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1例隐球菌性脑膜炎患者持续腰大池引流术的护理

王静娟;黄志玉

关键词:隐球菌性脑膜炎, 患者, 腰大池引流术, 中枢神经系统, 隐球菌脑膜炎, 上呼吸道感染, 隐球菌感染, 条件致病菌, 深部真菌病, 脑膜刺激征, 免疫力低下, 症状, 药物治疗, 颅内高压, 护理体会, 自然界, 预后差, 亚急性, 死亡率, 脑实质
摘要:隐球菌脑膜炎是由新型隐球菌感染中枢神经系统引起脑膜和脑实质亚急性或慢性深部真菌病。新型隐球菌广泛分布于自然界中,鸽粪被认为是重要的传染源。本菌为条件致病菌,只有当宿主的免疫力低下时才会致病。其临床主要表现为:上呼吸道感染症状、脑膜刺激征阳性、颅内高压及颅神经受损症状。本病病程长、病情重、药物治疗副作用大、预后差、死亡率高。我科于2013年10月收治1例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患者,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医学信息杂志相关文献
  • 社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经费的管理与使用

    1绪论1978年9月,WHO(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在Alma-Ata 举办基层健康照护国际研讨会(Th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Primary Health Care),会中表达了世界各国政府、健康工作者及社区保护并促进全球人民健康的行动需求,并发表了著名的Alma-Ata 宣言;该宣言将会议结论归纳十点,其中之一为:基层健康照护是必要的健康义务,奠基于实务、科学和社会可接受的方法与技术;在社区中,对个人和家庭具有可近性,其基本精神是激发社区居民的自觉及自我信赖。由此可见,社区导向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是世界各国的发展趋势。

    作者:翁丽芳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高血压合并糖尿病药物治疗新研究

    高血压和糖尿病是临床上为常见的老年性疾病,伴随我国逐渐进入老龄化社会,老年人口的逐渐增加,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的发病比例逐渐增加,同时呈上升趋势增长,为更好的控制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疾病的发展,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本文中对近些年来,治疗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的药物进展进行分析,目的为提高临床预防和治疗高血压和糖尿病的重症发病,提高疾病的控制能力,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对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和临床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和临床意义。

    作者:王学领;王平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依达拉奉联合奥扎格雷钠治疗80例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联合奥扎格雷钠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6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治疗组给予依达拉奉+奥扎格雷钠联合治疗,对照组仅给予奥扎格雷钠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5.00%)明显高于对照组;NIHSS评分(4.8±3.4)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依达拉奉联合奥扎格雷钠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能够迅速改善脑血供情况,保护脑细胞,恢复缺血半暗带神经细胞功能。

    作者:荣钦锋;刘辉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原发性肝癌破裂出血护理中细节管理的临床应用分析

    目的:对原发性肝癌破裂出血护理中细节管理的临床应用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取原发性肝癌破裂出血患者21例,在护理工作中均采取细节管理方法,对护理效果进行分析。结果21例原发性肝癌破裂出血患者均成功止血,12例展开肝动脉结扎止血术和二期切除术患者存活时间多于2年;5例展开局部切除术患者存活1年;2例展开肝动脉结扎与明胶海绵、大网膜填塞后缝合止血患者均于10个月内死亡;2例患者未接受手术,存活时间为8个月。结论在原发性肝癌破裂出血护理中,应用细节管理可为患者后续治疗争取更多时间,可促使患者抢救成功率大幅提高。

    作者:戴秋妹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医护一体化模式在妇科病房中的运用

    目的:研究医护一体化模式在妇科病房的运用效果。方法将2013年4~5月我科在实行医护一体化模式前与2013年6~7月我科实行医护一体模式化后对病员的满意度,医生满意度、护士满意度及护士综合能力素质如疾病认知、医嘱执行、病情观察、交接班情况、个体化护理、基础护理、医护文书、急救能力方面进行比较。结果实行医护一体化模式后,以上得分均明显高于医护一体化模式前。结论医护一体化模式在妇科病房运用对提高病员满意度、增强医护沟通,增强护士综合能力素质方面有很好的效果,值得推广。

    作者:彭民文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盐酸氢吗啡酮超前镇痛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全麻苏醒期躁动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氢吗啡酮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者全麻苏醒期躁动的临床疗效,分析其临床价值。方法随机将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0例,实验组静脉注射氢吗啡酮,对照组注射生理盐水,观察两组患者麻醉前、用药后30min、用药后40min、拔管时、拔管后5、10min各时点的躁动评分、Ramsay镇静评分情况。结果用药后40min、拔管后10min,A组与B组相比,躁动明显减少,镇静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结论氢吗啡酮超前镇痛对降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者全麻苏醒期躁动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彭棕水;陈益;陈佳;夏绍明;余佳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利培酮与氯氮平治疗精神分裂症疗效及副作用的临床观察

