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不同治疗方法在儿童慢性鼻-鼻窦炎保守治疗的疗效分析

陈其国;汪琼;孙群;李小虎;李浩

关键词:治疗方法, 儿童, 鼻窦炎, 保守治疗, 免疫防御功能, 变态反应原, 细菌感染, 疗效分析, 发育不全, 鼻腔, 鼻窦黏膜, 方法目, 窦狭窄, 常见病, 炎症, 位置, 特征, 窦口, 成人
摘要:儿童慢性鼻-鼻窦炎(CRS)是一种常见病,由于儿童鼻腔鼻窦狭窄,鼻窦发育不全,鼻腔鼻窦黏膜脆弱,免疫防御功能较差,对变态反应原、细菌感染较成人更加敏感,且鼻窦窦口相对较大,位置相对较高等特征均使儿童易患鼻窦炎症。有关儿童CRS的保守治疗方法目前还存在很大争议。本研究主要探讨目前常用的不同治疗方法在儿童CRS保守治疗的疗效分析。
医学信息杂志相关文献
  • 做好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的几个注意点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是根据抗原抗体特异性结合,通过荧光或化学显色检测细胞或组织中抗原的含量和分布,具有特异性强、灵敏度高和定位准确等特点。本文主要从抗体孵育条件、设置合理对照、固定液的洗脱、抗原修复和洗片等步骤讨论如何做好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作者:陆萍萍;国海东;邵水金;田金鑫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谈骨折内固定术的术中配合及术后护理

    目的:应用新型骨折内固定器材对实施骨折内固定术的患者进行术中配合,并予以术后护理,观察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按照随机抽取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其中对照组患者在实施骨折内固定术的过程中未进行护理配合,观察组患者在实施骨折内固定术的过程中进行术中护理配合以及术后护理配合,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较低,提高了患者的临床治疗质量,两组数据对比存在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对患者实施骨折内固定术时不仅应该改进手术方式以及完善治疗方案,也应该进行临床护理,从生物力学等方面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作者:何彩虹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静脉丙种球蛋白对不完全川崎病与典型川崎病治疗的效果分析

    目的:观察静脉丙种球蛋白(IVIG)对不完全川崎病与典型川崎病治疗的效果差异,探讨两者的佳治疗方案。方法将86例住院川崎病患儿分为观察组(不完全川崎病41例)和对照组(典型川崎病45例),两组患儿均常规使用阿司匹林治疗,同时予IVIG1g/kg单次静脉滴注,5~6h滴完。观察治疗过程中患儿的热退时间、其他临床症状、及冠状动脉病变的恢复情况。结果两组患儿的热退时间、其他症状恢复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病程1个月观察组冠状动脉病变(Coronary artery lesions,CAL)为4.87%(2/41例),对照组CAL为11.11%(5/45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随访6个月后,观察组CAL为0/41例,对照组CAL为4.44%(2/45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IVIG1g/kg治疗不完全川崎病短期疗效优于典型川崎病,对冠状动脉病变的恢复,不完全川崎病恢复亦较好,提示不完全川崎病应用IVIG1g/kg疗效较好,典型川崎病疗效次于不完全川崎病,提示典型川崎病病情较不完全川崎病更重,治疗时间更长,用药剂量更大。

    作者:石晓莉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重症监护病房呼吸道感染分析以及护理干预

    目的:分析重症监护病房患者呼吸道受感染的原因,探讨有关护理措施。方法对我院近来2年重症监护病房患者呼吸道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复习相关参考文献后,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重症监护病房患者呼吸道感染主要受手术、环境以及机械通气的影响,实施护理干预后,重症监护病房呼吸道感染发病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详细分析重症监护病房呼吸道感染因素,对其进行有效的护理干预,可降低呼吸道感染发生率。

    作者:何庆鸿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记事本在科室管理中的应用

    科室护理人员人数众,班次多。受轮班影响,同科室的姐妹很多时候3~5d才见面1次,很多时候想交流时没见着人,看到人了又忘记说了,甚至是受时间限制,等不到碰面就要解决问题。这里推荐使用非正式文书《科室记事本》,作为科室内部交流平台。科室每个人都可以在上面留言,每班接班后都要看记事本。

    作者:沈娟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心理护理对我国喉癌患者生存质量影响的测评工具研究评价

    目的:系统评价我国喉癌患者相关心理护理文献,了解心理护理对我国喉癌患者生存质量影响的研究效果。方法检索CNKI,万方,维普等电子数据库并筛选出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参照PICO原则纳入文献与患者、生存质量评估工具基本特征及心理护理效果等设计资料提取表格。由于纳入研究同质性差,因此采用描述性分析方法分析并整合数据。结果纳入6篇文献,主要采用癌症患者生命质量测定量表(FACT-G),欧洲癌症患者生命质量测定量表(EORTC QLQ-C30),健康调查简表(SF-36)进行生存质量评估。结论目前,生存质量评估工具多样化,因此有待高质量规范化研究予以证实。

