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丽
目的:对小儿高热惊厥的急救护理对策、护理效果进行分析与研究。方法资料选自2012年10月~2013年10月在我院儿科住院治疗的小儿高热惊厥患儿32例,对其临床治疗与护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患儿具体临床表现,给予常规护理、快速止惊、物理降温、吸氧、饮食护理以及心理护理等一系列急救护理措施,并研究患儿治疗与护理之后的临床恢复情况。结果经急救护理措施的有效实施,所有患儿全部都已经痊愈出院,恢复状态良好。结论针对小儿高热惊厥患儿,应根据其临床表现,在给予相应治疗措施的同时,还应予以必要的急救护理,从而提升患儿整体治愈率,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汪玉兰 刊期: 2014年第22期
目的:探讨婴儿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颅内出血的CT表现及预防。方法回顾性分析15例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颅内出血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15例患儿中,蛛网膜下腔出血6例,硬膜下出血4例,脑实质出血3例,合并脑室出血2例。结论CT检查能准确诊断各种类型颅内出血,并能计算出血量,为临床尽早诊断及治疗提供依据。
作者:黄志新;吕红霞 刊期: 2014年第22期
目的:探讨预防昏迷患者鼻饲并发腹泻的护理干预及效果观察。方法将90例昏迷鼻饲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干预组各45例,给予对照组常规的鼻饲,干预组则予调节营养液的温度、输注速度,减少输注的量,降低营养液的浓度,合理使用抗生素,加强口腔护理等护理干预措施,观察两组腹泻的发生率。结果对照组腹泻的发生率为40.0%,干预组发生率为11.1豫,比较两组具有显著性差异(<0.01)。结论有效的护理干预可以降低腹泻的发生率,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童鑫鑫;邵小平 刊期: 2014年第22期
目的:探讨子宫颈癌根治术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我院2012年2月~2013年1月收治的72例子宫颈癌患者,总结在围手术期所给予的护理措施。结果所有患者在住院后经予子宫颈癌根治术治疗和精心护理后,均顺利出院。结论在子宫颈癌患者行子宫颈癌根治术的围手术期,配合精心的护理措施,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姜小红 刊期: 2014年第22期
结核病是当前危及人类生命的主要杀手。耐药结核病尤其是耐多药结核病(multiple drug resistant tuberculosis, MDR-TB)的出现使得结核病流行态势更为严峻。耐多药结核病是指结核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 MTB)至少同时对异烟肼、利福平这2种一线抗结核药物耐药[1],由于其传统诊断方法周期长,且治疗过程复杂、疗程长、费用高、治愈率低、容易导致严重的不良反应,耐多药结核菌株的产生和播散,已成为新世纪结核病控制的三大难题之一[2]。据WHO估计,2012年全球结核病新患者中耐多药率约为3.6%,复治患者耐多药率约为20.2%,全球约有45万人患耐多药结核病,17万人死于耐多药结核病[3],全球1/4的MDR-TB患者在中国,中国耐多药结核病负担位居全球第二[4]。2008年我国结核病耐药性基线调查报告显示:我国结核病耐多药情况严重,从涂阳肺结核患者分离的结核分支杆菌耐多药率为8.32%,其中新患者的发病率为5.71%,复治患者的发病率为25.64%,我国每年新发MDR-TB患者约12万例[5]。可见,全球结核病耐多药问题严重,需引起高度重视。
作者:韦琪平 刊期: 2014年第22期
总结对624例腰椎间盘患者进行康复护理指导,康复护理指导包括心理指导、用药指导、日常生活指导和运动指导。通过对患者15d的康复指导,其中468例能够治愈出院,156例能够好转出院。
