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慢性肝炎的临床护理体会

王秋仁

关键词:慢性肝炎, 出血, 护理
摘要:总结慢性肝炎的临床护理体会,强调应绝对卧床休息、观察患者的心理状态、加强饮食护理、预防与控制出血、预防与控制感染、合理选药等。
医学信息杂志相关文献
  • 1例47,XYY/45,XO嵌合体的罕见性染体异常病例

    性染色体病是由于X和Y染色体先天性数目异常或结构畸变所引起的疾病。其共同临床特征是性发育不全或两性畸形,有的患者仅表现生殖力下降、继发性闭经、智力稍差、行为异常等。我们在工作中遇到一例罕见的性染色体异常病例。

    作者:潘芹;昌玉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提高医院病案首页数据的质量是做好信息统计工作的前提

    目的:本文通过对病案首页数据质量进行核查监控,提高医院统计数质量水平。方法①借助统计数据核查系统及统计错误核查工具快速准确地核查与分析统计数据;②要把核查到错误数据及时进行改进并监督源头统计工作,把错误信息反馈到科室原始数据的录入与核查上。结果确保统计工作质量的可靠性、准确性得到进一步提升。结论狠抓数据源头,确保统计质量。

    作者:刘芳;杜美娇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16例重型肝炎的临床护理体会

    目的:总结重型肝炎患者的护理体会,为临床护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16例重型肝炎患者给予并发症护理、饮食护理、心理护理、病情观察等综合护理干预。结果16例患者中死亡3例,死亡率为18.75%,其余13例病情好转出院。结论重型肝炎病情危急,进展快,要做好并发症护理和基础护理。

    作者:沈霞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建医德档案树良好医风

    医德档案是个人医德医风建设情况的真实记录,是医院奖优罚劣的依据,我院在利用医德档案中,为了便于操作,易于考评,对档案资料实行分数控制,以分数高低评定优劣,把医德医风建设分数作为技术职务、行政职务晋升的重要依据之一。医德医风问题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关系到医疗行业的发展,必须不断加强建设,加强医德医风建设,是一项长期的、系统的、复杂的工程,医德档案的建立改善了医护人员的服务质量。极大地改善了医护人员的服务态度,提高了医护质量。取得了前所未有的社会效益,促进了各项工作的快速发展。

    作者:王丹青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脊髓损伤的治疗进展

    脊髓损伤可引起不可逆的感觉和运动功能丧失,致残率很高。本文对脊髓损伤的手术治疗、药物治疗、基因疗法、移植治疗、物理疗法以及中医疗法等疗法进行了综述。

    作者:张文作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中医护理技术在肺癌化疗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观察对肺癌患者化疗期间实施中医特色护理技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对38例肺癌化疗患者采用不同方法实施护理的过程。结果采用中医护理技术对肺癌患者在化疗期间实施护理,能有效减少胃肠道不良反应的发生,具有较好的疗效。

    作者:李立新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高龄前列腺患者气化电切围术期护理干预

    目的:探讨高龄前列腺患者气化电切围术期护理干预方法。方法对98例高龄前列腺增生患者实施围手术期的综合性护理干预。结果前列腺增生患者均能顺利完成手术,均痊愈出院。结论高龄前列腺增生手术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是手术取得成功,减少并发症发生的重要保证。

    作者:刘鹤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实行小组排班制,提高急诊科护理工作质量

    目的:探索急诊科的排班模式,提高急诊科护理工作质量。方法根据急诊科的发展、变化,急诊科患者的需求,社会的需求不断增加,急诊科原来的排班模式已不能满足患者的需要,社会的需要。只有不断的改进排班模式,从两班制、到功能制、到小组制,每种排班各有自己的优缺点。比较各种排班方式的优缺点,参照三级医院急诊科质量管理评价指标进行评价。结果推行小组排班模式后,急诊科护理工作质量明显提高。结论优化人力资源的配备,急诊科实行小组排班制,满足患者的需要,合理的工作安排,也调动了护理人员的积极性,从而提高急诊科护理工作质量。

    作者:冯春爱;杨裕红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手术室实习护生临床实习带教现状与展望

    手术室工作具有很强的专业性,为进一步提高带教质量,手术室护理带教老师应当把握教学重点,提高教学效率,通过给予学生足够的动手操作、自信心培养,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培养主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实践操作能力,从而成为一名合格的白衣天使。

    作者:刘芳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浅谈单采血小板过程的管理

    目的:探讨单采血小板过程的关键环节,以达到采血小板过程的全方位管理。方法找出单采血小板过程的关键环节,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确保单采血小板过程安全有序进行。结果单采血小板过程的得到有效管理,保证了献血者的安全和血小板产品质量。结论对单采血小板过程的管理是献血服务质量体系规范实施的体现,有利于临床用血安全。