    作者:王璐;杨德芬;米薇;肖政;周珂羊;李宇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试论构建群众工作法的基础与路径

    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生命线,是党的根本工作路线。回顾党的历史,什么时候群众路线执行得好,党群关系密切,党的事业就会顺利推进;什么时候群众路线执行得不好,党群关系受到损害,党的事业就会遭受挫折。践行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适应时代发展要求,做好群众工作,既是一个认识论的问题,也是一个方法论的问题。认识到位、基础夯实,就好比镜子擦亮了,就能看到真容,解决问题、转变形象才会有清晰的路径和办法。

    作者:田敏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22种化合物对幽门螺杆菌体外抗菌活性的研究

    目的:筛检22种化合物对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标准菌株、临床耐药菌株的低抑菌浓度(MIC),对临床化合物成药提供实验室依据。方法采用琼脂稀释法检测22种化合物对Hp标准菌株(ATCC700392,NCTC11637)和临床耐药菌株(耐阿莫西林1μg/mL,耐甲硝唑64μg/mL,耐克拉霉素0.25μg/mL)的MIC值。结果化合物W9、J2、J5、J1O对5株Hp的MIC值均P>32μg/mL,化合物J11的MIC值为32μg/mL,化合物J3、J4、J6、J7-J9的MIC值均为16μg/mL,化合物W8的MIC值为8μg/mL,化合物W5-W7、W10、W11的MIC值均为4μg/mL,化合物GM1'、GM2'、GM3'的MIC值均为0.5μg/mL,化合物GM1的MIC值为0.125μg/mL。结论 GM1对Hp的抗菌活性好,MIC值为0.125μg/mL;抗菌活性次之的化合物是GM1'、GM2'、GM3',MIC值为0.5μg/mL;其余化合物对Hp均有不同程度的抗菌活性。

    作者:张雁;张姝;罗昭逊;莫非;渠巍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融合药学专业特色的分析化学实践教学体系的研究与探讨

    本文针对药学专业特点,从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和手段、社会实践教学、科研实践教学、教学评价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探讨。提出了相应的教学改革模式的建议,通过阶段式实验教学、综合设计性实验教学及开放式实验教学模式的实施,加强对学生动手能力和综合操作的培养。并引入社会实践环节和科学研究式教学模式,构建具备药学专业特色的分析化学实践教学体系。

    作者:吴萍;刘芳;谢雪姣;周晋;陈慧;李玲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PDCA循环在儿科门诊服务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通过PDCA循环管理工具,进行儿科门诊服务管理,达到儿科门诊服务满意度的提升。方法向患者发放满意度调查表,利用PDCA循环理论对患者不满意事件进行原因分析,制定整改计划,通过整改门诊流程、改善服务环境、培养患者就医习惯、提供优质导医服务等多种方式更好为完成门诊服务,并对上述措施进行反复检查、总结,形成提升儿科门诊服务品质的良性循环。结果运用PDCA循环后,儿科门诊服务品质得到持续改进,患者满意度不断提升。结论在儿科门诊管理中使用PDCA循环工具,能很好的提高服务质量,提升服务水平,增加患者满意度。

    作者:谢坚;余静;赵晓燕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超声雾化吸入氨溴索混悬液治疗300例小儿肺炎的护理

    目的:探讨超声雾化吸入氨溴索治疗小儿肺炎的临床效果及护理。方法300例肺炎患儿随机分成2组,分别予常规超声雾化及超声雾化吸入氨溴索,对两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对照组和观察组有效率分别为76.67%,91.33%,有统计学差异(<0.05),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33.33%,36.67%,无统计学差异(>0.05)。结论超声雾化吸入氨溴索配合个性化护理是防治小儿肺炎科学合理的措施。

    作者:冷玉燕;倪春梅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小儿及胎儿心脏超声进修医生管理及培训探讨

    为了做好小儿及胎儿心脏超声进修医生的管理和培训工作,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积累了一些经验,包括加强岗前培训教育、了解进修医生特点、开展系列专题讲座、安排科内轮转、鼓励参加学术会议及学习班和结业考核。经过多年进修医生的管理和培训工作,我们逐步在工作中探索并总结这出一套行之有效的进修医生管理方法,也希望这套培训及管理方法对小儿及胎儿心脏超声的发展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作者:李文秀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中性粒细胞明胶酶脂质运载蛋白(NGAL)检测的临床应用

