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在心血管内科中循证护理的应用

周芳

关键词:心血管内科, 循证护理, 临床应用
摘要:目的:研究在对心血管内科患者进行诊治的过程中实施循证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我院选择2012年9月~2013年9月诊治的1000例心血管疾病患者,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的500例患者实施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的500例患者实施循症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及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结果通过对两组患者进行比较,观察组患者下肢静脉血栓、便秘、输液反应以及睡眠不足等不良情况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达到100.00%,对照组患者为83.00%,两组患者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对心血管内科疾病患者实施循证护理措施能够有效的降低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便秘、输液反应以及睡眠不足的现象,有利于提升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使用。
医学信息杂志相关文献
  • 影响地方本科院校医学留学生临床实习质量因素与对策探究

    近几年,来华留学医学生越来越多,临床实习是医学教育的重要环节,分析地方本科院校留学生临床实习质量影响因素,提出对策与建议,帮助留学生更好的完成医学临床实习,同时给教育者提供提高留学生临床实践教学水平的参考建议。

    作者:周林华;陈晓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妇幼专科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与分析

    目的:通过对妇幼专科医院感染现患调查,了解医院感染基本分布状况及其特点,为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的方法,对2013年8月6日全天住院患者进行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并将资料进行汇总、整理和统计分析。结果本次调查人数应查724例,实查720例,实查率99.45%;医院感染现患率为2.08%,例次现患率为2.36%;医院感染率高的科室为普儿病房10.34%;感染部位以血液系统为主,主要是败血症,占29.41%;医院感染病例送检率为86.67%,阳性率84.62%,以革兰阴性杆菌多(58.33%);调查日抗菌药物使用率为33.03%。结论通过分析医院感染现患情况,加强重点科室医院感染管理和抗菌药物使用的管理,降低医院感染现患率。

    作者:陈婷;徐文君;陆勤;杨力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空心螺钉加钢丝张力带治疗髌骨骨折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空心螺钉加张力带钢丝治疗髌骨骨折的疗效。方法选择2010年1月~2013年1月在我科住院诊治的髌骨骨折患者4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照组选用克氏针张力带钢丝进行治疗,观察组选用空心螺钉加张力带钢丝进行治疗,对患者的近期疗效和远期疗效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患者有19例一期愈合,两组患者的近期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经随访观察,观察组痊愈18例,有效1例,无效1例,两组患者的远期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空心螺钉加张力带钢丝治疗髌骨骨折的设计贴合人体力学知识,对膝关节的固定效果较好,有助于患者进行有效的康复锻炼,对提高患者的近期疗效和远期疗效均有积极的作用,因此值得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王建江;张阳彬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老年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麻醉恢复期的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麻醉恢复期的护理,保证其安全度过麻醉恢复期,提高手术成功率。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4年4月期间在我院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老年患者310例,总结麻醉恢复期的护理经验。结果通过对老年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进行严密观察,采取安全管理及护理措施,并及时处理并发症,所有患者均顺利度过了麻醉恢复期,有效提高了老年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麻醉恢复期的安全性。结论老年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在麻醉恢复期中各种并发症的发生率高,进行有针对性地复苏观察与护理实施,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确保患者安全、平稳地送回病房。

    作者:赵雯兰;刘怡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89Sr治疗多发性骨转移癌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89Sr治疗多发性骨转移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69例恶性肿瘤患者肘静脉一次注射89SrCl2,剂量为148MBq/例次,观察疗效。结果止痛总有效率为79.7%,疗效维持时间12~24w,治疗后21例全身骨显像随访,按病灶评价标准,1级占42.9%,2级占38.1%,3级4例,占19.0%。其中有47.6%有新增病灶出现。治疗后患者无明显毒副作用。结论89Sr治疗多发性骨转移癌止痛疗效确切,且毒副反应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邬恒夫;林伟;邓力平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非语言沟通在老年性白内障患者沟通中的应用

    老年性白内障是眼科的常见病和多发病,也是主要的致盲性眼病,给老年人生活带来极大不便,因此,我们在护理老年性白内障患者过程中,根据其特点,采取有效的沟通,构建和谐护患关系。在沟通中除语言沟通外,非语言沟通在构建良好的护患关系中起着重要作用,要求护士必须从生理、心理方面设身处地为老人着想,通过非语言交流让住院患者感受到被关爱与尊重,减少纠纷的发生,提高护理人员的亲和力,取得患者及家属的信任。在这方面我们做了尝试。

