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钦锋;刘辉
目的:分析298例新疆和田地区不同营养状态儿童甲型肝炎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98例儿童甲型肝炎的临床资料,其中营养不良组44例,营养正常组254例。结果营养不良组年龄明显大于营养正常组,而营养不良组乏力及发热症状发生率多于营养正常组,TBil、DBil指标营养不良组高于营养正常组。结论营养不良组患者年龄偏大,临床表现更明显,肝功能损害相对较重。
作者:林伟 刊期: 2014年第22期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子宫下段切口撕裂的原因及预防措施。方法对我院行子宫下段横切口剖宫产术发生切口撕裂的46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子宫切口撕裂占同期剖宫产术的6.2%。枕后位、胎先露≥+3、宫口扩张≥7 cm、麻醉效果差、巨大儿、子宫下段形成差者子宫切口撕裂率高,反之子宫切口撕裂率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1,<0.05)。结论子宫下段横切口撕裂是剖宫产术常见的并发症,术前正确判断胎方位、胎先露下降及宫口扩张程度、胎儿大小、子宫下段形成情况,并采取改变麻醉方法、切口方向、手术方式等相应措施,可有效避免子宫切口撕裂。
作者:黄瑜瑷 刊期: 2014年第22期
目的:了解城乡居民高血压的发生率及其分布特征,探讨高血压发病的影响因素,为制定相应的高血压预防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随机抽样的方法。对所抽得的样本以中国CDC(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推荐的高血压诊断标准和测量方法进行测量和诊断,并使用中国CDC慢病中心设计的问卷进行相关因素的调查。结果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得出:体重指数大、婚姻状况差、年龄、蛋类及制品、性别为高血压的危险因素。城市人群与农村人群高血压危险因素除职业因素外其它未发现有差异。结论原发性高血压的主要危险因素有:体重指数大、婚姻状况差、年龄、蛋类及制品、性别、1年内的医疗费用高。在农村地区职业对高血压的患病不够成危险因素,城市与农村人群的高血压危险因素大部分相同。
作者:姜苇;刘颖明;黄帅行 刊期: 2014年第22期
目的:探讨研究神经外科护理工作中的常见风险,总结防范措施,改革神经外科护理内容,以提高神经外科护理质量。方法选择2011年2月~2013年10月我院收治的神经外科患者180例作为实验研究对象,根据住院的先后顺序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临床护理措施,实验组采用改良后护理措施,观察比较两组患者住院期间的感染发生率。结果实验组通过改良护理后,90例患者无感染发生,与对照组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神经外科患者给予我院改革后的风险护理,可以更好地防止各种不良事件的发生,提高患者的满意度,需要护理工作者不断给予完善,以便更好地为患者服务。
作者:张雪梅;曾玲丽 刊期: 2014年第22期
目的:研究脑梗死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超敏C反应蛋白、血脂检测结果和脑梗死严重程度的关系,给临床治疗和预后提供可信依据。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4年1月笔者所在医院的脑梗死患者200例,作实验组,同时随机抽取同一时间段来做健康体检的人员200例,作对照组。采用循环酶法测定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浓度,免疫比浊法测定超敏C反应蛋白含量,酶法测定血脂水平。结果实验组血清同型半胱氨酸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超敏C反应蛋白是对照组数值的多倍。脂蛋白浓度有差异。血清同型半胱氨酸含量和超敏C反应蛋白的含量与脑梗死的严重程度呈正相关,脂蛋白浓度与脑梗死严重程度呈正相关。结论可见对脑梗死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超敏C反应蛋白、血脂检测结果监控,有助于改善临床治疗和预后。
作者:魏伟 刊期: 2014年第22期
目的:通过讨论昏迷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原因分析,针对性采取护理措施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方法针对昏迷患者因长期卧床、自身免疫力低下、侵入性操作、无菌操作不规范、监护室布局不合理等原因发生院内感染,根据原因制订相应的预防护理措施。结果通过对重症监护室昏迷患者医院感染原因进行分析和采取预防护理措施,医院感染的发生大大减少。结论采取综合性措施保证每次消毒隔离灭菌均达到预定的要求,预防和控制院内感染的发生,促进患者的康复。
作者:李润琴 刊期: 2014年第22期
