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燕;赵伟
白内障囊外摘除并人工晶体植入术是白内障患者复明的重要手段,在整个治疗过程中,护理工作同样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2013年健康快车青海乐都站对1160例白内障患者实行白内障囊外摘除术并人工晶体植入术,手术成功,术后通过精心护理,视力均恢复良好。
作者:王显珍 刊期: 2014年第22期
随着近年来不断出现新的大型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医疗废物处理问题备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医疗废物管理不仅是医院管理的难题,而且也是一个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随着信息技术尤其是医疗物联网的发展,基于RFID的物联网医疗垃圾处理管理系统采用射频识别技术、网络技术,对医疗垃圾产生、回收、运输、处理等全过程进行监控追踪。我院通过实施医疗物联网在医疗垃圾管理中的应用,实现了垃圾的电子标签化管理、电子监控和在线监测等,对医疗垃圾处理进行全程监管。
作者:骆荦 刊期: 2014年第22期
目的:研究和探讨体重指数( BMI)在预测慢性心力衰竭(心衰)患者血钠水平变化的作用及模型的构建。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8月~2013年10月收治的64例慢性心衰患者进行随访。将患者按BMI的四分位数分为BMI≤21.6kg/m2组(低BMI组,n=16),21.6kg/m2P26.7 kg/m2组(高BMI 组,n=16)四组。先比较不同 BMI 水平各项临床指标的差异,多因素 Cox 回归用于分析BMI降低对心衰预后的独立预测作用及不同BMI人群的血钠水平变化比较。结果不同BMI水平的心衰患者在合并症、血压、左心室射血分数、检验项目及用药方面存在显著差异。校正其他影响因素后,BMI降低(风险比0.970)为血钠水平变化的预测因素。结论肥胖的心力衰竭患者的血钠水平较高,可能是其生存率提高的因素之一,低BMI心力衰竭患者的血钠水平较低,慢性心力衰竭的患者体内血钠水平与体重指数BMI具有明显的相关性。
作者:李然;罗维;朱继芳 刊期: 2014年第22期
目的:研究抗精神病药物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肝肾功能的影响。方法将7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根据病情要求分别给予奋乃静、氯丙嗪、利培酮,跟踪检测单药治疗前后8 w的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TBIL)、尿素氮(BUN)、肌酐(Gr)。结果服用氯丙嗪、利培酮后,与用药前相比,丙氨酸转氨酶、天冬氨酸转氨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奋乃静对肝功能异常发生率25%。结论抗精神病药物可导致精神分裂症患者肝功能异常,在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期间应定期监测肝肾功能[1]。
作者:唐福佑 刊期: 2014年第22期
随着危重疑难手术麻醉患者的增多,麻醉复苏室(Postanesthesiacareunit,PACU)在围手术期患者管理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一定会被人们逐渐认识和重视,在其发展的过程中,将不断地得到完善。根据麻醉复苏室的特点,制定并实施了麻醉后复苏室的监测和出室标准、完善的抢救设备和交接班制度、采用预见性护理措施、重视拔出气管导管后第一个20min呼吸的监测等护理方法。本文的目的是使广大医护人员认识到麻醉复苏室(PACU)工作的重要性。时间和实践充分证明孕A悦哉能为手术麻醉后患者提供安全和高质量的监测治疗。
作者:崔璐璐 刊期: 2014年第22期
手术室的数字化是现代化手术室建设的发展方向,保证手术室清洁无菌对于提高手术质量尤为重要。本文将物联网无线医疗技术引入手术室管理系统,规范手术人员行为,并控制成本,使其能为医疗业务提供更好的服务。
作者:唐宁;陈凯;冯杰良 刊期: 2014年第22期
