术室工作具有很强的专业性,为进一步提高带教质量,手术室护理带教老师应当把握教学重点,提高教学效率,通过给予学生足够的动手操作、自信心培养,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培养主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实践操作能力,从而成为一名合格的白衣天使。

    作者:刘芳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精神障碍流行病学调查的研究概况

    随着医疗技术不断发展,对精神障碍的认识不断深化,精神障碍流行病学研究越来越重要。得益于统计学和方法学的进步,流行病学调查方法随之变得更科学,结果更具有代表性。从近代开始,各国合作交流不断深化,一系列跨国调查陆续开展,促使各国间统一诊断标准及诊断工具,令各地结果具有可比性。本文就精神障碍流行病学调查中诊断标准、调查方法及工具、精神障碍患病率和疾病谱的演变进行综述。

    作者:卢冬艳;郑洪波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患者的护理效果观察

    目的:对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患者护理效果进行观察和分析。方法随机抽取我科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患者72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6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精细护理,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和护理满意度进行对比。结果经对比,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1.6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6.11%;同时,观察组的满意度为88.89%,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6.67%,两组数据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对糖尿并合并肺结核患者进行精细护理可以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和满意度。

    作者:段士会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HLA与自身免疫性疾病关联性的研究进展

    人类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HLA(Human major histocompatibility complex or Human leucocyte antigen)复合体,是位于人类第6号染色体短臂上的一组紧密连锁的基因群,是迄今发现具有多态性的基因群。其全部基因的测序发表于1999年10月的Nature杂志[1]。共显性等位基因遗传,是构成HLA基因复合体高度多态性的主要遗传特点。HLA基因产物与免疫应答,免疫调节密切相关,研究HLA系统是-门新兴的、正在迅速发展的学科,它在器官移植、疾病的关联、法医学、人类学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本文旨在对近年来有关HLA与免疫系统性疾病关联性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作者:徐建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手外伤患者围术期的心理护理

    目的:观察和分析手外伤患者的心理状况,让患者从疾病的恐惧与不安中解脱出来,建立良好的心理状态,平静地渡过疾病期,恢复健康。方法选取2013年4月~2014年4月我院收治的120例手外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运用心理护理及现实实例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和宣传,增加他们战胜疾病的信心。结果95%的患者达到痊愈出院,自理功能恢复良好。结论手外伤患者通过采用围术期的心理护理,疗效明显。心理护理是整体护理的重要内容,对恢复自理功能,促进康复起着重的要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胡忠莲;江明菊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人工流产术后的护理

    人工流产手术,是现今社会对于女性避孕失败的一种补救措施,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大,人工流产术在控制人口数量上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虽然人工流产手术的危险性很小,但也不可避免地会对患者造成一定程度上的生理上与心理上的不便,因此,合理的术后护理是必要的,可以减少手术后出现并发症,也体现了我国医学领域以患者为中心人性化理念思想。本文通过实例对人工流产手术后的护理进行介绍。

    作者:张红红;梁晓林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ICU电子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治疗重症肺炎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术(BAL)的配合与护理管理。方法分析总结23例呼吸科人工气道患者在床旁行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术的配合与护理过程。结果23例患者经采用BAL术及配合相应护理措施和治疗后,体温均恢复正常,咳嗽、咳痰等症状明显减轻,18例患者拔除气管插管,病情好转出院;3例患者死亡;2例患者仍予气管切开接呼吸机辅助通气,继续治疗与护理。结论充分的术前准备、娴熟的术中配合、精心的术后监护是BAL成功的关键。

    作者:刘茜 刊期: 2014年第23期

医学信息杂志

医学信息杂志

主管: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

主办: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