作者:张丽 刊期: 2014年第22期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在肠梗阻患者手术后护理中的效果。方法收集肠梗阻手术患者150例临床资料,按照入院顺序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优质护理。对比两组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排气时间、排便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肠鸣音恢复时间、排气时间及自行排便时间较对照组显著缩短(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率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结论优质护理能够促进肠梗阻术后肠道功能恢复,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提升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作者:曹瑜 刊期: 2014年第22期
腹腔镜阑尾术是现今医学领域经常使用的一种阑尾手术方式,对于传统的阑尾炎手术方法技术造成了极大的冲击,本文旨在通过对腹腔阑尾手术的术后护理方法进行探索与研究,找出佳的术后护理方式,以减少手术后并发症出现的可能。
作者:杜仙飞 刊期: 2014年第22期
X效率是存在于组织内部的非配置低效率现象,它是一种与组织或动机有关的效率。目前,在护理人员管理中,由于竞争机制不健全、激励举措不多、评价考核不力,容易造成护理人员压力不足、动力不足、努力水平不足,由此导致护理人员管理产生系列低效率问题。借鉴X效率理论的相关观点,加强人性化的制度设计与管理、建立健全有效的激励与竞争机制、建设积极向上的医院文化等是进一步改进护理人员管理、提高护理管理效率的可行之策。
作者:梁蓉 刊期: 2014年第22期
在医院管理中,运用数据挖掘技术能够更好的进行数据分析,帮助医院更好的制定相应的竞争策略,给其提供技术方面的支持,对医院管理有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研究了数据挖掘技术在医院管理中的应用,并说明了随着数据挖掘技术应用的深入和普及,医院的管理水平也得到了显著提高。
作者:龙思哲;杜剑亮;刘骏峰;罗苑娜;罗文慧 刊期: 2014年第22期
随着医学现代化技术及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网络教学已成为医学影像学习过程中不可缺少的辅助手段。基于多视图模式的医学影像动态学习平台适应当前医学及科技的发展,能够提高医学影像的学习效率,改变传统的学习方式,平台适用于学生及医学工作者,为医学工作提供更多、更为丰富的学习、交流的途径。
作者:杨燕;赵伟 刊期: 2014年第22期
精神科临床型研究生培养的基本任务是对研究生进行严格的临床工作基本训练,掌握相关的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目标为使受训者成为合格的精神科住院医师,应用PDCA循环改进培养管理的各个环节,能提高教学管理水平、临床带教水平和临床研究生综合素质。
作者:唐妮;刘翰林;尹同良 刊期: 2014年第22期
目的:观察外科手术治疗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出血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40例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治疗方法,分为保守组(22例)和手术组(18例),保守组采取消化性溃疡出血药物保守治疗,手术组采取外科内镜手术治疗,观察两组消化道症状改善情况及临床效果。结果手术组呕血、黑便、腹痛腹胀及住院时间均短于保守组,临床总有效率(88.89%)明显高于保守组(均<0.05)。结论外科手术治疗可有效缓解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出血患者呕血、黑便等消化道症状,临床疗效确切,有较高的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任开文 刊期: 2014年第22期
目的:析了解近5年来临床对青少年颈椎病的研究进展。方法通过中国知网搜索近五年来青少年颈椎病的临床研究论文,并对以上论文进行分析综合,从而对青少年颈椎病的研究进展有了系统的总结。结果近5年来医学界在继承与发掘前人经验的基础上,对青少年颈椎病的证候学、诊断标准、病因病机、临床治疗等不同层次进行探索性研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结论近5年来对青少年颈椎病的临床研究拓宽了对该病临床治疗的思路与方法,更为防治青少年颈椎病提供了科学依据。
作者:马铭华 刊期: 2014年第22期
目的:探讨小儿全麻手术后苏醒期的护理措施。方法对我院近1年181例全麻小儿苏醒期的观察和护理,进行经验总结。结果经过规范化护理,无1例小儿因苏醒期护理不当而发生意外事故。结论术后恢复室护士的优质综合护理是小儿全麻手术成功的重要因素。
