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分析剖宫产术子宫下段横切口撕裂46例临床意义

黄瑜瑷

关键词:剖宫产术, 手术后并发症, 外科伤口裂开
摘要: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子宫下段切口撕裂的原因及预防措施。方法对我院行子宫下段横切口剖宫产术发生切口撕裂的46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子宫切口撕裂占同期剖宫产术的6.2%。枕后位、胎先露≥+3、宫口扩张≥7 cm、麻醉效果差、巨大儿、子宫下段形成差者子宫切口撕裂率高,反之子宫切口撕裂率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1,<0.05)。结论子宫下段横切口撕裂是剖宫产术常见的并发症,术前正确判断胎方位、胎先露下降及宫口扩张程度、胎儿大小、子宫下段形成情况,并采取改变麻醉方法、切口方向、手术方式等相应措施,可有效避免子宫切口撕裂。
医学信息杂志相关文献
  • 小儿麻疹的家庭护理

    麻疹是儿科常见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传染性非常强,接种麻疹疫苗后,麻疹的发病率明显降低。家长掌握必要的预防措施;了解麻疹常见并发症的观察和护理措施,对并发症进行预防;对易感儿童接种疫苗是预防本病的首要措施,多锻炼身体,增强体质,预防感冒,在麻疹流行期间应避免到公众场合,必要时注射丙种球蛋白预防。

    作者:李英;魏小娣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围术期全程护理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对围术期全程护理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择2012年3月~2014年3月在我科接受髋关节置换术患者60例做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和护理,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围术期全程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后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及12个月后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结果两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及12个月后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0.05),试验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以及12个月后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对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实施围术期全程护理干预,能显著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促进术后患者的患肢功能恢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娜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以头痛为首发症状的急性心肌梗死一例

    我科于2014年1月收治1例以头痛为首发症状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男患,81岁,丧偶,因“突发头痛两小时余”入院,患者于入院前两个多小时突然无明显诱因出现头痛不适,为后枕部及双颞侧持续性钝痛,无进行性加重,伴恶心、呕吐,呕吐物为胃内容物,无心慌、胸闷,无胸痛、气促,无昏迷、四肢抽搐,无大小便失禁,急到我院就诊,行头部CT提示左侧放射冠区斑片状低密度影,遂收入我院神经内科住院治疗,入院后行心电图检查提示“急性下壁心肌梗死”(见图1~4),转入我科进一步诊治。既往有高血压病史,入院查体:T36.2℃,P66bpm,R20bpm,BP90/70mmHg。神志清楚,双侧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射灵敏,颈软,颈静脉无充盈和怒张,双肺呼吸音粗,未闻及明显啰音,HR66次/分,律齐,心音低钝,各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腹部平软,无压痛及反跳痛,肝脾肋下未触及,双下肢无水肿,四肢肌力、肌张力正常对称,病理反射未引出。入院后心电图提示II、III、avF导联ST段抬高P>0.1mv,V2、V3、V4导联ST段下移P>0.1mv;心肌酶谱提示肌钙蛋白0.34ng/ml尹肌红蛋白236.00ng/ml尹,6h后复查肌钙蛋白5.50ng/ml尹,肌红蛋白P>1000.0ng/ml尹,第3d复查肌钙蛋白48.18ng/ml尹,肌红蛋白78.42ng/ml。临床诊断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由于患者高龄,未给予溶栓治疗,常规给予镇痛、抗血小板聚集、抗凝、调脂、改善冠脉循环等综合治疗,患者病情好转出院,随访2月一般情况良好。