    作者:陈建云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不完全断肢(指)再植术围手术期的护理

    分析不完全断肢(指)患者采用再植术的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与效果。回顾性分析他们的临床资料,总结了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与效果。主要包括我院2011年1月~2013年4月接待的不完全断肢患者24例,全部采用再植术治疗,24例患者经过围手术期精心的护理后,除了1例患者由于合并颅脑外伤而死于脑疝之外,其余患者皆未出现并发症现象,并且全部在术后2~6w痊愈出院。术后皆给予>6个月的随访,随访结果显示所有手术患者肢体功能的恢复比较理想,肢体被动活动情况良好。认为加强不完全断肢(指)再植术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包括术前伤口清创、迅速止血,严格无菌操作,术后加强感染预防、血象观察及康复指导等,可以促进患者肢体功能的康复,同时提高再植术成功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董华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术后早期肠内营养影响结直肠癌患者临床结局分析

    目的:探讨分析术后早期肠内营养对结直肠癌患者临床结局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0年12月~2013年12月收治的89例结直肠癌术后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4例采用肠外营养方式,观察组45例采用早期肠内营养方式,各治疗1w,比较两组术后临床恢复情况。结果营养支持1w后,观察组血清总蛋白为(46.85±10.42)g/l,前白蛋白为(2.16±0.75)g/l,白蛋白为(35.13±4.39)g/l,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为(38.5±13.2)h,拆线时间为(7.83±2.45)h,发生并发症1例,住院时间为(9.4±2.2)h;对照组血清总蛋白为(45.78±12.34)g/l,前白蛋白为(2.41±0.91)g/l,白蛋白为(37.22±4.27)g/l,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为(49.6±17.4)h,拆线时间为(8.89±3.21)h,发生并发症3例,住院时间为(10.8±3.5)h,两组在血清蛋白各主要指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在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并发症发生率等方面观察组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均有统计学差异(均P<0.05)。结论术后早期肠内营养对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恢复安全有效,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

    作者:姜秀娟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解郁汤加减联合文拉法辛治疗难治性抑郁症40例疗效分析

    目的:解郁汤加减联合文拉法辛与文拉法辛治疗难治性抑郁症患者的疗效及对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将80例难治性抑郁症患者平均分为研究组(解郁汤加减联合文拉法辛)和对照组(文拉法辛),在治疗前和治疗后进行疗效评定。结果治疗1w后研究组HAMD总分及各因子分比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结论解郁汤加减联合文拉法辛治疗难治性抑郁症疗效确切。

    作者:尹静;王方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椎间隙感染的临床表现及护理对策分析

    目的:对椎间隙感染的临床表现和护理对策进行观察和分析。方法对于我院进行就诊的30例患者进行有效的护理,并且观察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经过护理人员的精心护理,30例患者均得到了良好的康复,护理后患者的疼痛感明显减少,并且可以正常工作。结论对椎间隙感染的护理有利于帮助患者减轻疼痛感,有利于患者疾病的良好恢复。

    作者:唐鲜芝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小儿全麻术后苏醒期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小儿全麻手术后苏醒期的护理措施。方法对我院近1年181例全麻小儿苏醒期的观察和护理,进行经验总结。结果经过规范化护理,无1例小儿因苏醒期护理不当而发生意外事故。结论术后恢复室护士的优质综合护理是小儿全麻手术成功的重要因素。

    作者:刘春华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瑞舒伐他汀治疗老年冠心病阵发性房颤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瑞舒伐他汀治疗老年冠心病阵发性房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3月~2014年3月于我院就诊的老年冠心病阵发性房颤患者共118例,将患者按照入院编号,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各59例。对照组患者入院之后给予常规治疗(控制心室率类药物、硝酸酯类药物及抗凝药物等),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瑞舒伐他汀10mg/d进行治疗。两组患者在接受为期6个月的治疗后,比较两组患者阵发性房颤的发病率。结果观察组59例患者在接受上述治疗之后,痊愈患者31例(52.5%),好转19例(32.2%),无效9例(15.3%),总有效率为84.7%;对照组患者中痊愈患者共23例(39.0%),好转16例(27.1%),无效20例(33.9%),总有效率为66.1%。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和痊愈率要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治疗效果比较具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临床上在治疗老年冠心病阵发性房颤时,可以采取常规药物治疗联合瑞舒伐他汀的治疗方法,能有效控制病情,提高预后质量,获得理想的治疗效果,促进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作者:李丽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护理干预对神经外科重症患者的影响