作者:刘春华 刊期: 2014年第22期
产后出血是产妇常见的一种致死因素,是全世界产妇死亡的常见原因,在我国产妇死亡原因中占首位。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有子宫收缩乏力、胎盘因素、软产道裂伤和凝血功能障碍。子宫收缩乏力是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占产后出血总数的70%~80%[1]。早期及时有效的治疗可预防和控制产后出血,降低产妇死亡率,故本文收集近几年国内外治疗产后出血的文献进行综述如下。
作者:张倩 刊期: 2014年第22期
我科于2014年1月收治1例以头痛为首发症状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男患,81岁,丧偶,因“突发头痛两小时余”入院,患者于入院前两个多小时突然无明显诱因出现头痛不适,为后枕部及双颞侧持续性钝痛,无进行性加重,伴恶心、呕吐,呕吐物为胃内容物,无心慌、胸闷,无胸痛、气促,无昏迷、四肢抽搐,无大小便失禁,急到我院就诊,行头部CT提示左侧放射冠区斑片状低密度影,遂收入我院神经内科住院治疗,入院后行心电图检查提示“急性下壁心肌梗死”(见图1~4),转入我科进一步诊治。既往有高血压病史,入院查体:T36.2℃,P66bpm,R20bpm,BP90/70mmHg。神志清楚,双侧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射灵敏,颈软,颈静脉无充盈和怒张,双肺呼吸音粗,未闻及明显啰音,HR66次/分,律齐,心音低钝,各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腹部平软,无压痛及反跳痛,肝脾肋下未触及,双下肢无水肿,四肢肌力、肌张力正常对称,病理反射未引出。入院后心电图提示II、III、avF导联ST段抬高P>0.1mv,V2、V3、V4导联ST段下移P>0.1mv;心肌酶谱提示肌钙蛋白0.34ng/ml尹肌红蛋白236.00ng/ml尹,6h后复查肌钙蛋白5.50ng/ml尹,肌红蛋白P>1000.0ng/ml尹,第3d复查肌钙蛋白48.18ng/ml尹,肌红蛋白78.42ng/ml。临床诊断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由于患者高龄,未给予溶栓治疗,常规给予镇痛、抗血小板聚集、抗凝、调脂、改善冠脉循环等综合治疗,患者病情好转出院,随访2月一般情况良好。
作者:魏传中 刊期: 2014年第22期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诊断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于经手术及病理诊断为甲状腺乳头状癌的48例患者的声像图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8例甲状腺乳头状癌形态不规则56.3%(27/48),无包膜或包膜不连续75%(36/48),低(弱)回声结节83.3%(40/48),血流丰富,达II、III级91.7%(44/48),微小钙化50%(24/48),颈部淋巴结25%(12/48)。结论综合分析甲状腺结节及颈部淋巴结的一些声像图改变,并结合临床相关检查可以提高甲状腺乳头状癌的超声诊断率。
作者:余启军 刊期: 2014年第22期
目的:对原发性肝癌破裂出血护理中细节管理的临床应用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取原发性肝癌破裂出血患者21例,在护理工作中均采取细节管理方法,对护理效果进行分析。结果21例原发性肝癌破裂出血患者均成功止血,12例展开肝动脉结扎止血术和二期切除术患者存活时间多于2年;5例展开局部切除术患者存活1年;2例展开肝动脉结扎与明胶海绵、大网膜填塞后缝合止血患者均于10个月内死亡;2例患者未接受手术,存活时间为8个月。结论在原发性肝癌破裂出血护理中,应用细节管理可为患者后续治疗争取更多时间,可促使患者抢救成功率大幅提高。
作者:戴秋妹 刊期: 2014年第22期
医学免疫学作为现代生命科学发展的前沿学科之一,涉及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和生物学等多种学科的重要基础学科。它具有逻辑推理性强、学科涉及范围广、进展快、新等特点。故如何提高免疫学教学质量对学好这门学科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李爱连 刊期: 2014年第2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