    作者:魏传中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NR2F2在鼻咽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观察NR2F2基因的表达与鼻咽癌(nasopharyngeal carcinoma,NPC)的关系。方法采用实时定量rtPCR技术检测NR2F2基因在NPC细胞株(CNE1、CNE2、58F)和鼻咽上皮细胞株(NP69)中的表达;采用组织芯片技术通过免疫组化检测NR2F2在124例恶性鼻咽癌肿瘤、31例对应的癌旁正常组织和12例正常鼻炎粘膜组织的表达。结果 NR2F2 mRNA在NP69中表达水平较高,而在NPC细胞株中表达水平显著下降。正常鼻咽粘膜及癌旁组织中NR2F2蛋白染色阳性表达率约为72%(31/43);而在鼻咽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约为31%(39/124);NR2F2蛋白表达水平与肿瘤的侵犯范围(T)呈负相关(<0.01),与颈淋巴结转移(N)无关(>0.05)。结论 NR2F2基因表达的抑制可能参与鼻咽癌的发生。

    作者:王亮;金哲;姚富远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医学生如何利用网络信息资源

    信息时代,科学飞速发展,高新医学诊疗技术不断涌现。医务工作者不仅要有扎实的医学知识,还要熟悉和掌握新的医学知识、动态和技能。作为医务人员的后备力量,医学生的素质和能力直接影响他们以后在医疗工作中的表现。医学生除了学习和掌握医学基础理论知识和医学基本操作技能,还要良好的信息意识,掌握医学文献信息检索方法和培养获取文献信息资源的兴趣和能力,利用网络信息资源不断学习和掌握新的医学理论、技术和方法,才能在未来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作者:张奇志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椎间隙感染的临床表现及护理对策分析

    目的:对椎间隙感染的临床表现和护理对策进行观察和分析。方法对于我院进行就诊的30例患者进行有效的护理,并且观察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经过护理人员的精心护理,30例患者均得到了良好的康复,护理后患者的疼痛感明显减少,并且可以正常工作。结论对椎间隙感染的护理有利于帮助患者减轻疼痛感,有利于患者疾病的良好恢复。

    作者:唐鲜芝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一氧化碳中毒后遗症的护理体会

    一氧化碳中毒后遗症的护理方法。对患者实施综合护理结论,优质护理服务对一氧化碳中毒后遗症患者的康复起重要作用,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祁华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复方大血藤对角叉菜胶所致大鼠非细菌性前列腺炎的作用研究

    目的:研究复方大血藤(CDXT)对前列腺炎的防治作用,并探讨白细胞总数与卵磷脂小体密度与前列腺炎的关系。方法给予SD雄性大鼠CDXT连续7 d后,于大鼠前列腺腹叶注射角叉菜胶复制急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动物模型,术后24 h,处死大鼠,检测前列腺液中白细胞总数和卵磷脂小体密度。结果 CDXT能抑制角叉菜胶所致大鼠前列腺炎症反应,使前列腺液中白细胞总数减少、卵磷脂小体密度增加。结论 CDXT对前列腺炎具有较好的防治作用,可减轻前列腺炎症组织的炎症反应。

    作者:汪克蕾;赵汴霞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甲氨蝶呤和来氟米特及平衡免疫胶囊联合治疗类风湿关节炎

    目的:观察甲氨蝶呤+来氟米特+平衡免疫胶囊三联治疗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RA的疗效。方法收集我院RA患者68例,给予甲氨蝶呤和来氟米特及平衡免疫胶囊联合治疗,记录治疗前及治疗后12w关节肿痛个数及晨僵时间,测定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和类风湿因子RF滴度,双手X线平片,同时观察药物不良反应。结果治疗12w后,临床和实验室指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总有效率95.59豫,其中疗效与关节功能分级相关。不良反应主要以胃肠道反应为主。结论三联用药治疗RA疗效显著,毒副作用小,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作者:石湛瑜;张贵金;杨慧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小儿高热惊厥的护理

    本文对小儿高热惊厥症状的临床表现、发病原因、临床特点等进行研究分析,紧急的处理措施,并针对小儿高热惊厥的发病机理提出相应的护理方法,制定具有针对性的小儿高热惊厥护理措施,并对护理效果进行综合评价。总结出系统全面的综合性护理措施对高热惊厥患儿的康复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段虹丽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雾化吸入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合并肺间质纤维化的临床研究