    目的:比较氯氮平与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的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将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120例分为利培酮组、氯氮平组,每组各60例,分别用利培酮、氯氮平进行治疗,采用简明精神病量表(BPRS)、不良反应量表(TESS)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后2、4、6、8w各评定一次,评定两药物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利培酮、氯氮平治疗精神分裂症有效率分别83.3%和80.00%,治疗效果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0.05),但两组治疗前、后BPRS评分结果具有显著差异(<0.01),两组治疗后TESS评分差异具有显著性(<0.05)。结论利培酮、氯氮平治疗精神分裂症疗效相当,但利培酮不良反应少,患者易接受、依从性好。

    作者:程凤仙;唐爱珠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临床输血检验中凝聚胺技术的应用分析

    目的:观察凝聚胺法在交叉配血中的应用,探讨凝聚胺技术在临床输血检验中的优越性。方法观察2013年4月~2014年4月在本院采集的400例患者血液样本,分别采用凝聚按法和常规技术进行交叉配血,然后进行分析对比,并对80例疑难血样进行检测。结果两种方法相比较,凝聚胺法的灵敏度明显优于常规方法,而且凝聚胺法能够快速检测lgG抗体。结论凝聚胺法与常规的配血技术相比,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比较快的反应速度,且操作方便,能够有效地预防输血中溶血性输血反应症状,可较好的应用于临床,值得推广。

    作者:刘斌;许洁;居敏;宋小川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外科手术治疗18例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出血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外科手术治疗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出血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40例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治疗方法,分为保守组(22例)和手术组(18例),保守组采取消化性溃疡出血药物保守治疗,手术组采取外科内镜手术治疗,观察两组消化道症状改善情况及临床效果。结果手术组呕血、黑便、腹痛腹胀及住院时间均短于保守组,临床总有效率(88.89%)明显高于保守组(均<0.05)。结论外科手术治疗可有效缓解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出血患者呕血、黑便等消化道症状,临床疗效确切,有较高的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任开文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高血压患者血清NOS活性水平在哈萨克族、维吾尔族及汉族中的对比研究

    目的:通过检测新疆地区哈萨克族(哈族)、维吾尔族(维族)、汉族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血清NOS活性水平探讨维、哈、汉3族EH患者间及较各自血压正常对照组间血清NOS活性水平是否有差别。方法随机选取新疆哈族、维族、汉族EH患者各145、112、152例,同期同地区哈族、维族、汉族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各74、70、78例,收集一般临床资料,采用化学比色法分别测定各组血清NOS活性水平。结果哈、维、汉3个民族EH患者血清NOS活性均较其对照组降低,3个民族EH组间血清NOS活性比较:哈、维、汉3民族EH组人群的血清NOS活性水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5.488,=0.000)。血清NOS活性水平中哈族EH组低(34.75±5.96)U/mL,其次为汉族(39.05±9.16)U/mL,维族血清NOS活性水平高(44.36±15.73 U/ml)。结论3个民族高血压患者较其各自对照组血清NOS活性明显降低,血压水平与血清NOS活性水平呈显著负相关关系。3个民族EH患者间血清NOS活性水平存在差异,该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作者:王忠;魏珍;陈少泽;毛宏伟;王丽;秦练;张婷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高血压病合并腔隙性脑梗塞中医证型特点研究

    目的:采用中医辨证法,对高血压病合并腔隙性脑梗塞患者实施中医辨证分型,对中医证型的分布特点进行探讨,以期为该疾病的中医辨证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2月~2014年2月80例在我院治疗的高血压病合并腔隙性脑梗塞患者临床资料,根据血压水平进行分组,并实施中医辨证分型,统计不同证型在各组中占有的比例,对计数材料进行检验。结果高血压病合并腔隙性脑梗塞可分为瘀血阻窍证、风痰入络证、气血亏虚证、肝阳上亢证、痰湿中阻证、肝肾阴虚证六种类型,在本文中所占的比例分别为6.25%、7.5%、12.5%、18.75%、21.25%、33.75%。且在年龄、高血压水平方面P<0.05,具有显著差异性。结论高血压病合并腔隙性脑梗塞患者中,如血压水平不高,年龄较小主要表现为痰湿中阻、肝阳上亢等实证。当患者血药水平较高,年龄较大,患者中医证型主要表现为虚证。

    作者:陈思慧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高血压病社区护理干预策略

    概括高血压病社区护理干预措施,如健康教育、心理干预、饮食起居干预、体重控制干预、遵医行为干预、运动锻炼干预、家庭访视与家庭护理。进一步提高人们对高血压的认知,使高血压病得到更好的防控,从而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

    作者:付晓庆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地尔硫卓对冠心病行介入治疗术后患者心绞痛的影响

    目的:探讨地尔硫卓对冠心病行介入治疗术后患者心绞痛的影响。方法将入选的281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141例和常规治疗对照组140例。两组患者行介入手术治疗后均给予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硝酸酯类等药物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地尔硫卓片口服治疗,观察两组心绞痛发作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心绞痛发作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治疗后,两组心绞痛发作次数和持续时间均减少,且治疗组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地尔硫卓用于冠心病行介入治疗术后患者,可明显改善心绞痛情况,减少心绞痛发作次数和持续时间,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赵志丹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氯吡格雷对急性脑梗塞患者p-选择素的影响