    中性粒细胞明胶酶脂质运载蛋白(NGAL)是lipocalin家族新成员,NGAL浓度越高急性肾损伤(AKI)越严重,随着血NGAL浓度的下降,AKI也得到恢复;同时在慢性肾损伤中,尿NGAL可以成为肾小管间质损害的早期标志物;通过NGAL检测可明确反映中性粒细胞活化、内皮细胞受损等病理过程,对于ICU患者常见危重病症发展有相应指示作用。本文就NGAL在临床诊断中的应用研究近况作一综述。

    作者:刘津;李海平;马淑慧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高血压病社区护理干预策略

    概括高血压病社区护理干预措施,如健康教育、心理干预、饮食起居干预、体重控制干预、遵医行为干预、运动锻炼干预、家庭访视与家庭护理。进一步提高人们对高血压的认知,使高血压病得到更好的防控,从而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

    作者:付晓庆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医学生如何利用网络信息资源

    信息时代,科学飞速发展,高新医学诊疗技术不断涌现。医务工作者不仅要有扎实的医学知识,还要熟悉和掌握新的医学知识、动态和技能。作为医务人员的后备力量,医学生的素质和能力直接影响他们以后在医疗工作中的表现。医学生除了学习和掌握医学基础理论知识和医学基本操作技能,还要良好的信息意识,掌握医学文献信息检索方法和培养获取文献信息资源的兴趣和能力,利用网络信息资源不断学习和掌握新的医学理论、技术和方法,才能在未来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作者:张奇志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采用尼莫地平治疗的临床疗效研究

    目的:探讨临床上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患者(HCH)运用尼莫地平的效果。方法将我院在2013年6月~2014年1月接收诊治的73例HCH患者按照治疗的先后顺序分为实验组(37例)和对照组(36例),均给予常规治疗,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再给予尼莫地平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以及神经功能缺损(ESS)评分。结果经过尼莫地平治疗,实验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相比,其治疗总有效率(94.59%)要明显优于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75.00%),差异显著(P<0.05)。结论临床上运用尼莫地平治疗高血压脑出血能够取得较为理想的治疗效果,同时可以显著降低患者的ESS评分,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HCH的方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李华丽;李冬冬;赵明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论医院健康教育在护理工作中的重要性

    健康教育是整体护理的主要内容,即把卫生知识教给群众,培养人们的自我保健意识和对公众保健的责任感,从而纠正不良习惯,排除不良因素,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与健康行为及增强自我保健和家庭保健的能力,提高人民的健康水平[1]。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医学模式的转变,人们对健康的概念有了全新的认识。健康是不但没有躯体疾病,而且要有完整的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由此可见,健康教育者不能单方面的从躯体方面入手,而要从心身两方面进行教育[2]。医院在健康教育方面有它独特的有利条件;医院是医疗知识和技术密集型的实力机构,有住院及就诊的患者,他们愿意接受健康教育,也有一定的受教育实践;医院可根据防治工作的实例,卫生防病统计数字机流行病调查结果充实宣教内容;医护人员在日常护理工作中树立起可依赖的保健威信;医院有检查、化验、治疗、护理的技术作为后盾,受教育者可以得到健康验证及咨询服务;医院有一定的经济基础,有条件开展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可取的事半功倍的效果。随着科学的发展,护理学扩大了内涵,它不亲限于对患者的护理,而且在预防疾病、促进健康、防止病残等方面都开展了护理工作,护士接触患者的时间长,护理工作与患者休养康复关系密切,护理技术和护士的表率作用使患者和群众信赖。能达到良好的宣传效果。世界卫生组织把健康教育和健康保护作为未来卫生工作发展方向,护士的角色不仅仅是照顾患者,同时还是教育者。由此可见,护士在医院教育中承担重要的角色。

    作者:王玉玲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创伤性休克护理体会

    根据创伤的严重性及需要决定抢救的先后顺序,正确评估患者伤情及危重程度,结合轻重缓急的原则,制定并实施抢救方案和护理措施。

    作者:黄荷银;肖肖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的术中护理配合及体会

    目的:探讨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的手术配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94例的临床资料,对其实施了术前准备及其术中配合等护理措施。结果全部患者能顺利完成手术,未发生1例因术中护理或配合不当所引起的并发症,术后予以抗感染补液等处理,适当功能锻炼,术后7~12d内均可离床行走,均未发现感染迹象。结论人工全膝置换术是一种效果肯定的手术,认真细致科学的手术配合是确保手术安全和顺利进行的关键。

    作者:李水平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腹腔镜阑尾术后护理

    腹腔镜阑尾术是现今医学领域经常使用的一种阑尾手术方式,对于传统的阑尾炎手术方法技术造成了极大的冲击,本文旨在通过对腹腔阑尾手术的术后护理方法进行探索与研究,找出佳的术后护理方式,以减少手术后并发症出现的可能。

    作者:杜仙飞 刊期: 2014年第22期

医学信息杂志

医学信息杂志

主管: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

主办: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