    目的:对雾化吸入治疗肺间质纤维化与慢性阻塞性肺病的临床观察研究。方法将62例患有慢性阻塞性肺病合并肺间质纤维化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31例,分别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通过雾化吸入特布他林和布地奈德进行治疗;对照组通过口服泼尼松的方法进行治疗,治疗时间都为3个月,比较两组治疗有效率和肺功能恢复情况。结果3个月后,统计数据得到,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87.1%远远高于对照组61.3%(P<0.05)比较有意义,所选的受试者中在治疗前,肺功能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治疗,观察组的TLC和VC指标都有升高,趋于正常值,而观察组TCL和VC的变化不大,两组比较(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治疗后发生合并症的对比情况,对照组部分患者出现糖尿病,高血压,肺炎,而观察组几乎没有,且两组对比结果差异(<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雾化吸入特布他林和布地奈德能有效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合并肺间质纤维化,肺功能指标也能得到很好的改善,合并症发生率甚微,故可推广使用。

    作者:范晓艳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妊娠阑尾炎围手术护理

    目的:通过对妊娠阑尾炎围术期患者的观察,探讨本病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收集2004年1月~2014年1月来本院治疗的妊娠期阑尾炎病例76例,对围手术护理方法以及预后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所有妊娠期阑尾炎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通过采用积极的围手术护理,患者均未出现流产、早产及死胎的情况,术后无任何并发症,76例患者均痊愈出院。结论对妊娠阑尾炎患者进行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可稳定妊娠期患者情绪,减少并发症的出现,同时密切监护胎儿生命体征,保证母婴健康,对妊娠阑尾炎围术期的护理具有临床指导意义。

    作者:王丽;代红菊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医疗设备管理在医院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

    本文尝试从使医疗设备管理系统处于良好的运行状态这一视角出发,立足医疗设备管理的职责和任务,围绕医疗设备管理的基本原则,着重探讨了医疗设备管理的地位和作用[1]。建立独立的医疗设备管理体系和工作框架,积极推进医院管理工作的发展。

    作者:余蔚旻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12例临床分析

    目的:总结分析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特点及治疗,以提高对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诊断及治疗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1月~2013年12月诊断的12例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治疗方法。结果①12例患者表现为五联征(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贫血、血小板减少、神经精神症状、发热、肾脏损害)者8例,三联征(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贫血、血小板减少、神经精神症状)者11例。②所有患者乳酸脱氢酶水平均增高,外周血破碎红细胞比例2~15%。③原发病:病因淋巴瘤1例,抗磷脂抗体综合征LPS 1例,系统性红斑狼疮SLE 1例,免疫因素5例,感染2例,原因不明2例。④治疗以血浆置换、血浆输注、利妥昔单抗、糖皮质激素为主,治疗有效率82.7%。结论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早期诊断仍然依赖临床表现,在进行血浆置换、利妥昔单抗等抢先治疗的同时完善相关检查进行排除性诊断。

    作者:刘景华;周凡;刘彦琴;王吉刚;白颖;刘洋;惠玉;张晓琳;李敏燕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融合药学专业特色的分析化学实践教学体系的研究与探讨

    本文针对药学专业特点,从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和手段、社会实践教学、科研实践教学、教学评价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探讨。提出了相应的教学改革模式的建议,通过阶段式实验教学、综合设计性实验教学及开放式实验教学模式的实施,加强对学生动手能力和综合操作的培养。并引入社会实践环节和科学研究式教学模式,构建具备药学专业特色的分析化学实践教学体系。

    作者:吴萍;刘芳;谢雪姣;周晋;陈慧;李玲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同步放疗、化疗和单纯化疗治疗胃癌的临床疗效比较分析

