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仙飞
目的:探究消毒供应室质量管理的方法,使消毒供应室工作质量得到全面强化。方法对建筑布局进行合理设置,对各层次的人员培训进行强化,对各项规章制度进行完善,并转变服务观念,引进先进设备并对其正确使用,使护理水平实现全面提升。结果建筑布局实现合理化,各层次人员整体素质得到全面提升,无菌物品质量得到有效保证。结论合理的建筑布局,各层次人员高度的整体素养,良好的服务态度以及先进的设备能够使消毒供应室的工作质量实现全面提升,并使无菌物品的质量充分符合医疗标准。
作者:邓水桃 刊期: 2014年第22期
隐球菌脑膜炎是由新型隐球菌感染中枢神经系统引起脑膜和脑实质亚急性或慢性深部真菌病。新型隐球菌广泛分布于自然界中,鸽粪被认为是重要的传染源。本菌为条件致病菌,只有当宿主的免疫力低下时才会致病。其临床主要表现为:上呼吸道感染症状、脑膜刺激征阳性、颅内高压及颅神经受损症状。本病病程长、病情重、药物治疗副作用大、预后差、死亡率高。我科于2013年10月收治1例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患者,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王静娟;黄志玉 刊期: 2014年第22期
结核病是当前危及人类生命的主要杀手。耐药结核病尤其是耐多药结核病(multiple drug resistant tuberculosis, MDR-TB)的出现使得结核病流行态势更为严峻。耐多药结核病是指结核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 MTB)至少同时对异烟肼、利福平这2种一线抗结核药物耐药[1],由于其传统诊断方法周期长,且治疗过程复杂、疗程长、费用高、治愈率低、容易导致严重的不良反应,耐多药结核菌株的产生和播散,已成为新世纪结核病控制的三大难题之一[2]。据WHO估计,2012年全球结核病新患者中耐多药率约为3.6%,复治患者耐多药率约为20.2%,全球约有45万人患耐多药结核病,17万人死于耐多药结核病[3],全球1/4的MDR-TB患者在中国,中国耐多药结核病负担位居全球第二[4]。2008年我国结核病耐药性基线调查报告显示:我国结核病耐多药情况严重,从涂阳肺结核患者分离的结核分支杆菌耐多药率为8.32%,其中新患者的发病率为5.71%,复治患者的发病率为25.64%,我国每年新发MDR-TB患者约12万例[5]。可见,全球结核病耐多药问题严重,需引起高度重视。
作者:韦琪平 刊期: 2014年第22期
细胞衰老(cel ular aging)是细胞在其生命过程中发育到成熟后,随着时间的增加所发生的在形态结果和功能方面出现的一系列慢性进行性、退化性的变化。细胞衰老是基因与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是细胞生命活动过程的客观规律。为研究细胞衰老分子生物学机制,本文就此展开研究。
作者:奥布力喀斯木·图尔荪 刊期: 2014年第22期
目的:探讨细节管理在康复科住院患者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自2013年1月起在康复科实施细节管理,比较实施前后康复科住院患者护理安全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以及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结果实施前后康复科住院患者的护理安全不良事件发生率和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后患者的护理安全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实施前,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则显著高于实施前。结论将细节管理引入康复科住院患者护理安全管理实践中,能够显著降低住院患者护理安全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作者:吴爱群 刊期: 2014年第22期
目的:通过不同浓度试敏液对患者的测试,观察能否降低皮试的假阴性。方法选取无青霉素严重过敏史及头孢曲松无过敏史的患者400例,分别用浓度为1250 ug/mL和500 ug/mL的头孢曲松钠原液做皮试。用药以任一浓度皮试液皮试结果阴性为准,观察统计假阴性结果例数。结果浓度为500 ug/mL试敏液做皮试发现假阴性14例,所致过敏反应发生率7%;浓度为1250 ug/mL皮试发生假阴性结果9例,所致过敏反应率4.5%。两者相比较2=1.15,>0.05。结论不能证明提高头孢曲松钠试敏液浓度可降低皮试假阴性结果引起的过敏反应发生率。
作者:赵艳梅 刊期: 2014年第22期
目的:探究新生儿窒息患者使用纳洛酮不同剂量治疗的方法和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7月~2013年12月收治的71例新生儿窒息患者进行治疗,随机分组,甲组16例患者的纳洛酮浓度为0.02mg/kg,乙组17例患者的纳洛酮浓度为每千克0.05mg,丙组18例患者的纳洛酮浓度为0.1mg/kg,丁组20例患者的纳洛酮浓度为0.2mg/kg。在治疗后对观察患者的身体情况。结果在呼吸、心率、肤色以及意识状态、原始反射、肌张力在恢复时间上丙组丁组明显短于甲组乙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所有患者均未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无统计学学意义(P>0.05)。结论新生儿窒息患者使用浓度为0.1mg/kg的纳洛酮进行治疗,可使症状得到明显减轻,且不良反应较少,为安全有效的用药方法。
作者:李红丽 刊期: 2014年第22期