    目的:探讨氯吡格雷对急性脑梗塞患者p-选择素的影响。方法入选2013年5月~12月在我院神经内科住院治疗的急性缺血性脑卒者患者100例,依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阿司匹林治疗组)50例和观察组(氯吡格雷治疗组)50例。治疗1 w后静脉血检测p-选择素水平。结果治疗7d后两组患者的P-选择素水平较治疗前均升高,但是试验组升高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氯吡格雷对急性脑梗塞患者在降低p-选择素水平上疗效优于阿司匹林,对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王彬;崔志堂;严俊杰;王晓慧;贾红娟;许鑫;杨丽丽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泌尿外科老年患者手术护理安全隐患分析及对策

    目的:分析探究泌尿外科老年患者手术护理的安全隐患和护理干预对策及其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科老年手术患者56例,以安全护理干预对策实施时间作为临界点,把患者分成两组各28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管理措施,观察组应用防范预警和干预的护理管理措施,比较两组护理质量。结果通过护理干预,观察组护理缺陷的发生率明显减少,护理质量的评分显著提高,护理缺陷的发生率明显降低,患者及家属对护士满意度大大提升。结论泌尿外科老年患者手术护理存在生理、病理和疾病因素等安全隐患,在手术前和手术后进行严密的护理干预对策,可以给患者提供高效优质、安全和谐的护理服务,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施峻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89Sr治疗多发性骨转移癌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89Sr治疗多发性骨转移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69例恶性肿瘤患者肘静脉一次注射89SrCl2,剂量为148MBq/例次,观察疗效。结果止痛总有效率为79.7%,疗效维持时间12~24w,治疗后21例全身骨显像随访,按病灶评价标准,1级占42.9%,2级占38.1%,3级4例,占19.0%。其中有47.6%有新增病灶出现。治疗后患者无明显毒副作用。结论89Sr治疗多发性骨转移癌止痛疗效确切,且毒副反应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邬恒夫;林伟;邓力平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异位妊娠保守治疗整体护理对预后影响观察

    目的:探析异位妊娠保守治疗整体护理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90例异位妊娠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保守治疗后施行护理,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施行整体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中转手术率以及再次异位妊娠率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共1例(2.22%)患者出现并发症,为盆腔感染,2例(4.44%)患者治疗效果不理想后转为手术治疗,各项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随访1年时间内没有患者再次出现异位妊娠的情况,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不显著。结论异位妊娠患者保守治疗整体护理干预的应用可以有效提高护理工作的全面性与系统性,减少并发症的出现,强化保守治疗的效果,改善患者预后,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辛欢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64例前置胎盘剖腹产手术观察

    目的:研究前置胎盘剖腹产手术观察与出血处理方法。方法选取我院在2011年3月~2013年12月收治的64例行剖腹产的前置胎盘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了解患者的剖宫产手术治疗情况。随机将患者平分为两组,每组各32例病例,观察组在剖宫产术中利用止血带止血,对照组在剖腹产术中采用常规止血处理,,比较两组患者止血时间、术中出血量、子宫切除、术后24h出血情况、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术后24h出血量、止血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0.05)。观察组子宫切除率为3.1%,对照组子宫切除率为9.4%。观察组子宫切除率低于对照组,对比存在较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观察组中有2例患者出现并发症,并发症率为6.3%。对照组中有7例患者出现并发症,并发症率为21.9%,观察组并发症率低于对照组,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在剖宫产手术实施的同时,通过使用止血带止血,有利于合理控制产妇术中出血量,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

    作者:白成蓉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实习流程再造,与提高实习生操作胜任力的预评估

    依照21世纪医学教育发展的趋势,通过调整优化实习及培训流程、以执业医师考试为导向,充实教学内容、采取有针对性教学手段,不断提高实习生的临床技能操作的胜任力是医院临床教学工作的关键所在。因此,必须进行临床实习流程进行有针对性改造,包括重新调整评价实习生指标、对带教老师进行培训,科室强化带教管理,医院加强对实习过程的督导及管理等。并对项目实施一年前后的情况进行初步评估,实习期中、期末的第一次技能操作考试通过率及学生的满意度均比项目实施前一年明显提高(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作者:周全;吴曙粤;卢丽梅;潘海珍;唐小曼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椎间隙感染的临床表现及护理对策分析

    目的:对椎间隙感染的临床表现和护理对策进行观察和分析。方法对于我院进行就诊的30例患者进行有效的护理,并且观察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经过护理人员的精心护理,30例患者均得到了良好的康复,护理后患者的疼痛感明显减少,并且可以正常工作。结论对椎间隙感染的护理有利于帮助患者减轻疼痛感,有利于患者疾病的良好恢复。

    作者:唐鲜芝 刊期: 2014年第22期

医学信息杂志

医学信息杂志

主管: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

主办: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