    作者:纪淑华;叶丽琴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脑卒中后遗症患者全程护理模式的研究

    目的:探讨全程护理模式对脑卒中患者运动能力及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治疗好转出院106例脑卒中伴偏瘫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53例,对照组53例,观察组采用神经内科常规治疗和一般护理,并为患者制定康复护理计划,健康宣教等全程护理。对照组只给予神经内科常规治疗和一般临床护理。结果观察组上、下肢功能恢复的有效率均优于对照组。结论全程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脑卒中患者的运动能力和提高日常生活自理能力。

    作者:叶如梅;纪梅香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40例肝硬化患者继发褥疮的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治疗肝硬化患者褥疮的护理方法。方法对所有肝硬化患者入院时进行皮肤状态评估,采用本院自制的患者压疮危险性评估表进行评估,加强患者的褥疮防治。结果肝硬化合并褥疮患者褥疮恢复良好,取得较好临床结果。结论采用患者压疮危险性评分表预防压疮的发生,全身护理增强患者体质,局部褥疮护理用药利于形成健康的肉芽组织,从而促进褥疮的愈合,二者结合对此类患者褥疮愈合具有明显促进作用,可取得较好疗效。

    作者:傅娟;曾选飞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中医药出口问题的探究

    我国中医药的出口存在着许多问题,本文仅就目前中医药的出口现状、存在问题做一综述。

    作者:臧家明;吉训明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精神分裂症流行病学研究进展

    当今社会,由于现代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工业化进程的深入以及都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在市场经济的激烈竞争下,人们面临的生活、工作及经济压力也逐步增大。由此导致了人们的心理冲突及心理问题的不断涌现,造成精神疾病及心理障碍患者的数量不断增加。神经精神疾病已经严重损害我国人民群众生活能力和社会功能。而在此其中,精神分裂症(schizophrenia)的患病率相对较高,与我国居民的联系较密切。精神分裂症是一种重性精神疾病,导致精神残疾,加大患者的负担。针对目前广东省云浮市大部分县区尚未开展精神疾病防治康复工作,缺乏有关整体精神疾病状况的科学数据,故开展该研究。本文旨在了解云浮市15岁以上人群各类精神疾病的时点患病率和分布特点等,为制定该市精神疾病防治规划提供科学依据,亦为全省农村及城乡结合地区居民的精防工作提供参考。开展精神分裂症的流行病学研究,是目前公共卫生单位的一项重要任务之一。本文就精神分裂症流行病学研究目前的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钟书铭;郑洪波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胆瘘的护理分析综述

    由于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患者经常会出现胆痿等并发症,如果不能够及时的发现胆痿,会给患者带来非常严重的后果。本文详细分析了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胆痿的主要原因,并重点介绍了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胆痿的护理措施。以期笔者多年的护理经验能够给相关人士带来帮助,及早发现胆痿并进行及时的治疗与护理,促使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黄艳湘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浅谈我院院长查房新模式的体会

    我院实行的院长查房新模式,有助于院长全面了解临床科室诊疗工作的运转情况,有利于加强与临床间的沟通,帮助解决临床科室问题,提高工作效率,有利于提高院科两级管理水平,是医院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作者:冯仁健;施圣晖;李旭茹;王伟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浅谈阿尔茨海默病的基因因素

    对于阿尔兹海默的治疗目前仍就是医学界的难题之一,通过对其易感基因的研究,不仅可以为药物研发寻求靶标,还可以为患者的早期干预提供依据,因此对于阿尔兹海默的易感基因的寻找及研究是至关重要。本文主要对目前报道的与阿尔兹海默相关的易感基因加以综述。

    作者:廉婷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医院药房的规范化管理探索

    对医院药房实施规范化有效管理的对策进行探索。分析目前医院药房存在的不同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当今药学服务大力提倡的是全程化服务,只有通过加强医院药房软件和硬件的建设力度,使规范化管理的体系得以建立以及完善,才能够使药学服务以及药物质量得到保证。

    作者:谢军;杨力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膀胱肿瘤经尿道等离子切除术患者的围术期护理

    目的:探讨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除术围术期的护理方法。方法对78例膀胱肿瘤进行电切术的围手术期护理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所有患者均未出现大出血及膀胱穿孔等并发症,术后恢复良好。结论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患者围手术期护理,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满意度。

    作者:宋莉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舒适护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了舒适护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方法分析我院2012年1月~2013年1月手术患者8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对照和观察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取舒适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生命体征、焦虑情况及其护理满意率。结果两组患者进入手术室后观察组患者心率、血压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手术后观察组患者焦虑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满意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0.05)。结论舒适护理能够有效的降低术中患者的焦虑、恐惧和不安情绪,有利于手术的安全顺利的进行,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

    作者:柏慧 刊期: 2014年第23期

医学信息杂志

医学信息杂志

主管: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

主办: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