目的:对临床护理路径在甲状腺手术患者中的应用进行探讨。方法选取从2011年3月~2014年3月采取甲状腺手术的120例患者,随机将所有患者分成对照组(60)与护理组(60),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护理组采取临床护理路径。将患者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以及满意度等进行对比。结果在住院费用、总住院时间、术前住院时间以及KAP评分方面,护理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护理组满意度为95.83%,对照组满意度为83.33%,护理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甲状腺手术患者采取临床护理路径,护理效果理想。
作者:杨秀萍 刊期: 2014年第22期
目的:研究和探讨体重指数( BMI)在预测慢性心力衰竭(心衰)患者血钠水平变化的作用及模型的构建。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8月~2013年10月收治的64例慢性心衰患者进行随访。将患者按BMI的四分位数分为BMI≤21.6kg/m2组(低BMI组,n=16),21.6kg/m2P26.7 kg/m2组(高BMI 组,n=16)四组。先比较不同 BMI 水平各项临床指标的差异,多因素 Cox 回归用于分析BMI降低对心衰预后的独立预测作用及不同BMI人群的血钠水平变化比较。结果不同BMI水平的心衰患者在合并症、血压、左心室射血分数、检验项目及用药方面存在显著差异。校正其他影响因素后,BMI降低(风险比0.970)为血钠水平变化的预测因素。结论肥胖的心力衰竭患者的血钠水平较高,可能是其生存率提高的因素之一,低BMI心力衰竭患者的血钠水平较低,慢性心力衰竭的患者体内血钠水平与体重指数BMI具有明显的相关性。
作者:李然;罗维;朱继芳 刊期: 2014年第22期
医院药学是一门综合学科,涉及面广,内容丰富[1]。本文就医院病区药房如何顺应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提高服务质量,从规范药房管理、强化与完善药房的药学服务与研究职能、部分实现药房自动化三个方面进行了论述。
作者:杨金玲 刊期: 2014年第22期
目的:探讨中药注射剂致过敏反应的规律和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收集我院2011~2013年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ADR)上报的报表,共89例,对其进行汇总、分析。结果过敏反应发生的年龄分布集中在41~50岁,引起过敏反应的中药注射剂共9个品种,发生过敏反应频率高的药物是参麦注射液。3例严重过敏反应均表现为过敏性休克。结论需严格掌握中药注射剂的适应症和禁忌症,过敏体质患者避免使用,滴注前30 min内应严密监视患者表现,并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作者:李云 刊期: 2014年第22期
随着近年来不断出现新的大型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医疗废物处理问题备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医疗废物管理不仅是医院管理的难题,而且也是一个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随着信息技术尤其是医疗物联网的发展,基于RFID的物联网医疗垃圾处理管理系统采用射频识别技术、网络技术,对医疗垃圾产生、回收、运输、处理等全过程进行监控追踪。我院通过实施医疗物联网在医疗垃圾管理中的应用,实现了垃圾的电子标签化管理、电子监控和在线监测等,对医疗垃圾处理进行全程监管。
作者:骆荦 刊期: 2014年第22期
目的:研究普查人群幽门螺旋杆菌感染与胃粘膜肠化生,萎缩的相关分析。方法在4211例30~59岁本区肿瘤高发区进行人群普查,分别进行C呼气试验,胃镜及病理检查。结果4211例普查人群HP感染率63.71%,男女比例1:1.345;男性HP阳性1120例,感染率62.40%;女性HP阳性1564例,感染率64.762%,男、女性普查者HP感染与胃粘膜肠化萎缩之间的关系无统计学差异。HP阴性者肠上皮化生(IM),慢性萎缩性胃炎(CAG)率降低,HP阳性者IM,CAG率提高。HP阳性组萎缩性胃炎发生率、胃粘膜肠化率显著高于阴性组人群。结论本地区HP感染率较高,HP感染与胃粘膜肠化生,萎缩的关系较为明显。应该重视HP的高感染率和高致病性,对HP感染者应积极杀菌治疗。从源头切断传染源,降低感染率。
作者:郭丽梅;郭江川;耿昌友;夏林 刊期: 2014年第22期
目的:与方法制备整合VEGF和/或BMP基因的壳聚糖/胶原支架,观察该组织工程支架的对人骨髓间充质细胞增殖、成骨向分化的影响,并比较整合不同生长因子的组织工程支架在种植体周围骨缺损模型中成骨的差异。结果培养于整合有BMP腺病毒的支架上的骨髓间充质细胞细胞ALP活性明显高于其他组,MTT检测支架对细胞增殖无影响。植入体内种植体周围缺损实验中,组织形态学结果显示,整合了BMP-2腺病毒的支架的骨形成量均多于未整合BMP-2腺病毒的支架,并且同时整合VEGF蛋白和BMP-2腺病毒的支架相结合的骨生成量高。结论整合病毒以及生长因子蛋白的支架生物相容性好,不影响细胞在支架上的增殖。整合VEGF蛋白和BMP-2基因的支架在促进骨愈合中具有有协同效应。
作者:罗涛;刘天涛;郭吕华;王丽萍 刊期: 2014年第22期
归纳总结消化内科患者在住院期间可能会出现的护理风险,如服务态度引起投诉、给药缺陷导致意外发生、护理观察不到位导致病情加重等等,为规避或减少护理风险,科室通过采取一系列措施来保证护理安全,以提高护理质量,和谐护患关系。
作者:邹黎丽 刊期: 2014年第22期