    目的:对比分析同步放化疗与单纯化疗治疗胃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收治的60例初诊中晚期无手术指征的胃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同步放化疗组和单纯化疗组。放疗采用6MV直线加速器,CT定位,PTV在95%等剂量线以上;总照射剂量DT40~50 Gy。放化疗组和化疗组均采用ECF方案共4个疗程。同步放化疗组在单纯化疗组基础上同时予放疗。每隔4w按照上述给药方案重复化疗一次,共化疗4次。疗程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的近期疗效及药物不良反应,综合评价同步放化疗及单纯化疗用于治疗胃癌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的近期疗效比较,同步放疗组明显优于单纯化疗组,药物不良反应比较,同步放化疗组明显高于单纯化疗组,值均<0.05,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同步放化疗较单纯化疗用于治疗胃癌的近期疗效有优势,但其不良反应较单纯化疗更为严重,经过对症处理后,均能缓解,不影响治疗正常进行。

    作者:刘晓亮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常见并发症及其护理对策

    目的:讨论影响重症颅脑损伤患者常见并发症和护理对策。方法将264例患者收进神经外科监护室(NICU),进行多系统的综合监护:动态颅内压,动脉血氧分压,心电,脑灌注压,血气分析,脉搏氧饱和度,生命体征和血液生化检查等,对可能继发的并发症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影响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预后严重的并发症,主要有消化道出血、重度颅高压、高钠高糖血症、低氧血症、肺部感染、以及癫痫持续状态。经过严密的监测和护理提高了抢救的成功率,死亡率为25.4%。结论对重症型的颅脑损伤常见严重的并发症只需监护措施恰当是能够预防的,而且可以降低死亡率以及致残的程度。

    作者:肖葵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腹腔镜手术后患者疼痛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研究

    目的:对腹腔镜手术后患者疼痛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进行研究。方法选取2012年6月~12月采取腹腔镜手术治疗的泌尿外科患者88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于常规护理干预基础上有针对性进行疼痛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术后出现疼痛情况的原因及疼痛情况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腹腔镜手术患者术后主要出现切口、腰背部、颈肩部及腹部等疼痛;观察组患者相较于对照组其疼痛情况改善更为显著,P<0.05。结论给予腹腔镜手术患者有针对性临床疼痛护理干预,能有效改善患者疼痛情况,有积极临床意义。

    作者:林伟波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分析剖宫产术子宫下段横切口撕裂46例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子宫下段切口撕裂的原因及预防措施。方法对我院行子宫下段横切口剖宫产术发生切口撕裂的46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子宫切口撕裂占同期剖宫产术的6.2%。枕后位、胎先露≥+3、宫口扩张≥7 cm、麻醉效果差、巨大儿、子宫下段形成差者子宫切口撕裂率高,反之子宫切口撕裂率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1,<0.05)。结论子宫下段横切口撕裂是剖宫产术常见的并发症,术前正确判断胎方位、胎先露下降及宫口扩张程度、胎儿大小、子宫下段形成情况,并采取改变麻醉方法、切口方向、手术方式等相应措施,可有效避免子宫切口撕裂。

    作者:黄瑜瑷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无创正压通气治疗重度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分析无创正压通气治疗重度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抽取在2011年1月~2013年12月间我院收治的100例重度支气管哮喘患者,随机的分成两组,设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化氧疗和药物治疗方案,研究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上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治疗前、治疗后4h,24h的血气分析变化情况。结果研究组50例患者中显效的有34例,有效的有13例,无效的有3例,总有效率为94豫;对照组50例患者中显效的有16例,有效的有20例,无效的有14例,总有效率为72豫,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动脉血气分析和治疗前相比要明显增高,其中治疗后研究组的动脉血气分析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创正压通气治疗重度支气管哮喘的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能够很大程度上改善患者的动脉血气分析指标,安全有效,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吴亦雄 刊期: 2014年第22期

医学信息杂志

医学信息杂志

主管: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

主办: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