目的:探讨小儿麻疹疾病的流行特点,总结临床护理这一疾病的相关体会,为提升麻疹疾病防护水平提供参考。方法以2011年到目前为止在我院接受住院治疗的80例麻疹患儿为对象,对其实施流行病学统计,并开展系统化的临床护理,总结此疾病的流行特点与护理体会。结果80例患儿中男童、女童性所占比例分别为52.50%、47.50%,二者相比,>0.05,差异不显著;年龄在4个月~8个月间的患儿所占比例为42.50%,与其他年龄段患儿相比,有显著差异,<0.05;3月份发生率为46.25%(37/80),明显高于其他月份发生率,P<0.05;农村地区与城市地区的患儿所占比例分别为63.75%、36.25%,前者明显地高于后者,<0.05。80例患儿经治疗与护理后,全部痊愈,痊愈率100.00%,且健康出院。结论麻疹以年龄在4个月~8个月间的患儿为主要发病群体,且农村地区儿童发病率高于城市地区儿童,男女发病率无显著差别。临床医护人员为患儿实施对症治疗与系统护理,可以有效提高患儿治愈率。
作者:林美兰 刊期: 2014年第22期
目的:探讨营养干预对胎心无应激试验(NST)结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9月~12月来我分院进行产检孕妇共1034例,将2013年9月~10月共521例为对照组,2013年11月~12月共513例为观察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按照孕妇营养学进行饮食营养干预,观察胎心无应激试验(NST)结果。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相比,假阳性率明显偏低,差异性显著,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护理人员对孕妇做好饮食营养干预,可以减少胎心无应激试验(NST)无反应型和可疑型发生。
作者:何益;韦秋燕;周红梅;陈国英 刊期: 2014年第22期
目的:通过讨论昏迷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原因分析,针对性采取护理措施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方法针对昏迷患者因长期卧床、自身免疫力低下、侵入性操作、无菌操作不规范、监护室布局不合理等原因发生院内感染,根据原因制订相应的预防护理措施。结果通过对重症监护室昏迷患者医院感染原因进行分析和采取预防护理措施,医院感染的发生大大减少。结论采取综合性措施保证每次消毒隔离灭菌均达到预定的要求,预防和控制院内感染的发生,促进患者的康复。
作者:李润琴 刊期: 2014年第22期
目的:探讨无痛胃镜在老年患者中的应用价值并评价其安全性。方法选择2013年1月~10月我院门诊及住院胃镜检查及治疗的老年患者100例,年龄60~82岁,分为无痛胃镜组及普通胃镜组,每组50例,比较麻醉前、麻醉中平均动脉压、血氧饱和度及心率的变化,麻醉中的不良反应及麻醉后患者感觉。结果无痛胃镜组MAP、HR、SpO2麻醉中有变化,与麻醉前、后和对照组麻醉中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0.05)。对照组麻醉中MAP、HR均较麻醉前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0.05)。但经处理后未发生严重并发症,顺利完成检查及治疗。两组不适反应及麻醉后感受比较麻醉中无痛胃镜组4豫(2/50)患者出现不适,1例轻微体动,1例呛咳,普通胃镜组92豫(46/50)出现呛咳、恶心、呕吐或体动等不适反应,两组比较差异有高度显著性(<0.01)。麻醉后普通胃镜组有痛苦感受96豫(48/50),有82豫(41/50)反对第二次做胃镜,而无痛胃镜组所有患者对检查过程无记忆,98豫(49/50)感到满意、舒适,不拒绝再次做胃镜检查,仅有2豫(1/50)咽部有轻微不适,两组比较差异有高度显著性(<0.01)。结论在有完善的应急抢救措施及严密监护下,老年患者进行无痛胃镜检查及治疗是可行的、安全性。
作者:王振山 刊期: 2014年第22期
目的:对临床护理路径在甲状腺手术患者中的应用进行探讨。方法选取从2011年3月~2014年3月采取甲状腺手术的120例患者,随机将所有患者分成对照组(60)与护理组(60),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护理组采取临床护理路径。将患者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以及满意度等进行对比。结果在住院费用、总住院时间、术前住院时间以及KAP评分方面,护理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护理组满意度为95.83%,对照组满意度为83.33%,护理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甲状腺手术患者采取临床护理路径,护理效果理想。
作者:杨秀萍 刊期: 2014年第22期
目的:了解医生、护士、护士长和患者对男护士的认知态度对男护士的认知态度状况,为促进护理学科的全面发展提供依据。方法以典型抽样的方式在石河子市选择有男护士的5家医院,随机选择部分医生、女护士、护士长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调查不同人群对男护士的认知态度。结果本研究共调查医生152例、女护士261例、护士长44例、患者129例;医生、女护士、护士长、患者4类人群对男护士的认知态度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0.001),医生、女护士、护士长对男护士的认知、接受态度为积极,均高于85%。急诊科、手术室、监护室是4类人群均认为需要男护士的科室。结论医生、女护士、护士长对男护士职业认知程度较高;急诊科、手术室、监护病房的工作岗位更适合男护士。
作者:宋春玲;李新辉;万歧江 刊期: 2014年第22期
目的:总结手足口病的护理要点、隔离措施和预防对策。促进患儿的早日康复。方法对15例手足口病患儿采取相对应护理措施,总结护理特点。结果15例患儿经精心治疗和针对性的护理后疗效满意,无护理并发症和院内感染发生。结论掌握小儿手足口病护理特点,可以提高治愈率,降低病死率。
作者:张爱萍 刊期: 2014年第22期