目的:辨析乳腺实性肿块的二维超声图像及血供特征,旨在提高乳腺实性占位良恶性诊断的准确率。方法首先观察并触诊双乳,再行超声检查,包括乳腺引流区域的淋巴结。重点观察并记录病灶的二维声像图表现,彩色多普勒观察肿块周边、内部血流情况及血流阻力指数的特征并与手术病理或细胞学检查对照。结果乳腺恶性肿瘤29例(30个),其中浸润性乳腺癌24例,占乳腺恶性肿瘤的80%;良性肿块23例(25个),其中乳腺纤维瘤18例(20个),占乳腺良性肿块的80%。良、恶性肿块超声与病理对照比较,肿块形态、边界、边缘形状、内部钙化、后方回声衰减、肿块纵横比、肿块内部和周边血流信号及血流阻力指数,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乳腺癌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对乳腺实性占位良恶性的辨析有甄别作用。
作者:单彦琴;王燕红;刘梅生;陈芬;杨素侠;包小妹 刊期: 2014年第22期
目的:通过对矽肺合并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的病原学特点及其耐药性进行分析,了解矽肺合并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的病原学特点和耐药现状。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2011年12月~2013年11月在我科住院的矽肺合并下呼吸道感染473名患者呼吸道分泌物分离培养及药物敏感性进行分析。结果473名患者中细菌学培养阳性者315例,培养阳性率66.60%,共培养菌株324株,其中革兰阳性菌为98株,革兰阴性菌为176株,真菌为50株。致病菌中常见的病原体依次为金黄色葡萄球菌(14.81%)、鲍曼氏不动杆菌(13.89%)、铜绿假单胞菌(12.35%)、白色念珠菌(11.42%)、肺炎克雷伯氏菌(10.49%)等。药物敏感试验结果提示:矽肺合并下呼吸道感染的病原菌对大多数常用抗菌药物耐药,而万古霉素、利奈唑胺对所分离的革兰氏阳性菌100%敏感,碳青霉烯类对除鲍曼氏不动杆菌和铜绿假单胞菌以外的革兰阴性菌抗菌活性较高,头孢哌酮舒巴坦及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对革兰阴性菌也有较高的抗菌活性。结论矽肺并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的病原体发生了变化,一些病原体如不动杆菌、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真菌成为重要的条件致病菌;临床分离的细菌对大多数常用抗菌药物耐药率较高,多重耐药菌较为常见。
作者:白黎峰 刊期: 2014年第22期
目的:观察腹腔镜下微创疗法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囊炎的临床效果。方法本院选取收治的100例胆囊结石合并胆囊炎患者,其中50例施行腹腔镜下微创疗法为观察组,50例施行直接开腹手术,对两组患者的术中、术后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两组患者术中的腹部切口长度、整个手术时间、术中流血量等进行对比得出,观察组各方面指标均优于对照组,两组相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0.05)。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情况如残余结石、胆瘘、切口感染、胰腺炎等进行对比,观察组术后各并发症例数与发生率均少于对照组,两组相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腹腔镜下微创疗法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囊炎明显优于开腹手术,获得良好的临床疗效,且具有安全性高、创伤性小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穆成瑜;牛生超 刊期: 2014年第22期
目的:探讨临床上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患者(HCH)运用尼莫地平的效果。方法将我院在2013年6月~2014年1月接收诊治的73例HCH患者按照治疗的先后顺序分为实验组(37例)和对照组(36例),均给予常规治疗,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再给予尼莫地平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以及神经功能缺损(ESS)评分。结果经过尼莫地平治疗,实验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相比,其治疗总有效率(94.59%)要明显优于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75.00%),差异显著(P<0.05)。结论临床上运用尼莫地平治疗高血压脑出血能够取得较为理想的治疗效果,同时可以显著降低患者的ESS评分,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HCH的方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李华丽;李冬冬;赵明 刊期: 2014年第22期