目的:对PBL教学法在精神科临床学习中的模式探讨。方法在2013学年5年制本科班学生中随机抽取8个班,将其平均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其中院对照组采用常规教学法,实验组采用PBL教学法。结果实验组学生PBL带教组可以提高临床学生的综合能力,对学生主动学习、思维、沟通、参与、表达等能力有着积极提升作用,分别认为有效的是92%、88%、87%、93%、88%。结论PBL教学能使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学习,有利于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锻炼了学生逻辑思维、口头表达能力,提高了学生处理问题的能力与水平。同时,使精神病学理论学习更生动活泼,富有学习情趣。
作者:傅松年;党海红 刊期: 2014年第22期
目的:临床实践分析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手术后并发乳糜胸疾病的临床护理措施及应用价值。方法在临床护理研究中选取本院心外科2012年3月~2013年12月间收治的12例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术后并发乳糜胸疾病患者,通过给予具有针对性的临床护理干预措施,探讨分析临床护理对患儿治疗的影响。结果经过临床保守治疗与护理之后7d后,胸腔引流量减少至10~23ml/d;12例患儿均治愈出院,3个月后随诊未发现胸腔积液现象。结论通过给予患儿针对性的护理干预,辅助临床治疗提升疗效,减少药物不良反应,改善患儿的生活质量,因此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章文娴;蔡榕 刊期: 2014年第22期
目的:研究医护一体化模式在妇科病房的运用效果。方法将2013年4~5月我科在实行医护一体化模式前与2013年6~7月我科实行医护一体模式化后对病员的满意度,医生满意度、护士满意度及护士综合能力素质如疾病认知、医嘱执行、病情观察、交接班情况、个体化护理、基础护理、医护文书、急救能力方面进行比较。结果实行医护一体化模式后,以上得分均明显高于医护一体化模式前。结论医护一体化模式在妇科病房运用对提高病员满意度、增强医护沟通,增强护士综合能力素质方面有很好的效果,值得推广。
作者:彭民文 刊期: 2014年第22期
异位妊娠是妇产科常见病,近年来,由于诸多原因,异位妊娠发生率持续升高,发生人群逐渐年轻化,要求行保守治疗保留生育能力的患者越来越多。甲氨喋呤是抗代谢药,是有效的叶酸拮抗剂,通过抑制二氢叶酸还原酶抑制核酸代谢来抑制滋养细胞增生,破怀绒毛使胚胎细胞坏死、脱落、吸收。米非司酮为孕激素受体拮抗剂,抑制孕激素活性,引起蜕膜绒毛变性坏死,抑制滋养细胞增殖,诱导和促进其凋亡。因此,两者联合用药效果好,我院2011年1月~2013年12月采用甲氨喋呤单次静滴加米非司酮口服治疗异位妊娠72例取得良好疗效。
作者:李海芬;杨丽英 刊期: 2014年第22期
目的:通过检测新疆地区哈萨克族(哈族)、维吾尔族(维族)、汉族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血清NOS活性水平探讨维、哈、汉3族EH患者间及较各自血压正常对照组间血清NOS活性水平是否有差别。方法随机选取新疆哈族、维族、汉族EH患者各145、112、152例,同期同地区哈族、维族、汉族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各74、70、78例,收集一般临床资料,采用化学比色法分别测定各组血清NOS活性水平。结果哈、维、汉3个民族EH患者血清NOS活性均较其对照组降低,3个民族EH组间血清NOS活性比较:哈、维、汉3民族EH组人群的血清NOS活性水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5.488,=0.000)。血清NOS活性水平中哈族EH组低(34.75±5.96)U/mL,其次为汉族(39.05±9.16)U/mL,维族血清NOS活性水平高(44.36±15.73 U/ml)。结论3个民族高血压患者较其各自对照组血清NOS活性明显降低,血压水平与血清NOS活性水平呈显著负相关关系。3个民族EH患者间血清NOS活性水平存在差异,该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作者:王忠;魏珍;陈少泽;毛宏伟;王丽;秦练;张婷 刊期: 2014年第22期
目的:对盆腔炎患者使用盐酸左氧氟沙星进行治疗的效果进行观察。方法在本院2012年3月~2013年3月所收治的盆腔炎患者当中选取100例患者作为此次观察对象。随后将所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给予氧氟沙星进行治疗,而观察组患者则给予盐酸左氧氟沙星进行治疗,两组患者在治疗20d后对比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的盆腔炎症状相比治疗前而言均有所好转,其中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0.05)。结论盐酸左氧氟沙星在治疗盆腔炎症方面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安全性以及极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汪冬珍 刊期: 2014年第2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