目的:探讨瑞舒伐他汀治疗老年冠心病阵发性房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3月~2014年3月于我院就诊的老年冠心病阵发性房颤患者共118例,将患者按照入院编号,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各59例。对照组患者入院之后给予常规治疗(控制心室率类药物、硝酸酯类药物及抗凝药物等),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瑞舒伐他汀10mg/d进行治疗。两组患者在接受为期6个月的治疗后,比较两组患者阵发性房颤的发病率。结果观察组59例患者在接受上述治疗之后,痊愈患者31例(52.5%),好转19例(32.2%),无效9例(15.3%),总有效率为84.7%;对照组患者中痊愈患者共23例(39.0%),好转16例(27.1%),无效20例(33.9%),总有效率为66.1%。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和痊愈率要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治疗效果比较具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临床上在治疗老年冠心病阵发性房颤时,可以采取常规药物治疗联合瑞舒伐他汀的治疗方法,能有效控制病情,提高预后质量,获得理想的治疗效果,促进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作者:李丽 刊期: 2014年第22期
目的:对围术期全程护理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择2012年3月~2014年3月在我科接受髋关节置换术患者60例做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和护理,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围术期全程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后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及12个月后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结果两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及12个月后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0.05),试验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以及12个月后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对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实施围术期全程护理干预,能显著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促进术后患者的患肢功能恢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娜 刊期: 2014年第22期
目的:研究探讨膝关节镜手术对老年人的骨性关节炎的治疗效果。方法研究分析自2009年3月~2011年3月在我院接受膝关节镜手术治疗老年骨性关节炎的74例患者,通过比较74例患者在接受膝关节手术前后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标准得出的评分等级,分析关节镜手术对于老年患者的关节炎的治疗效果。结果关节镜手术后对74例患者进行1~3年随访,平均随访时间为28个月。通过Lysholm功能评分标准所得的临床疗效等级评价院优为27例,良为24例,尚可为18例,差为5例,达到优良概率为68.9%。结论对于患骨性关节炎的老年患者来说,膝关节镜手术具有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术后恢复率较高,保证了术后良好的生活质量,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作者:刘晓天 刊期: 2014年第22期
国内资料表明,年轻乳腺癌占全部乳腺癌的4.5%~18.9%,较老年乳腺癌更具侵袭性,预后较差,及时得到确诊是提高本病治愈率和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的关键[1]。本院应用超声结合EnCor真空旋切系统对125例年轻(≤35岁)患者经超声检查评估为BI-RADS Ⅲ~Ⅳ级且触诊阴性的乳腺结节病灶进行切除及病理学检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席春芳;高润芳;许爱玲 刊期: 2014年第22期
目的:探讨医疗卫生人员对医院人力资源管理的认知情况。方法利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展开问卷调查。结果医疗卫生人员对医院人力资源管理认知度高的是管理者的管理观念,认知度较低的是医院制定管理战略的参与度。结论岗位、年龄、学历、科室、职称以及在职年限都会影响到医院医疗卫生人员对医院人力资源管理的认知度。可以构建合理、科学的医疗卫生人员选拨制度,积极开展医疗卫生人员培训,建设薪酬管理制度,可以提高医院的人力资源管理水平。
作者:程小云 刊期: 2014年第22期
科室护理人员人数众,班次多。受轮班影响,同科室的姐妹很多时候3~5d才见面1次,很多时候想交流时没见着人,看到人了又忘记说了,甚至是受时间限制,等不到碰面就要解决问题。这里推荐使用非正式文书《科室记事本》,作为科室内部交流平台。科室每个人都可以在上面留言,每班接班后都要看记事本。
作者:沈娟 刊期: 2014年第2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