胃肠减压术在外科中应用广泛,是常用的临床护理技术。胃肠减压是指将胃管经鼻腔或口腔插入胃腔内,利用负压吸引和虹吸原理,通过胃管吸出胃肠道内的液体及气体。该技术可以减轻胃肠道压力,从而改善胃肠壁的血液循环,有利于局限炎症,促进胃肠道功能恢复和伤口愈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疾病治疗效果。现将胃肠减压术的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孟涛;潘春梅 刊期: 2014年第22期
结核病是当前危及人类生命的主要杀手。耐药结核病尤其是耐多药结核病(multiple drug resistant tuberculosis, MDR-TB)的出现使得结核病流行态势更为严峻。耐多药结核病是指结核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 MTB)至少同时对异烟肼、利福平这2种一线抗结核药物耐药[1],由于其传统诊断方法周期长,且治疗过程复杂、疗程长、费用高、治愈率低、容易导致严重的不良反应,耐多药结核菌株的产生和播散,已成为新世纪结核病控制的三大难题之一[2]。据WHO估计,2012年全球结核病新患者中耐多药率约为3.6%,复治患者耐多药率约为20.2%,全球约有45万人患耐多药结核病,17万人死于耐多药结核病[3],全球1/4的MDR-TB患者在中国,中国耐多药结核病负担位居全球第二[4]。2008年我国结核病耐药性基线调查报告显示:我国结核病耐多药情况严重,从涂阳肺结核患者分离的结核分支杆菌耐多药率为8.32%,其中新患者的发病率为5.71%,复治患者的发病率为25.64%,我国每年新发MDR-TB患者约12万例[5]。可见,全球结核病耐多药问题严重,需引起高度重视。
作者:韦琪平 刊期: 2014年第22期
对90例消化道疾病老年患者行手术治疗,针对其特点认真评估,充分准备,积极控制合并症;术后严密监测生命体征,持续氧气吸入,做好疾病的护理,对诱发的各种并发症,逐一强化护理,效果满意。
作者:赵晓华 刊期: 2014年第22期
目的:探讨临时结膜瓣联合清创术治疗难治性角膜溃疡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我院2011年1月~2013年6月经药物治疗无效的感染性角膜溃疡患者38例(38眼),进行临时带蒂结膜瓣移植手术治疗。术后随访6个月。结果本组38例,33例治愈,治愈率为86.84豫;平均治愈时间(14.10±4.81)d;角膜新生血管形成2例(5.26豫);术后裸眼视力≥0.3者11例(33.33豫),0.02~0.1者13例(39.40豫)。5例治疗失败,角膜穿孔,视力永久丧失。结论临时结膜瓣联合清创术治疗难治性角膜溃疡安全有效,并且角膜新生血管形成少,但对晚期病例疗效不理想。
作者:姜俊;余业明;李艳春;侯文婷 刊期: 2014年第22期
目的:探讨头颅CT扫描对颅脑外伤后迟发型硬膜外血肿的诊断的价值及应用。方法选取2010年03月~2014年02月于我科以颅脑外伤后迟发型硬膜外血肿为诊断而收入院患者75例,采用飞利浦MX8000型CT机进行扫描检查,根据肯定诊断、提示诊断、建议复查、未见异常四个标准,对头颅CT诊断颅脑外伤后迟发型硬膜外血肿的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6h内经头颅CT平扫检查结果得到肯定诊断的患者为26例(34.67%),提示诊断的患者为13例(17.33%),得到建议复查的患者为19例(25.33%),未见异常的患者为17(22.67%)例。6h~6d内复查,肯定诊断的患者为41例(54.67%),提示诊断的患者为24例(32.00%),建议复查的患者为6例(8.00%),未见异常的患者为4例(5.33%)。在初查得到未见异常17例中有5例转为肯定诊断,有5例转为提示诊断,有3例转为建议复查;在初查得到建议异常19例中有7例转为肯定诊断,有9例转为提示诊断;在初查得到提示诊断13例中有3例转为肯定诊断。结果比较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复查颅脑CT能够及时明确颅脑外伤后迟发型硬膜外血肿的诊断,对临床具有指导意义,值得临床深入研究。
作者:刘凤祥 刊期: 2014年第22期