    神经外科重症患者的生存条件复杂多变,临床观察指标详细全面的特点。随着现代医学的不断深入到微观方向,临床分类越来越多,各种专门的ICU的建立和医院的发展,建立了相应的神经外科重症监护病房。我院的神经外科重症监护病房重症患者72例在2013年1月~2014年1月进行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取相应的措施来促进神经外科患者的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潘丽民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氯吡格雷对急性脑梗塞患者p-选择素的影响

    目的:探讨氯吡格雷对急性脑梗塞患者p-选择素的影响。方法入选2013年5月~12月在我院神经内科住院治疗的急性缺血性脑卒者患者100例,依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阿司匹林治疗组)50例和观察组(氯吡格雷治疗组)50例。治疗1 w后静脉血检测p-选择素水平。结果治疗7d后两组患者的P-选择素水平较治疗前均升高,但是试验组升高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氯吡格雷对急性脑梗塞患者在降低p-选择素水平上疗效优于阿司匹林,对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王彬;崔志堂;严俊杰;王晓慧;贾红娟;许鑫;杨丽丽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产后抑郁症的危险因素进展及护理现状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不断提高对产后压抑症的认识与重视,目前国内外发病率报道不一致,约5.36%~20.0%,产后压抑症是以精神异常为主要临床表现,轻者表现为悲伤、厌世、悲伤、烦躁、易激惹等,重者出现幻觉或自杀等异常举动,产后压抑症已引起全社会的重视[1-2]。引起产后抑郁症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本文就引起产后抑郁症的相关因素及护理干预措施作一综述。

    作者:赵少芹;黄叠梅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异位妊娠临床对比观察

    目的:比较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异位妊娠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3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异位妊娠女性患者20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对照研究,根据患者手术方式不同分为腹腔镜组(100例)与开腹组(100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失血量和疼痛时间及术后住院天数,探讨不同手术方法的应用价值。结果腹腔镜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疼痛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0.05);腹腔镜组与开腹组治愈率无差别,腹腔镜组的输卵管通畅率、宫内妊娠成功率明显高于开腹组,异位妊娠复发率明显低于开腹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0.05)。提示了腹腔镜治疗的优越性。结论采用腹腔镜治疗有助于缩短手术时间及住院,减少术中出血与术后疼痛,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李蓉;白烨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产科病房护理中的风险分析与护理体会

    目的:对产科病房护理过程中的危险因素和护理管理的具体措施以及相关体会进行总结。方法抽取笔者所在医院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制度的前一年和后一年的临床护理资料,对护理过程中的风险事件发生率,孕产妇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护理投诉、护理差错的发生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经过仔细研究后发现,在产科病房实施护理风险管理之后,其护理过程中的风险事件的发生率、护理投诉率、护理差错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风险管理制度实施之前,且统计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风险管理后孕产妇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明显提高,与实施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产科病房护理过程中实施有针对性的分险管理制度,可以保证孕产妇在住院期间得到更加优质的护理服务,可以减少和避免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使护患关系更加和谐。

    作者:甘翠莲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不同营养状态儿童甲型肝炎临床特点分析

    目的:分析298例新疆和田地区不同营养状态儿童甲型肝炎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98例儿童甲型肝炎的临床资料,其中营养不良组44例,营养正常组254例。结果营养不良组年龄明显大于营养正常组,而营养不良组乏力及发热症状发生率多于营养正常组,TBil、DBil指标营养不良组高于营养正常组。结论营养不良组患者年龄偏大,临床表现更明显,肝功能损害相对较重。

    作者:林伟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实施多媒体健康教育在NICU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让患儿家属了解疾病的相关知识,减轻心理负担,积极配合治疗,以促进患儿的康复。方法利用多媒体健康教育的方式进行宣传。结果通过护士的多媒体健康教育,充实了家属的医学常识,增进了护患沟通,从而消除或减轻恐惧心理,还增强了患儿家长的保健意识。结论多媒体健康教育内容丰富实用、形式生动,家长记忆深刻,易于掌握,较普通文字健康教育更为实用,值得推广。

    作者:金慧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肠易激综合征中医诊治研究

    肠易激综合征(IBS)是一种常见的胃肠道功能紊乱性疾病,病因和发病机制复杂,发病率高,给患者的日常生活带来严重的影响。本文综述了近3年与肠易激综合征相关的中医诊疗的研究进展,希望能够为临床治疗开阔一些思路。

    作者:高望;李慧臻;李永成 刊期: 2014年第22期

医学信息杂志

医学信息杂志

主管: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

主办: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