目的:通过PDCA循环管理工具,进行儿科门诊服务管理,达到儿科门诊服务满意度的提升。方法向患者发放满意度调查表,利用PDCA循环理论对患者不满意事件进行原因分析,制定整改计划,通过整改门诊流程、改善服务环境、培养患者就医习惯、提供优质导医服务等多种方式更好为完成门诊服务,并对上述措施进行反复检查、总结,形成提升儿科门诊服务品质的良性循环。结果运用PDCA循环后,儿科门诊服务品质得到持续改进,患者满意度不断提升。结论在儿科门诊管理中使用PDCA循环工具,能很好的提高服务质量,提升服务水平,增加患者满意度。
作者:谢坚;余静;赵晓燕 刊期: 2014年第22期
目的:研究在对心血管内科患者进行诊治的过程中实施循证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我院选择2012年9月~2013年9月诊治的1000例心血管疾病患者,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的500例患者实施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的500例患者实施循症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及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结果通过对两组患者进行比较,观察组患者下肢静脉血栓、便秘、输液反应以及睡眠不足等不良情况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达到100.00%,对照组患者为83.00%,两组患者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对心血管内科疾病患者实施循证护理措施能够有效的降低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便秘、输液反应以及睡眠不足的现象,有利于提升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使用。
作者:周芳 刊期: 2014年第22期
目的:探讨医疗卫生人员对医院人力资源管理的认知情况。方法利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展开问卷调查。结果医疗卫生人员对医院人力资源管理认知度高的是管理者的管理观念,认知度较低的是医院制定管理战略的参与度。结论岗位、年龄、学历、科室、职称以及在职年限都会影响到医院医疗卫生人员对医院人力资源管理的认知度。可以构建合理、科学的医疗卫生人员选拨制度,积极开展医疗卫生人员培训,建设薪酬管理制度,可以提高医院的人力资源管理水平。
作者:程小云 刊期: 2014年第22期
目的:探讨再次剖宫产术后腹膜外巨大血肿的诊治及预防方法。方法对预产期2013年7月12日来我院诊治的1例剖宫产术后腹膜外巨大血肿患者相关治疗进行分析,患者入院后对患者进行常规检查,必要时对患者进行相应的生化指标,根据检查结果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结果患者入院后对患者进行剖宫产,术后第1 d,患者未诉不适,生命体征稳定,腹部切口无渗血、渗液。术后第2 d,患者贫血貌,血压正常,复查血分析:血红蛋白54 g/L,红细胞1.65×1012/L,输同型浓缩红细胞2 u。术后第4 d,患者诉左下腹疼痛,不能平卧,活动时疼痛加重,体温37.8℃,血压正常,即在局麻下行血肿清除术,患者治疗15 d后基本痊愈。结论再次剖宫产术后腹膜外巨大血肿发病率较高,临床上应该采取积极有效的方法预防和治疗,提高临床治愈率。方治疗效果较好,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王巧娥 刊期: 2014年第22期
目的:了解新疆独山子地区胆囊结石流行病学特点。方法依据本地区人口学资料,计划调查1780人,按规模大小成比例概率抽样(PPS)的方法随机抽样以确定抽样人群。对象均接受入户问卷调查及物理查体,同时预约行胆囊B超和空腹血糖血脂检查。 SPSS 11.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Logistic回归分析得出危险因素。结果本调查的应答率为92.4%。本地区胆石症患病率为15.45%。在众多危险因素中,贡献大的依次为性别、胆总管内径和民族(OR值分别为1.92、1.83、1.4)。结论胆结石的形成是多因素作用的结果,其中性别、民族差异和胆总管内径对胆结石形成有一定的影响。
作者:刘平;孙有刚 刊期: 2014年第2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